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们身边的数据 (1) 课件 2020-2021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我们身边的数据 (1) 课件 2020-2021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7-19 10:0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高一级— 教科版— 信息技术— 第一单元
了解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
能从恰当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运动心率,即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要有一个合适的心率才能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
天气预报
校园一卡通
数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而数据的种类与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陆续融入生活。我们,也已经迈进了
“大数据时代”。
那么,大数据时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请同学们观看《大数据时代》片段。
32
60%
对数据进行处理或加上具体情境
今日最高气温32°C
今日相对湿度60%
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等。
结绳记事
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
纸上文字
电子计算机
知识是信息
加工后的抽象产物
表述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
知识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结晶
知识是认识世界的结果,
是改造世界的依据
数据的来源
直接数据: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
间接数据:查阅资料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查阅文献资料、关注媒体资源、浏览权威网站、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数据公司购买等。
参考样例参考课本第7页,设计1份调查问卷,并用问卷平台发布。要求:
(1)问卷有针对性
(2)问卷格式符合设计规范。
55 70 85 40 60 80
针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问卷中不同指标的分布、所占比例等情况,也可以进一步对问卷指标
进行交叉分析。
数据分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果的过程。
1 下列选项表示数据的是(
A 字典厚3厘米 B 1000
C 周末最低气温-5℃
D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低于0℃水会结冰
B )(单选)
2 中央气象台2019年10月12日凌晨发布第19号台风“海贝思”警报,并要求福建沿海数万在一线户外作业及居住在危棚简屋的人员立即撤离转移,从而避免了大量的人员和财物的损失。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
的 ( )(单选)
A 时效性 价值性
C 载体依附性 真伪性
B可存储性 可转换性
D增值性 共享性
A
3“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口腔温度在36.3~37.2℃”,“38”,“小明的口腔温度是38℃”,这三种描述分别是( C )。(单选)
A.数据、信息、知识
B.信息、数据、知识
C.知识、数据、信息
D.知识、信息、数据
4 某中学想要获取全体高一学生对选科偏好的第一手数据,最便捷高效的数
)。(单选)
据采集方法是(
A 访谈法
B 问卷调查法
C 教学观察法
D 经验分析法
B
5 下列渠道获取的数据属于间接数据的是(
)(单选)
A 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今日天气”
B 利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C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技术获取实时动态尾气数据
D 在农田中使用传感器实时收集农田土壤的含水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