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乡愁 课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乡愁 课课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9 10:3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乡 愁
一、积累与运用
1. 按要求填空。
(1)《乡愁》的作者是 ? ? ? ?,他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2)《乡愁》抒发了诗人 之情,表达了中华儿女 的强烈愿望。
2. 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piào/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mù/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xi?/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邮piào( ) 坟mù( ) 海xiá( )
(2)诗歌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句是 ? ?。(只填序号)
诗歌中,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的诗句是:
? ? ? ?/ ? ? ? ?/ ? ? ? ?/ ? ? ? ?。
(4)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
A .急速、悲壮 B .欢快、幸福
C .缓慢、忧伤 D .轻柔、平淡
(5)“窄窄的船票”是 结构的短语。
二、阅读
(甲)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3 . 在诗中,四个时间序词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 诗人在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4 .这首诗的结构形式体现出既统一又变化的美,你是怎样理解这一点的?请简要说明。

(乙)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5 . 诗人选取了哪些具体意象?这些意象分别表现了乡愁的什么特点?(3分)

6 .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诗人将“故乡的面貌”说成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将具体的事物化为抽象的概念,这样合适吗?谈谈你的理解。(3分)

7 . 诗人为什么把别离后的乡愁比作“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综合性学习
8 . 余光中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1)上联:海峡无阻 下联:
(2)上联:一湾浅浅的海峡 下联:
参考答案1.(1)余光中
(2)强烈的思乡爱国 盼望祖国统一
2.(1)票 墓 峡(2)① (3)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4) C (5)偏正
3.小时候(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诀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分离。
4.统一,即结构的相对匀称。全诗四小节,节与节之间比较整齐,每节的句子相对和谐对称。变化,即长短句相结合。诗句字数不断变化,所以在整体的匀称中又有参差错落之美。
5.笛声——乡愁的时刻相伴。
没有年轮的树——乡愁的永恒。
6.合适。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故乡的面貌”比作“模糊的怅惘”,这里“故乡的面貌”不仅仅指故乡的面貌,也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模糊”一词说明诗人已离开故乡太久,对故乡的印象已经模糊;“怅惘”则写出了诗人思乡而不能回的无奈。
7.“树”代表着故乡,诗人把别离后的乡愁比作“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表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是永恒的,故乡是诗人一生的守候,是诗人心中永远的牵挂。表达了诗人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的深深的思乡之情。
8.(1)示例:陆岛有情
(2)示例:两岸深深的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