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核心必备
1.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作者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 ”。
(3)《农政全书》:作者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明长城:
(1)目的:防御北方 南扰。
(2)起止: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3)影响:长城位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3.北京城:在 基础上发展起来,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迁都北京。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 ,今称故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4.小说:
(1)《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 ,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2)《水浒传》:作者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3)《西游记》:作者 ,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
5.艺术成就: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戏剧家汤显祖的《 》。
《本草纲目》、嘉峪关、朱棣、蒯祥、《水浒传》、施耐庵、徐渭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科技名著
1.(2021·重庆月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明朝时,对医药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
A.宋应星 B.李时珍 C.徐光启 D.吴承恩
2.(2021·河南中考)明代某著作,记载了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冶铸、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这部著作应该是 (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3.徐家汇是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本名法华汇,后来为了纪念徐光启改名为徐家汇。下列著作最有可能收藏在徐家汇档案馆的是 ( )
知识点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
4.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
A.东起京城,西至玉门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京城,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5.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关隘是防御重地,城台可以储存兵器、粮食等,烽火台可以传递信息;沿线还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这说明了明长城 ( )
A.为了防御蒙古贵族侵扰而修筑
B.是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D.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6.(2021·北京模拟)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平面呈“凸”字形,以中轴线对称分布。作为北京城核心的部分是 ( )
A.宫城 B.内城
C.皇城 D.外城
7.为纪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北京故宫举办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宸指宫殿)展览。若请你为展览设计一句推广词,最合适的是 ( )
A.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
B.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D.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
知识点三 小说和艺术
8.一部小说中“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众多典故,我们都耳熟能详,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它是 (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牡丹亭》 D.《三国演义》
9.《水浒传》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了宋代梁山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它的作者是 ( )
A.罗贯中 B.施耐庵
C.王实甫 D.吴承恩
10.这本书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都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的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并乐于接受。这部书是 (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窦娥冤》
11.明朝时候,文学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文学艺术有了突出的发展。《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的作者是 ( )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施耐庵 D.汤显祖
综合练
12.(2021·泰州月考)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这充分说明 ( )
A.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
B.明朝科技已落后于西方
C.科技发展依赖国家制度
D.理论探讨甚于技术发明
13.故宫在明清时期又叫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共有恒星15颗,这组恒星代表“运于中央,临制四方”的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即“紫宫”,“禁”是指禁地。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素养提升
14.(2021·临沂中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
(1)如图是我国古代哪一都城的平面示意图 如此巨大的建筑群是谁决定营建的 当时该都城核心区域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相比西方古典的石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来讲,整体耐久性较差,保存较难。这就使得木结构建筑的维修、翻建、重建的频率很高。若相应的传统营造技艺消失,那么遗存至今的传统建筑,包括大量的文物建筑也终将消亡。2009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宣讲家网》
(2)根据材料二,可以认识到材料一所示古都的宫殿建筑具有哪些特点 可以得知中国的哪项文化遗产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 这项文化遗产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史前时期的何种建筑
材料三 现在的木结构建筑不是简单地用原木,而是用工程木材。工程木材和原木有本质区别,它是经过现代的工业手段和先进技术,加工成适合于建筑用的梁、柱等部品部件。比如,木板和胶合板不一样,虽然都是以木质为原料,但是有区别,胶合板是经过加工的。国际上发展现代木结构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国家这几年也在发展木结构。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3)材料三表明,现在的建筑与我国的传统建筑有何异同点
PAGE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核心必备
1.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明长城:
(1)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2)起止: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3)影响:长城位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3.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发展起来,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迁都北京。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4.小说:
(1)《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2)《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3)《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
5.艺术成就: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
【易错字】《本草纲目》、嘉峪关、朱棣、蒯祥、《水浒传》、施耐庵、徐渭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科技名著
1.(2021·重庆月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明朝时,对医药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B )
A.宋应星 B.李时珍 C.徐光启 D.吴承恩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著作;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写《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吴承恩是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2.(2021·河南中考)明代某著作,记载了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冶铸、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这部著作应该是 ( D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一部农书;《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业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编写的科技巨著,这部书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故D符合题意。
3.徐家汇是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本名法华汇,后来为了纪念徐光启改名为徐家汇。下列著作最有可能收藏在徐家汇档案馆的是 ( A )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故A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
4.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D )
A.东起京城,西至玉门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京城,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解析】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18次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5.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关隘是防御重地,城台可以储存兵器、粮食等,烽火台可以传递信息;沿线还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这说明了明长城 ( B )
A.为了防御蒙古贵族侵扰而修筑
B.是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D.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明长城是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6.(2021·北京模拟)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平面呈“凸”字形,以中轴线对称分布。作为北京城核心的部分是 ( A )
A.宫城 B.内城
C.皇城 D.外城
【解析】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
7.为纪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北京故宫举办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宸指宫殿)展览。若请你为展览设计一句推广词,最合适的是 ( D )
A.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
B.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D.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
【解析】北京城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D符合题意。紫禁城与雕塑艺术、民族交往无关;《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知识点三 小说和艺术
8.一部小说中“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众多典故,我们都耳熟能详,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它是 ( D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牡丹亭》 D.《三国演义》
【解析】《三国演义》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9.《水浒传》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了宋代梁山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它的作者是 ( B )
A.罗贯中 B.施耐庵
C.王实甫 D.吴承恩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另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10.这本书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都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的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并乐于接受。这部书是 ( C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窦娥冤》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这本书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11.明朝时候,文学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文学艺术有了突出的发展。《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的作者是 ( D )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施耐庵 D.汤显祖
【解析】《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故D符合题意;吴承恩代表作是《西游记》,罗贯中创作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施耐庵代表作是《水浒传》。
综合练
12.(2021·泰州月考)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这充分说明 ( A )
A.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
B.明朝科技已落后于西方
C.科技发展依赖国家制度
D.理论探讨甚于技术发明
【解析】材料内容可以充分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科学家的反复积累经验中、在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中总结而成,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深厚积淀。
13.故宫在明清时期又叫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共有恒星15颗,这组恒星代表“运于中央,临制四方”的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即“紫宫”,“禁”是指禁地。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C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解析】依据材料“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可知,体现了天帝的权威和对四方的控制,说明以天帝的权威象征人间皇帝的权力,实际上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理念。
素养提升
14.(2021·临沂中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
(1)如图是我国古代哪一都城的平面示意图 如此巨大的建筑群是谁决定营建的 当时该都城核心区域的名称是什么
答:北京城。朱棣。紫禁城。
材料二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相比西方古典的石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来讲,整体耐久性较差,保存较难。这就使得木结构建筑的维修、翻建、重建的频率很高。若相应的传统营造技艺消失,那么遗存至今的传统建筑,包括大量的文物建筑也终将消亡。2009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宣讲家网》
(2)根据材料二,可以认识到材料一所示古都的宫殿建筑具有哪些特点 可以得知中国的哪项文化遗产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 这项文化遗产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史前时期的何种建筑
答:以木结构框架为主;整体耐久性较差,保存较难;维修、翻建、重建的频率很高。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
材料三 现在的木结构建筑不是简单地用原木,而是用工程木材。工程木材和原木有本质区别,它是经过现代的工业手段和先进技术,加工成适合于建筑用的梁、柱等部品部件。比如,木板和胶合板不一样,虽然都是以木质为原料,但是有区别,胶合板是经过加工的。国际上发展现代木结构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国家这几年也在发展木结构。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3)材料三表明,现在的建筑与我国的传统建筑有何异同点
答:相同点:以木质为原料。不同点:现在的建筑是经过工业手段进行加工,传统建筑是直接利用。
【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是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第二问,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第三问,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即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以木结构框架为主”可得出以木结构框架为主;依据材料二“整体耐久性较差,保存较难。这就使得木结构建筑的维修、翻建、重建的频率很高”可得出整体耐久性较差,保存较难以及维修、翻建、重建的频率很高。第二问依据材料二“2009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可得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属于史前时期的木质建筑。第(3)题,依据材料三“虽然都是以木质为原料,但是有区别,胶合板是经过加工的”可知,现在的建筑与我国的传统建筑的相同点是原料以木质为主,不同点是现在的建筑是经过工业手段进行加工,传统建筑是直接利用。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