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并背诵全词
语言运用:通过诵读,体会古诗词的节奏美及内蕴美。
思维能力: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想画面,品诗情,悟诗境的方法,
审美创造:以这首词为媒介,走近辛弃疾,体验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想画面品诗情,悟诗境的方法。以这首词为媒介走近辛弃疾,体验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解读课题
1.(出示诗人介绍)他号稼轩,是我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曾遭贬职,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我们还学过他哪首词 (《清平乐·村居》能背出来吗 这首词写的就是江西上饶一带。
2.听说上饶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辛弃疾对那一带非常熟悉。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有一天晚上,诗人到黄沙岭的小路上欣赏风景,即兴写下了一首词《西江月黄沙道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齐读课题。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读通畅
1.800年前的黄沙岭什么样的 我们就跟随词人去夜行黄沙道吧。先听教师范读全词。
2.诗词讲究节奏音韵美,请同学们自读全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划分节奏。
3.读的时候,哪个字音要特别注意?(现)指导停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三、巧用方法,读中理解
1.800年前的黄沙岭究竟是么样的 结合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说。
2.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鸣蝉”。第一句很特别,六个词语叠加在一起,谁来说说你写了哪些景物,你看到怎样的画面?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树枝,一只喜鹊被惊飞了,这时阵阵清风吹来,传来了蝉的鸣叫。明月惊动了喜鹊,这让你想到了学过的哪首诗?
月很美,风很柔,偶尔还有鹊飞、蝉鸣,多么美好的夜晚。我们一起读,读出这一句的意境。
3.辛弃疾在夜行中还有哪些所见所闻 走着走着,他闻到了稻花的清香,听到了青蛙的叫声,那叫声好像在告诉人们,马上就要丰收了!指导朗读,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4.还有吗 几颗星星隐隐约约挂在遥远的天边,山前飘来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5.出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从这句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借助插图说说。
辛弃疾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转了个弯,过了一座桥,突然看到从前住过的茅店就在社林边。这就叫作一一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在一个夏天的晚上,诗人来到了黄沙岭的一条小路上,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他看见了----明月高悬、绿树环绕、喜鹊翻飞,辛弃疾不禁高兴地吟道――明月别枝惊鹊。他闻到了——稻香扑鼻,听到了-----蝉儿轻叫、蛙鸣齐唱。丰收在即,他不禁欢快地唱道――稻花香里说丰年。走着走着,忽然骤雨将至,茅店立见,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夜行山道,不禁兴奋地唱道,一起吟唱这首词。
四、再品词句,读中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就是作者笔下的景中蕴含着作者的情,那西江月的情在哪呢
从第一句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愉快(板书:乐),从“稻花香说丰年”可以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板书:喜)。
为什么这小小的稻花香和蛙声就能让辛弃疾这么喜悦 辛弃疾,号稼轩,“稼”是“庄稼”的“稼”,他一直看中农事,关心农民喜乐,只有有了丰收年,百姓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因为他心系老百姓,百姓吃饱,所以他特别高兴。
五、品读上阙 感受词人的 “沉醉”
老师有一个疑问,本是“旧时”,这条路诗人不是第一次走,何来“忽见” 作者沉醉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样的美景中,所以才会觉得是“忽见”。
作者还会沉醉于什么 作者还会沉醉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中。带上这份醉意,再读词的上阙。(板书:醉)还有可能是 还可能是因为是夜晚,下着雨,所以作者没看到,才有了这忽见。
抓住关键词合理的推测,诗词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真是太大了。多美的景,多深的情,真是景美情真,让我们把这首词珍藏在心间,一起背一背、吟一吟。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景美 情深
乐 喜 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的是乡村夏夜的景色,从“鸣蝉 稻花 蛙声”可以看出。
B.这首词中提到的“茅店”是作者第一次看到。
C.说:通“悦”,高兴。
D.见:是通假字,通“现”,出现。
2.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3.这首词的上阙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
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
5.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词题是 。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词中的“见”读 ,它的意思与“ ”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 、
、 。
6.词的上阙写了不少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成为千古名句,你觉得这句话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路转溪桥忽见”词句前文“路转”,后文“忽见”,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A.这首词描写的是乡村夏夜的景色,从“鸣蝉 稻花 蛙声”可以看出。
B.这首词中提到的“茅店”是作者第一次看到。
C.说:通“悦”,高兴。
D.见:是通假字,通“现”,出现。
2.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3.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树枝,一只喜鹊被惊飞了,这时阵阵清风吹来,传来了蝉的鸣叫。走着走着,他闻到了稻花的清香,听到了青蛙的叫声,那叫声好像在告诉人们,马上就要丰收了!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
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西江月 ,词题是夜行黄沙道中。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明月、喜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星、小雨、茅店、桥。
6.词的上阙写了不少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作者描写了蝉鸣、蛙鸣,谈论即将丰收的说笑声,衬托了农村夏夜的宁静祥和.
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成为千古名句,你觉得这句话妙在何处?
这一句,作者把关注点从空中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作者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蛙声似在说丰年,用了拟人的手法。
8、“路转溪桥忽见”词句前文“路转”,后文“忽见”,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路转”、“忽见”,既写出了词人突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心情。(共15张PPT)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曾遭贬职,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标 题
夜晚走在黄沙铺成的路中。
词牌名
标题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初读古诗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iàn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自由读全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划分节奏。
读中理解
结合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横斜的树枝。
用茅草盖的旅舍。
社庙丛林。社,土地庙。
同“现”。
1.别枝:
2.茅店:
3.社林:
4.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高高地挂在树枝上,一只喜鹊被惊飞了。阵阵清风吹来, 蝉叫得格外欢快。
以动衬静
月出惊山鸟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的香气迎面扑来,青蛙不断地鸣叫,仿佛在谈论着今年的好年成。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几颗星星隐隐约约挂在遥远的天边,山前飘来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转了个弯,过了一座桥,突然看到从前住过的茅店就在社林边。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沙道上
旧时茅店
由惊转喜
遇雨
避雨
喜出望外
西江月的情在哪儿
一切景语皆情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乐
喜
急
惊喜
稼 轩
辛弃疾,号稼轩,“稼”是“庄稼”的“稼”,他一直看中农事,关心农民喜乐,只有有了丰收年,百姓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醉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词勾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的盛夏月夜图,抒发了词人眼见丰收在望的喜悦和怡然自得的心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