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11 10:23:3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嘉兴期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出现了很多像“候鸟”一样迁徙生活的人,他们在每年的冬天告别北方寒冷的家乡去海南过冬,到第二年的春天又回到家乡。导致我国北方和海南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季风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获太阳辐射差异大,温度差异明显。导致我国北方和海南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1八上·拱墅期末)我国海南省海口市、辽宁省大连市与浙江省杭州市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性质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我国海南省海口市、辽宁省大连市与浙江省杭州市三地的纬度高低不同,气候差异明显,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三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
故选A。
3.(2021八上·拱墅期末)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特征的是(  )
A.狂风暴雨 B.万里无云 C.阴雨连绵 D.四季分明
【答案】D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选项ABC描述的都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属于天气。
故选A。
4.(2021八上·乐清期中)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季风等。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是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受季风影响,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D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5.(2021八上·绍兴期中)下列词语中,既不是描述天气,也不是描述气候的是(  )
A.晴转多云 B.冬暖夏凉 C.四季如春 D.大汗淋漓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
【解答】A、晴转多云,描述的是天气;故A不符合题意;
BC、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都是长时间的天气情况,描述的气候;故BC不符合题意;
D、大汗淋漓描述的是体温调节中汗液分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2021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气候与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导致地表的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
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解答】A青藏高原纬度低,气候寒冷,是地形不同的影响,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是由于纬度不同因素导致的,故B错误;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同一个纬度不可能为纬度影响,是由于海陆因素,C错误;
D郑州距离海洋比青岛远很多,故青岛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湿润,所以影响因素为海陆因素。
故答案为:D。
7.(2021八上·杭州期中)某观赏植物每年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轻小且有翅(如图甲),到了冬季逐渐脱落。在杭州的某空地上种植几株该植物,若环境适合其自然生长和繁殖,结合我国季风示意图(如图乙),推测若干年后此空地上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最有可能是(  )(●表示原种植的植株,○表示繁殖产生的植株)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季风是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太平洋气温高,风从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太平洋气温低,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中国东部的季风就是这样形成的。
【解答】从题意可知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到了冬季逐渐脱落,从乙图可看出我国冬季风是从西北刮向东南方向,最好种子落在东南方向比较多,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2021八上·东阳期中)寒假期间,小怡去哈尔滨欣赏北国冰雪世界,小颖到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她们两人各自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两幅照片。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季风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解答】 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
故选B。
9.(2021八上·瑞安月考)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夏季短,冬季寒冷而漫长,全年平均气温在—11℃~5℃;而台湾岛年平均气温高达20℃~27℃。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季风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纬度位置、地形因素、海陆位置、季风等对气候的影响。低纬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小,气温低。
【解答】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夏季短,冬季寒冷而漫长,全年平均气温在-11℃~5℃;而台湾岛年平均气温高达20℃~27℃。漠河和台湾的区别在于漠河地处北边,台湾地处南边,即纬度位置不同。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2021八上·萧山月考)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桃花盛开。这是王先生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的所见描写,造成这三个地方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有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纬度位置等。根据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在地理上的分布,可以确定出现差异的因素。
【解答】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纬度跨度大最南面处于低纬度,最北面接近高纬度,南北纬度跨度接近50度。所以对我国南北的气候影响较大,南面处在热带的一些地区常夏无冬,北面接近寒带的部分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大兴安岭位于我国的北部,纬度高;海南岛位于我国的南部,纬度低常夏无冬;长江位于我国南北的中部,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所以“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桃花盛开。”的景观的不同是由于我国跨纬度广形成的。
故选A。
11.(2021八上·萧山月考)在浙江的东部沿海,每当夏季,总是有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则从陆地吹向海洋。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可知(  )
A.浙江的冬、夏季风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B.浙江的冬、夏季风向是固定不变的
C.夏季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气压要高
D.冬季的时候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气压要高
【答案】C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夏季陆地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形成高气压,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即由海洋吹向陆地。由于太平洋上的高压位置偏南,风由偏南的位置吹向偏北的位置。地理学规定风向是风的来向,因此夏季吹偏南风。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高压的位置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海洋上形成低压,风由偏北的西伯利亚吹来,形成偏北风。
【解答】A.浙江的冬、夏季风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材料未说明,不符合题意。
B.浙江的冬、夏季风向是改变的,不符合题意。
C.夏季总是有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所以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气压要高,符合题意。
D.冬季的时候,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气压要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1八上·萧山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迎风破多雨而背风坡少雨
B.近些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C.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到百叶箱中,只是为了防止被风吹雨
D.仙人掌的叶成针状,有利于适应沙漠地区干燥、少雨环境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百叶箱是白色的,因为白色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射辐射热的本领强,而吸收辐射热的本领弱,如果是其他的颜色,阳光照射时会使箱内空气的温度明显高于箱外空气的温度,则测出的温度就不是环境中空气的温度。如果把温度计装在封闭的箱中,测出的也不是环境的气温,这是由于空气不流通,箱子内外的气温并不相等。如果把温度计露天放置,测量出来的同样不是环境的气温,这是由于阳光直接照射时,温度计本身的温度不等于周围空气的温度。
【解答】A.迎风破多雨而背风坡少雨,正确。
B.近些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正确。
C.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到百叶箱中,是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和减少空气流动对测温的干扰,错误。
D.仙人掌的叶成针状,有利于适应沙漠地区干燥、少雨环境,正确。
故选C。
13.(2021八上·义乌期中)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被人们称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人类活动 C.海陆因素 D.纬度因素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解答】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纬度很低,却依然被称为赤道雪峰,因此其特殊气候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较高,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形成不同的山脉;
故答案为:A。
14.(2021八上·义乌期中)下列诗句或短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
A.阳光灿烂,晴空万里
B.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解答】A、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是短时间的天气情况,属于天气;故A不符合题意;
B、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描述的下雪的场景,属于天气;故B不符合题意;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烟看近却无,描述的小雨时的场景,属于天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长时间的天气情况,属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2021八上·洞头期中)下列属于描述气侯的是(  )
A.阴转多云 B.西北风3级
C.24小时雨量10mm D.冬暖夏热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解答】A:阴转多云,属于天气。
B:西北风3级,属于天气。
C:24小时雨量10mm,属于天气。
D:冬暖夏热,属于气候。
故选D。
16.(2021八上·洞头期中)温州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温州最高峰,夏季山顶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 D.季风
【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季风,地形。
【解答】夏季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低得多,是因为温州泰顺的白云尖海拔比较高,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故选B。
17.(2021八上·温州期中)下列句子是用来描述天气的是(  )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描述的是气候。
B.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描述的是气候。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描述的是气候。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是天气。
故选D。
18.(2021八上·温州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季风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地形因素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 季风因素 、 地形因素 ,根据题目分析解答。
【解答】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干燥是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是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维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是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2021八上·台州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C.青海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D.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地形因素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形因素,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冬季漫长——纬度因素,B错误;
C.青海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海陆位置,C错误;
D.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地形因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20.(2022八上·缙云期末)大洋平均海拔800米,大洋山海拔1500.6米,为括苍山脉第一高峰;年平均气温13.5℃,每年7月平均温度22.5℃。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特点使得大洋成为人人向往的“避暑仙乡”。
(1)大洋夏季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受   因素影响。
(2)如图是括苍山脉某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答案】(1)地形或地势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在这些因素当中,要特别注意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因为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解答】(1)大洋夏季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受地形或地势因素影响。
(2)根据图示分析选项解答。
A:由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海拔的影响,A错误。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B正确。
C:由图可知,山的南坡降水多,是迎风坡,北坡降水少,是背风坡,C错误。
D:由图可知,山的南坡降水多,北坡降水少,D错误。
故选B。
21.(2021八上·兰溪月考)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2)兰溪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   
【答案】(1)纬度高低
(2)海陆分布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导致地表的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上空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 6℃。
【解答】(1)我国哈尔滨纬度比较高,夏季短,冬季寒冷,海南岛纬度比较低,气温高,长夏无冬;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影响比较大,兰溪位于沿海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离海远,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
故答案为:(1)纬度高低;(2)海陆分布。
22.(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 A 处的天气系统是高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 A 处的天气特点是   
(2)图中 C 处将受到    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降雨、降温和大风天气。
【答案】(1)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2)冷锋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高压区,气压较低的区域叫做低压区。研究表明,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变化密切相关。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锋面上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气温升高。
【解答】(1)A处由于是高压区,天气的特点是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2)C处位于冷锋坡,常常出现降雨、降温和大风天气。
故答案为:(1)天气晴朗,空气干燥;(2)冷锋。
23.(2021八上·兰溪月考)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2021年1月,杭州遭遇到了极强寒潮,1月8日杭州城区最低气温仅为-6.4℃,为近30年来1月份的历史第二低温;临安天目山仙人顶出现了-20.6℃的极端低温。杭州城区与天目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两地   不同。
【答案】快;乙;地形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解答】(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因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
(2)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
晚上陆地比海洋气温低,陆地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表示晚上空气流动的是乙图。
(3) 杭州城区与天目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气温差异很大 ,主要原因是两地地形不同。
24.(2021八上·绍兴期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   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地形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解答】“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指由于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25.(2021八上·乐清期中) 2021年10月23日, 秋高气爽,乐清市第三届“英华杯”青少年舞龙舞狮大赛在英华学校举行,比赛龙腾虎跃,精彩纷呈,圆满成功。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秋高气爽”指的是   (填“天气”或“气候”)
(2)“舞龙舞狮”属于   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
(3)表演中表演者大汗淋漓,产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有了尿意但憋住了,这说明   。
【答案】(1)气候
(2)后天学习
(3)等于
(4)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或者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1)天气是短期内的,以天、小时等为单位变化;而气候的周期更长,通常是30年或更长时间,是一段时间内可预测的平均天气。
(2)先天行为是生下来就会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出生以后形成的。
(3)在体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4)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中,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或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解答】(1)“秋高气爽”是指气候;
(2)“舞龙舞狮”需要后天学习才能进行,所以是后天学习行为;
(3)表演者虽大汗淋漓,但体温仍维持正常体温,所以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4)有了尿意但憋住了,这是因为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到大脑的控制。
故答案为:(1)气候;(2)后天学习行为;(3)等于;(4) 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或者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
26.(2021八上·杭州期中)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种现象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AB两地高度相差1000m,则A、B两地气温相差   ℃;B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
【答案】地形;6;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导致地表的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夏天,内陆一般
比较炎热,而海边则往往比较凉爽,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陆地土壤和海洋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所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应了影响气候的因素为地形;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 6℃,A、B两地相距1000m,温度相差6℃;B处是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故B处降雨较多。
故答案为:地形,6,B。
27.(2021八上·长兴期中)“欧尚”超市里卖海鲜的柜台处,为了利于对流的发生,达到更好冷却效果,工作人员应将冰块应放在食品的   (填“上方”或“下方”),湖州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其主要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填“太阳辐射”、“地形"或“海陆位置”)
【答案】上方;海陆位置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热气上升,冷气下沉,这样有助于对流的发生。
【解答】达到更好冷却效果,工作人员应将冰块应放在食品的上方;湖州与塔里木盆地的区别在于湖州地处沿海,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故其主要影响气候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故答案为:上方;海陆位置
28.(2021八上·台州期中)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且A处常年吹东风,则:
(1)A和B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地。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   。
【答案】(1)B
(2)B;迎风坡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相对高度是指,某一个地点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B和A的相对高度为=B地的海拔高度-A地的海拔高度=2200-200=2000米。
(2) 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1)图中B地海拔高,气温低;A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2) 根据图中气流的运动方向,B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三、解答题
29.(2021八上·吴兴期末) 2020年5月27日11点,我国珠峰科考队8名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进行珠峰测量工作。这次考察利用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来测量山峰高度和自然资源数据。
(1)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气候特殊,科研考察的难度很大,影响青藏高原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2)珠峰上的气温是零下25℃,登山过程中考察队员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有(  )
A.体温下降 B.机体耗氧量降低
C.皮肤血管收缩 D.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减弱
(3)小明从媒体中获悉科考队员所携带的部分物品清单,制作了一份分析表。请你帮助小明填写表中的空格:
携带物品 防裂唇膏 电热鞋 高压锅 防紫外线服装 …
原因 高原风大、空气干燥,人体中水分蒸发得快 冬天温度低,脚离心脏较远,温度较低
  紫外线照射强烈 …
【答案】(1)地形(海拔)
(2)C
(3)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解答】 (1)影响青藏高原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海拔) 。
(2)珠峰上的气温是零下25℃,登山过程中考察队员为适应低温,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恒定,故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C:皮肤血管收缩。
(3) 高压锅的作用:增大锅内液面压强,提高液体沸点,更快煮熟饭菜,故携带原因是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0.(2021八上·江干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针对下图进行研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天避暑人们常选择甲乙两处避暑,请你选择一处并说明理由   ;
(2)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主要成因是   ;
(3)小张带着自制气压计登上了山顶,发现液柱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答案】(1)选甲,因为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外(选乙,因为乙海拔高,高度越高,气温越低,适合避暑)
(2)乙地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3)上升;上升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到知识点主要有: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迎风坡降水量多其植被是森林,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多半荒漠景观;拔升高大气压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选择甲处,理由: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所以夏天海边比较凉爽;
选择乙处,理由:乙处海拔高,气温低,也可以是避暑的地方。
(2)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其植被是森林,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多半荒漠景观。
(3)带着自制气压计登上了山顶,由于海拔升高大气压降低,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将瓶内液体压向外流动,所以液柱上升。
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口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加大,则管口处气压降低,里面的气压大于外面,所以水柱将会上升。
31.城市常成为“热岛”,气温高于郊区,如图。
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各线段的气流方向。
(2)怎样的气温垂直分布对对流运动的形成有利?
(3)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和郊区的风应该是怎么吹的?    (填“城市吹向郊区”或“郊区吹向城市”)。
【答案】(1)解:
(2)对流的形成一般是热的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而冷的气体因密度大而下沉。所以上冷下热的气体分布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形成。
(3)郊区吹向城市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
运动规律: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层中近地面空气的对流运动最为明显,所以我们把近地面11室内的空气对流循环系统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叫做对流层。垂直温度梯度(或对应此地区与周边地区温度差异)越大,大气对流越明显。
【解答】(1)根据热的地方的空气向上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向下垂直运动,用箭头标出即可。
(2)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向上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向下垂直运动。
(3)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是:热空气密度低,向上运动;而上方空气温度低(就是冷空气),密度高下沉,有利于形成对流。因此,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上面是冷空气,下面是热空气;据此可知,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和郊区的风应该是郊区吹向城市。
32.如图是我国境内A(山西曲沃)、B(内蒙古乌海)、C(湖南长沙)三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请读图后回答问题:
(1)相比较而言,如果植被遭到破坏,    地更容易引起土地的沙漠化。
(2)如果三地的排涝条件相当,洪涝灾害最容易在    地发生。
【答案】(1)B
(2)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植被作用的理解和应用。从A、B、C三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地区;B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干旱区;C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湿润地区。
【解答】1.B第温度与其他两地差不多,但是降水明显少得多,所以植被一旦被破坏,就不能涵养水源,就容易出现沙漠化。
2.C第相对其他两地降水明显多,且集中在7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故答案为:B:C。
33.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一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
(2)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看,说明了    。
(3)如果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说明浙江省在夏季处在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4)2012年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发广泛关注。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    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答案】(1)农村;水量多,水的比热吞大,吸热不易升温
(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小气候
(3)季风区
(4)热岛;加大绿化面积,修建人工湖,建设城市‘风道”等
【知识点】比热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区域-温度”坐标图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该区域温度低的原因;(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小气候 (3)在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4)城市热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增大绿化面积。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小气候,所以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 (3)在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是因为夏季浙江的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
(4)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是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故为热岛效应。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增大绿化面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嘉兴期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出现了很多像“候鸟”一样迁徙生活的人,他们在每年的冬天告别北方寒冷的家乡去海南过冬,到第二年的春天又回到家乡。导致我国北方和海南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季风
2.(2021八上·拱墅期末)我国海南省海口市、辽宁省大连市与浙江省杭州市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性质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2021八上·拱墅期末)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特征的是(  )
A.狂风暴雨 B.万里无云 C.阴雨连绵 D.四季分明
4.(2021八上·乐清期中)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5.(2021八上·绍兴期中)下列词语中,既不是描述天气,也不是描述气候的是(  )
A.晴转多云 B.冬暖夏凉 C.四季如春 D.大汗淋漓
6.(2021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气候与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7.(2021八上·杭州期中)某观赏植物每年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轻小且有翅(如图甲),到了冬季逐渐脱落。在杭州的某空地上种植几株该植物,若环境适合其自然生长和繁殖,结合我国季风示意图(如图乙),推测若干年后此空地上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最有可能是(  )(●表示原种植的植株,○表示繁殖产生的植株)
A. B.
C. D.
8.(2021八上·东阳期中)寒假期间,小怡去哈尔滨欣赏北国冰雪世界,小颖到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她们两人各自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两幅照片。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季风
9.(2021八上·瑞安月考)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夏季短,冬季寒冷而漫长,全年平均气温在—11℃~5℃;而台湾岛年平均气温高达20℃~27℃。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季风
10.(2021八上·萧山月考)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桃花盛开。这是王先生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的所见描写,造成这三个地方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11.(2021八上·萧山月考)在浙江的东部沿海,每当夏季,总是有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则从陆地吹向海洋。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可知(  )
A.浙江的冬、夏季风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B.浙江的冬、夏季风向是固定不变的
C.夏季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气压要高
D.冬季的时候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气压要高
12.(2021八上·萧山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迎风破多雨而背风坡少雨
B.近些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C.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到百叶箱中,只是为了防止被风吹雨
D.仙人掌的叶成针状,有利于适应沙漠地区干燥、少雨环境
13.(2021八上·义乌期中)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被人们称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人类活动 C.海陆因素 D.纬度因素
14.(2021八上·义乌期中)下列诗句或短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
A.阳光灿烂,晴空万里
B.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15.(2021八上·洞头期中)下列属于描述气侯的是(  )
A.阴转多云 B.西北风3级
C.24小时雨量10mm D.冬暖夏热
16.(2021八上·洞头期中)温州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温州最高峰,夏季山顶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 D.季风
17.(2021八上·温州期中)下列句子是用来描述天气的是(  )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8.(2021八上·温州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季风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地形因素
19.(2021八上·台州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C.青海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D.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地形因素
二、填空题
20.(2022八上·缙云期末)大洋平均海拔800米,大洋山海拔1500.6米,为括苍山脉第一高峰;年平均气温13.5℃,每年7月平均温度22.5℃。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特点使得大洋成为人人向往的“避暑仙乡”。
(1)大洋夏季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受   因素影响。
(2)如图是括苍山脉某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21.(2021八上·兰溪月考)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2)兰溪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   
22.(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 A 处的天气系统是高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 A 处的天气特点是   
(2)图中 C 处将受到    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降雨、降温和大风天气。
23.(2021八上·兰溪月考)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2021年1月,杭州遭遇到了极强寒潮,1月8日杭州城区最低气温仅为-6.4℃,为近30年来1月份的历史第二低温;临安天目山仙人顶出现了-20.6℃的极端低温。杭州城区与天目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两地   不同。
24.(2021八上·绍兴期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   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5.(2021八上·乐清期中) 2021年10月23日, 秋高气爽,乐清市第三届“英华杯”青少年舞龙舞狮大赛在英华学校举行,比赛龙腾虎跃,精彩纷呈,圆满成功。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秋高气爽”指的是   (填“天气”或“气候”)
(2)“舞龙舞狮”属于   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
(3)表演中表演者大汗淋漓,产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有了尿意但憋住了,这说明   。
26.(2021八上·杭州期中)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种现象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AB两地高度相差1000m,则A、B两地气温相差   ℃;B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
27.(2021八上·长兴期中)“欧尚”超市里卖海鲜的柜台处,为了利于对流的发生,达到更好冷却效果,工作人员应将冰块应放在食品的   (填“上方”或“下方”),湖州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其主要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填“太阳辐射”、“地形"或“海陆位置”)
28.(2021八上·台州期中)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且A处常年吹东风,则:
(1)A和B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地。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   。
三、解答题
29.(2021八上·吴兴期末) 2020年5月27日11点,我国珠峰科考队8名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进行珠峰测量工作。这次考察利用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来测量山峰高度和自然资源数据。
(1)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气候特殊,科研考察的难度很大,影响青藏高原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2)珠峰上的气温是零下25℃,登山过程中考察队员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有(  )
A.体温下降 B.机体耗氧量降低
C.皮肤血管收缩 D.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减弱
(3)小明从媒体中获悉科考队员所携带的部分物品清单,制作了一份分析表。请你帮助小明填写表中的空格:
携带物品 防裂唇膏 电热鞋 高压锅 防紫外线服装 …
原因 高原风大、空气干燥,人体中水分蒸发得快 冬天温度低,脚离心脏较远,温度较低
  紫外线照射强烈 …
30.(2021八上·江干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针对下图进行研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天避暑人们常选择甲乙两处避暑,请你选择一处并说明理由   ;
(2)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主要成因是   ;
(3)小张带着自制气压计登上了山顶,发现液柱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31.城市常成为“热岛”,气温高于郊区,如图。
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各线段的气流方向。
(2)怎样的气温垂直分布对对流运动的形成有利?
(3)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和郊区的风应该是怎么吹的?    (填“城市吹向郊区”或“郊区吹向城市”)。
32.如图是我国境内A(山西曲沃)、B(内蒙古乌海)、C(湖南长沙)三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请读图后回答问题:
(1)相比较而言,如果植被遭到破坏,    地更容易引起土地的沙漠化。
(2)如果三地的排涝条件相当,洪涝灾害最容易在    地发生。
33.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一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
(2)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看,说明了    。
(3)如果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说明浙江省在夏季处在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4)2012年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发广泛关注。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    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获太阳辐射差异大,温度差异明显。导致我国北方和海南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C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我国海南省海口市、辽宁省大连市与浙江省杭州市三地的纬度高低不同,气候差异明显,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三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
故选A。
3.【答案】D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选项ABC描述的都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属于天气。
故选A。
4.【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季风等。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是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受季风影响,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D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5.【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
【解答】A、晴转多云,描述的是天气;故A不符合题意;
BC、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都是长时间的天气情况,描述的气候;故BC不符合题意;
D、大汗淋漓描述的是体温调节中汗液分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导致地表的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
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解答】A青藏高原纬度低,气候寒冷,是地形不同的影响,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是由于纬度不同因素导致的,故B错误;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同一个纬度不可能为纬度影响,是由于海陆因素,C错误;
D郑州距离海洋比青岛远很多,故青岛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湿润,所以影响因素为海陆因素。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季风是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太平洋气温高,风从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太平洋气温低,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中国东部的季风就是这样形成的。
【解答】从题意可知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到了冬季逐渐脱落,从乙图可看出我国冬季风是从西北刮向东南方向,最好种子落在东南方向比较多,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解答】 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
故选B。
9.【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纬度位置、地形因素、海陆位置、季风等对气候的影响。低纬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小,气温低。
【解答】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夏季短,冬季寒冷而漫长,全年平均气温在-11℃~5℃;而台湾岛年平均气温高达20℃~27℃。漠河和台湾的区别在于漠河地处北边,台湾地处南边,即纬度位置不同。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有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纬度位置等。根据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在地理上的分布,可以确定出现差异的因素。
【解答】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纬度跨度大最南面处于低纬度,最北面接近高纬度,南北纬度跨度接近50度。所以对我国南北的气候影响较大,南面处在热带的一些地区常夏无冬,北面接近寒带的部分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大兴安岭位于我国的北部,纬度高;海南岛位于我国的南部,纬度低常夏无冬;长江位于我国南北的中部,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所以“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桃花盛开。”的景观的不同是由于我国跨纬度广形成的。
故选A。
11.【答案】C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夏季陆地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形成高气压,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即由海洋吹向陆地。由于太平洋上的高压位置偏南,风由偏南的位置吹向偏北的位置。地理学规定风向是风的来向,因此夏季吹偏南风。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高压的位置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海洋上形成低压,风由偏北的西伯利亚吹来,形成偏北风。
【解答】A.浙江的冬、夏季风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材料未说明,不符合题意。
B.浙江的冬、夏季风向是改变的,不符合题意。
C.夏季总是有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所以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气压要高,符合题意。
D.冬季的时候,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气压要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百叶箱是白色的,因为白色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射辐射热的本领强,而吸收辐射热的本领弱,如果是其他的颜色,阳光照射时会使箱内空气的温度明显高于箱外空气的温度,则测出的温度就不是环境中空气的温度。如果把温度计装在封闭的箱中,测出的也不是环境的气温,这是由于空气不流通,箱子内外的气温并不相等。如果把温度计露天放置,测量出来的同样不是环境的气温,这是由于阳光直接照射时,温度计本身的温度不等于周围空气的温度。
【解答】A.迎风破多雨而背风坡少雨,正确。
B.近些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正确。
C.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到百叶箱中,是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和减少空气流动对测温的干扰,错误。
D.仙人掌的叶成针状,有利于适应沙漠地区干燥、少雨环境,正确。
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解答】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纬度很低,却依然被称为赤道雪峰,因此其特殊气候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较高,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形成不同的山脉;
故答案为:A。
14.【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解答】A、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是短时间的天气情况,属于天气;故A不符合题意;
B、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描述的下雪的场景,属于天气;故B不符合题意;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烟看近却无,描述的小雨时的场景,属于天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长时间的天气情况,属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解答】A:阴转多云,属于天气。
B:西北风3级,属于天气。
C:24小时雨量10mm,属于天气。
D:冬暖夏热,属于气候。
故选D。
16.【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季风,地形。
【解答】夏季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低得多,是因为温州泰顺的白云尖海拔比较高,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故选B。
17.【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描述的是气候。
B.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描述的是气候。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描述的是气候。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是天气。
故选D。
18.【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 季风因素 、 地形因素 ,根据题目分析解答。
【解答】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干燥是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是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维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是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形因素,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冬季漫长——纬度因素,B错误;
C.青海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海陆位置,C错误;
D.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地形因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20.【答案】(1)地形或地势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在这些因素当中,要特别注意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因为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解答】(1)大洋夏季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受地形或地势因素影响。
(2)根据图示分析选项解答。
A:由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海拔的影响,A错误。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B正确。
C:由图可知,山的南坡降水多,是迎风坡,北坡降水少,是背风坡,C错误。
D:由图可知,山的南坡降水多,北坡降水少,D错误。
故选B。
21.【答案】(1)纬度高低
(2)海陆分布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导致地表的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上空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 6℃。
【解答】(1)我国哈尔滨纬度比较高,夏季短,冬季寒冷,海南岛纬度比较低,气温高,长夏无冬;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影响比较大,兰溪位于沿海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离海远,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
故答案为:(1)纬度高低;(2)海陆分布。
22.【答案】(1)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2)冷锋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高压区,气压较低的区域叫做低压区。研究表明,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变化密切相关。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锋面上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气温升高。
【解答】(1)A处由于是高压区,天气的特点是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2)C处位于冷锋坡,常常出现降雨、降温和大风天气。
故答案为:(1)天气晴朗,空气干燥;(2)冷锋。
23.【答案】快;乙;地形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解答】(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因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
(2)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
晚上陆地比海洋气温低,陆地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表示晚上空气流动的是乙图。
(3) 杭州城区与天目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气温差异很大 ,主要原因是两地地形不同。
24.【答案】地形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解答】“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指由于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25.【答案】(1)气候
(2)后天学习
(3)等于
(4)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或者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1)天气是短期内的,以天、小时等为单位变化;而气候的周期更长,通常是30年或更长时间,是一段时间内可预测的平均天气。
(2)先天行为是生下来就会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出生以后形成的。
(3)在体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4)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中,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或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解答】(1)“秋高气爽”是指气候;
(2)“舞龙舞狮”需要后天学习才能进行,所以是后天学习行为;
(3)表演者虽大汗淋漓,但体温仍维持正常体温,所以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4)有了尿意但憋住了,这是因为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到大脑的控制。
故答案为:(1)气候;(2)后天学习行为;(3)等于;(4) 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或者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
26.【答案】地形;6;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导致地表的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夏天,内陆一般
比较炎热,而海边则往往比较凉爽,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陆地土壤和海洋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所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应了影响气候的因素为地形;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 6℃,A、B两地相距1000m,温度相差6℃;B处是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故B处降雨较多。
故答案为:地形,6,B。
27.【答案】上方;海陆位置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热气上升,冷气下沉,这样有助于对流的发生。
【解答】达到更好冷却效果,工作人员应将冰块应放在食品的上方;湖州与塔里木盆地的区别在于湖州地处沿海,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故其主要影响气候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故答案为:上方;海陆位置
28.【答案】(1)B
(2)B;迎风坡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相对高度是指,某一个地点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B和A的相对高度为=B地的海拔高度-A地的海拔高度=2200-200=2000米。
(2) 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1)图中B地海拔高,气温低;A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2) 根据图中气流的运动方向,B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29.【答案】(1)地形(海拔)
(2)C
(3)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解答】 (1)影响青藏高原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海拔) 。
(2)珠峰上的气温是零下25℃,登山过程中考察队员为适应低温,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恒定,故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C:皮肤血管收缩。
(3) 高压锅的作用:增大锅内液面压强,提高液体沸点,更快煮熟饭菜,故携带原因是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0.【答案】(1)选甲,因为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外(选乙,因为乙海拔高,高度越高,气温越低,适合避暑)
(2)乙地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3)上升;上升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到知识点主要有: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迎风坡降水量多其植被是森林,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多半荒漠景观;拔升高大气压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选择甲处,理由: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所以夏天海边比较凉爽;
选择乙处,理由:乙处海拔高,气温低,也可以是避暑的地方。
(2)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其植被是森林,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多半荒漠景观。
(3)带着自制气压计登上了山顶,由于海拔升高大气压降低,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将瓶内液体压向外流动,所以液柱上升。
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口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加大,则管口处气压降低,里面的气压大于外面,所以水柱将会上升。
31.【答案】(1)解:
(2)对流的形成一般是热的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而冷的气体因密度大而下沉。所以上冷下热的气体分布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形成。
(3)郊区吹向城市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
运动规律: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层中近地面空气的对流运动最为明显,所以我们把近地面11室内的空气对流循环系统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叫做对流层。垂直温度梯度(或对应此地区与周边地区温度差异)越大,大气对流越明显。
【解答】(1)根据热的地方的空气向上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向下垂直运动,用箭头标出即可。
(2)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向上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向下垂直运动。
(3)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是:热空气密度低,向上运动;而上方空气温度低(就是冷空气),密度高下沉,有利于形成对流。因此,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上面是冷空气,下面是热空气;据此可知,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和郊区的风应该是郊区吹向城市。
32.【答案】(1)B
(2)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植被作用的理解和应用。从A、B、C三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地区;B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干旱区;C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湿润地区。
【解答】1.B第温度与其他两地差不多,但是降水明显少得多,所以植被一旦被破坏,就不能涵养水源,就容易出现沙漠化。
2.C第相对其他两地降水明显多,且集中在7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故答案为:B:C。
33.【答案】(1)农村;水量多,水的比热吞大,吸热不易升温
(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小气候
(3)季风区
(4)热岛;加大绿化面积,修建人工湖,建设城市‘风道”等
【知识点】比热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区域-温度”坐标图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该区域温度低的原因;(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小气候 (3)在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4)城市热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增大绿化面积。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小气候,所以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 (3)在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是因为夏季浙江的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
(4)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是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故为热岛效应。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增大绿化面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