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学科 美术 班级 九年级 人数
课题 《齐白石·徐悲鸿》 教时 执教 日期
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齐白石、徐悲鸿的艺术生平和代表作品的特色,学习美术家继承优秀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2.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并简短的评述。3.体验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内容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年级第一单元走进美术家中的一节“欣赏·评述”课,本课以两位艺术家齐白石、徐悲鸿为切入点,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家的艺术生平和代表作特色,理解美术家与美术作品的密切关系,学习美术家继承优秀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能以比较、研究的学习方式剖析中外美术家的经典作品与美术家人生所隐现的文化内涵,理解美术家与美术作品的密切关系,用较为专业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制作ppt,收集齐白石、徐悲鸿的各类资料,主要作品图片等 上有准备的课
导入 1.用齐白石、徐悲鸿的照片导入,提问是否认识?2.引出课题 学生注意观察。回答提问。 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过程推进 引导学生对齐白石和徐悲鸿各一组的作品进行观察分析。提问:你能发现他俩作品的各自特色吗?讲授齐白石的艺术生平。提问这样的人生经历会给齐白石的艺术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引导学生欣赏《祖国万岁》、《齐白石牡丹图》、《海棠双蟹图》、《墨虾》得出齐白石重要的创新绘画理论“似与不似”讲授徐悲鸿的艺术生平。提问这样的人生经历又会给齐白石的艺术创作带来哪些影响?引导学生结合《二马图》、《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两张作品欣赏《奔马》,得出徐悲鸿的创作特点“中西合璧”,并用《九方皋》和《田横五百士》强调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核。 学生观察作品,简单小结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特色。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问题。欣赏多幅齐白石的作品,理解齐白石“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根据教师的提问对比齐白石的生平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问题。对比欣赏《奔马》,了解徐悲鸿主要的创作特点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感知齐白石、徐悲鸿作品的艺术特点,并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进行描述。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艺术家的生平中学习他们的精神,为后面理解作品的人文精神内涵为做铺垫。学会欣赏齐白石、徐悲鸿艺术作品的特色,并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评价。能体验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
教师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授内容,对齐白石、徐悲鸿的艺术生平和作品特色进行简单小结 跟着老师的小结,梳理知识点。
拓展延伸 其实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还有许多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比如说:李铁夫、林风眠等等,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一下他们的艺术生平和作品特色。 积极收集中国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的资料,深入地了解他们。 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共19张PPT)
走近美术家
齐白石
徐悲鸿
《齐白石·徐悲鸿》
齐白石
徐悲鸿
同学们你能发现他俩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吗?
早为木工
(14岁)
自学画谱
结交文人
(约24-44岁)
卖画为生
(约45岁)
定居北京
(57岁后)
画风遽变
(60岁左右)
结识知己
(64岁左右)
(1864-1957)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这样的人生经历会给齐白石的艺术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祖国万岁》 (中国画) 齐白石
突出表现、色彩鲜明
浓墨重笔、弱化细节
对比生活中的万年青,齐白石的作品做了哪些艺术化处理呢?
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齐白石牡丹图》 (中国画) 齐白石
突出表现、色彩鲜明、粗笔写意、似与不似
浓墨勾线、松静自然
《海棠双蟹图》 (中国画) 齐白石
删繁就简、突出表现、色彩鲜明、交相辉映
浓墨写意、遥相呼应、独具匠心
《海棠双蟹图》 (中国画) 齐白石
“兼工带写”
《墨虾》 (中国画) 齐白石
浓墨点画、自然晕染
淡墨掷笔、晶莹剔透
尽数省略
“移花接木”,青虾长钳,白虾躯体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齐白石
短暂求学
(17岁)
留学法国
(24岁)
归国任教
(32岁)
自幼学画
奠基者
结识知己
(33岁左右)
(1895-1953)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这样的人生经历又会给徐悲鸿的艺术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奔马》 (中国画) 徐悲鸿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油画)雅克-路易·大卫
《二马图》 (中国画) 任仁发
饱蘸浓墨,一气呵成,雄骏矫健,形神兼备
中国画的笔墨
西方油画的透视、比例
中西合璧
《九方皋》 (中国画) 徐悲鸿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人须无傲气,但必具傲骨。”
《田横五百士》 (油画) 徐悲鸿
“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奔马》 (中国画) 徐悲鸿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这个作品背后的故事吧。!
齐白石(1864-1957)
湖南湘潭人。现代书画家、篆刻家。早年曾为木匠,后结交当地文人,学习绘画、诗文、篆刻、书法。60岁左右,画风遽变,重视创新,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齐白石擅作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并善于把写意花卉与工笔草虫恰秒地结合在一起。
徐悲鸿(1895-1953)
江苏宜兴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抗日战争期间,屡次在国外展售作品,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擅长油画、中国画。
“似与不似”
“红花墨叶”
“兼工带写”
“中西合璧”
“重视内涵”
“写实主义”
李铁夫 (186-1952)
林风眠 (1900-1991)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