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9 17: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构建时空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素养达标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1.时空观念:认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时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知道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解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特点及影响,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唯物史观:辩证分析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家国情怀:感悟“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的基本内容,体会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时空定位
自主预习·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材清单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概况
阶段 时间 中心城市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起 ① 北京 学生 举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 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3.结果
(1)在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2)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1)性质
a.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② 反帝反封建 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c.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作用
a.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③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c.是④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转折点。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开始广泛传播
(1)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后。
(2)中心:北京与上海。
2.概况
(1)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⑤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3)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4)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知点研析
知教材
学思之窗 (教材P121)阅读上述材料,进一步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体会其时代价值。
解析:思考角度抓住材料每段第一句话,每段第一句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及其时代价值新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来体会五四运动的时代价值。
答案:提示 意义:五四精神的基本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注入了新的世界观因素的结果。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时代价值: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时期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是新时代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研微点
知识拓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1)经历了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
(2)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4)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材清单
一、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壮大,登上历史舞台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外部条件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建党事宜
二、诞生——中共“一大”
1.时间:⑥ 1921 年7月。
2.地点:先在上海,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
3.内容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⑦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三、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知点研析
研微点
家国情怀 “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1)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工厂多,工人阶级队伍相对壮大。
(2)上海有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3)上海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宣传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保守势力较弱。
(4)上海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员往来。
图解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知识点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教材清单
一、国共合作
1.背景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推动了一系列罢工运动的展开。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⑧ 国共合作 问题的决议。
2.标志:国民党“一大”
(1)召开: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
(2)内容
a.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b.实际上通过了⑨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3)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结果
(1)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2)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二、国民革命
1.进程
(1)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2)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3)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2.结果
(1)基本上推翻了⑩ 北洋军阀 的反动统治。
(2)国民党右派叛变
a.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b.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
(3)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失败。
知点研析
知教材
学习聚焦 (教材P123)你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蒋介石发动政变;共产国际工作过粗,急于求成,直接影响了国共关系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
研微点
深化理解 国民革命的特点
革命任务 “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群众基础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革命军队 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
互动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点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
史料探究
史料一 五四运动的口号
口号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口号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史料二 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
对联一:“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对联二:“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读史指导
史料一 史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性
史料二 史料反映出五四运动有多个阶层参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问题思考
根据两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
答案:提示 五四运动具有革命性: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五四运动具有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等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五四运动具有彻底性:斗争的目的基本实现。
史论归纳
五四运动的新特点
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新的精神面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新的觉醒:民族国家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与,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针对训练
1.(2021江苏扬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毛泽东曾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据此可见,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 )
A.爱国革命运动B.社会革命运动
C.思想启蒙运动D.政治改良运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可知,五四运动反对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充分体现了爱国精神,故A项正确。
2.(2021山西太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宣言重在说明( )
A.学生罢课作用甚微B.思想解放至关重要
C.社会参与意义巨大D.五四运动彻底胜利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单独运动效果甚微,商人参与运动不到一天,政府就释放了被捕学生,工人参与运动不到五天,曹、章、陆就被罢免,这说明各阶层的共同参与推动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宣言重在说明社会参与意义巨大,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学生罢课作用甚微,但不是宣言强调的重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排除B项;五四运动并未彻底胜利,没能阻止日本夺取山东权益,排除D项。
课时归纳总结
知识联网
史论术语
1.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3.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思维拓展·素养提升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认识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具备领导革命的优越条件,但领导权并不是天生的属于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三大前后,党内普遍认为工人阶级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陈独秀提出要由国民党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不仅是他本人的看法,也代表了共产党人当时普遍的认识水平。1924年10月以后,由于实践提供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有关指示,党内开始讨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并在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参加民主革命,并取得领导地位。……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大会报告指出党在今后的策略是独立领导工农阶级开展斗争。不久,党的六大在正确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只有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地位才能解决反帝反封建的两大任务。遵义会议后,这一宝贵认识逐渐成为全党的实际行动。
——摘编自李卫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再思考》
试题设计
(2021福建南平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926年,共产国际的穆辛在《关于中共在广州的任务的提纲》中指示:“决不允许突出共产党人,让共产党人占据太重要的职位,试图取代最高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示( )
A.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B.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
C.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D.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答案:D
解析:材料“决不允许突出共产党人,让共产党人占据太重要的职位,试图取代最高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体现的是共产国际指示共产党人不允许占据国民党内的重要职务,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D项正确。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