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素养达标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评价工农武装割据,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学习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过程、特点及影响,提高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运用相关史料进行分析,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国家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的党,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时空定位
自主预习·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教材清单
一、统一全国
1.宁汉合流
(1)时间: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2)意义:标志着中国国民党① 专制 统治的确立。
2.东北易帜
(1)背景
a.继续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将他炸死。
(2)标志: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② 东北三省 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3)影响: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二、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经济
1.民族工业获得发展
(1)条件
a.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b.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概况: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知点研析
知教材
思考点 (见教材P126)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1)革命的领导力量不同。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共同创立革命统一战线,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1928年的“北伐”由南京国民政府领导。
(2)革命的目的不同。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是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而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为了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
(3)结果和影响不同。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革命最终失败;1928年,张学良宣告东北三省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知识点二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材清单
一、发动武装起义
1.原因
(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概况
(1)南昌起义
a.爆发:③ 1927 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b.结果: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起义军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c.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
a.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b.内容: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④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
a.背景: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b.概况:1927年9月,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c.结果: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二、开辟井冈山道路
1.过程
(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开始创建第一个⑤ 农村革命根据地 。
(2)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2.影响
(1)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三、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1.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
(1)根据地建设: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
(2)武装斗争: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
2.人民革命政权的建立
(1)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成立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2)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3.开展土地革命
(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
(2)意义: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知点研析
知教材
学思之窗 (教材P129)读图,结合相关史实,思考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
答案:提示 (1)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以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2)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研微点
知识拓展 南昌起义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但南昌起义时,为了更有效地号召民众,争取国民党左派,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公开打出红军或者是共产党武装的旗号,仍然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直到秋收起义才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2)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原计划是南下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仍是城市,并未转入农村,中国共产党当时还未找到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
图解历史 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概念阐释 苏维埃、革命根据地、苏区
苏维埃:俄文的译音,意为“代表会议”或“会议”。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叫苏维埃。
革命根据地:特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
知识点三 红军长征
教材清单
一、红军长征的背景
1.国民党的“围剿”:蒋介石从1930年10月至1933年9月五次“围剿”各革命根据地。
2.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二、红军长征的经过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这时,“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
2.进军贵州: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军队数量锐减。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红军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
4.川康地区:遵义会议后,经过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⑦ 吴起镇 ,与陕北红军会师。
5.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⑧ 会宁 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三、遵义会议
召开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主要决议 (1)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 (1)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四、红军长征的意义
1.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
2.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知点研析
研微点
概念阐释 “左”倾和右倾
(1)“左”倾: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
(2)右倾:保守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深化理解 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
家国情怀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这种精神,成为中国革命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动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点 开辟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史料探究
史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史料二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
史料三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的战略基础,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秋收起义》
读史指导
史料一 史料强调要立足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史料二 史料认为革命应遵循城市中心论
史料三 史料反映的是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变化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其分歧的实质。
答案:提示 不同观点:一种主张以乡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另一种主张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2)根据史料三,分析湘赣边秋收起义后改向井冈山进军的原因。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 原因: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而井冈山地区敌人防御力量薄弱。
意义: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史论归纳
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和意义
1.条件
(1)必要性: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2)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中国共产党有力的组织和各项正确政策的执行。
2.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工农武装割据”从理论指导上阐明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针对训练
1.(2020山东滨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边界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的爆发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答案:B
解析:“边界旗子始终不倒”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就是其突出的表现,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边界旗子始终不倒”可以看出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南昌起义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和红军长征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遵义会议是长征期间召开的,故D项错误。
2.(2021福建南平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江西新余县罗坊镇找了来自兴国县刚入伍的农民开了一星期的座谈会,写成《兴国调查》。此次调查报告( )
A.首次阐明了农民阶级的革命地位问题
B.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成熟
C.为保卫和发展根据地提供决策依据
D.使中央作出开展土地革命的正确决策
答案:C
解析:1930年处于井冈山时期,此时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期,根据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有关历史可知,毛泽东的调查报告为保卫和发展根据地提供了决策依据,故选C项;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已经阐明了农民阶级的革命地位问题,排除A项;这一调查报告反映的不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排除B项;中共中央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就作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决策,排除D项。
课时归纳总结
知识联网
史论术语
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七七事变爆发之前,是中国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时期。
2.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并且被后来的革命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革命道路。
4.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
思维拓展·素养提升
毛泽东突破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结论的思想束缚的原因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突破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结论的思想束缚,是从总结斗争经验开始的。1925年2月,毛泽东因工作过度劳累而被中央批准回韶山休养。他总结自己发动组织的湖南驱张运动和自治运动的经验,以及1922年9月发动组织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粤汉铁路工人罢工、10月的长沙泥木工人罢工、11月的长沙活版印刷工人罢工、12月的常宁水口山矿工人罢工等一系列工人运动的经验,加之当时三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教训,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兴起,特别是追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风起云涌、前仆后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轮番将反动腐朽但又庞大无比的封建王朝推翻,结合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实际,转而开始思考党的工作重心应当是发动组织农民运动。毛泽东组建中共韶山支部、国民党韶山区分部、秘密农民协会和公开的群众组织——雪耻会,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平粜谷米、增加雇农工资,开展减轻租额等斗争,发动组织韶山农民运动。到年底,湘潭县西二区建立30余个乡农协,发展会员8200余人,共产党员110余人,韶山和湘潭的农民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并成为湖南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摘编自谭献民《秋收暴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转折》
试题设计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在城市武装起义失败之后,或在农村暴动进攻城市失败后,保存下来的起义队伍被迫转移到农村,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条“新道路”( )
A.是对过去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C.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D.成功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条“新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故选B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