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9 19: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式自主认识“创、普”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捞、伟”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了朗读课文。
3.提取文中关键信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借助时间词与表格,说清纸的发展过程。
4.了解造纸术是世界文明伟大贡献的原因,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时间词与表格,说清纸的发展过程。
2.了解造纸术是世界文明伟大贡献的原因,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自豪感
1.谈话导入:同学们,纸的作用很大,种类很多,说说你知道哪些纸?(自由说)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纸,它可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2.出示课文第一段、最后一段,读一读。说一说你的体会。(自由说)纸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请带着骄傲、自豪的语气再读这两段。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纸的发明》。
板块二 读文识字,理解词意
1.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7页,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出示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画出词语。
(2)借助注音 把生字读正确。
(3)遇到不明白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4)思考: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字词。
易错字:创造 携带 保存 制作 欧洲 学富五车
纸的材料:龟甲 兽骨 青铜器 帛 麻
多音字: 切断 便宜 积累 朝鲜
(1)同桌互读生词,互助学习;指名读词语,师生评价。
(2)交流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3)归纳第二、三排的特点
3.交流每段意思,引导提问: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纸发明的过程?
板块三 借助时间词,理清”造纸术“的发展顺序
1.默读课文2—4自然段,借助课后第一题中的图表题,梳理文章脉络。
2.观察图表上册部分,引导抓住时间词,发现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纸的发明。
板书:时间词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3.根据时间词对照课文,找出相应句子,填写表格内容。
同学们在查找过程中,没准儿会发现新的时间词,也一并划出。
4.小组交流填表内容以及依据,汇报交流。
5.小组讲述纸的发展过程,派代表全班介绍。
要求: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讲清楚。
早在几千年以前,也就是造纸术发明以前,祖先写字十分不便,西汉时代用麻来造纸,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造纸术传往世界各地,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6.小结:像这样按时间顺序写的文章,我们可以先读懂每个“时间点”所写的内容意思,再一段一段串起来,初步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块四 聚焦“改进”,感受造纸术的“伟大”
1.质疑理解“改进”:东汉时期的蔡伦为什么要改进造纸术呢?
2.边读边思考:让我们回到几千年前,了解人们先后用了哪几种材料来记录文字?后一种材料比前一种材料好在哪?请边读边用“——”划出祖先们是用什么材料写字的,用“~~~”标出这种材料的缺点。
3.默读2-3自然段,完成表格。
时间 材料 改进点 缺点
几千年前 起先 无
后来
再后来
两千多年前
4.交流汇报,着重说明“进”在哪。
5.小结:同学们都各有发现,很早之前就存在“纸”了。这些写字的材料,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只有少数人能使用,不能普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限制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6.再次理解“改进”:蔡伦改进造纸术里的“改进”能否换成“创造”,说说你的理由?
7.再次激发民族自豪感: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累积的结果。我们再自豪地读课文的第一段。
8.关注“伟大”,思考交流:造纸术发明的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会用关键词回答)
预设1:龟甲、兽骨、青铜器、帛等材料的发现,解决了“几千多年前”的记录困难。
预设2:“用麻造纸”这个关键词说明中国一直在探索更为方便的“纸”,“麻”是当时的更好发现。
预设3:“长期积累经验”、“改进”说明造纸术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古代人们智慧的集体结晶。
预设4:我国的造纸术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板块五 搜集资料,了解纸的后续发展
1.总结:今天,我们借助表格理清了纸的发明过程,了解了东汉之前纸的优缺点。
2.搜集资料: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余三者是什么,发明者是谁呢?
自东汉蔡伦之后,造纸术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同学们在课后搜集资料,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流程图,体会动词的准确性,了解课文如何围绕“蔡伦改进造纸术”这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2.借助流程图,初步尝试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动词的准确性,了解课文如何围绕“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2.借助流程图,初步尝试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聚焦动词,说清过程
1.出示视频,初步了解造纸术的制作过程。
这么伟大的造纸术,它的制作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视频。(观看视频)
2.用自己的话大致讲述制作过程。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造纸术的制作过程?
3.出示第四段,了解造纸术的制作过程: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让我们来好好读一读,比较一下你们说的与书上写的区别在哪。(课件出示)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4.圈出动词,体会生动:你是从哪些关键词感受到更清楚的制作过程,请把它圈出来。
预设1:造纸术的制作过程可以用这么几个动词概括: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写得非常清楚,而且用上不同的动词,让我仿佛看到了纸的制作过程。
预设2:这段话用上了连续动词,写得很清楚,读了之后,我感受到了祖先的聪明才智。
5.小结:动就要连着动,而不是一个动词简单重复地用到底。这样一连串的动作描述下来,不仅把过程写清楚了,还让人有一种亲眼所见般的动态画面感。
6.借助流程图,说清制作过程。用自己的话讲述蔡伦是怎么改进造纸术的。(学生自由练说,指名说)借助关键词及表示顺序的词。
7.指导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第五题(2):蔡伦是如何改进造纸术的?请用几个短语简单概括。(出示并校队答案)
板块二 借助关键词,了解传承原因
1.结合相关语句,探索传承原因:为什么只有蔡伦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呢?
预设1:联系之前的那节课,因为东汉之前的”纸“各有各的缺点。
预设2: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2.指导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第五题剩余题目。
3.讲述搜集的资料:自蔡伦之后,造纸术还发生了哪些变化?(生说,提取关键词)
预设:
隋朝:原料不断丰富,开始使用竹子、麦秆等做原料。
唐朝:技术更加成熟,造纸过程中加入了矶、胶、草药等提高纸的质量。
元朝:采用石灰蒸煮技术去除杂质。
清朝:纸的种类多,如彩色蜡笺、瓷青纸、冷金纸;工艺好,造纸技术相当发达。
4.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在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基础之上,一代代改进,让造纸术越变越好,以至于(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一起读。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5小结:造纸术的作用真大,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板块三 理清关系,了解构段特点
1.这个单元的重点是了解课文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是这样介绍的。
2.出示第四自然段
3.探索构段特点:这段话一共有几句?每一句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第 4 自然段总共三句话,第一句写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第二句具体写了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第三句写了这种造纸方法传承下来的原因。
4.出示表格,完成填空。
5.交流填空。
6.发现三句话之间的关系: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三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这段围绕一句话展开,三句话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首先是总写造纸术是蔡伦改进的,然后具体写了怎么改进的,最后写改进后是怎么传承下来的。环环相扣,第一句最重要.
7.小结:“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是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我们可以先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再想一想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弄明白一段话围绕哪个意思写了。
板块四 借助流程图,尝试梳理
出示课件:活字印刷术的制作过程。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2.填写流程图,梳理制作过程。找出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过程,并做出流程图。
制成 → 挑选 → 排列 → 涂墨印刷 → 拆
3.交流,练说
【板书设计】
10. 纸的发明
时间词 纸的材料 缺点
造纸术发明以前 龟甲、兽骨、青铜器 不方便携带 书写困难
竹片、木片 笨重,阅读、携带、保存不便
帛 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西汉时代 麻 粗糙、不方便书写
东汉时代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后来
制作过程:
《纸的发明》学习单
1.
时间 材料 改进点 缺点
几千年前 起先 无
后来
再后来
两千多年前
2.造纸术发明的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3.( )→( )→( )→( )→( )
4.第四段
5.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填写流程图,梳理制作过程。找出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过程,并做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