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 (3)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11 09:40:16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 (3)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普陀期末)舟山全民伯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而共享单车也成市民主要的出行一种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所示为舟山某型号共享单车的车把和手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共享单车的车身采用了密度较小的特殊材料,目的是为了减轻车重
B.车把上刻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当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在车轮的钢圈上,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D.某同学骑上此自行车,发现车胎略微压扁,体积变小,胎内气压不变
2.(2021八上·兰溪月考)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B.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3.(2021八上·龙湾期中)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 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 为密闭的玻璃球,A 与 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 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 管和 B 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晴朗天气
4.(2021八上·绍兴期中)一群人结伴旅游,他们在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地区往往会感觉到最舒适(  )
A.4 月日出前后的海南 B.8 月午后二点的西施故里诸暨
C.12 月午夜的吐鲁番 D.1 月晚上 10 点的北京
5.(2021八上·绍兴期中)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下列图中关于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是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B.图乙的风导致丙地降水比乙地多
C.图丙箭头所示为夏季风,此时大陆温度高而海洋温度低
D.图丁中甲地为低压区,乙地为高压区,风从乙地吹向甲地
6.(2021八上·杭州期中)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增大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可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7.(2021八上·东阳期中)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首次完成了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宇航员出舱活动要穿舱外宇航服的目的是(  )
①保持宇航员体温
②阻挡强而有害的辐射
③保证人体所需的大气压
④提供氧及抽去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2021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A.a、b、c、d四地均为阴雨天气 B.b、c为晴朗天气
C.a、b、c、d将出现阴雨天气 D.b、c将出现阴雨天气
9.(2021八上·洞头期中)如图,用玻璃管B对着玻璃管A的上方吹气,烧杯中的水就会从玻璃管A中飞出。下列现象涉及的原理与该实验原理不同的是(  )
A.站台上的安全线
B.向下吹气乒乓球掉不下来
C.拔火罐
D.化油器
10.(2021八上·湖州期中)“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11.(2021八上·义乌月考)有资料说明,在刮龙卷风时,中心大气压强可以达到9×104Pa。在一座面积为200m2的简易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强是1×105Pa,如果此时龙卷风中心从厂房房顶上方刮过,那么在厂房房顶上受到的作用力可能是(  )
A.方向向上,2×106牛 B.方向向下,2×106牛
C.方向向上,1.8×107牛 D.方向向下,1.8×107牛
12.阴雨天气时,有些人易产生疲倦、心绪不宁等反应.原因是(  ) 。
A.阴雨天气压高,血液溶氧能力减弱
B.阴雨天气压高,血液溶氧能力增强
C.阴雨天气压低,血液溶氧能力减弱
D.阴雨天气压低,血液溶氧能力增强
13.(2020八上·余杭期末)浙江沿海某地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20年12月15日阴转小雨,全天气温8-12℃,西北风2-3级,相对湿度99%”下列关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阴雨天气是受低压的控制 B.当日最高气温12℃出现在正午
C.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定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大
14.(2020八上·西湖月考)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C.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15.(2020八上·拱墅期中)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说明外界气温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16.(2020八上·温岭期中)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燕子低飞要下雨”,因为雨前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B.“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描述的是冷锋过境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海陆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D.“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描述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17.(2020八上·嘉兴期中)小柯参加夏令营到海拔近4000m的九寨沟地区进行生态考察,他遇到了下列现象,其中三个现象引起的原因相同,只有一个引起的原因不同,这个现象是 (  )
A.密封包装的“蛋黄派”包装袋胀得很硬
B.在山顶喝了大半的纯净水瓶,盖好后带下山,瘪了
C.乘汽车上山时,不断放出“肠中之气”
D.天亮时间比家乡晚了约一个小时
18.(2020八上·新昌期中)如图为某人在旅途中对同一密封的小包装食品拍摄的两张照片,甲图摄于海拔500m、气温为18℃的环境下,乙图摄于海拔3200m、气温为10℃环境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小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B.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大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C.海拔越高,小包内气体的压强越大
D.若发现小包鼓起得更厉害,则一定可以判断所在位置的海拔更高
19.(2020八上·长兴期中)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它话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
D.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20.(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都用语描述天气
B.蒸馏装置中冷凝管的冷水必须由下端通入上端流出
C.自来水厂生产水,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主要作用是消毒杀菌
D.应用离心式水泵抽水时,进水管中的水面与出水管口间的高度差不得超过10.336米
二、实验探究题
21.(2022八上·衢江期末)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劲。
[提出问题] -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 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实验验证]为验证假设一,按如下步骤进行: .
①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②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在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
③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
步骤②中,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
22.(2021八上·吴兴期末)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器材有:注射器、润滑油、压强传感器。
步骤一:在室温下将注射器的活塞上抹上适量的润滑油后,插入注射器内,留一定量的气体,将压强传感器套件连接在注射器小孔上;
步骤二:将测力计缓慢往左拉,在某位置停下,记录测力计的读数F;
步骤三:用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压强p,并记录相应空气柱的体积V;
步骤四:多次改变测力计的拉力,重复实验。
实验 拉力/N 气体体积V/mL 筒内气压p/×105Pa
1 F1 4 0.5
2 F2 8 0.25
3 F3 10 0.21
(1)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 )
A.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B.封闭气体的容器密封良好
C.本实验还应该用天平测出气体质量
(2)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大,压强越   ,进一步定量分析可知:   。
(3)气压从微观角度看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一个持续的压力效果。一定质量的气体,气压除了与体积有关还与温度有关,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自行车胎夏季温度过高容易爆胎的原因   。
23.(2021八上·青田期末)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小科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探究一:
【实验步骤】①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
②打开阀门3,   ,闭合阀门1;
③打开阀门2,观察并记录肥皂泡A和B的大小变化。
【实验现象】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
【实验结论】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   。
(2)探究二:
气球内气体压强大小和气球半径大小之间是否也满足肥皂泡的这一结论呢?小科用气球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和肥皂泡相似,如图2,打开止水夹后,小气球(左侧气球)向大气球(右侧气球)中吹气,所以小科认为气球也同样遵循这个规律,但是同组的同学指出这样得出结论还不够可靠,原因是   。
(3)为了更好的了解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和半径的关系,小科和同学们用不同大小的气球又重复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连通前2个气球最大橫向直径/cm 连通后2个气球最大横向直径/cm 连通后体积变化
大球 小球 大球 小球
实验1 21.0 9.0 19.5 13.0 大的变小。 小的变大
实验2 18.0 11.0 18.0 11.0 大的、小的都不变
实验3 19.5 17.0 20.5 15.8 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查阅资料发现台湾省某中学的学生已经做了类似的研究,研究方法和结果如图4:
通过以上资料分析,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和气球半径的大小关系为:   
24.(2021八上·诸暨期中)蒸馏法(部分装置如图一所示)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蒸馏法又焕发青春,该方法的原理是:将气压降下来,把经过适当加温的海水送入人造的蒸馏室,水会在瞬间急速汽化,变成水蒸气(如图二所示),能源损耗大大降低。
(1)在图一中,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值为   帕。
(2)海水进入B装置后瞬间急速汽化的原因是   。
25.(2021八上·龙湾期中)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
【实验检验】为了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
水银,直到    为止。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步骤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列举一种事实作为依据:   。
三、填空题
26.(2021八上·温州期末)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
(2)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   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27.(2021八上·兰溪月考)
(1)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一些红色的水(内留部分空气),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入水中,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科学实验演示器(如图甲),用该装置可以演示   (填序号);
①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②瓶内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③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如乙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正上方且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请你预测里面的纸杯将 。
A.一定保持静止 B.可能向上跳起
C.一定发生旋转 D.可能压得更紧
28.(2021八上·绍兴期中)读下列我国某日某时天气图(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字母所示的天气系统名称: A   。
(2)图乙中 I 所示天气系统对应图甲中字母   所示的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带来   的天气。
(3)图甲中④所在地区位内陆地区,其气温的年变化如图乙Ⅱ 中   (填“A”或“B”) 所示曲线。夏季晚上,①地区比④地区凉快,其气候的差异主要是   因素导致。
(4)图甲中 A、B 两地由于气压差会形成风,其风向为   (填“西北风”或“东南风”)
29.(2021八上·绍兴期中)读图后回答问题:
(1)按性质分,甲为   锋,乙为   锋;
(2)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爆发的寒潮都是由于   锋造成的;
(3)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   ;
日期 气温℃ 气压/百帕 天气现象
平均 气温 最高 气温 最低 气温
1月1日 20 28 12 1002.5 天气晴朗,1~2,级偏北风
1月3日 9 17 2 1005 中雪,6—8级,偏北风
1月5日 7 13 0 1008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4)从上表中可知,锋面过境的日期是 。
A.1月1日以前 B.1月3日 C.1月5日 D.1月5日以后
30.(2021八上·金华期中)小程同学关注1月23日当地的气象预报“今天阴有时有小雨,最高气温13℃,明天小雨转晴,偏北风2-4级,最低气温5℃”。请回答
(1)这里所说的气象预报是指    (选填“气候"或“天气”)状况。
(2)“小雨转晴”的变化过程中,当地气压的变化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
31.(2021八上·金华期中)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明家住33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水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2.(2021八上·金华期中)如图所示,在某科技馆内陈列着一个模拟“风洞实验室”。一架重1I5N的模型飞机固定在台秤的秤盘上,当迎风吹向飞机的风速v达到20m/s时,台秤的读数为7N,则模型飞机得到的升力为   N。设由于空气流动,在模型飞机的上方A点和下方B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 (选填“>”“<”或“=”)。
33.(2021八上·义乌月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如图甲,温州处在②阶段时,接下来的天气状况是
A.天气晴朗温暖 B.气温升高
C.天气阴雨 D.气温降低
(2)在图乙中,ABC 三点降水量最多的点是   。此图反映了   因 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4.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米,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米,重125.6牛,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   帕。
3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要送到专业医院的“负压病房"进行医学治疗,以防止病毒扩散。对“负压"的解释是   。
四、解答题
36.资料1:“大气压”是描述大气对地面物体压强的科学量,离海平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越小;地下越深的地方(如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大气压越大。
资料2: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之间的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海拔处的水的沸点的大约值,如下表所示。
海拔h(千米) 0 1 3 6 9 …
水的沸点t(℃) 100 97 91 80 70 …
资料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发生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
请你阅读上面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思考,在海拔8.844千米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   ℃。
(2)资料2给出了水在不同海拔处的沸点,决定水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大气压”。请你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写出来:   。
(3)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C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37.图甲是一个深度较浅的皮碗,图乙是将皮碗压向水平的天花板,几乎挤完皮碗内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皮碗像吸盘一样 “平贴"在天花板上。皮碗的吸附面积为10厘米2,皮碗中心引出的细线可悬挂一个物体。问所挂物体的重力不超过多少,吸盘才不会脱落? (不计细线和皮碗的重力,大气压约为1×105帕,g取10牛/千克)
38.(2020八上·柯桥月考)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   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力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时,压强增大。
39.(2019八上·浙江期中)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平均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mm2。
(2)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时,压强增大。
(3)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cm2,医生至少需要1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降低,则此时肺内气压大约是多少帕?(外界气压p0=1.0×105帕)
40.(2018八上·温岭期中)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
(1)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c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桶中装8L水;经过计算,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
(2)实际操作中,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请发表你的看法。
五、综合说理题
41.(2020八上·柯桥期末)将新打开盖子的饮料盒中的果汁倒入杯中时,选择图甲方式(开口在下)倒饮料,会出现果汁不易流出,断断续续的现象,果汁也很容易溅出杯子外面;选择图乙方式(开口在上)倒饮料,果汁容易稳定的倒出,不易溅到杯子外面。请分析说明图甲、乙两种方式倒果汁效果不同的原因。
42.(2019八上·衢州期中)科科感冒咳嗽,妈妈给她买了“双黄连口服液”,粗心的科科将口服液盒内特制吸管弄丢,只好找一根较细的吸管来代替,结果她发现有两种吸管,这两种吸管形状不一样,一种吸管外壁光滑,另一种吸管外壁有棱,两种吸管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这两种吸管中吸取药液时一种容易吸取药液,另一种却很难吸到药液。请你运用科学相关知识帮科科选出适合的吸管并说明理由。
43.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迅速将杯口倒扣在一个气球上,一段时间后慢慢拿起杯子,发现气球被杯子紧紧地“吸住”(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气球被杯子“吸住”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m=ρV分析;
(2)(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压力大小;
(4)根据封闭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判断。
【解答】A.根据m=ρV可知,共享单车的车身体积一定,材料密度越小,车的重力越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车把上刻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在车轮的钢圈上,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某同学骑上此自行车,发现车胎略微压扁,体积变小,那么胎内气压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大气层还像一件外衣,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 1000 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 5000 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 500 千米;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 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18 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cloud)、雨(rain)、雪(snow)、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解答】A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cloud)、雨(rain)、雪(snow)、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A错误;
B大气层是还像一件外衣,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B正确;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C正确;
D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天气与气压的关系答题。
【解答】“天气预报瓶”的实质是连通器,连通器两端的液面相平时,液面上的气压相等;连通器两端的液面不相平时,液面低的那端气压高,液面高的那端气压低;天气与气压的关系: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图中,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外界气压明显升高,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答案:C。
4.【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之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解答】A、海南日出前后的温度约为17--20℃左右,与体温相差最近,感觉是最舒适的;故A正确;
B、8月午后二点的西施故事里温度约40℃左右,会感觉很热;故B不正确;
C、12月午夜的吐鲁番温度接近0℃感觉比较冷;故C不正确;
D、1月晚上10点的北京温度在零下,感觉比较冷;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5.【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降水;季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解答】A、白天受到太阳辐射,由于砂石的比热容比水小,砂石的温度上升的更快,陆地表面的气体受热膨胀向上运动,导致地表空气减少,所以空气从海洋流向陆地,即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乙地是迎风坡,丙地是背风坡,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的降水要多;故B错误;
C、由图可知,风是海洋吹向陆地,即是夏季的东南季风,是由于陆地的温度高,形成高压区导致的;故C正确;
D、甲地低气压,乙地高气压,地表空气从甲流向乙,即风是从甲地吹向乙地;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天气不同,气压不一样,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的低,瓶内B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A中液面会升高,晴朗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的高,瓶内B气压小于大气压,A中液面会降低。
【解答】A阴雨天气,A中液面明显上升,说明A处大气压小于B处气压,故大气压减小;
BA、B管液面相平说明瓶子内外的不存在气压差,内外气压相同,正确;
C外界大气压变大,晴朗天气,会导致A液面下降,阴雨天气,外界的大气压变变小,导致A液面上升,C正确;
D红墨水有颜色容易观察出液面的变化情况,较多的红墨水受热膨胀变化不明显,故正确。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航天服从功能上看,航天服有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种,无论哪种航天服都由多层组成,它们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服装,但要求各层的质量要高、要轻、不能过厚,以避免影响航天员的行动。
主要功能:保持宇航员体温;保持压力平衡(使太空人承受的压力与在地球上的相似);阻挡强而有害的辐射(如来自太阳的辐射);处理宇航员的排泄物;提供氧及抽去二氧化碳。
【解答】 宇航员出舱活动要穿舱外宇航服的目的是:①保持宇航员体温②阻挡强而有害的辐射③保证人体所需的大气压④提供氧及抽去二氧化碳。
故选A。
8.【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
【解答】由图可知,左侧图是冷锋过境,a地在冷锋后,为阴雨天气;b地在冷锋锋面前,为晴天;右侧是暖锋过境,c地在暖锋后,为晴朗天气;d地在暖锋锋面前,多为阴雨天气;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用玻璃管B对着玻璃管A的上方吹气,烧杯中的水就会从玻璃管A中飞出,是因为当向管上方吹气时,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管下方压强不变,管内的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
【解答】拔火罐的原理为扣在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是利用了大气压,C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解答】A.A管越粗,示数变化越不明显,越不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故A错误;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平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A管液面上升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说明外界大气压减小,故C错误;
D.B球容积较大,红墨水越多,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从而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厂房房顶上受到的作用力。
【解答】厂房房顶上受到的作用力:F1=p1S=9×104Pa×200m2=1.8×107N,方向向下,
因为当时的大气压强是1×105Pa
所以厂房房顶上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力
F2=p2S=1.0×105Pa×200m2=2×107N,
所以厂房所受大气对房顶的作用力F=F2-F1=2×107N-1.8×107N=2×106N
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即方向向上。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向外扩散,使空气的密度减小,同时阴天地区大气的湿度比较大,也使大气的密度减小。因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解答】阴雨天气的大气压低,影响到氧气溶解到血液中的量,气压越低,溶解量越低,因此人会产生疲倦、心绪不宁等反应,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气温及其变化;风;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1)降水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2)低气压,某地区气压的高低是与周围比较而说的,其中气压最低的地方,叫作“低气压中心”。四周压力较高地方的空气都会流到中心来,这正好像四周高山上的水都汇集到盆地中心去一样。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
【解答】A、低压控制地区常出现阴雨天气,A不符合题意;
B、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的14时,B符合题意;
C、风速计,是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C不符合题意;
D、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湿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水概率会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流动,空气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影响气体的流动,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会向上运动,相反,温度降低,气体会向下运动;
浮力是力的一种,其中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液体体受热会向上流动,形成水循环;
密度计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受力平衡,受到的浮力总是与重力大小相等。
【解答】A、空气受热,热空气向上运动,冷空气下降,图中第一个和第三个箭头方向标记反了。A错误;
B、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图中方向标记错误,B错误;
C、a出加热,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回流,选项正确,C正确
D、密度计是根据物体沉浮条件,所受浮力始终等于本身重力,根据浮力公式G=F浮=g,液体密度越大,排开体积越小,所以密度计是上端小,下端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结合大气压的大小受天气的变化影响的关系来判断,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
【解答】A、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A不符合题意;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平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晴朗天气,C符合题意;
D、A管液面上升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显示外界大气压减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空气的湿度;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水、温度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其他生物,解题时可以从这方面切入。
【解答】A、在下雨之前,由于气流作用,即将降雨区域的气压会稍稍下降。如蜻蜓,都往地面附近聚集,燕子也随之低飞捕食,因此“燕子低飞要下雨”,因为雨前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晴天的夜晚云层较薄,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温度较低,易形成霜冻,故“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冷锋过境,B不符合题意;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由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导致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这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符合题意;
D、秋天九月一场早来的霜降,却使得“杜陵叟”可怜的愿望又一次成为了泡影,地里的秋庄稼还没有成熟就都被冻死而干枯了,因此描述的是气象灾害是寒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解答】A.九寨沟地区比杭州的海拔高,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可知,九寨沟的气压值比杭州的气压值低;到九寨沟后,大气压变小了,袋内气压大于袋外气压,所以包装袋鼓起。
B.山顶喝了大半的纯净水瓶,盖好后带下山,瘪了,是因为山下的大气压较大,与大气压强的变化有关。
C.乘汽车上山时人不断放出“肠中之气"与大气压强的变化有关(即山上的气压较低)。
D.天亮时间比家乡晚了约一个小时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故选D。
18.【答案】B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可知,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小包装袋是密封的,里面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甲的体积小,压强大;乙的体积大,压强小,故B正确,而A错误;
乙中包装袋体积大,压强小,因此海拔越高,气压的压强越小,故C错误;
小包鼓起的程度除了与气压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因此它鼓得越厉害,不一定是位置高,可能是温度高,故D错误。
故选B。
19.【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天气预报瓶”是一个内部密封,靠气压工作的工具,外界气压大,B中液面上升,外界气压小,B中液面下降,再由气压判断天气的变化情况。
【解答】A选项, 天气预报瓶就是测量气压大小,再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正确;
B选项,天气预报瓶制作时应该是在常压下制作的,所以内部为常压,液面相平,则内外气压一致,正确;
C选项,A中液面下降,说明外界气压大,气压大的地区多为晴天,错误;
D选项,B中红墨水越多,受温度影响越小,干扰越小,正确。
故答案为:C
20.【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冷凝水就是水蒸气经过冷凝形成的液态水,水下进上出;
明矾是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离心式水泵的扬程是两级扬程之和,也就是它的抽水高度远远超过了10.336米.
【解答】A、秋高气爽是用来形容秋季气候的成语,A不符合题意;
B、蒸馏装置中冷凝管的冷水必须由下端通入上端流出,B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厂加入明矾,主要是利用率了胶体的聚沉原理,也就是明矾胶体会吸附周围的杂质,变重之后一起下沉,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C不符合题意;
D、离心抽水泵工作靠“吸水扬程”和“压水扬程”,其中“吸水扬程”的极限值是10.336米,而“压水扬程”靠叶片旋转把水甩出去,速度越大,飞出越高,而抽水高度为两个扬程之和,所以极限高度大于10.336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1.【答案】体积有关;当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则气体的压强越大;控制封闭气体的体积相同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建立假设】根据第二个生活发现描述的事实,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得出结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银柱的长度越大,则空气柱产生的压强越大,据此分析气体压强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当水银柱下表面到达的刻度相同时,它下面封闭气体的体积相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建立假设】“压缩一段封闭的空气”,即空气的体积变小,则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得出结论】当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则气体的压强越大。
步骤②中,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封闭气体的体积相同。
22.【答案】(1)A;B
(2)小;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车胎中分子的数量是一定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剧烈,碰撞容器壁更加频繁,产生的压力大,导致车胎破裂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封闭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3)分析温度对分子碰撞容器的影响,进而确定车胎受到压力的变化即可。
【解答】(1)本实验的目的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则需要在等温条件下操作,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变;还要保证容器密封性良好,防止漏气。根据m=ρV可知,当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相同时,气体的质量就相同,因此不必刻意控制气体的质量相同,故选AB。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因为每组数据中压强和体积的乘积都是定值,所以得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从微观角度解释自行车胎夏季温度过高容易爆胎的原因:车胎中分子的数量是一定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剧烈,碰撞容器壁更加频繁,产生的压力大,导致车胎破裂。
23.【答案】(1)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答出“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即可);小
(2)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气球内气体的压强随着气球半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②根据图1可知,导气管两侧分别是一个大气泡和一个小气泡。①中已经在左侧吹出一个大气泡,那么②中应该在右侧再吹出一个小气泡。
【实验结论】气体总是从气压大的地方流向气压小的地方。打开阀门2后,大气泡变大,而小气泡变小,则说明空气从小气泡流向大气泡,即大气泡气压小,小气泡气压大,据此分析解答。
(2)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做多次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3)根据图4描述气球内的气压随气球半径大小的变化规律。
【解答】(1)②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
【实验结论】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小。
(2)小科认为气球也同样遵循这个规律,但是同组的同学指出这样得出结论还不够可靠,原因是: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通过以上资料分析,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和气球半径的大小关系为:气球内气体的压强随着气球半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24.【答案】(1)1.01×105
(2)B中温度较高,水迅速汽化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为100℃,标准大气压1.01x105pa;
(2)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少。
【解答】(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为100℃,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值为:标准大气压1.01x105pa;
(2)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少,海水进入B装置后瞬间急速汽化的原因是:B中温度较高,水迅速汽化。
25.【答案】体积或密度;水银柱下表面回到标记处;一定质量,一定体积的气体,温度越高,产生的压强越大;篮球内气体充的越多越难压缩(或越接近地面,空气越稠密,相同体积的空气质量越大。其它合理均可)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建立假设】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实验检验】步骤二:探究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时,要改变气体的温度而控制气体的体积相等。同样的玻璃管,只要水银柱的下表面都到达同一刻度,那么气体的体积就相等。
【得出结论】根据p=ρ液gh可知,水银柱的长度越大,说明气体的压强越大,据此分析气体压强和温度的关系。
【评价交流】可根据向篮球内打气而篮球很难被压缩的事实分析解答、
【解答】【建立假设】根据②可知,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时,气体的体积减小而密度增大,因此得到猜想: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或密度有关。
【实验检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组下表面回到标记处为止。
【得出结论】一定质量,一定体积的气体,温度越高,产生的压强越大。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种事实依据:篮球内气体充的越多越难压缩(或越接近地面,空气越稠密,相同体积的空气质量越大。其它合理均可)。
26.【答案】(1)密闭
(2)降低温度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封闭气体的压强与气体体积,质量和温度的关系解答;
(2)拔火罐平贴于皮肤后,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则里面空气的质量和体积都不会发生改变,只能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封闭气体的气压,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随质量的减小而减小,则“?”处为密闭。
(2)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27.【答案】(1)①②③
(2)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大小有关,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大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温度越高气压越大,温度低气压减小;力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1)甲装置中,可以将装置放到高山上,会明显看到红色的水柱上升,由于高山外气压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水柱会上升,可以研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改变外界的温度,通过水柱的高度变化而证明温度和大气压强的关系;瓶子内外的气压差会使水柱高度变化,能证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2)杯口的正上方吹气,导致杯口上方流速增大,气压变小,杯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形成内外气压差,纸杯受到大气压向上的压力,故可以看出纸杯可能向上跳起。
故答案为:(1)①②③;(2)B。
28.【答案】(1)高压区
(2)D;降雨,降温,大风
(3)A;纬度位置
(4)西北风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1)由图可知,A地的气压最高,即A处的天气系统是高压区;
(2) 图乙中 I 所示天气系统是冷气团移向暖气团,是冷锋,即图甲中的D;冷锋过境会带来降水、降温、大风天气;
(3)内陆地区气温年变化较大,即A符合题意; ①地区、④地区都处于内陆地区,但 ①地区的纬度比④地区高,所以导致 ①地区和④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
(4)气流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即A吹向B,因此是西北风;
故答案为:(1)高压区;(2)D;降雨,降温,大风;(3)A;纬度位置;(4)西北风。
29.【答案】(1)冷;暖
(2)冷
(3)B
(4)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前缘的暖空气沿冷空气团边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暖锋降水易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于是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解答】(1)按性质分,甲为冷锋,乙为暖锋;
(2)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将暖湿空气抬升形成,是冷锋造成的。
(3) 根据表格信息,该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有降雪天气现象,应是冷锋过境,该地经历寒潮或低温冻害关气。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B 。
(4) 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从上表中可知,锋面过境的日期是 B:1月3日。
30.【答案】(1)天气
(2)变大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解答】(1)天气预报是指短时间内的,属于天气状况。
(2)低气压多阴雨天,高气压多晴燥天。“小雨转晴”的变化过程中,当地气压的变化是变大的。
故答案为:(1)天气 (2)变大
31.【答案】减小;下降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低气压常阴雨天,高气压常晴燥天。
【解答】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说明外界大气压降低。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电梯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加,气压减小,瓶内大于瓶外,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下降。
故答案为:减小;下降
32.【答案】8;<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而当有压强差产生时,会从压强较大处往压强较小处产生压力作用。
【解答】以飞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飞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15N,台秤给飞机向上的支持力7N,由此可知,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重力大小-支持力大小=15N-7N=8N,且升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B点压强大于A点,即 pA故答案为:8;<
33.【答案】(1)C;D
(2)B;地形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冷锋过境是指强冷气团经过(过境就是指过了这块领域。冷风过境时会导致降温,短时间暴雨(雪)。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
(2)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在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其被迫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内雨,这种雨被称为地形雨,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因下沉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
【解答】(1)由图可知,温州处在②阶段时,根据冷空气的运动方向,温州将会面临冷锋过境,而冷锋过境时,多会出现积雨云,发生雷暴及强降水,气温降低,CD符合题意。
(2)乙图中,根据箭头方向,气流沿山坡爬升,但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雨,因此在B处产生降水,B位于迎风坡,那么降水量最多。一般来说: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图中三点中,A点的地势最高,气温最低,C点地势最低,气温最高,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故答案为:(1)CD(2)B;地形
34.【答案】4000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此时大气压力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大气压力就等于吸盘内外气压差与圆形吸盘面积的乘积。
【解答】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此时大气压力等于玻璃板的重力,
∴G=F=PS,
故答案为:4000
35.【答案】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病房外的空气吹向病房内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大的地方的空气流向大气压强小的地方。
【解答】对“负压"的解释是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病房外的空气吹向病房内。
故答案为: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病房外的空气吹向病房内
36.【答案】(1)70.45
(2)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C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水的沸点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2)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通过控制容器内的气压提取溶液中的抗生素。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大约3km降低9℃,平均100m降低0.3℃,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4米,大约比9km低150m,温度变化相差0.45℃ ,由此可得在海拔8.844km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70.45℃。
(2)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表达为: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A、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方法不可行,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B不符合题意;
C、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此方法是可行的,C符合题意;
D、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70.45(2)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3)C
37.【答案】要想吸盘不脱落,所挂物体的重力不得超过:F=PS=1×105Pa×10×10-4m2=100N。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当吸盘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状态时,所挂物体的重力等于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根据公式F=PS计算。
38.【答案】(1)6.8
(2)1.1
(3)减小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来计算通气孔的面积;
(2)根据公式力F=△F=△pS计算。
(3)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1)根据V=Sh可知,
通气孔的面积:
(2)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为:F=△F=△pS=1.3×104Pa×0.85×10-4m2≈1.1N;
(3)当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时,腹部的体积变小,内部气体的量不变,压强变大,从而把异物压出体外。
39.【答案】(1)6.8
(2)减小
(3)解:由题意知,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由公式F=pS得,
医生所用力为:F=△F=△pS=(p0-p肺内)S=(1.0×105Pa-P肺内)×0.8×10 4m2=1N;
求得P肺内=0.875×105Pa
答:此时肺内气压大约是0.875×105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已知通气量和气流速度根据公式通气孔面积=计算即可;
(2)根据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分析解答;
(3)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即根据公式F=△F=△pS=(p0-p肺内)S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通气孔的面积为:;
(2)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
(3) 由题意知,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
根据公式F=pS得:
F=△F=△pS=(p0-p肺内)S;
1N=(1.0×105Pa-P肺内)×0.8×10 4m2;
解得:P肺内=0.875×105Pa。
40.【答案】(1)F=PS=1.0×105Pa×10﹣3m2=100N
m=ρV=1×103kg/m3×8×10﹣3m3=8kg
G=mg=8kg×10N/kg=80N
因为G<F,所以装水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
(2)不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可能是吸盘内没有完全压成真空或吸盘与玻璃接触面粗糙,有漏气现象,导致吸盘受到了向下的压力,而使吸盘掉下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已知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根据F=pS求出大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吸盘会不会掉下来;
(2)在计算过程中我们没有考虑内部空气的压力,若在实际操作中,内部混有空气,会使吸盘内部的空气向下的压力而使吸盘掉下来。
【解答】(1)根据F=pS可以计算出大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根据二力平衡,可以判断出吸盘会不会掉下来;
(2)不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可能是吸盘内没有完全成真空或吸盘与玻璃接触面积粗糙,有漏气现象,导致吸盘受到了向下的压力,而使吸盘掉下;
41.【答案】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此时瓶内压强突然大于大气压,然后有液体快速喷出,易溅到杯子外面,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当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时液体会流下。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然后有液体倒出,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解答】由上面分析可知,这种现象与大气压有关。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此时瓶内压强突然大于大气压,然后有液体快速喷出,易溅到杯子外面,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故答案为: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此时瓶内压强突然大于大气压,然后有液体快速喷出,易溅到杯子外面,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42.【答案】答题要素:(1)外壁不同的比较(2)空气进入的难易(3)产生气压差(4)大气压强将液体压入;答题范例:选乙吸管。吸管插入药液后,由于甲吸管的外壁比较光滑,它与药瓶的橡胶瓶盖紧密接触,空气很难进入,因此很难形成这个“气压差”,所以很难“吸”上药液;而乙吸管的外壁是有棱的,(或凹凸不平)利于空气的进入,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入口中。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当吸管内的气压小于药瓶里面的气压时,药液才会沿着吸管流入口中;
(2)当气体的体积不变时,气体的质量越小,压强越小;
(3)有棱的吸管,可以保证瓶内与大气相同,保证药液上方的气压始终为标准气压,而光滑的吸管由于与瓶口紧密接触,因此没有这个效果,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吸管插入药液后,由于甲吸管的外壁比较光滑,它与药瓶的橡胶瓶盖紧密接触,空气很难进入,因此很难形成这个“气压差”,所以很难“吸”上药液;而乙吸管的外壁是有棱的,(或凹凸不平)利于空气的进入,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入口中。
43.【答案】解: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水蒸气液化成水,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气球压入杯中。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应用一般靠的是压强差,所以要看事例是否为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判断有没有压强差;热水杯内的温度降低后,内部气压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球被压入杯中;
【解答】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水蒸气液化成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气球压入杯中.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 (3)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普陀期末)舟山全民伯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而共享单车也成市民主要的出行一种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所示为舟山某型号共享单车的车把和手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共享单车的车身采用了密度较小的特殊材料,目的是为了减轻车重
B.车把上刻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当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在车轮的钢圈上,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D.某同学骑上此自行车,发现车胎略微压扁,体积变小,胎内气压不变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m=ρV分析;
(2)(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压力大小;
(4)根据封闭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判断。
【解答】A.根据m=ρV可知,共享单车的车身体积一定,材料密度越小,车的重力越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车把上刻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在车轮的钢圈上,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某同学骑上此自行车,发现车胎略微压扁,体积变小,那么胎内气压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1八上·兰溪月考)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B.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大气层还像一件外衣,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 1000 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 5000 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 500 千米;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 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18 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cloud)、雨(rain)、雪(snow)、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解答】A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cloud)、雨(rain)、雪(snow)、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A错误;
B大气层是还像一件外衣,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B正确;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C正确;
D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故答案为:A。
3.(2021八上·龙湾期中)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 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 为密闭的玻璃球,A 与 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 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 管和 B 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晴朗天气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天气与气压的关系答题。
【解答】“天气预报瓶”的实质是连通器,连通器两端的液面相平时,液面上的气压相等;连通器两端的液面不相平时,液面低的那端气压高,液面高的那端气压低;天气与气压的关系: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图中,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外界气压明显升高,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答案:C。
4.(2021八上·绍兴期中)一群人结伴旅游,他们在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地区往往会感觉到最舒适(  )
A.4 月日出前后的海南 B.8 月午后二点的西施故里诸暨
C.12 月午夜的吐鲁番 D.1 月晚上 10 点的北京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之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解答】A、海南日出前后的温度约为17--20℃左右,与体温相差最近,感觉是最舒适的;故A正确;
B、8月午后二点的西施故事里温度约40℃左右,会感觉很热;故B不正确;
C、12月午夜的吐鲁番温度接近0℃感觉比较冷;故C不正确;
D、1月晚上10点的北京温度在零下,感觉比较冷;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5.(2021八上·绍兴期中)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下列图中关于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是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B.图乙的风导致丙地降水比乙地多
C.图丙箭头所示为夏季风,此时大陆温度高而海洋温度低
D.图丁中甲地为低压区,乙地为高压区,风从乙地吹向甲地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降水;季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解答】A、白天受到太阳辐射,由于砂石的比热容比水小,砂石的温度上升的更快,陆地表面的气体受热膨胀向上运动,导致地表空气减少,所以空气从海洋流向陆地,即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乙地是迎风坡,丙地是背风坡,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的降水要多;故B错误;
C、由图可知,风是海洋吹向陆地,即是夏季的东南季风,是由于陆地的温度高,形成高压区导致的;故C正确;
D、甲地低气压,乙地高气压,地表空气从甲流向乙,即风是从甲地吹向乙地;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2021八上·杭州期中)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增大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可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天气不同,气压不一样,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的低,瓶内B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A中液面会升高,晴朗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的高,瓶内B气压小于大气压,A中液面会降低。
【解答】A阴雨天气,A中液面明显上升,说明A处大气压小于B处气压,故大气压减小;
BA、B管液面相平说明瓶子内外的不存在气压差,内外气压相同,正确;
C外界大气压变大,晴朗天气,会导致A液面下降,阴雨天气,外界的大气压变变小,导致A液面上升,C正确;
D红墨水有颜色容易观察出液面的变化情况,较多的红墨水受热膨胀变化不明显,故正确。
故答案为:A。
7.(2021八上·东阳期中)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首次完成了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宇航员出舱活动要穿舱外宇航服的目的是(  )
①保持宇航员体温
②阻挡强而有害的辐射
③保证人体所需的大气压
④提供氧及抽去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航天服从功能上看,航天服有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种,无论哪种航天服都由多层组成,它们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服装,但要求各层的质量要高、要轻、不能过厚,以避免影响航天员的行动。
主要功能:保持宇航员体温;保持压力平衡(使太空人承受的压力与在地球上的相似);阻挡强而有害的辐射(如来自太阳的辐射);处理宇航员的排泄物;提供氧及抽去二氧化碳。
【解答】 宇航员出舱活动要穿舱外宇航服的目的是:①保持宇航员体温②阻挡强而有害的辐射③保证人体所需的大气压④提供氧及抽去二氧化碳。
故选A。
8.(2021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A.a、b、c、d四地均为阴雨天气 B.b、c为晴朗天气
C.a、b、c、d将出现阴雨天气 D.b、c将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
【解答】由图可知,左侧图是冷锋过境,a地在冷锋后,为阴雨天气;b地在冷锋锋面前,为晴天;右侧是暖锋过境,c地在暖锋后,为晴朗天气;d地在暖锋锋面前,多为阴雨天气;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9.(2021八上·洞头期中)如图,用玻璃管B对着玻璃管A的上方吹气,烧杯中的水就会从玻璃管A中飞出。下列现象涉及的原理与该实验原理不同的是(  )
A.站台上的安全线
B.向下吹气乒乓球掉不下来
C.拔火罐
D.化油器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用玻璃管B对着玻璃管A的上方吹气,烧杯中的水就会从玻璃管A中飞出,是因为当向管上方吹气时,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管下方压强不变,管内的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
【解答】拔火罐的原理为扣在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是利用了大气压,C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1八上·湖州期中)“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解答】A.A管越粗,示数变化越不明显,越不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故A错误;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平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A管液面上升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说明外界大气压减小,故C错误;
D.B球容积较大,红墨水越多,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从而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B。
11.(2021八上·义乌月考)有资料说明,在刮龙卷风时,中心大气压强可以达到9×104Pa。在一座面积为200m2的简易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强是1×105Pa,如果此时龙卷风中心从厂房房顶上方刮过,那么在厂房房顶上受到的作用力可能是(  )
A.方向向上,2×106牛 B.方向向下,2×106牛
C.方向向上,1.8×107牛 D.方向向下,1.8×107牛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厂房房顶上受到的作用力。
【解答】厂房房顶上受到的作用力:F1=p1S=9×104Pa×200m2=1.8×107N,方向向下,
因为当时的大气压强是1×105Pa
所以厂房房顶上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力
F2=p2S=1.0×105Pa×200m2=2×107N,
所以厂房所受大气对房顶的作用力F=F2-F1=2×107N-1.8×107N=2×106N
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即方向向上。
故答案为:A
12.阴雨天气时,有些人易产生疲倦、心绪不宁等反应.原因是(  ) 。
A.阴雨天气压高,血液溶氧能力减弱
B.阴雨天气压高,血液溶氧能力增强
C.阴雨天气压低,血液溶氧能力减弱
D.阴雨天气压低,血液溶氧能力增强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向外扩散,使空气的密度减小,同时阴天地区大气的湿度比较大,也使大气的密度减小。因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解答】阴雨天气的大气压低,影响到氧气溶解到血液中的量,气压越低,溶解量越低,因此人会产生疲倦、心绪不宁等反应,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2020八上·余杭期末)浙江沿海某地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20年12月15日阴转小雨,全天气温8-12℃,西北风2-3级,相对湿度99%”下列关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阴雨天气是受低压的控制 B.当日最高气温12℃出现在正午
C.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定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大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气温及其变化;风;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1)降水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2)低气压,某地区气压的高低是与周围比较而说的,其中气压最低的地方,叫作“低气压中心”。四周压力较高地方的空气都会流到中心来,这正好像四周高山上的水都汇集到盆地中心去一样。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
【解答】A、低压控制地区常出现阴雨天气,A不符合题意;
B、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的14时,B符合题意;
C、风速计,是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C不符合题意;
D、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湿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水概率会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0八上·西湖月考)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C.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流动,空气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影响气体的流动,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会向上运动,相反,温度降低,气体会向下运动;
浮力是力的一种,其中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液体体受热会向上流动,形成水循环;
密度计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受力平衡,受到的浮力总是与重力大小相等。
【解答】A、空气受热,热空气向上运动,冷空气下降,图中第一个和第三个箭头方向标记反了。A错误;
B、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图中方向标记错误,B错误;
C、a出加热,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回流,选项正确,C正确
D、密度计是根据物体沉浮条件,所受浮力始终等于本身重力,根据浮力公式G=F浮=g,液体密度越大,排开体积越小,所以密度计是上端小,下端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0八上·拱墅期中)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说明外界气温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结合大气压的大小受天气的变化影响的关系来判断,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
【解答】A、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A不符合题意;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平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晴朗天气,C符合题意;
D、A管液面上升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显示外界大气压减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2020八上·温岭期中)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燕子低飞要下雨”,因为雨前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B.“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描述的是冷锋过境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海陆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D.“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描述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空气的湿度;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水、温度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其他生物,解题时可以从这方面切入。
【解答】A、在下雨之前,由于气流作用,即将降雨区域的气压会稍稍下降。如蜻蜓,都往地面附近聚集,燕子也随之低飞捕食,因此“燕子低飞要下雨”,因为雨前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晴天的夜晚云层较薄,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温度较低,易形成霜冻,故“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冷锋过境,B不符合题意;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由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导致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这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符合题意;
D、秋天九月一场早来的霜降,却使得“杜陵叟”可怜的愿望又一次成为了泡影,地里的秋庄稼还没有成熟就都被冻死而干枯了,因此描述的是气象灾害是寒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2020八上·嘉兴期中)小柯参加夏令营到海拔近4000m的九寨沟地区进行生态考察,他遇到了下列现象,其中三个现象引起的原因相同,只有一个引起的原因不同,这个现象是 (  )
A.密封包装的“蛋黄派”包装袋胀得很硬
B.在山顶喝了大半的纯净水瓶,盖好后带下山,瘪了
C.乘汽车上山时,不断放出“肠中之气”
D.天亮时间比家乡晚了约一个小时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解答】A.九寨沟地区比杭州的海拔高,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可知,九寨沟的气压值比杭州的气压值低;到九寨沟后,大气压变小了,袋内气压大于袋外气压,所以包装袋鼓起。
B.山顶喝了大半的纯净水瓶,盖好后带下山,瘪了,是因为山下的大气压较大,与大气压强的变化有关。
C.乘汽车上山时人不断放出“肠中之气"与大气压强的变化有关(即山上的气压较低)。
D.天亮时间比家乡晚了约一个小时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故选D。
18.(2020八上·新昌期中)如图为某人在旅途中对同一密封的小包装食品拍摄的两张照片,甲图摄于海拔500m、气温为18℃的环境下,乙图摄于海拔3200m、气温为10℃环境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小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B.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大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C.海拔越高,小包内气体的压强越大
D.若发现小包鼓起得更厉害,则一定可以判断所在位置的海拔更高
【答案】B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可知,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小包装袋是密封的,里面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甲的体积小,压强大;乙的体积大,压强小,故B正确,而A错误;
乙中包装袋体积大,压强小,因此海拔越高,气压的压强越小,故C错误;
小包鼓起的程度除了与气压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因此它鼓得越厉害,不一定是位置高,可能是温度高,故D错误。
故选B。
19.(2020八上·长兴期中)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它话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
D.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天气预报瓶”是一个内部密封,靠气压工作的工具,外界气压大,B中液面上升,外界气压小,B中液面下降,再由气压判断天气的变化情况。
【解答】A选项, 天气预报瓶就是测量气压大小,再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正确;
B选项,天气预报瓶制作时应该是在常压下制作的,所以内部为常压,液面相平,则内外气压一致,正确;
C选项,A中液面下降,说明外界气压大,气压大的地区多为晴天,错误;
D选项,B中红墨水越多,受温度影响越小,干扰越小,正确。
故答案为:C
20.(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都用语描述天气
B.蒸馏装置中冷凝管的冷水必须由下端通入上端流出
C.自来水厂生产水,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主要作用是消毒杀菌
D.应用离心式水泵抽水时,进水管中的水面与出水管口间的高度差不得超过10.336米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冷凝水就是水蒸气经过冷凝形成的液态水,水下进上出;
明矾是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离心式水泵的扬程是两级扬程之和,也就是它的抽水高度远远超过了10.336米.
【解答】A、秋高气爽是用来形容秋季气候的成语,A不符合题意;
B、蒸馏装置中冷凝管的冷水必须由下端通入上端流出,B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厂加入明矾,主要是利用率了胶体的聚沉原理,也就是明矾胶体会吸附周围的杂质,变重之后一起下沉,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C不符合题意;
D、离心抽水泵工作靠“吸水扬程”和“压水扬程”,其中“吸水扬程”的极限值是10.336米,而“压水扬程”靠叶片旋转把水甩出去,速度越大,飞出越高,而抽水高度为两个扬程之和,所以极限高度大于10.336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实验探究题
21.(2022八上·衢江期末)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劲。
[提出问题] -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 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实验验证]为验证假设一,按如下步骤进行: .
①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②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在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
③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
步骤②中,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
【答案】体积有关;当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则气体的压强越大;控制封闭气体的体积相同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建立假设】根据第二个生活发现描述的事实,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得出结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银柱的长度越大,则空气柱产生的压强越大,据此分析气体压强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当水银柱下表面到达的刻度相同时,它下面封闭气体的体积相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建立假设】“压缩一段封闭的空气”,即空气的体积变小,则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得出结论】当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则气体的压强越大。
步骤②中,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封闭气体的体积相同。
22.(2021八上·吴兴期末)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器材有:注射器、润滑油、压强传感器。
步骤一:在室温下将注射器的活塞上抹上适量的润滑油后,插入注射器内,留一定量的气体,将压强传感器套件连接在注射器小孔上;
步骤二:将测力计缓慢往左拉,在某位置停下,记录测力计的读数F;
步骤三:用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压强p,并记录相应空气柱的体积V;
步骤四:多次改变测力计的拉力,重复实验。
实验 拉力/N 气体体积V/mL 筒内气压p/×105Pa
1 F1 4 0.5
2 F2 8 0.25
3 F3 10 0.21
(1)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 )
A.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B.封闭气体的容器密封良好
C.本实验还应该用天平测出气体质量
(2)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大,压强越   ,进一步定量分析可知:   。
(3)气压从微观角度看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一个持续的压力效果。一定质量的气体,气压除了与体积有关还与温度有关,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自行车胎夏季温度过高容易爆胎的原因   。
【答案】(1)A;B
(2)小;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车胎中分子的数量是一定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剧烈,碰撞容器壁更加频繁,产生的压力大,导致车胎破裂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封闭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3)分析温度对分子碰撞容器的影响,进而确定车胎受到压力的变化即可。
【解答】(1)本实验的目的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则需要在等温条件下操作,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变;还要保证容器密封性良好,防止漏气。根据m=ρV可知,当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相同时,气体的质量就相同,因此不必刻意控制气体的质量相同,故选AB。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因为每组数据中压强和体积的乘积都是定值,所以得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从微观角度解释自行车胎夏季温度过高容易爆胎的原因:车胎中分子的数量是一定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剧烈,碰撞容器壁更加频繁,产生的压力大,导致车胎破裂。
23.(2021八上·青田期末)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小科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探究一:
【实验步骤】①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
②打开阀门3,   ,闭合阀门1;
③打开阀门2,观察并记录肥皂泡A和B的大小变化。
【实验现象】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
【实验结论】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   。
(2)探究二:
气球内气体压强大小和气球半径大小之间是否也满足肥皂泡的这一结论呢?小科用气球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和肥皂泡相似,如图2,打开止水夹后,小气球(左侧气球)向大气球(右侧气球)中吹气,所以小科认为气球也同样遵循这个规律,但是同组的同学指出这样得出结论还不够可靠,原因是   。
(3)为了更好的了解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和半径的关系,小科和同学们用不同大小的气球又重复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连通前2个气球最大橫向直径/cm 连通后2个气球最大横向直径/cm 连通后体积变化
大球 小球 大球 小球
实验1 21.0 9.0 19.5 13.0 大的变小。 小的变大
实验2 18.0 11.0 18.0 11.0 大的、小的都不变
实验3 19.5 17.0 20.5 15.8 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查阅资料发现台湾省某中学的学生已经做了类似的研究,研究方法和结果如图4:
通过以上资料分析,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和气球半径的大小关系为:   
【答案】(1)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答出“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即可);小
(2)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气球内气体的压强随着气球半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②根据图1可知,导气管两侧分别是一个大气泡和一个小气泡。①中已经在左侧吹出一个大气泡,那么②中应该在右侧再吹出一个小气泡。
【实验结论】气体总是从气压大的地方流向气压小的地方。打开阀门2后,大气泡变大,而小气泡变小,则说明空气从小气泡流向大气泡,即大气泡气压小,小气泡气压大,据此分析解答。
(2)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做多次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3)根据图4描述气球内的气压随气球半径大小的变化规律。
【解答】(1)②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
【实验结论】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小。
(2)小科认为气球也同样遵循这个规律,但是同组的同学指出这样得出结论还不够可靠,原因是: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通过以上资料分析,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和气球半径的大小关系为:气球内气体的压强随着气球半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24.(2021八上·诸暨期中)蒸馏法(部分装置如图一所示)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蒸馏法又焕发青春,该方法的原理是:将气压降下来,把经过适当加温的海水送入人造的蒸馏室,水会在瞬间急速汽化,变成水蒸气(如图二所示),能源损耗大大降低。
(1)在图一中,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值为   帕。
(2)海水进入B装置后瞬间急速汽化的原因是   。
【答案】(1)1.01×105
(2)B中温度较高,水迅速汽化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为100℃,标准大气压1.01x105pa;
(2)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少。
【解答】(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为100℃,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值为:标准大气压1.01x105pa;
(2)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少,海水进入B装置后瞬间急速汽化的原因是:B中温度较高,水迅速汽化。
25.(2021八上·龙湾期中)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
【实验检验】为了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
水银,直到    为止。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步骤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列举一种事实作为依据:   。
【答案】体积或密度;水银柱下表面回到标记处;一定质量,一定体积的气体,温度越高,产生的压强越大;篮球内气体充的越多越难压缩(或越接近地面,空气越稠密,相同体积的空气质量越大。其它合理均可)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建立假设】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实验检验】步骤二:探究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时,要改变气体的温度而控制气体的体积相等。同样的玻璃管,只要水银柱的下表面都到达同一刻度,那么气体的体积就相等。
【得出结论】根据p=ρ液gh可知,水银柱的长度越大,说明气体的压强越大,据此分析气体压强和温度的关系。
【评价交流】可根据向篮球内打气而篮球很难被压缩的事实分析解答、
【解答】【建立假设】根据②可知,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时,气体的体积减小而密度增大,因此得到猜想: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或密度有关。
【实验检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组下表面回到标记处为止。
【得出结论】一定质量,一定体积的气体,温度越高,产生的压强越大。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种事实依据:篮球内气体充的越多越难压缩(或越接近地面,空气越稠密,相同体积的空气质量越大。其它合理均可)。
三、填空题
26.(2021八上·温州期末)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
(2)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   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答案】(1)密闭
(2)降低温度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封闭气体的压强与气体体积,质量和温度的关系解答;
(2)拔火罐平贴于皮肤后,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则里面空气的质量和体积都不会发生改变,只能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封闭气体的气压,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随质量的减小而减小,则“?”处为密闭。
(2)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27.(2021八上·兰溪月考)
(1)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一些红色的水(内留部分空气),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入水中,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科学实验演示器(如图甲),用该装置可以演示   (填序号);
①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②瓶内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③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如乙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正上方且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请你预测里面的纸杯将 。
A.一定保持静止 B.可能向上跳起
C.一定发生旋转 D.可能压得更紧
【答案】(1)①②③
(2)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大小有关,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大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温度越高气压越大,温度低气压减小;力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1)甲装置中,可以将装置放到高山上,会明显看到红色的水柱上升,由于高山外气压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水柱会上升,可以研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改变外界的温度,通过水柱的高度变化而证明温度和大气压强的关系;瓶子内外的气压差会使水柱高度变化,能证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2)杯口的正上方吹气,导致杯口上方流速增大,气压变小,杯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形成内外气压差,纸杯受到大气压向上的压力,故可以看出纸杯可能向上跳起。
故答案为:(1)①②③;(2)B。
28.(2021八上·绍兴期中)读下列我国某日某时天气图(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字母所示的天气系统名称: A   。
(2)图乙中 I 所示天气系统对应图甲中字母   所示的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带来   的天气。
(3)图甲中④所在地区位内陆地区,其气温的年变化如图乙Ⅱ 中   (填“A”或“B”) 所示曲线。夏季晚上,①地区比④地区凉快,其气候的差异主要是   因素导致。
(4)图甲中 A、B 两地由于气压差会形成风,其风向为   (填“西北风”或“东南风”)
【答案】(1)高压区
(2)D;降雨,降温,大风
(3)A;纬度位置
(4)西北风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1)由图可知,A地的气压最高,即A处的天气系统是高压区;
(2) 图乙中 I 所示天气系统是冷气团移向暖气团,是冷锋,即图甲中的D;冷锋过境会带来降水、降温、大风天气;
(3)内陆地区气温年变化较大,即A符合题意; ①地区、④地区都处于内陆地区,但 ①地区的纬度比④地区高,所以导致 ①地区和④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
(4)气流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即A吹向B,因此是西北风;
故答案为:(1)高压区;(2)D;降雨,降温,大风;(3)A;纬度位置;(4)西北风。
29.(2021八上·绍兴期中)读图后回答问题:
(1)按性质分,甲为   锋,乙为   锋;
(2)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爆发的寒潮都是由于   锋造成的;
(3)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   ;
日期 气温℃ 气压/百帕 天气现象
平均 气温 最高 气温 最低 气温
1月1日 20 28 12 1002.5 天气晴朗,1~2,级偏北风
1月3日 9 17 2 1005 中雪,6—8级,偏北风
1月5日 7 13 0 1008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4)从上表中可知,锋面过境的日期是 。
A.1月1日以前 B.1月3日 C.1月5日 D.1月5日以后
【答案】(1)冷;暖
(2)冷
(3)B
(4)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前缘的暖空气沿冷空气团边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暖锋降水易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于是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解答】(1)按性质分,甲为冷锋,乙为暖锋;
(2)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将暖湿空气抬升形成,是冷锋造成的。
(3) 根据表格信息,该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有降雪天气现象,应是冷锋过境,该地经历寒潮或低温冻害关气。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B 。
(4) 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从上表中可知,锋面过境的日期是 B:1月3日。
30.(2021八上·金华期中)小程同学关注1月23日当地的气象预报“今天阴有时有小雨,最高气温13℃,明天小雨转晴,偏北风2-4级,最低气温5℃”。请回答
(1)这里所说的气象预报是指    (选填“气候"或“天气”)状况。
(2)“小雨转晴”的变化过程中,当地气压的变化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
【答案】(1)天气
(2)变大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解答】(1)天气预报是指短时间内的,属于天气状况。
(2)低气压多阴雨天,高气压多晴燥天。“小雨转晴”的变化过程中,当地气压的变化是变大的。
故答案为:(1)天气 (2)变大
31.(2021八上·金华期中)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明家住33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水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减小;下降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低气压常阴雨天,高气压常晴燥天。
【解答】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说明外界大气压降低。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电梯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加,气压减小,瓶内大于瓶外,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下降。
故答案为:减小;下降
32.(2021八上·金华期中)如图所示,在某科技馆内陈列着一个模拟“风洞实验室”。一架重1I5N的模型飞机固定在台秤的秤盘上,当迎风吹向飞机的风速v达到20m/s时,台秤的读数为7N,则模型飞机得到的升力为   N。设由于空气流动,在模型飞机的上方A点和下方B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 (选填“>”“<”或“=”)。
【答案】8;<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而当有压强差产生时,会从压强较大处往压强较小处产生压力作用。
【解答】以飞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飞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15N,台秤给飞机向上的支持力7N,由此可知,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重力大小-支持力大小=15N-7N=8N,且升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B点压强大于A点,即 pA故答案为:8;<
33.(2021八上·义乌月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如图甲,温州处在②阶段时,接下来的天气状况是
A.天气晴朗温暖 B.气温升高
C.天气阴雨 D.气温降低
(2)在图乙中,ABC 三点降水量最多的点是   。此图反映了   因 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答案】(1)C;D
(2)B;地形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冷锋过境是指强冷气团经过(过境就是指过了这块领域。冷风过境时会导致降温,短时间暴雨(雪)。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
(2)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在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其被迫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内雨,这种雨被称为地形雨,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因下沉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
【解答】(1)由图可知,温州处在②阶段时,根据冷空气的运动方向,温州将会面临冷锋过境,而冷锋过境时,多会出现积雨云,发生雷暴及强降水,气温降低,CD符合题意。
(2)乙图中,根据箭头方向,气流沿山坡爬升,但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雨,因此在B处产生降水,B位于迎风坡,那么降水量最多。一般来说: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图中三点中,A点的地势最高,气温最低,C点地势最低,气温最高,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故答案为:(1)CD(2)B;地形
34.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米,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米,重125.6牛,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   帕。
【答案】4000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此时大气压力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大气压力就等于吸盘内外气压差与圆形吸盘面积的乘积。
【解答】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此时大气压力等于玻璃板的重力,
∴G=F=PS,
故答案为:4000
3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要送到专业医院的“负压病房"进行医学治疗,以防止病毒扩散。对“负压"的解释是   。
【答案】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病房外的空气吹向病房内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大的地方的空气流向大气压强小的地方。
【解答】对“负压"的解释是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病房外的空气吹向病房内。
故答案为: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病房外的空气吹向病房内
四、解答题
36.资料1:“大气压”是描述大气对地面物体压强的科学量,离海平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越小;地下越深的地方(如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大气压越大。
资料2: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之间的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海拔处的水的沸点的大约值,如下表所示。
海拔h(千米) 0 1 3 6 9 …
水的沸点t(℃) 100 97 91 80 70 …
资料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发生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
请你阅读上面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思考,在海拔8.844千米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   ℃。
(2)资料2给出了水在不同海拔处的沸点,决定水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大气压”。请你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写出来:   。
(3)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C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答案】(1)70.45
(2)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C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水的沸点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2)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通过控制容器内的气压提取溶液中的抗生素。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大约3km降低9℃,平均100m降低0.3℃,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4米,大约比9km低150m,温度变化相差0.45℃ ,由此可得在海拔8.844km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70.45℃。
(2)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表达为: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A、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方法不可行,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B不符合题意;
C、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此方法是可行的,C符合题意;
D、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70.45(2)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3)C
37.图甲是一个深度较浅的皮碗,图乙是将皮碗压向水平的天花板,几乎挤完皮碗内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皮碗像吸盘一样 “平贴"在天花板上。皮碗的吸附面积为10厘米2,皮碗中心引出的细线可悬挂一个物体。问所挂物体的重力不超过多少,吸盘才不会脱落? (不计细线和皮碗的重力,大气压约为1×105帕,g取10牛/千克)
【答案】要想吸盘不脱落,所挂物体的重力不得超过:F=PS=1×105Pa×10×10-4m2=100N。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当吸盘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状态时,所挂物体的重力等于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根据公式F=PS计算。
38.(2020八上·柯桥月考)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   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力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时,压强增大。
【答案】(1)6.8
(2)1.1
(3)减小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来计算通气孔的面积;
(2)根据公式力F=△F=△pS计算。
(3)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1)根据V=Sh可知,
通气孔的面积:
(2)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为:F=△F=△pS=1.3×104Pa×0.85×10-4m2≈1.1N;
(3)当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时,腹部的体积变小,内部气体的量不变,压强变大,从而把异物压出体外。
39.(2019八上·浙江期中)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平均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mm2。
(2)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时,压强增大。
(3)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cm2,医生至少需要1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降低,则此时肺内气压大约是多少帕?(外界气压p0=1.0×105帕)
【答案】(1)6.8
(2)减小
(3)解:由题意知,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由公式F=pS得,
医生所用力为:F=△F=△pS=(p0-p肺内)S=(1.0×105Pa-P肺内)×0.8×10 4m2=1N;
求得P肺内=0.875×105Pa
答:此时肺内气压大约是0.875×105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已知通气量和气流速度根据公式通气孔面积=计算即可;
(2)根据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分析解答;
(3)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即根据公式F=△F=△pS=(p0-p肺内)S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通气孔的面积为:;
(2)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
(3) 由题意知,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
根据公式F=pS得:
F=△F=△pS=(p0-p肺内)S;
1N=(1.0×105Pa-P肺内)×0.8×10 4m2;
解得:P肺内=0.875×105Pa。
40.(2018八上·温岭期中)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
(1)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c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桶中装8L水;经过计算,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
(2)实际操作中,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1)F=PS=1.0×105Pa×10﹣3m2=100N
m=ρV=1×103kg/m3×8×10﹣3m3=8kg
G=mg=8kg×10N/kg=80N
因为G<F,所以装水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
(2)不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可能是吸盘内没有完全压成真空或吸盘与玻璃接触面粗糙,有漏气现象,导致吸盘受到了向下的压力,而使吸盘掉下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已知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根据F=pS求出大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吸盘会不会掉下来;
(2)在计算过程中我们没有考虑内部空气的压力,若在实际操作中,内部混有空气,会使吸盘内部的空气向下的压力而使吸盘掉下来。
【解答】(1)根据F=pS可以计算出大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根据二力平衡,可以判断出吸盘会不会掉下来;
(2)不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可能是吸盘内没有完全成真空或吸盘与玻璃接触面积粗糙,有漏气现象,导致吸盘受到了向下的压力,而使吸盘掉下;
五、综合说理题
41.(2020八上·柯桥期末)将新打开盖子的饮料盒中的果汁倒入杯中时,选择图甲方式(开口在下)倒饮料,会出现果汁不易流出,断断续续的现象,果汁也很容易溅出杯子外面;选择图乙方式(开口在上)倒饮料,果汁容易稳定的倒出,不易溅到杯子外面。请分析说明图甲、乙两种方式倒果汁效果不同的原因。
【答案】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此时瓶内压强突然大于大气压,然后有液体快速喷出,易溅到杯子外面,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当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时液体会流下。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然后有液体倒出,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解答】由上面分析可知,这种现象与大气压有关。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此时瓶内压强突然大于大气压,然后有液体快速喷出,易溅到杯子外面,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故答案为:甲图中瓶口较低,大量液体将瓶口封住,当有液体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较小,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从瓶口进入到瓶底,此时瓶内压强突然大于大气压,然后有液体快速喷出,易溅到杯子外面,如此反复。而乙瓶中的液体没有完全封住瓶口,气体可以进入,瓶中液体能够平稳的倒出。
42.(2019八上·衢州期中)科科感冒咳嗽,妈妈给她买了“双黄连口服液”,粗心的科科将口服液盒内特制吸管弄丢,只好找一根较细的吸管来代替,结果她发现有两种吸管,这两种吸管形状不一样,一种吸管外壁光滑,另一种吸管外壁有棱,两种吸管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这两种吸管中吸取药液时一种容易吸取药液,另一种却很难吸到药液。请你运用科学相关知识帮科科选出适合的吸管并说明理由。
【答案】答题要素:(1)外壁不同的比较(2)空气进入的难易(3)产生气压差(4)大气压强将液体压入;答题范例:选乙吸管。吸管插入药液后,由于甲吸管的外壁比较光滑,它与药瓶的橡胶瓶盖紧密接触,空气很难进入,因此很难形成这个“气压差”,所以很难“吸”上药液;而乙吸管的外壁是有棱的,(或凹凸不平)利于空气的进入,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入口中。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当吸管内的气压小于药瓶里面的气压时,药液才会沿着吸管流入口中;
(2)当气体的体积不变时,气体的质量越小,压强越小;
(3)有棱的吸管,可以保证瓶内与大气相同,保证药液上方的气压始终为标准气压,而光滑的吸管由于与瓶口紧密接触,因此没有这个效果,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吸管插入药液后,由于甲吸管的外壁比较光滑,它与药瓶的橡胶瓶盖紧密接触,空气很难进入,因此很难形成这个“气压差”,所以很难“吸”上药液;而乙吸管的外壁是有棱的,(或凹凸不平)利于空气的进入,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入口中。
43.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迅速将杯口倒扣在一个气球上,一段时间后慢慢拿起杯子,发现气球被杯子紧紧地“吸住”(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气球被杯子“吸住”的原因。
【答案】解: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水蒸气液化成水,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气球压入杯中。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应用一般靠的是压强差,所以要看事例是否为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判断有没有压强差;热水杯内的温度降低后,内部气压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球被压入杯中;
【解答】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水蒸气液化成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气球压入杯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