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掌握不同固体熔化实验得实验要点。
二、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不同物质熔化时的规律;
难点:熔化曲线的解析和物理含义;
三、学习过程
(一)导学预习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 。物质状态的变化是伴随 的变化而发生的。
2. 熔化是指从 变成 ,这个过程需要 热量。
(二)探究学习
探究一: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测量工具: 、 ;
实验设计与数据表格: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 ℃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者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时间/min 0 1 2 3 4 ……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注意:①固体要选择 (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②石棉网的作用: ;
③实验所使用的加热方法叫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 ;
④实验器材的安装顺序: ;
探究二: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图像的辨析
将数据绘制成图像并根据图像进行分析:
1、海波在AB段是 态,温度 ;
2、海波在BC段是 态,温度 ;
3、海波在CD段是 态,温度 ;
4、海波的熔化时间 。
5、松香在A-B-C-D过程中逐渐变 ,温度一直 ;
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填“升高”“降低”“不变”)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 ,熔化中温度 ,熔化后温度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 ,熔化中温度 ,熔化后温度
(三)因材达标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A.冰变成水 B.把糖块放在热水里,一会消失了
C.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D.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
2.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李同学将质量相同的海波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同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他每隔1 min记录一次海波和石蜡的温度和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1)为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实验时,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应________(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1.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反映蜡的熔化过程的是( )
2. 如图所示,从图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
B.BC段仍需要继续加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 min
D.BC段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3. 如图所示,在研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对冰、海波、松香等固体加热时,常采用“水浴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固体 。
4.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管内装有适量的碎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图甲装置时应按_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开始加热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
(3)图丙为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一)1 固态;液态;气态;温度;2 固态;液态;吸收;
(二)探究一 温度计;停表;小颗粒;使烧杯受热均匀;水浴法;使固体受热均匀;减慢熔化过程,便于观察;从下往上;
探究二 固;升高;固液共存;保持不变;液态;升高;5分钟;软;升高;升高;不变;升高;升高;升高;升高;
(三)1 B;2 固态;液态;气态;物态变化;熔化;凝固;3 停表;小一些;使海波和石蜡受热均匀;
(四)1 C;2 C;3受热均匀;4 自下而上;-4℃;固液共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