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 (1)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11 09:33:04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 (1)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临海期末)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负压病房”是防止病毒外泄的重要手段。“负压病房”因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
A.充足气的排球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漏气的足球 D.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比较封闭空间内外的压强大小即可。
【解答】充足气的排球、高空飞行的飞机机舱、漏气的皮球,里面的压强都大于外面的压强,不是“负压”状态,故A、B、C不合题意;
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处于“负压”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1八上·三门期末)西藏因其独特的高原魅力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某自驾者于4月初从台州市出发,当时家乡的桃花基本已谢,半个月后到达纬度相近的西藏林芝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用高压锅也容易将饭菜煮熟
B.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C.来到林芝县又见到盛开的桃花
D.家乡带的真空包装食品袋鼓起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解答】A、西藏海拔高,气压低,沸点低,不用高压锅很难将饭菜煮熟,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台州与西藏林芝县纬度相近,故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不是纬度,而是海拔,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西藏海拔高,温度低,四月初的台州桃花已谢,半个月后的西藏林芝县又能见到盛开的桃花,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虽然西藏海拔高,压强小,但是真空包装食品内部没有空气,气压几乎为0,并不会鼓起来,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吸牛奶 B.注射药液
C.吸盘挂炊具 D.真空压缩袋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吸牛奶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牛奶在大气压强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故A不合题意;
B.注射药液时,依靠注射器的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吸盘挂炊具时,吸盘在大气压强的作用被压在墙壁上,故C不合题意;
D.真空压缩袋,依靠大气压强被压瘪,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2022八上·缙云期末)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覆杯实验
B.用吸管吸牛奶
C.瓶中取袋
D.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覆杯实验中,水和纸片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强,因此不会下落,故A不合题意;
B.吸牛奶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牛奶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空中,故B不合题意;
C.由于瓶和塑料袋之间存在大气压强,即使捆绑的再紧,也能把塑料袋从瓶中取出来,故C不合题意;
D.注射器注射药液时,依靠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2八上·缙云期末)据图分析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B.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
C.图丙中,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D.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③
【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液体沸点,大气压,天气系统、天气图等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解答】A:图甲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所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正确。
B: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气体从乒乓球的上方流出,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压强差使乒乓球受到向上的托力,不掉落下来,正确。
C: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正确。
D: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如要知道图中某点的风向,先经此点画一条与等压线垂直的虚线,这条虚线的箭头指向气压较低的地方。由图可知,只有②指向气压较低的地方,故风向是②,错误。
故选D。
6.(2021八上·吴兴期末)2021年7月9日上映了一部电影——《中国医生》,影片反映了在这场浩大战役中,全国各地的中国医生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下列医院中物品的应用与气压无关的是(  )
A. 医生进行肌肉注射
B.真空采血管采血
C.医生给病人拔火罐
D.注射器抽取药液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作用随处可见,茶壶倒水、吸管吸饮料、吸盘等都离不开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同属于流体的压强,有一定的共同点。在生活中对大气压的相关实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比较快地得出答案。
【解答】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是由于受到推力作用的缘故,与大气压无关,正确。
BCD.用真空采血管采血、医生给病人拔火罐、注射器抽取药液三个实例都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缘故,所以这些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错误。
故选A。
7.(2021八上·青田期末)以下对课本《瓶中取袋》实验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越拉越吃力”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塑料袋内的气体不断被挤出 B.塑料袋外的大气压越来越大
C.瓶与塑料袋间的气压越来越大 D.塑料袋内外的气压差越来越大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塑料袋将瓶口封住,瓶子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向外拉动塑料袋时,瓶内空间增大,则气体压强减小,而外界的大气压强不变,因此塑料袋内外的压强差越来越大,自然越拉越吃力,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2021八上·椒江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中, 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 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丙图中,“拔罐” 时, 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 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丁图中, 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 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答案】B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对大气压的存在、测量等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甲图中,用注射器注射药物,依靠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错误;
B.乙图中,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当水柱升高时,水柱产生的压强增大,此时大气压强减小,故B正确;
C.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凸起,说明人体内也存在压强,故C错误;
D.丁图中,直径不同的半球,则受力面积不同,根据F=pS可知,半球受到的大气压力不同,即拉开半球用的力大小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2021八上·拱墅期末)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牛奶盒的变化
B.吸饮料
C.筷子提米
D.瓶中取袋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用吸管喝牛奶时,奶盒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于是奶盒被压瘪,故A不合题意;
B.吸引料时,吸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于是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
C.纸杯中的大米被压实后,筷子和大米之间,大米和纸杯内壁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于是可以用筷子将大米和被子提起来,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符合题意;
D.瓶子和塑料袋之间存在大气压强,因此无论袋子被绑的再紧,也能将袋子从瓶中取出来,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0.(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纸片托水”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乙图实验,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下降
C.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沸点升高
【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
(2)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水确定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4)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纸片托水”实验中,水和纸片依靠大气压强的作用而不下落,故A正确;
B.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玻璃管内水柱压强增大。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中液面升高,故B错误;
C.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而气压减小,烧杯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A管,因此A管内液面升高,故C错误;
D.向外拉动活塞时,试管内气体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11.(2021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四个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
A.注射器注射药液 B.覆杯实验
C.吸尘器吸灰尘 D.吸盘吸在墙上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注射器注射药液,依靠的是活塞对药液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覆杯实验中,水和纸片受到大气对它们向上的压强,因此不会掉下来,故B不合题意;
C.吸尘器吸灰尘时,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于是灰尘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吸尘器,故C不合题意;
D.吸盘吸在墙上,因为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于是吸盘被大气压在墙壁上,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2.(2021八上·绍兴期中)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于是吸盘被压在墙壁上,故A不合题意;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针筒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于是药液被压入注射器内,故B不合题意;
C.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依靠的是活塞对药液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符合题意;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饮料被压入口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3.(2021八上·绍兴期中)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为760mm,下列对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变大
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m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如果不小心管顶部破了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对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强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A.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时,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根据p=ρ液gh可知,大气压强不变,则玻璃管内外的水银柱的高度差保持不变。将玻璃管倾斜后,管内的水银柱长度肯定会增大,故A正确;
B.如果管内进入空气,那么p大气=p内+p水银,那么水银柱的压强会减小,即它的高度会减小,故B错误;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大气压强会减小,则管内外的高度差会减小,故C错误;
D.如果不小心管顶部破了个洞,那么管内外液面上方都受到大气压强,因此水银不会喷出,而是迅速下降,直到与外面的水银面相平,故D错误。
故选A。
14.(2021八上·乐清期中)如图所示,用吸管吸敞口玻璃杯中饮料,使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
A.手握杯的力 B.饮料的重力
C.大气的压力 D.杯对饮料的支持力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用吸管吸敞口玻璃杯中的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5.(2021八上·绍兴期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期,“负压救护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负压救护车”是因为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气压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吹足气的篮球 B. 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D. 漏了气的足球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负压”状态,即封闭空间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吹足气的足球,高空飞行的飞机机舱和漏了气的足球,它们里面的气压大于外面的气压,故A、B、D不合题意;
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里面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饮料被压入口中,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1八上·绍兴期中)许多现象与气压有关,下列对于气压相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重新沸腾了,因为气压 降低,水的沸点升高。
B.图乙中密闭瓶子内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将该瓶从山脚带到山顶,管内液面上升,因为海 拔升高,外界气压下降
C.图丙中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有“打漂”感,为了增加抓地力,可以安装图右侧所示尾翼, 应用了气体流速与气压的关系。
D.图丁装置中,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在阳光照射下,水柱向右移动。因为密闭 容器中的气体随着温度升高,气压增大。
【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结合p内=p大气+p水分析判断;
(3)注意分数尾翼受到大气压强的方向;
(4)流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
【解答】A.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则烧瓶内气压减小,而水重新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即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故A错误;
B.从山脚到山顶,高度增大,则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水柱的压强增大,即液面上升,故B正确;
C.要增加着地力,那么大气对尾翼的压力应该竖直向下,即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大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也就是上表面空气流速小于下表面,则尾翼的形状为: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曲面,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吸热能力强,则右瓶内气体温度高压强更大,那么水柱向左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17.(2021八上·杭州期中)先在烧杯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动。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D.探究结论: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大量现象表明,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解答】实验中将烧杯中装满水,再倒掉沸水,烧瓶中的气压减小,放鹌鹑蛋在瓶口由于受到气压差会进入瓶内,实验中烧瓶放在不同的方向,故控制的变量是大气在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强,而无法证明大气压强的大小,故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8.(2021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阴雨天A管液面逐渐下降
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越细,越容易看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
D.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增大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当瓶子内的液面保持不变时,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玻璃管A内的液体压强和外面的大气压强之和,即p内=p大气+p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阴雨天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A管内水柱压强增大,即A管液面逐渐升高,故A错误;
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水柱压强为零,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根据p=ρ液gh可知,水柱的压强大小与A管的粗细无关,故C错误;
D.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9.(2021八上·杭州期中)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
【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B.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不符合题意。
C.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故符合题意。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20.(2021八上·淳安期末)利用吸管可以做很多科学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 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
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操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 。
(2)小方利用玻璃管和瓶子自制气压计(如图乙) 来研究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 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变   (选填“高”或“低”)。
【答案】(1)cabd
(2)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大气压强实验的过程分析解答;
(2)当玻璃管中的水面静止时,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即p内=p水+p大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吸管“取水”的操作过程为:
c.将吸管插入水中;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那么合理顺序为:cabd。
(2)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大,因此大气压强会减小,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此时p水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内的水柱变高。
21.(2021八上·天台期末)华顶是天台山最高峰,海拔1095.4米,以秀峰、古迹、名茶、奇花等名闻中外。每年盛夏,满目苍翠,凉气透人,是避暑胜地。
(1)影响山顶气温比山脚低的因素是   (选填“海陆分布”或“海拔高度”)。
(2)如图是一个自制简易气压计,从华顶山脚到山顶,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1)海拔高度
(2)上升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山脚到山顶和相比,山顶空气稀薄,气压低。
【解答】(1)影响山顶气温比山脚低的因素是海拔高度。
(2)从华顶山脚到山顶,外界大气压变低,瓶内大气压高,故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将上升。
22.(2022八上·缙云期末)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这时桶内水蒸气将液化为水,桶内气压   (选填“降低”或“增加”),铁桶在   的作用下而变扁。
【答案】降低;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这时桶内水蒸气将液化为水,桶内气压降低,铁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而变扁。
23.(2021八上·青田期末)右图是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和温度计,瓶内装的是红色的水。
(1)图中   瓶(填“甲”或“乙”)为自制气压计。
(2)该同学将气压计从1楼拿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记录如下: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液面的高度差/厘米 5 5.3 5.7 6 6.3
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   。
【答案】(1)乙
(2)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气压计的工作原理判断;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结合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解答】(1)图乙中,瓶内封闭有一些气体。当玻璃管中的液柱高度不变时,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与液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p内=p水+p大气。当外界大气压强增大时,水柱的压强减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此时水柱的高度减小,因此通过液柱高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气压的大小,故选乙为自制气压计。
(2)当高度增大时,液面的高度差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此时液柱产生的压强增大。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减小,那么得到结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24.(2021八上·拱墅期末)如图甲所示为离心式水泵,它能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是利用了   。如图乙所示为高压锅,它利用了液体的表面气压越大   的原理。如图丙所示实验,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两根平行的木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水平吹气,则两个乒乓球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
【答案】大气压;液体沸点越高;靠近;小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
(2)根据液体沸点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解答】(1)如图甲所示为离心式水泵,它能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是利用了大气压。
(2)如图乙所示为高压锅,它利用了液体的表面气压越大液体沸点越高的原理。
(3)如图丙所示实验,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两根平行的木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水平吹气,则两个乒乓球将靠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5.(2021八上·兰溪月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答案】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虽然人体承受的大气压并不小,但由于人体内也有压强,而且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大气压大致相等,它抗衡着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的反应。当体外局部的压强减到很小时,体内外的压强差会使该部位的皮肤向外凸出,同时体内的血液也会聚集到该部位皮肤的毛细血管中,使皮肤充血。中医的拔罐疗法就是体现了这一原理,达到促进循环的目的。
【解答】 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使罐子中的气体逸出,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温度下降,罐子中的气压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罐内,形成内外压强差,罐子就吸附在皮肤上;当体外局部的压强减到很小时,体内外的压强差会使该部位的皮肤向外凸出,同时体内的血液也会聚集到该部位皮肤的毛细血管中,皮肤充血,此时人体压强大于罐内。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
26.(2021八上·绍兴期中)如图所示,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
   ,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拉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有空气,在管外
   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答案】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拉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有空气,在管外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27.(2021八上·杭州期中)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1,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如图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后,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
(3)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偏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   。
(4)针对以上实验带来的误差,小明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图示3装置,将该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4.1kg;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2.2kg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   N,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Pa。
【答案】(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3.33cm2
(3)存在摩擦力
(4)11;0.9×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部分空气,那么空气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2)根据图2确定注射器内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和容积,然后根据V=SL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3)注射器的活塞与针筒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也会对测力计的示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导致测量误差偏大。
(4)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列出两个等式,二者联立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和大气压力,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大气压的数值即可。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根据图2可知,注射器针筒有刻度的长度为L=6cm,容积V=2mL,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3)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偏大,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存在摩擦力。
(4)当活塞向左滑动时,它受到向右的大气压力和摩擦力,向左的拉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G=F+f ;
即4.1kg×10N/kg=F+f ①;
当活塞向右滑动时,它受到向右的大气压力,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G'=F-f ;
即(4.1kg-2.2kg)×10N/kg=F-f ②;
①②联立得到:F=30N,f=11N。
则大气压强为:。
28.(2021八上·东阳期中)小翔家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善于观察思考的他仔细观察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1)豆浆机机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   起到了固定作用。
(2)小翔用一根木筷,在下端缠上一些细铁丝, 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盛水和豆浆的杯中,发现筷子在豆浆中露出液面部分长度   (填“大于、 小于、等于”)水中,于是得出豆浆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答案】(1)大气压
(2)大于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根据大气压的作用分析解答。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相等,根据F浮=液gV排进行分析。
【解答】(1)豆浆机底座的小橡皮碗内挤出了部分空气,外界大气压会将其压在桌面上,起到稳定的作用。
(2)用同一只密度计,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因为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相等,根据F浮=ρ液gV排,露出的体积越少,V排越大,密度越小。所以露出液面大的密度大。 故筷子在豆浆中露出液面部分长度大于水中。
29.(2021八上·东阳期中) 7月25日至7月28日,第6号超强台风“烟花”登陆并较长时间滞留在长三角等地,给江、浙、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台风过境时,会带来气压的急剧降低。
(1)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Pa.
(2)台风登陆时,某建筑工地的简易房紧闭门窗,彩钢瓦屋项被台风掀翻。紧闭门窗的屋内大气压接近1个标准大气压,屋外房大气压急剧降到0.9×105Pa,屋顶的面积为80m,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差可达   N,足以将屋顶的彩钢瓦掀翻。
【答案】(1)1.01×105Pa
(2)8.8×105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
(2)根据△F=△pS计算出屋顶内外的压力差,
【解答】(1)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1.01×105Pa.
(2)这时屋顶内外压力差为:△F=△pS=( 1.01×105Pa-0.9×105Pa)=0.11×105Pa×80m2=8.8×105N。
三、实验探究题
30.(2022八上·临海期末)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是从对真空的认识开始的。
材料1: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2:1643年,托里拆利做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往里灌满水银,再把玻璃管的开口端朝下插在水银槽中,结果水银面下降至76厘米左右的高度后,液面不再下降。托里拆利的实验证明了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真空的。
(1)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不再下降的原因是   支持着。
(2)对于托里拆利实验中出现的水银液面下降的原因,当时的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蒸
发变成水银蒸气,使水银减少,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分别用酒精和水重做了托里拆利实验。如果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是   
液面下降得更多。而事实正好相反。
(3)如果登上高山山顶重做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高度将   76厘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大气压
(2)酒精
(3)小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再下降时,此时水银柱受力平衡,即外面水银面上的大气压强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2)酒精的蒸发速度最大,则酒精蒸汽最多,那么酒精内液面下降的最多;
(3)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解答】(1)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不再下降的原因是大气压支持着。
(2)如果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是酒精液面下降得更多。而事实正好相反。
(3)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则果登上高山山顶重做托里拆利实验,则大气压强小于标准气压,即水银柱高度将小于76厘米。
31.(2022八上·缙云期末)小科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平面镜、水、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大小,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2cm2;
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
③用弹簧秤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9N;
④记录整理数据;
⑤算出大气压强,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   。
(2)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等于   帕。
(3)小科测得大气压强比实际大气压强偏低,可能的原因是①   ;②   。
【答案】(1)防止漏气或排尽空气
(2)0.95×105
(3)漏气或未排尽空气;受吸盘重力或弹簧秤自重影响(合理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在吸盘上沾水后,会在吸盘和平面镜上形成一层水膜,从而起到封闭作用,防止漏气。
(2)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即可;
(3)如果吸盘漏气,那么里面的气体会对吸盘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吸盘和测力计都有重力,都会对吸盘产生向下的拉力,从而使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防止漏气或排尽空气。
(2)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3)小科测得大气压强比实际大气压强偏低,可能的原因是①漏气或未排尽空气;②受吸盘重力或弹簧秤自重影响。
32.(2021八上·余姚期末)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3)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刚被拉动;0.75
(3)1.01×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2)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刚被拉动时,活塞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压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根据公式活塞的横截面积。
(3)根据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3)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33.(2021八上·吴兴期末) 380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玻璃管证明了真空的存在以及水银高度和大气压的关系,但水银有毒。在老师建议下,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并使用镓基合金(一种金属材料)代替水银来探究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采用镓基合金来代替水银进行该实验,可以推测镓基合金应具备哪些优点。
   (至少写出两条)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实验时,小组成员查询了两种物质的密度如下表所示:
水银密度 镓基合金密度
13.59×103kg/m3 6.5×103kg/m3
讨论比较后提出需要对玻璃管的长度进行调整,应选择长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毫米。
(3)如果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液柱的长度不变
B.将玻璃管换成更粗的玻璃管,液柱的高度降低
C.若有少量空气残留在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降低
(4)小组同学在原装置基础上,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中(足够大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将会看到的现象和原因是   。
【答案】(1)常温下为液体(或者熔点低);无毒
(2)大于
(3)C
(4)管内液柱下降,容器中空气抽出,气压减小,能托起水银高度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大气压强的测量原理是利用液体压强,因此该种物质在常温下应该为液体。既然用它代替有毒的水银,那么它本身应该五毒。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
(3)根据测量原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4)玻璃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等于真空罩内大气压强。真空罩内的空气被抽出后,里面的大气压强减小,那么玻璃管内液柱的压强也会减小。根据p=ρ液gh可知,管内的液柱高度肯定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小组同学采用镓基合金来代替水银进行该实验,可以推测镓基合金优点:常温下为液体(或者熔点低);无毒。
(2)在大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镓基合金的密度小于水银的密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镓基合金的液柱高度应该大于水银柱的高度760毫米。
(3)根据p=ρ液gh可知,当外界大气压强不变时,玻璃管内外的液面高度差应该保持不变。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液柱的长度会变大,故A错误;
B.将玻璃管换成更粗的玻璃管,液柱的高度会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若有少量空气残留在玻璃管内,会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则水银柱的高度降低,故C正确。
故选C。
(4)小组同学在原装置基础上,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中(足够大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将会看到的现象和原因是:管内液柱下降,容器中空气抽出,气压减小,能托起水银高度降低。
34.(2021八上·普陀期末)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18cm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   ;
(3)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 。
A. B. C. D.
【答案】(1)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方向的知识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液桥高度与空气柱高度的关系;
(3)根据液桥和空气柱长度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根据表格可知,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随着空气柱长度的增大,液桥高度也增大。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液桥的高度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得到:(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2)中信息可知,杯子的高度为18cm,当空气柱的长度为9cm时液桥最长,实验最不容易成功,即此时空气柱的长度接近杯子高度的一半,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四、解答题
35.(2021八上·淳安期末)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 小明知道了标准大气压为 1.01×105Pa,他想亲自证实 一下:
(1)小明买来一个带塑料挂钩的吸盘(吸盘的质量忽略不计) 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所示,测出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 10cm2 ;又找来一个塑料桶, 在桶中装适量水,称得水和桶的总质量为 8kg; 经过计算, 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小明的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
(2)当小明把水桶小心挂到挂钩上时, 吸盘却被拉掉了,吸盘被拉掉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
【答案】(1)解:F=PS=1.01×105Pa×1×10-3m2=101N
G=mg=8kg×10N/kg=80N
F>G
不会被拉掉
(2)吸盘内的空气未被排尽(或“吸盘与玻璃之间漏气”)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F=pS计算出大气作用在吸盘上向上的压力,根据G=mg计算出总重力,然后将二者比较即可。
(2)如果吸盘内存在少量空气,或者吸盘与玻璃间漏气,那么里面的气体会对吸盘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小。
【解答】(2)当小明把水桶小心挂到挂钩上时, 吸盘却被拉掉了,吸盘被拉掉的原因可能是:吸盘内的空气未被排尽(或“吸盘与玻璃之间漏气”)。
36.(2021八上·青田期末)生活中当我们将盒装果汁倒入杯子中时,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流出的果汁时远时近,时断时续,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甚至还会撒出来溅到身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采用图   (填甲或乙)的方式倾倒液体,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
【答案】乙;采用图甲的方式,当盒内液体较多时,随着液体的流出,罐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盒内液体不易流出;图乙的倒 法,随着液体流出,空气能进入盒中,内外气压相等,果汁可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流出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这种现象与大气压有关,当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时液体会流下。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然后有液体倒出,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37.(2021八上·杭州期中)大气压与人类关系密切,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
(1)下列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填序号)
①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 ②在高山上需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
③离心式水泵将低处的水抽往高处 ④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2)利用高压锅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小应在有关媒体上看到了由于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爆炸的报道后,给厂家提出了增加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的改进建议。现在生产的高压锅已普遍增加了含有易熔片的放气孔(如图甲所示)。试说明他的建议有什么科学道理_______。测量得知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6mm2,安全阀的质量为80g,结合乙图。可知该高压锅烧水时的最高温度为多少℃?(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
【答案】(1)①③
(2)高压锅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气体压强过大,沸点升高,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就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放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由题意可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
则锅内气压是
查图象可知,当气压为1.5×105Pa时,所对应的温度约为115℃(113-115℃均可)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2)当高压锅正常工作时,依靠限压阀的抬起降低锅内的压力,从而保证使用的安全。如果限压阀失效,那么就可能造成爆炸。如果在放气孔处安装易熔片,那么可以借助它的熔化排气降压,保证使用的安全,据此分析解答。
首先根据 计算出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强,再根据 计算出锅内的最大气压,最后根据图乙确定高压锅内的最高温度。
【解答】(1)①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饮料被压入 ,故①符合题意;
②在高山上需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故②不合题意;
③离心式水泵将低处的水抽往高处,泵壳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外面的水进入泵壳,被甩出泵外,故③符合题意;
④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依靠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④不合题意。
故选①③。
38.(2021八上·舟山月考)图甲是一个深度较浅的皮碗,图乙是将皮碗压向水平的天花板,几乎挤完皮碗内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皮碗像吸盘一样“平贴"在天花板上。皮碗的吸附面积为10厘米2,皮碗中心引出的细线可悬挂一个物体。问所挂物体的重力不超过多少,吸盘才不会脱落?(不计细线和皮碗的重力,大气压约为1×105帕,g取10牛/千克)
【答案】要想吸盘不脱落,所挂物体的重力不得超过:F=PS=1×105Pa×10×10-4m2=100N。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分析解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9.(2021八上·萧山月考)小金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甲为0.5cm2、乙为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请通过计算说明应该选用哪一个注射器。(该地大气压约为105Pa)
(2)小金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序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实验过程中,若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的值会因此而   (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1)当面积为0.5cm2时,
由P= ,
可得 F1=pS1=105Pa×0.00005m2=5N;
当面积为2cm2时,由P= ,
可得 F2=pS2=105Pa×0.0002m2=20N,
因为乙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10N),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
(2)
(3)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F=pS分别计算出大气对注射器活塞产生的压力,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其相等,然后与测力计的量程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L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大气压强;
(3)如果注射器内进入空气,那么空气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2)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3)实验过程中,若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的值会因此偏小。
五、综合说理题
40.(2020八上·温州期中)“喷水娃娃”是一种陶瓷制成的玩具,其内部中空,外部只有一个小孔,它的使用方法是:①先对这种陶瓷娃娃浇一会儿热水;②立即把整个娃娃浸泡在冷水中一段时间;
③取出娃娃,再对娃娃持续浇热水,娃娃就“喷水”了,但喷水远近逐渐变小,直至停止。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喷水娃娃”喷水的现象做出解释。
【答案】答:①第一次浇热水,其内部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部分气体被压出直至与外界大气压相同;
②冷水浸泡,其内部气体由于温度降低受冷收缩而压强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被压进娃娃体内;
③从冷水取出后内部压强恢复至与外界气压相同;第二次浇热水,其体内气体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压迫着体内的水向外喷出;随着娃娃内部体积变大,内部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直到内外气压平衡,停止“喷水”。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压强增大;气体的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压强减小,与外界水的压强比较大小,从而说明水流入娃娃体内以及娃娃向外喷水的原因。
41.(2020八上·温州月考)从一个装满液体的塑料壶内往外倒出液体时,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液体流出时远时近
、断断续续、咕咚咕咚发出声音,甚至还会撒出来溅到身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采用图甲还是图乙的方式倾倒液体,并用科学知识解释两种方式效果不同的原因。
【答案】解:应采用乙方式倾倒液体。
①若采用甲的方式倾倒液体,开口在下,壶内装满液体,由于重力,液体部分流出,同时壶内空着的空间变大,内部气体压强变小。但由于壶口在下方,被液体全部堵住,外界空气无法进入,大气压使得液体越来越不易流出(表现为流出液体速度越来越慢),直至几乎停止流出。当内外压强差大到一定程度时,外界空气突然进入壶内,流出液体速度突然增加。这种过程周而复始,形成了液体流出断断续续、时远时近(同时发出咕咚声)的现象,导致液体很容易溅出;
②若采用乙的方式倾倒液体,开口在上,壶口不会完全被液体堵死,外界空气和壶内部气体通过液体上方的渠道连通,内外基本不存在压强差。液体容易稳定地倒出,不易溅到外面(合理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塑料壶内的液体能否顺利倒出,取决于壶内的压强与外面大气压强的大小关系。如果壶口被液体完全封闭,则倒出部分液体后,壶内压强小于外面的气压,则很难倒出。如果壶口能够始终保留一个空间,那么外面的空气能够进入壶内,从而补充减小的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出,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 (1)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临海期末)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负压病房”是防止病毒外泄的重要手段。“负压病房”因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
A.充足气的排球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漏气的足球 D.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2.(2021八上·三门期末)西藏因其独特的高原魅力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某自驾者于4月初从台州市出发,当时家乡的桃花基本已谢,半个月后到达纬度相近的西藏林芝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用高压锅也容易将饭菜煮熟
B.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C.来到林芝县又见到盛开的桃花
D.家乡带的真空包装食品袋鼓起
3.(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吸牛奶 B.注射药液
C.吸盘挂炊具 D.真空压缩袋
4.(2022八上·缙云期末)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覆杯实验
B.用吸管吸牛奶
C.瓶中取袋
D.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5.(2022八上·缙云期末)据图分析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B.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
C.图丙中,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D.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③
6.(2021八上·吴兴期末)2021年7月9日上映了一部电影——《中国医生》,影片反映了在这场浩大战役中,全国各地的中国医生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下列医院中物品的应用与气压无关的是(  )
A. 医生进行肌肉注射
B.真空采血管采血
C.医生给病人拔火罐
D.注射器抽取药液
7.(2021八上·青田期末)以下对课本《瓶中取袋》实验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越拉越吃力”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塑料袋内的气体不断被挤出 B.塑料袋外的大气压越来越大
C.瓶与塑料袋间的气压越来越大 D.塑料袋内外的气压差越来越大
8.(2021八上·椒江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中, 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 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丙图中,“拔罐” 时, 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 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丁图中, 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 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9.(2021八上·拱墅期末)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牛奶盒的变化
B.吸饮料
C.筷子提米
D.瓶中取袋
10.(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纸片托水”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乙图实验,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下降
C.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沸点升高
11.(2021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四个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
A.注射器注射药液 B.覆杯实验
C.吸尘器吸灰尘 D.吸盘吸在墙上
12.(2021八上·绍兴期中)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13.(2021八上·绍兴期中)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为760mm,下列对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变大
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m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如果不小心管顶部破了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14.(2021八上·乐清期中)如图所示,用吸管吸敞口玻璃杯中饮料,使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
A.手握杯的力 B.饮料的重力
C.大气的压力 D.杯对饮料的支持力
15.(2021八上·绍兴期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期,“负压救护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负压救护车”是因为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气压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吹足气的篮球 B. 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D. 漏了气的足球
16.(2021八上·绍兴期中)许多现象与气压有关,下列对于气压相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重新沸腾了,因为气压 降低,水的沸点升高。
B.图乙中密闭瓶子内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将该瓶从山脚带到山顶,管内液面上升,因为海 拔升高,外界气压下降
C.图丙中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有“打漂”感,为了增加抓地力,可以安装图右侧所示尾翼, 应用了气体流速与气压的关系。
D.图丁装置中,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在阳光照射下,水柱向右移动。因为密闭 容器中的气体随着温度升高,气压增大。
17.(2021八上·杭州期中)先在烧杯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动。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D.探究结论: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18.(2021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阴雨天A管液面逐渐下降
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越细,越容易看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
D.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增大
19.(2021八上·杭州期中)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20.(2021八上·淳安期末)利用吸管可以做很多科学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 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
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操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 。
(2)小方利用玻璃管和瓶子自制气压计(如图乙) 来研究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 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变   (选填“高”或“低”)。
21.(2021八上·天台期末)华顶是天台山最高峰,海拔1095.4米,以秀峰、古迹、名茶、奇花等名闻中外。每年盛夏,满目苍翠,凉气透人,是避暑胜地。
(1)影响山顶气温比山脚低的因素是   (选填“海陆分布”或“海拔高度”)。
(2)如图是一个自制简易气压计,从华顶山脚到山顶,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2.(2022八上·缙云期末)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这时桶内水蒸气将液化为水,桶内气压   (选填“降低”或“增加”),铁桶在   的作用下而变扁。
23.(2021八上·青田期末)右图是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和温度计,瓶内装的是红色的水。
(1)图中   瓶(填“甲”或“乙”)为自制气压计。
(2)该同学将气压计从1楼拿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记录如下: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液面的高度差/厘米 5 5.3 5.7 6 6.3
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   。
24.(2021八上·拱墅期末)如图甲所示为离心式水泵,它能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是利用了   。如图乙所示为高压锅,它利用了液体的表面气压越大   的原理。如图丙所示实验,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两根平行的木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水平吹气,则两个乒乓球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
25.(2021八上·兰溪月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26.(2021八上·绍兴期中)如图所示,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
   ,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拉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有空气,在管外
   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27.(2021八上·杭州期中)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1,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如图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后,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
(3)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偏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   。
(4)针对以上实验带来的误差,小明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图示3装置,将该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4.1kg;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2.2kg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   N,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Pa。
28.(2021八上·东阳期中)小翔家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善于观察思考的他仔细观察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1)豆浆机机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   起到了固定作用。
(2)小翔用一根木筷,在下端缠上一些细铁丝, 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盛水和豆浆的杯中,发现筷子在豆浆中露出液面部分长度   (填“大于、 小于、等于”)水中,于是得出豆浆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29.(2021八上·东阳期中) 7月25日至7月28日,第6号超强台风“烟花”登陆并较长时间滞留在长三角等地,给江、浙、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台风过境时,会带来气压的急剧降低。
(1)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Pa.
(2)台风登陆时,某建筑工地的简易房紧闭门窗,彩钢瓦屋项被台风掀翻。紧闭门窗的屋内大气压接近1个标准大气压,屋外房大气压急剧降到0.9×105Pa,屋顶的面积为80m,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差可达   N,足以将屋顶的彩钢瓦掀翻。
三、实验探究题
30.(2022八上·临海期末)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是从对真空的认识开始的。
材料1: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2:1643年,托里拆利做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往里灌满水银,再把玻璃管的开口端朝下插在水银槽中,结果水银面下降至76厘米左右的高度后,液面不再下降。托里拆利的实验证明了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真空的。
(1)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不再下降的原因是   支持着。
(2)对于托里拆利实验中出现的水银液面下降的原因,当时的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蒸
发变成水银蒸气,使水银减少,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分别用酒精和水重做了托里拆利实验。如果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是   
液面下降得更多。而事实正好相反。
(3)如果登上高山山顶重做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高度将   76厘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1.(2022八上·缙云期末)小科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平面镜、水、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大小,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2cm2;
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
③用弹簧秤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9N;
④记录整理数据;
⑤算出大气压强,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   。
(2)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等于   帕。
(3)小科测得大气压强比实际大气压强偏低,可能的原因是①   ;②   。
32.(2021八上·余姚期末)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3)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33.(2021八上·吴兴期末) 380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玻璃管证明了真空的存在以及水银高度和大气压的关系,但水银有毒。在老师建议下,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并使用镓基合金(一种金属材料)代替水银来探究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采用镓基合金来代替水银进行该实验,可以推测镓基合金应具备哪些优点。
   (至少写出两条)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实验时,小组成员查询了两种物质的密度如下表所示:
水银密度 镓基合金密度
13.59×103kg/m3 6.5×103kg/m3
讨论比较后提出需要对玻璃管的长度进行调整,应选择长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毫米。
(3)如果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液柱的长度不变
B.将玻璃管换成更粗的玻璃管,液柱的高度降低
C.若有少量空气残留在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降低
(4)小组同学在原装置基础上,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中(足够大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将会看到的现象和原因是   。
34.(2021八上·普陀期末)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18cm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   ;
(3)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 。
A. B. C. D.
四、解答题
35.(2021八上·淳安期末)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 小明知道了标准大气压为 1.01×105Pa,他想亲自证实 一下:
(1)小明买来一个带塑料挂钩的吸盘(吸盘的质量忽略不计) 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所示,测出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 10cm2 ;又找来一个塑料桶, 在桶中装适量水,称得水和桶的总质量为 8kg; 经过计算, 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小明的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
(2)当小明把水桶小心挂到挂钩上时, 吸盘却被拉掉了,吸盘被拉掉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
36.(2021八上·青田期末)生活中当我们将盒装果汁倒入杯子中时,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流出的果汁时远时近,时断时续,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甚至还会撒出来溅到身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采用图   (填甲或乙)的方式倾倒液体,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
37.(2021八上·杭州期中)大气压与人类关系密切,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
(1)下列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填序号)
①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 ②在高山上需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
③离心式水泵将低处的水抽往高处 ④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2)利用高压锅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小应在有关媒体上看到了由于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爆炸的报道后,给厂家提出了增加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的改进建议。现在生产的高压锅已普遍增加了含有易熔片的放气孔(如图甲所示)。试说明他的建议有什么科学道理_______。测量得知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6mm2,安全阀的质量为80g,结合乙图。可知该高压锅烧水时的最高温度为多少℃?(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
38.(2021八上·舟山月考)图甲是一个深度较浅的皮碗,图乙是将皮碗压向水平的天花板,几乎挤完皮碗内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皮碗像吸盘一样“平贴"在天花板上。皮碗的吸附面积为10厘米2,皮碗中心引出的细线可悬挂一个物体。问所挂物体的重力不超过多少,吸盘才不会脱落?(不计细线和皮碗的重力,大气压约为1×105帕,g取10牛/千克)
39.(2021八上·萧山月考)小金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甲为0.5cm2、乙为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请通过计算说明应该选用哪一个注射器。(该地大气压约为105Pa)
(2)小金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序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实验过程中,若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的值会因此而   (偏大/偏小/不变)
五、综合说理题
40.(2020八上·温州期中)“喷水娃娃”是一种陶瓷制成的玩具,其内部中空,外部只有一个小孔,它的使用方法是:①先对这种陶瓷娃娃浇一会儿热水;②立即把整个娃娃浸泡在冷水中一段时间;
③取出娃娃,再对娃娃持续浇热水,娃娃就“喷水”了,但喷水远近逐渐变小,直至停止。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喷水娃娃”喷水的现象做出解释。
41.(2020八上·温州月考)从一个装满液体的塑料壶内往外倒出液体时,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液体流出时远时近
、断断续续、咕咚咕咚发出声音,甚至还会撒出来溅到身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采用图甲还是图乙的方式倾倒液体,并用科学知识解释两种方式效果不同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比较封闭空间内外的压强大小即可。
【解答】充足气的排球、高空飞行的飞机机舱、漏气的皮球,里面的压强都大于外面的压强,不是“负压”状态,故A、B、C不合题意;
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处于“负压”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解答】A、西藏海拔高,气压低,沸点低,不用高压锅很难将饭菜煮熟,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台州与西藏林芝县纬度相近,故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不是纬度,而是海拔,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西藏海拔高,温度低,四月初的台州桃花已谢,半个月后的西藏林芝县又能见到盛开的桃花,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虽然西藏海拔高,压强小,但是真空包装食品内部没有空气,气压几乎为0,并不会鼓起来,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吸牛奶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牛奶在大气压强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故A不合题意;
B.注射药液时,依靠注射器的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吸盘挂炊具时,吸盘在大气压强的作用被压在墙壁上,故C不合题意;
D.真空压缩袋,依靠大气压强被压瘪,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覆杯实验中,水和纸片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强,因此不会下落,故A不合题意;
B.吸牛奶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牛奶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空中,故B不合题意;
C.由于瓶和塑料袋之间存在大气压强,即使捆绑的再紧,也能把塑料袋从瓶中取出来,故C不合题意;
D.注射器注射药液时,依靠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液体沸点,大气压,天气系统、天气图等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解答】A:图甲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所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正确。
B: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气体从乒乓球的上方流出,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压强差使乒乓球受到向上的托力,不掉落下来,正确。
C: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正确。
D: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如要知道图中某点的风向,先经此点画一条与等压线垂直的虚线,这条虚线的箭头指向气压较低的地方。由图可知,只有②指向气压较低的地方,故风向是②,错误。
故选D。
6.【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作用随处可见,茶壶倒水、吸管吸饮料、吸盘等都离不开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同属于流体的压强,有一定的共同点。在生活中对大气压的相关实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比较快地得出答案。
【解答】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是由于受到推力作用的缘故,与大气压无关,正确。
BCD.用真空采血管采血、医生给病人拔火罐、注射器抽取药液三个实例都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缘故,所以这些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错误。
故选A。
7.【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塑料袋将瓶口封住,瓶子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向外拉动塑料袋时,瓶内空间增大,则气体压强减小,而外界的大气压强不变,因此塑料袋内外的压强差越来越大,自然越拉越吃力,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对大气压的存在、测量等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甲图中,用注射器注射药物,依靠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错误;
B.乙图中,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当水柱升高时,水柱产生的压强增大,此时大气压强减小,故B正确;
C.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凸起,说明人体内也存在压强,故C错误;
D.丁图中,直径不同的半球,则受力面积不同,根据F=pS可知,半球受到的大气压力不同,即拉开半球用的力大小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用吸管喝牛奶时,奶盒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于是奶盒被压瘪,故A不合题意;
B.吸引料时,吸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于是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
C.纸杯中的大米被压实后,筷子和大米之间,大米和纸杯内壁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于是可以用筷子将大米和被子提起来,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符合题意;
D.瓶子和塑料袋之间存在大气压强,因此无论袋子被绑的再紧,也能将袋子从瓶中取出来,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
(2)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水确定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4)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纸片托水”实验中,水和纸片依靠大气压强的作用而不下落,故A正确;
B.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玻璃管内水柱压强增大。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中液面升高,故B错误;
C.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而气压减小,烧杯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A管,因此A管内液面升高,故C错误;
D.向外拉动活塞时,试管内气体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注射器注射药液,依靠的是活塞对药液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覆杯实验中,水和纸片受到大气对它们向上的压强,因此不会掉下来,故B不合题意;
C.吸尘器吸灰尘时,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于是灰尘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吸尘器,故C不合题意;
D.吸盘吸在墙上,因为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于是吸盘被大气压在墙壁上,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于是吸盘被压在墙壁上,故A不合题意;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针筒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于是药液被压入注射器内,故B不合题意;
C.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依靠的是活塞对药液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符合题意;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饮料被压入口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对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强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A.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时,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根据p=ρ液gh可知,大气压强不变,则玻璃管内外的水银柱的高度差保持不变。将玻璃管倾斜后,管内的水银柱长度肯定会增大,故A正确;
B.如果管内进入空气,那么p大气=p内+p水银,那么水银柱的压强会减小,即它的高度会减小,故B错误;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大气压强会减小,则管内外的高度差会减小,故C错误;
D.如果不小心管顶部破了个洞,那么管内外液面上方都受到大气压强,因此水银不会喷出,而是迅速下降,直到与外面的水银面相平,故D错误。
故选A。
14.【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用吸管吸敞口玻璃杯中的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负压”状态,即封闭空间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吹足气的足球,高空飞行的飞机机舱和漏了气的足球,它们里面的气压大于外面的气压,故A、B、D不合题意;
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里面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饮料被压入口中,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结合p内=p大气+p水分析判断;
(3)注意分数尾翼受到大气压强的方向;
(4)流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
【解答】A.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则烧瓶内气压减小,而水重新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即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故A错误;
B.从山脚到山顶,高度增大,则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水柱的压强增大,即液面上升,故B正确;
C.要增加着地力,那么大气对尾翼的压力应该竖直向下,即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大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也就是上表面空气流速小于下表面,则尾翼的形状为: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曲面,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吸热能力强,则右瓶内气体温度高压强更大,那么水柱向左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17.【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大量现象表明,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解答】实验中将烧杯中装满水,再倒掉沸水,烧瓶中的气压减小,放鹌鹑蛋在瓶口由于受到气压差会进入瓶内,实验中烧瓶放在不同的方向,故控制的变量是大气在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强,而无法证明大气压强的大小,故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8.【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当瓶子内的液面保持不变时,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玻璃管A内的液体压强和外面的大气压强之和,即p内=p大气+p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阴雨天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A管内水柱压强增大,即A管液面逐渐升高,故A错误;
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水柱压强为零,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根据p=ρ液gh可知,水柱的压强大小与A管的粗细无关,故C错误;
D.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9.【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
【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B.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不符合题意。
C.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故符合题意。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1)cabd
(2)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大气压强实验的过程分析解答;
(2)当玻璃管中的水面静止时,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即p内=p水+p大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吸管“取水”的操作过程为:
c.将吸管插入水中;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那么合理顺序为:cabd。
(2)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大,因此大气压强会减小,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此时p水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内的水柱变高。
21.【答案】(1)海拔高度
(2)上升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山脚到山顶和相比,山顶空气稀薄,气压低。
【解答】(1)影响山顶气温比山脚低的因素是海拔高度。
(2)从华顶山脚到山顶,外界大气压变低,瓶内大气压高,故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将上升。
22.【答案】降低;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这时桶内水蒸气将液化为水,桶内气压降低,铁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而变扁。
23.【答案】(1)乙
(2)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气压计的工作原理判断;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结合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解答】(1)图乙中,瓶内封闭有一些气体。当玻璃管中的液柱高度不变时,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与液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p内=p水+p大气。当外界大气压强增大时,水柱的压强减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此时水柱的高度减小,因此通过液柱高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气压的大小,故选乙为自制气压计。
(2)当高度增大时,液面的高度差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此时液柱产生的压强增大。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减小,那么得到结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24.【答案】大气压;液体沸点越高;靠近;小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
(2)根据液体沸点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解答】(1)如图甲所示为离心式水泵,它能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是利用了大气压。
(2)如图乙所示为高压锅,它利用了液体的表面气压越大液体沸点越高的原理。
(3)如图丙所示实验,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两根平行的木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水平吹气,则两个乒乓球将靠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5.【答案】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虽然人体承受的大气压并不小,但由于人体内也有压强,而且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大气压大致相等,它抗衡着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的反应。当体外局部的压强减到很小时,体内外的压强差会使该部位的皮肤向外凸出,同时体内的血液也会聚集到该部位皮肤的毛细血管中,使皮肤充血。中医的拔罐疗法就是体现了这一原理,达到促进循环的目的。
【解答】 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使罐子中的气体逸出,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温度下降,罐子中的气压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罐内,形成内外压强差,罐子就吸附在皮肤上;当体外局部的压强减到很小时,体内外的压强差会使该部位的皮肤向外凸出,同时体内的血液也会聚集到该部位皮肤的毛细血管中,皮肤充血,此时人体压强大于罐内。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
26.【答案】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拉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有空气,在管外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27.【答案】(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3.33cm2
(3)存在摩擦力
(4)11;0.9×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部分空气,那么空气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2)根据图2确定注射器内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和容积,然后根据V=SL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3)注射器的活塞与针筒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也会对测力计的示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导致测量误差偏大。
(4)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列出两个等式,二者联立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和大气压力,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大气压的数值即可。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根据图2可知,注射器针筒有刻度的长度为L=6cm,容积V=2mL,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3)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偏大,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存在摩擦力。
(4)当活塞向左滑动时,它受到向右的大气压力和摩擦力,向左的拉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G=F+f ;
即4.1kg×10N/kg=F+f ①;
当活塞向右滑动时,它受到向右的大气压力,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G'=F-f ;
即(4.1kg-2.2kg)×10N/kg=F-f ②;
①②联立得到:F=30N,f=11N。
则大气压强为:。
28.【答案】(1)大气压
(2)大于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根据大气压的作用分析解答。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相等,根据F浮=液gV排进行分析。
【解答】(1)豆浆机底座的小橡皮碗内挤出了部分空气,外界大气压会将其压在桌面上,起到稳定的作用。
(2)用同一只密度计,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因为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相等,根据F浮=ρ液gV排,露出的体积越少,V排越大,密度越小。所以露出液面大的密度大。 故筷子在豆浆中露出液面部分长度大于水中。
29.【答案】(1)1.01×105Pa
(2)8.8×105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
(2)根据△F=△pS计算出屋顶内外的压力差,
【解答】(1)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1.01×105Pa.
(2)这时屋顶内外压力差为:△F=△pS=( 1.01×105Pa-0.9×105Pa)=0.11×105Pa×80m2=8.8×105N。
30.【答案】(1)大气压
(2)酒精
(3)小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再下降时,此时水银柱受力平衡,即外面水银面上的大气压强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2)酒精的蒸发速度最大,则酒精蒸汽最多,那么酒精内液面下降的最多;
(3)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解答】(1)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不再下降的原因是大气压支持着。
(2)如果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是酒精液面下降得更多。而事实正好相反。
(3)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则果登上高山山顶重做托里拆利实验,则大气压强小于标准气压,即水银柱高度将小于76厘米。
31.【答案】(1)防止漏气或排尽空气
(2)0.95×105
(3)漏气或未排尽空气;受吸盘重力或弹簧秤自重影响(合理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在吸盘上沾水后,会在吸盘和平面镜上形成一层水膜,从而起到封闭作用,防止漏气。
(2)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即可;
(3)如果吸盘漏气,那么里面的气体会对吸盘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吸盘和测力计都有重力,都会对吸盘产生向下的拉力,从而使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防止漏气或排尽空气。
(2)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3)小科测得大气压强比实际大气压强偏低,可能的原因是①漏气或未排尽空气;②受吸盘重力或弹簧秤自重影响。
32.【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刚被拉动;0.75
(3)1.01×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2)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刚被拉动时,活塞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压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根据公式活塞的横截面积。
(3)根据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3)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33.【答案】(1)常温下为液体(或者熔点低);无毒
(2)大于
(3)C
(4)管内液柱下降,容器中空气抽出,气压减小,能托起水银高度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大气压强的测量原理是利用液体压强,因此该种物质在常温下应该为液体。既然用它代替有毒的水银,那么它本身应该五毒。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
(3)根据测量原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4)玻璃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等于真空罩内大气压强。真空罩内的空气被抽出后,里面的大气压强减小,那么玻璃管内液柱的压强也会减小。根据p=ρ液gh可知,管内的液柱高度肯定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小组同学采用镓基合金来代替水银进行该实验,可以推测镓基合金优点:常温下为液体(或者熔点低);无毒。
(2)在大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镓基合金的密度小于水银的密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镓基合金的液柱高度应该大于水银柱的高度760毫米。
(3)根据p=ρ液gh可知,当外界大气压强不变时,玻璃管内外的液面高度差应该保持不变。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液柱的长度会变大,故A错误;
B.将玻璃管换成更粗的玻璃管,液柱的高度会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若有少量空气残留在玻璃管内,会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则水银柱的高度降低,故C正确。
故选C。
(4)小组同学在原装置基础上,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中(足够大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将会看到的现象和原因是:管内液柱下降,容器中空气抽出,气压减小,能托起水银高度降低。
34.【答案】(1)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方向的知识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液桥高度与空气柱高度的关系;
(3)根据液桥和空气柱长度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根据表格可知,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随着空气柱长度的增大,液桥高度也增大。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液桥的高度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得到:(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2)中信息可知,杯子的高度为18cm,当空气柱的长度为9cm时液桥最长,实验最不容易成功,即此时空气柱的长度接近杯子高度的一半,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5.【答案】(1)解:F=PS=1.01×105Pa×1×10-3m2=101N
G=mg=8kg×10N/kg=80N
F>G
不会被拉掉
(2)吸盘内的空气未被排尽(或“吸盘与玻璃之间漏气”)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F=pS计算出大气作用在吸盘上向上的压力,根据G=mg计算出总重力,然后将二者比较即可。
(2)如果吸盘内存在少量空气,或者吸盘与玻璃间漏气,那么里面的气体会对吸盘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小。
【解答】(2)当小明把水桶小心挂到挂钩上时, 吸盘却被拉掉了,吸盘被拉掉的原因可能是:吸盘内的空气未被排尽(或“吸盘与玻璃之间漏气”)。
36.【答案】乙;采用图甲的方式,当盒内液体较多时,随着液体的流出,罐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盒内液体不易流出;图乙的倒 法,随着液体流出,空气能进入盒中,内外气压相等,果汁可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流出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这种现象与大气压有关,当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时液体会流下。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然后有液体倒出,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37.【答案】(1)①③
(2)高压锅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气体压强过大,沸点升高,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就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放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由题意可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
则锅内气压是
查图象可知,当气压为1.5×105Pa时,所对应的温度约为115℃(113-115℃均可)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2)当高压锅正常工作时,依靠限压阀的抬起降低锅内的压力,从而保证使用的安全。如果限压阀失效,那么就可能造成爆炸。如果在放气孔处安装易熔片,那么可以借助它的熔化排气降压,保证使用的安全,据此分析解答。
首先根据 计算出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强,再根据 计算出锅内的最大气压,最后根据图乙确定高压锅内的最高温度。
【解答】(1)①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饮料被压入 ,故①符合题意;
②在高山上需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故②不合题意;
③离心式水泵将低处的水抽往高处,泵壳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外面的水进入泵壳,被甩出泵外,故③符合题意;
④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依靠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④不合题意。
故选①③。
38.【答案】要想吸盘不脱落,所挂物体的重力不得超过:F=PS=1×105Pa×10×10-4m2=100N。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分析解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9.【答案】(1)当面积为0.5cm2时,
由P= ,
可得 F1=pS1=105Pa×0.00005m2=5N;
当面积为2cm2时,由P= ,
可得 F2=pS2=105Pa×0.0002m2=20N,
因为乙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10N),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
(2)
(3)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F=pS分别计算出大气对注射器活塞产生的压力,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其相等,然后与测力计的量程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L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大气压强;
(3)如果注射器内进入空气,那么空气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2)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3)实验过程中,若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的值会因此偏小。
40.【答案】答:①第一次浇热水,其内部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部分气体被压出直至与外界大气压相同;
②冷水浸泡,其内部气体由于温度降低受冷收缩而压强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被压进娃娃体内;
③从冷水取出后内部压强恢复至与外界气压相同;第二次浇热水,其体内气体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压迫着体内的水向外喷出;随着娃娃内部体积变大,内部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直到内外气压平衡,停止“喷水”。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压强增大;气体的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压强减小,与外界水的压强比较大小,从而说明水流入娃娃体内以及娃娃向外喷水的原因。
41.【答案】解:应采用乙方式倾倒液体。
①若采用甲的方式倾倒液体,开口在下,壶内装满液体,由于重力,液体部分流出,同时壶内空着的空间变大,内部气体压强变小。但由于壶口在下方,被液体全部堵住,外界空气无法进入,大气压使得液体越来越不易流出(表现为流出液体速度越来越慢),直至几乎停止流出。当内外压强差大到一定程度时,外界空气突然进入壶内,流出液体速度突然增加。这种过程周而复始,形成了液体流出断断续续、时远时近(同时发出咕咚声)的现象,导致液体很容易溅出;
②若采用乙的方式倾倒液体,开口在上,壶口不会完全被液体堵死,外界空气和壶内部气体通过液体上方的渠道连通,内外基本不存在压强差。液体容易稳定地倒出,不易溅到外面(合理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塑料壶内的液体能否顺利倒出,取决于壶内的压强与外面大气压强的大小关系。如果壶口被液体完全封闭,则倒出部分液体后,壶内压强小于外面的气压,则很难倒出。如果壶口能够始终保留一个空间,那么外面的空气能够进入壶内,从而补充减小的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出,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