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案设计(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案设计(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19 10:0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区分常见的物质性质。
4.认识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学会表述常见的变化和性质。
自主研学
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     、     、     三种。
2.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 并把这些例子进行归类。
合作探究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观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①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②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③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④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2.思考与交流
(1)前两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后两个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
(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预习中列举的例子进行正确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 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请举例说明。
3.归纳小结: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然后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外在表现形式      或     的改变 经常伴随有   、   、   、   、   等现象以及   的转化
根本 区别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   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思考:
(1)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
(2)在做过的实验中分别表现出物质的哪些性质 你还能列举的更多吗
(3)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吗 试举例说明。
2.对比: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实例
区别
学以致用
1.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物理性质 B.制法
C.用途 D.化学性质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发光 B.用汽油去掉油污
C.火药爆炸 D.二氧化碳变成干冰
3.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⑥
4.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察觉到煤气的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
参考答案
自主研学
1.固态 液态 气态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举例:折断木棒、木炭燃烧、干冰升华等
归类:化学变化:铁钉生锈、木炭燃烧、纸燃烧;物理变化:折断木棒、干冰升华、铁钉被锤子打弯、把纸撕碎、水加热变为水蒸气、冰箱中的水变成冰。
合作探究
一、1.观察
①试管口有水雾出现,玻璃片上凝结有水珠 无 ②块状的药品变为粉末状 无 ③生成蓝色沉淀 有 ④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
2.思考与交流
(1)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分类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
(3)发光、放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颜色变化;不是;比如灯泡发光、放热。
3.归纳小结
概念: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外在表现形式:状态 形状 发光 放热 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 能量
根本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一定 不一定
二、1.思考:(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可燃性、助燃性、沸点等。(3)不一定,如铁在常温下是固体。
2.对比:
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例: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
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学以致用
1.B 2.C 3.D 4.D 5.C
6.(1)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1,比空气密度略小
(2)一氧化碳有剧毒;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