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2.1大气层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2.1大气层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11 09:09:33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2.1大气层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临海期末)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
A. 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从下往上,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最下面一层对流层。
故选A。
2.(2022八上·衢江期末)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升空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暖层
B.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暖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D.中间层、对流层、平流层、暖层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由题,“ 神舟十三号 ”升空过程中也就是从地面到太空的过程,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故选C。
3.(2021八上·三门期末)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在飞船顺利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必须穿过对流层、平流层 B.周围大气密度一直在变小
C.周围环境温度一直在降低 D.周围大气压强一直在变小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空间站一般位于大气的暖层,在飞船顺利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解答】A、升空过程中必须穿过对流层、平流层,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高度越高,大气密度越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周围环境温度不是一直在降低,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周围大气压强一直在变小,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2021八上·天台期末)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 (  )
A. 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从下往上,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最下面一层对流层。
故选A。
5.(2021八上·普陀期末)下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对流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 -84~2500℃之间。从地表上升到约 12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
升而下降 ;从 12 千米上升到 55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从 55 千米上升到 85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85 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 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18 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答】图中A近地面属于对流层,B是属于平流层,C是中间层,D是暖层·和外层,①对流层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正确说法;②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说法正确;③B层是平流层,主要是飞机活动的空间,飞船活动在外层,说法错误;④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④说法错误,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6.(2021八上·青田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凌晨,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在航天领域再次迈出了一大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地球大气由里到外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外层。
【解答】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要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外层。
故选A。
7.(2021八上·嘉兴期末)2021 年9月第14号超强台风“灿都”在浙江登录。下图为卫星拍摄到“灿都”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 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的分层:按照大气在铅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质量,容易形成各种天气现象。 图中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对流层。
故选A。
8.(2021八上·拱墅期末)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依据大气压强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
B.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水汽和几乎全部的大气质量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故ACD错误,
根据每一层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A错误。
B.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B错误。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正确。
D.对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上升,D错误。
故选C。
9.(2021八上·龙湾期中)如图所示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宇宙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地球大气层从下往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解答】图中A、B、C、D分别表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对流层具有强烈的对流现象,有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没有对流现象,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比较安全。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在大气层的暖层和外层飞行。 所以题干中的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本题答案:A
10.(2021八上·龙湾期中)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他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下列小明对这些现象作出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特征
B.飞机起飞的原理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C.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平流层
D.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答案】A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大气的分层;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根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地球大气的分层及特点答题。
【解答】天气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天气现象,所以选项A错误;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飞机起飞时,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流速小,压强大,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飞机的升力,飞机就是靠这个升力起飞的。所以选项B正确;地球的大气层从下往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组成,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对流层含有丰富的水汽,所以对流层有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没有对流现象,而且水汽较少,飞机在平流层飞行安全且能见度高。所以选项C、D正确。
本题答案:A
11.(2021八上·龙湾期中)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在对流层,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大气压还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晴天气压高,雨天气压低,冬天气压高,夏天气压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解答】A、1标准大气压=1.01×105Pa,一个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双手手掌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分米,根据F=pS计算可知,大气对手掌的压力大约为2000N,A正确,不符合题;
B、对流层,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密度越小,B错误,符合题意;
C、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C正确,不符合题;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D正确,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B。
12.(2021八上·绍兴期中)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C.“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D.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
【答案】D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飞机的机翼横截面一般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当等质量空气同时通过机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时,会在机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时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时流速较小,压强大,因而此时飞机会有一个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于升力的存在,使得飞机可以离开地面,在空中飞行。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的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解答】A.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不是利用浮力大于重力而加速上升的,故A错误;
B.“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天气,故B错误;
C.“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云层的上方,是大气层的平流层,故C错误;
D.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人体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会向外压迫耳膜,故耳朵感到疼,故D正确。
故选D。
13.(2021八上·义乌月考)某层大气层具有以下特点:(1)对流运动剧烈(2)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3)高度升高,温度降低(4)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这对应的图中的哪一层大气层(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为中间层,④为外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递减,因而对流运动显著,水汽集中,天气多变。据此可回答。
【解答】 对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所以题目描述的是对流层。
故答案:A
14.(2021八上·义乌期中)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3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答】大气层的最底层是对流层,所以长征二号火箭升空过程中,首先经过对流层;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15.(2021八上·台州期中)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流运动的方向,先判断气流运动的类型,再结合该类型的特点,解答。
【解答】A.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前缘的暖空气沿冷空气团边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故A错误。
B.地表受热气流膨胀上升,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城市是热岛,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16.(2021八上·新昌期中)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
A.狂风暴雨 B.流星当空划过
C.火山喷发 D.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层的作用,火山与地震的成因。结合所学可知,地壳变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
【解答】火山和地震的发生与大气层无关,而蓝天白云、电闪雷鸣、台风寒潮等均与大气层紧密相关。
故选C。
17.(2021八上·金华期中)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称为天空过渡区。某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时,其气温变化(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升高
【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大气的分层:对流层,0~12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12~5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中间层,55~8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暖层和外层,大于8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以上均为平均高度)
【解答】该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时,即从0千米至20千米,依次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其气温变化是先下降后升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2021八上·诸暨期中)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错误的是(  )
①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一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它蕴含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
【解答】①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应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错误。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不一样,错误。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应是对流运动,错误。
④对流层集中了一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错误。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正确。
故选D。
19.(2021八上·诸暨期中)浙江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所谓“七山二水一分田”,最高的山是丽水龙泉的黄茅尖,海拔达到1929米,如果山麓的气温是22℃,则山顶气温约为(  )
A.34℃ B.22℃ C.10℃ D.0℃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摄氏度。
【解答】1929米左右海拔高度的气温会比山麓低大约12摄氏度。
故选C。
20.(2021八上·诸暨期中)国庆期间,小科从杭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
分层中间层暖层外层【解答】A、对流层由于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在起飞或降落时会有颠簸,A符合题意;
B、平流层内以平流运动为主,没有云、雨等天气现象,飞机多在平流层飞行,B不符合题意;
C、自平流层到85千米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陨石在此层燃尽,C不符合题意;
D、85千米到500千米为暖层,又称电离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21.(2022八上·缙云期末)读气温垂直分布图,请回答:
(1)下列描述符合A层特点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运动剧烈
②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③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④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   层(填字母)。
【答案】(1)①②④
(2)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 气温下降6℃,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复杂多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升高,是因为该层有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而升温。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高层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解答】(1)A层为对流层,特点的是对流运动剧烈、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故选①②④。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平流层,图中B为平流层。
22.(2021八上·吴兴期末)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
(1)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依次穿过了对流层、   、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2)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失重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通过调整航天员所携带的装备,实现航天员在水中处于   状态;
(3)在空间站核心舱中,宇航员们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B.粗盐提纯实验
C.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实验
【答案】(1)平流层
(2)悬浮
(3)A;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分层依据相关知识。大气从里到外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2)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3) 空间站核心舱 处于失重状态,根据各实验是否受重力影响分析答题.
【解答】(1)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依次穿过了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2)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失重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通过调整航天员所携带的装备,实现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3)在空间站核心舱中,宇航员们能完成的实验是
A.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向光性与重力无关,可以完成。
B.粗盐提纯实验,利用重力的作用,不能完成。
C.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实验,没有重力,浮力消失,可以完成。
故选AC。
23.(2021八上·椒江期末)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点燃一段线香, 横插在橡皮 泥上, 把一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 线香置于中间, 可观察到线香 的烟先   ,然后向四周扩散, 最后下沉。该实验可以模拟大气中 某一层内空气的   运动。
【答案】上升;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的不同,温度高的流体向上运动,温度低的流体向下运动,这就是对流现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点燃一段线香, 横插在橡皮 泥上, 把一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 线香置于中间, 可观察到线香 的烟先上升,然后向四周扩散, 最后下沉。该实验可以模拟大气中某一层内空气的对流运动。
24.(2021八上·浙江期中)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大气中的   层。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1)平流
(2)④⑤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根据各层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平流层的气流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故该层适合飞机高空飞行。
(2) ① 对流层温度随着高度升高,温度降低;
② 不同地区的对流层高度是不一样的,赤道地区的对流层厚度是最大的,自低纬向高纬,对流层厚度减少;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
③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⑤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故④⑤正确。
25.(2021八上·乐清期中)假期中小敏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草原!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   (填“平流层”“对流层”),当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这种天气是受   控制。(填“高气压”“低气压”)
【答案】平流层;低气压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的分层答题;
(2)根据天气与气压的关系答题。
【解答】(1)对流层在地球大气的最下层,具有复杂的天气现象。飞机一般飞行在地球大气的平流层,平流层几乎没有水汽,所以阳光明媚。
(2)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飞机起飞时下着蒙蒙细雨,这时天气受低气压控制。
答案:(1)平流层;(2)低气压。
26.(2021八上·东阳期中)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长征2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空间站在离地面40公里的近圆轨道运行。如图是气温垂直分布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在大气层的   层
(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此次保障任务,提前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层。
【答案】(1)暖
(2)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三个步骤,第一要了解大气层的分层和各层的高度位置;第二,要了解飞船的分类和轨道高度。第三,从确定的飞船类型对应大气层的分层。
首先,大气层从海平面向上逐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逸散层。
1.对流层的高度约为0km~7至11km,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2平流层的高度约为7至11km~50km;
3中间层的高度约为50km~80至85km;
4热层的高度约为80至85km~800km;
5逸散层的高度约为800km~2000km至3000km;
【解答】(1)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在大气层的暖层 。
(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此次保障任务,提前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27.(2021八上·长兴期中)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A,B,C,D中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是   (填名称)。
(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距离地面近 B.对流运动旺盛
C.有大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D.气温随高度增加不断升高
【答案】(1)对流层
(2)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可分为五层,自地面到高空依次为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外层。对流层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及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解答】(1) A,B,C,D中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是A对流层。
(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最主要原因是B对流运动旺盛,A距离地面近和C有大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也是对流层的特点,但是与天气复杂多变无关,D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故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对流层 (2)B
28.(2021八上·瑞安月考)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环节②和③主要发生在大气的   层;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心引力。
【答案】(1)对流
(2)太阳辐射
【知识点】水循环;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水循环示意图中分别表示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③蒸发,④降水,⑤地表径流。
【解答】(1)对流层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以及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②降水③蒸发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故答案为:(1)对流 (2)太阳辐射
29.(2021八上·舟山月考)2019年底,中国计划实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发射任务。“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会依次穿过图中的①②③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填“升高”或“降低”)。
(2)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填序号,下同)层,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   。
【答案】(1)降低
(2)②;①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①为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②为平流层,平流层上部存在臭氧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被称为生命的保护伞。①为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解答】(1)①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② 层,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 ① 。
30.(2021八上·萧山月考)如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第   层,此层名称为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   。
【答案】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天气现象(云、雨、雾、雪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显著的对流运动,这是由于地面气温更高,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解答】图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第 一 层,此层名称为对流层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
31.(2018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点燃后扣上一只大烧杯。
(1)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观察到线香的烟往上弥漫
B.此实验说明只要是不透明的物体(如烟)都会往上升
C.实验中观察到的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2)请想象一下,如果对流层中的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与现在的相反,地球上可能会有怎样的现象?请写出一个现象:   。
【答案】(1)A;D
(2)地表不会出现下雨等现象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实验比较空气中的对流现象以及在密封情况下气体的情况知识点。
【解答】 A、因为线香在燃烧所以它的烟在往上弥漫,A符合题意。
B、 不透明的就是东西有许多,若只要是不透明的物体都会往上升,那比如铜墙铁壁,B不符合题意。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可是从实验中线香的烟没有遇冷,而是线香的烟上升到烧杯顶不断蔓延,B不符合题意。
D、烧水时里面的气体不停充满,之后气体可以从口中排出,此实验中的线香的烟气,最终在烧杯里弥漫满了烟气,然后烟气再漫出烧杯,D符合题意。
(2)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就因为对流层的这些特点雨,雾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如果对流层中的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与现在的相反,地球上出现的现象等天气现象比如下雨。
故答案为:(1)AD (2) 地表不会出现下雨等现象
32.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里有一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答案】(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流知识的应用。所谓对流,在书本上是这样描述的“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 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本题中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就可以形成水的对流现象。
【解答】
1.如图在A点加热,A的水就会如图中红色箭头方向流动,就是逆时针流动。那么乒乓球就会随着水一起运动。
2.冰箱的原理是希望把中的热量带出,而根据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这样原理那么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冷凝管安装在上部,冷水自动往下流,冰箱中的热量把冷水加热后,又把水往上运动带到压缩机形成自然的流动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
故答案为:
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四、解答题
33.(2021八上·萧山月考) 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的8名登山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精确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86米。
(1)珠峰所处的是大气层的   层。
(2)队员们在往高处登山是,如图甲所示,感到越来越冷,此时他们皮肤表面的血管状况为图乙中的   。
(3)由于g受高度的影响,物体在山顶受到的重力比在山脚要略小些。假如登山队员在山脚将一个乒乓球放入酒精中,记下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为V1,如图丙所示;到了山顶重复试验,此时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为V2,则V1和V2的大小关系是   。(不考虑酒精的密度变化)
【答案】(1)对流
(2)C
(3)V1=V2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1)据珠峰的高度和对流层的厚度分析;
(2)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血管收缩(如图C所示),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3)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解答。
【解答】(1)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厚度约8~17公里,珠峰的峰顶海拔为8844.43米,位于大气的对流层;
(2)队员们在往高处登山是,如图甲所示,感到越来越冷,此时他们皮肤表面的血管状况为图乙中的C;
(3)在山脚,乒乓球在酒精中处于漂浮状态,
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
ρ酒精V1g下=mg下,
ρ酒精V1=m,
则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
在山顶,乒乓球在酒精中仍处于漂浮状态,
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
ρ酒精V2g上=mg上,
ρ酒精V2=m,
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
所以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V1=V2。
34.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A   ,B   ,C   。
(2)A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   。
(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   。(填字母)
(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   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5)某地区近地面气温32℃,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100.8℃ B.-68.8℃ C.-132.8℃ D.-42.8℃
(6)图中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这是因为   。
【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3)A
(4)电离
(5)B
(6)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和大气运动的特点。大气层大致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三部分。
【解答】(1)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2)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离地面越近,温度越高,所以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3)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对流运动显著。(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太阳活动会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发生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5)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32-16.8*6=-68.8℃。(6)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因为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
故答案为:(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3)A(4)电离(5)B(6)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五、综合说理题
35.(2021八上·吴兴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同学在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环流示意图,请你用箭头补充环流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城市气温较高,空气向上流(郊区气温较低,空气向下流)近地面产生由郊区吹向城市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解答】城市气温较高,空气向上流(郊区气温较低,空气向下流)近地面产生由郊区吹向城市。
如图: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2.1大气层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临海期末)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
A. 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2.(2022八上·衢江期末)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升空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暖层
B.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暖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D.中间层、对流层、平流层、暖层
3.(2021八上·三门期末)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在飞船顺利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必须穿过对流层、平流层 B.周围大气密度一直在变小
C.周围环境温度一直在降低 D.周围大气压强一直在变小
4.(2021八上·天台期末)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 (  )
A. 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5.(2021八上·普陀期末)下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对流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2021八上·青田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凌晨,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在航天领域再次迈出了一大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7.(2021八上·嘉兴期末)2021 年9月第14号超强台风“灿都”在浙江登录。下图为卫星拍摄到“灿都”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 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8.(2021八上·拱墅期末)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依据大气压强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
B.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水汽和几乎全部的大气质量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9.(2021八上·龙湾期中)如图所示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宇宙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1八上·龙湾期中)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他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下列小明对这些现象作出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特征
B.飞机起飞的原理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C.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平流层
D.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11.(2021八上·龙湾期中)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12.(2021八上·绍兴期中)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C.“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D.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
13.(2021八上·义乌月考)某层大气层具有以下特点:(1)对流运动剧烈(2)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3)高度升高,温度降低(4)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这对应的图中的哪一层大气层(  )
A.① B.② C.③ D.④
14.(2021八上·义乌期中)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3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15.(2021八上·台州期中)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6.(2021八上·新昌期中)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
A.狂风暴雨 B.流星当空划过
C.火山喷发 D.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17.(2021八上·金华期中)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称为天空过渡区。某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时,其气温变化(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升高
18.(2021八上·诸暨期中)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错误的是(  )
①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一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2021八上·诸暨期中)浙江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所谓“七山二水一分田”,最高的山是丽水龙泉的黄茅尖,海拔达到1929米,如果山麓的气温是22℃,则山顶气温约为(  )
A.34℃ B.22℃ C.10℃ D.0℃
20.(2021八上·诸暨期中)国庆期间,小科从杭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二、填空题
21.(2022八上·缙云期末)读气温垂直分布图,请回答:
(1)下列描述符合A层特点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运动剧烈
②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③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④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   层(填字母)。
22.(2021八上·吴兴期末)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
(1)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依次穿过了对流层、   、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2)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失重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通过调整航天员所携带的装备,实现航天员在水中处于   状态;
(3)在空间站核心舱中,宇航员们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B.粗盐提纯实验
C.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实验
23.(2021八上·椒江期末)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点燃一段线香, 横插在橡皮 泥上, 把一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 线香置于中间, 可观察到线香 的烟先   ,然后向四周扩散, 最后下沉。该实验可以模拟大气中 某一层内空气的   运动。
24.(2021八上·浙江期中)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大气中的   层。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5.(2021八上·乐清期中)假期中小敏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草原!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   (填“平流层”“对流层”),当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这种天气是受   控制。(填“高气压”“低气压”)
26.(2021八上·东阳期中)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长征2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空间站在离地面40公里的近圆轨道运行。如图是气温垂直分布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在大气层的   层
(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此次保障任务,提前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层。
27.(2021八上·长兴期中)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A,B,C,D中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是   (填名称)。
(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距离地面近 B.对流运动旺盛
C.有大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D.气温随高度增加不断升高
28.(2021八上·瑞安月考)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环节②和③主要发生在大气的   层;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心引力。
29.(2021八上·舟山月考)2019年底,中国计划实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发射任务。“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会依次穿过图中的①②③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填“升高”或“降低”)。
(2)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填序号,下同)层,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   。
30.(2021八上·萧山月考)如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第   层,此层名称为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   。
三、实验探究题
31.(2018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点燃后扣上一只大烧杯。
(1)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观察到线香的烟往上弥漫
B.此实验说明只要是不透明的物体(如烟)都会往上升
C.实验中观察到的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2)请想象一下,如果对流层中的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与现在的相反,地球上可能会有怎样的现象?请写出一个现象:   。
32.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里有一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四、解答题
33.(2021八上·萧山月考) 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的8名登山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精确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86米。
(1)珠峰所处的是大气层的   层。
(2)队员们在往高处登山是,如图甲所示,感到越来越冷,此时他们皮肤表面的血管状况为图乙中的   。
(3)由于g受高度的影响,物体在山顶受到的重力比在山脚要略小些。假如登山队员在山脚将一个乒乓球放入酒精中,记下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为V1,如图丙所示;到了山顶重复试验,此时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为V2,则V1和V2的大小关系是   。(不考虑酒精的密度变化)
34.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A   ,B   ,C   。
(2)A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   。
(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   。(填字母)
(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   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5)某地区近地面气温32℃,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100.8℃ B.-68.8℃ C.-132.8℃ D.-42.8℃
(6)图中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这是因为   。
五、综合说理题
35.(2021八上·吴兴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同学在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环流示意图,请你用箭头补充环流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从下往上,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最下面一层对流层。
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由题,“ 神舟十三号 ”升空过程中也就是从地面到太空的过程,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空间站一般位于大气的暖层,在飞船顺利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解答】A、升空过程中必须穿过对流层、平流层,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高度越高,大气密度越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周围环境温度不是一直在降低,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周围大气压强一直在变小,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从下往上,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最下面一层对流层。
故选A。
5.【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 -84~2500℃之间。从地表上升到约 12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
升而下降 ;从 12 千米上升到 55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从 55 千米上升到 85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85 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 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18 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答】图中A近地面属于对流层,B是属于平流层,C是中间层,D是暖层·和外层,①对流层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正确说法;②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说法正确;③B层是平流层,主要是飞机活动的空间,飞船活动在外层,说法错误;④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④说法错误,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地球大气由里到外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外层。
【解答】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要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外层。
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的分层:按照大气在铅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质量,容易形成各种天气现象。 图中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对流层。
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故ACD错误,
根据每一层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A错误。
B.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B错误。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正确。
D.对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上升,D错误。
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地球大气层从下往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解答】图中A、B、C、D分别表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对流层具有强烈的对流现象,有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没有对流现象,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比较安全。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在大气层的暖层和外层飞行。 所以题干中的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本题答案:A
10.【答案】A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大气的分层;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根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地球大气的分层及特点答题。
【解答】天气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天气现象,所以选项A错误;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飞机起飞时,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流速小,压强大,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飞机的升力,飞机就是靠这个升力起飞的。所以选项B正确;地球的大气层从下往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组成,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对流层含有丰富的水汽,所以对流层有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没有对流现象,而且水汽较少,飞机在平流层飞行安全且能见度高。所以选项C、D正确。
本题答案:A
11.【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在对流层,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大气压还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晴天气压高,雨天气压低,冬天气压高,夏天气压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解答】A、1标准大气压=1.01×105Pa,一个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双手手掌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分米,根据F=pS计算可知,大气对手掌的压力大约为2000N,A正确,不符合题;
B、对流层,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密度越小,B错误,符合题意;
C、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C正确,不符合题;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D正确,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B。
12.【答案】D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飞机的机翼横截面一般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当等质量空气同时通过机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时,会在机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时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时流速较小,压强大,因而此时飞机会有一个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于升力的存在,使得飞机可以离开地面,在空中飞行。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的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解答】A.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不是利用浮力大于重力而加速上升的,故A错误;
B.“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天气,故B错误;
C.“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云层的上方,是大气层的平流层,故C错误;
D.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人体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会向外压迫耳膜,故耳朵感到疼,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为中间层,④为外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递减,因而对流运动显著,水汽集中,天气多变。据此可回答。
【解答】 对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所以题目描述的是对流层。
故答案:A
14.【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答】大气层的最底层是对流层,所以长征二号火箭升空过程中,首先经过对流层;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15.【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流运动的方向,先判断气流运动的类型,再结合该类型的特点,解答。
【解答】A.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前缘的暖空气沿冷空气团边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故A错误。
B.地表受热气流膨胀上升,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城市是热岛,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16.【答案】C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层的作用,火山与地震的成因。结合所学可知,地壳变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
【解答】火山和地震的发生与大气层无关,而蓝天白云、电闪雷鸣、台风寒潮等均与大气层紧密相关。
故选C。
17.【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大气的分层:对流层,0~12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12~5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中间层,55~8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暖层和外层,大于8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以上均为平均高度)
【解答】该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时,即从0千米至20千米,依次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其气温变化是先下降后升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答案】D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它蕴含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
【解答】①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应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错误。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不一样,错误。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应是对流运动,错误。
④对流层集中了一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错误。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正确。
故选D。
19.【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
【解析】【分析】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摄氏度。
【解答】1929米左右海拔高度的气温会比山麓低大约12摄氏度。
故选C。
20.【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
分层中间层暖层外层【解答】A、对流层由于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在起飞或降落时会有颠簸,A符合题意;
B、平流层内以平流运动为主,没有云、雨等天气现象,飞机多在平流层飞行,B不符合题意;
C、自平流层到85千米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陨石在此层燃尽,C不符合题意;
D、85千米到500千米为暖层,又称电离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1.【答案】(1)①②④
(2)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 气温下降6℃,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复杂多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升高,是因为该层有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而升温。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高层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解答】(1)A层为对流层,特点的是对流运动剧烈、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故选①②④。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平流层,图中B为平流层。
22.【答案】(1)平流层
(2)悬浮
(3)A;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分层依据相关知识。大气从里到外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2)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3) 空间站核心舱 处于失重状态,根据各实验是否受重力影响分析答题.
【解答】(1)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依次穿过了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2)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失重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通过调整航天员所携带的装备,实现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3)在空间站核心舱中,宇航员们能完成的实验是
A.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向光性与重力无关,可以完成。
B.粗盐提纯实验,利用重力的作用,不能完成。
C.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实验,没有重力,浮力消失,可以完成。
故选AC。
23.【答案】上升;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的不同,温度高的流体向上运动,温度低的流体向下运动,这就是对流现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点燃一段线香, 横插在橡皮 泥上, 把一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 线香置于中间, 可观察到线香 的烟先上升,然后向四周扩散, 最后下沉。该实验可以模拟大气中某一层内空气的对流运动。
24.【答案】(1)平流
(2)④⑤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根据各层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平流层的气流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故该层适合飞机高空飞行。
(2) ① 对流层温度随着高度升高,温度降低;
② 不同地区的对流层高度是不一样的,赤道地区的对流层厚度是最大的,自低纬向高纬,对流层厚度减少;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
③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⑤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故④⑤正确。
25.【答案】平流层;低气压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的分层答题;
(2)根据天气与气压的关系答题。
【解答】(1)对流层在地球大气的最下层,具有复杂的天气现象。飞机一般飞行在地球大气的平流层,平流层几乎没有水汽,所以阳光明媚。
(2)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飞机起飞时下着蒙蒙细雨,这时天气受低气压控制。
答案:(1)平流层;(2)低气压。
26.【答案】(1)暖
(2)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三个步骤,第一要了解大气层的分层和各层的高度位置;第二,要了解飞船的分类和轨道高度。第三,从确定的飞船类型对应大气层的分层。
首先,大气层从海平面向上逐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逸散层。
1.对流层的高度约为0km~7至11km,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2平流层的高度约为7至11km~50km;
3中间层的高度约为50km~80至85km;
4热层的高度约为80至85km~800km;
5逸散层的高度约为800km~2000km至3000km;
【解答】(1)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在大气层的暖层 。
(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此次保障任务,提前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27.【答案】(1)对流层
(2)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可分为五层,自地面到高空依次为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外层。对流层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及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解答】(1) A,B,C,D中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是A对流层。
(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最主要原因是B对流运动旺盛,A距离地面近和C有大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也是对流层的特点,但是与天气复杂多变无关,D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故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对流层 (2)B
28.【答案】(1)对流
(2)太阳辐射
【知识点】水循环;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水循环示意图中分别表示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③蒸发,④降水,⑤地表径流。
【解答】(1)对流层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以及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②降水③蒸发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故答案为:(1)对流 (2)太阳辐射
29.【答案】(1)降低
(2)②;①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①为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②为平流层,平流层上部存在臭氧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被称为生命的保护伞。①为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解答】(1)①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② 层,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 ① 。
30.【答案】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天气现象(云、雨、雾、雪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显著的对流运动,这是由于地面气温更高,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解答】图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第 一 层,此层名称为对流层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1.【答案】(1)A;D
(2)地表不会出现下雨等现象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实验比较空气中的对流现象以及在密封情况下气体的情况知识点。
【解答】 A、因为线香在燃烧所以它的烟在往上弥漫,A符合题意。
B、 不透明的就是东西有许多,若只要是不透明的物体都会往上升,那比如铜墙铁壁,B不符合题意。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可是从实验中线香的烟没有遇冷,而是线香的烟上升到烧杯顶不断蔓延,B不符合题意。
D、烧水时里面的气体不停充满,之后气体可以从口中排出,此实验中的线香的烟气,最终在烧杯里弥漫满了烟气,然后烟气再漫出烧杯,D符合题意。
(2)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就因为对流层的这些特点雨,雾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如果对流层中的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与现在的相反,地球上出现的现象等天气现象比如下雨。
故答案为:(1)AD (2) 地表不会出现下雨等现象
32.【答案】(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流知识的应用。所谓对流,在书本上是这样描述的“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 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本题中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就可以形成水的对流现象。
【解答】
1.如图在A点加热,A的水就会如图中红色箭头方向流动,就是逆时针流动。那么乒乓球就会随着水一起运动。
2.冰箱的原理是希望把中的热量带出,而根据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这样原理那么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冷凝管安装在上部,冷水自动往下流,冰箱中的热量把冷水加热后,又把水往上运动带到压缩机形成自然的流动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
故答案为:
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33.【答案】(1)对流
(2)C
(3)V1=V2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1)据珠峰的高度和对流层的厚度分析;
(2)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血管收缩(如图C所示),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3)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解答。
【解答】(1)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厚度约8~17公里,珠峰的峰顶海拔为8844.43米,位于大气的对流层;
(2)队员们在往高处登山是,如图甲所示,感到越来越冷,此时他们皮肤表面的血管状况为图乙中的C;
(3)在山脚,乒乓球在酒精中处于漂浮状态,
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
ρ酒精V1g下=mg下,
ρ酒精V1=m,
则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
在山顶,乒乓球在酒精中仍处于漂浮状态,
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
ρ酒精V2g上=mg上,
ρ酒精V2=m,
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
所以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V1=V2。
34.【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3)A
(4)电离
(5)B
(6)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和大气运动的特点。大气层大致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三部分。
【解答】(1)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2)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离地面越近,温度越高,所以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3)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对流运动显著。(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太阳活动会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发生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5)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32-16.8*6=-68.8℃。(6)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因为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
故答案为:(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3)A(4)电离(5)B(6)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5.【答案】城市气温较高,空气向上流(郊区气温较低,空气向下流)近地面产生由郊区吹向城市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解答】城市气温较高,空气向上流(郊区气温较低,空气向下流)近地面产生由郊区吹向城市。
如图: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