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花钟》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花钟》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9 19: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备课内容 三年级下册《花钟》
精备课教学目标 运用归类、分辨的方法,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学写“醒、寿”等6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对比,领悟文本语言的多样性、有序性,积累语言,并仿写运用。初步学会借助关键语句,分别运用“删减选用”和“组合修改”的方法,概括第1、2自然段的大意,培养学生辨析能力。
精备课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第一自然段的语言特点,并进行仿写运用。难点: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有时候要对关键句进行必要的删减和组合修改。
精备课教学设计(初稿)
第一课时1. 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修、建”等13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 能借助关键词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4. 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进行仿写。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钟表图片,说说钟表的用处。鲜花也能告诉我们时间呢!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指名读。花的时钟就是---花钟。今天我们来学习花钟。板块二:初读感知,概括大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为什么植物学家能修建这样的花钟?(1)判断字音,选出有错的选项 第一组:①芬(fēn)芳(fāng) ②内(nèi)容 ③关系(jì)第二组:①干燥(zào) ②组(zhǔ)成 ③适(shì)宜 第三组:①吻(w n)合 ②淡雅(yá) ③ 灼(zhuó)伤出示正确读音的三组,指名领读,齐读。判断句子表述是否正确。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一样的。( )2、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植物花开的时间,只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3、只要看看什么花开放,就知道是几点。( )板块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概括大意为什么植物学家能修建这样的花钟?朗读第一自然段填写表格。时 间花 名汇报交流同学刚才的介绍书上有什么不同?找出不同,体会语言形式多样。再观察观察,还有什么发现?预设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预设2有的时间后面有左右 去点“左右”好不好,左右是什么意思(预设:大概、大约)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严谨。左右是怎么出现的,找出规律,体会规律中的变化,感受表达的节奏感。 感受花开不同的姿态,完成表格花名开放姿态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读一读,并和同桌说说为什么喜欢?我最喜欢( ),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通过( ),我感受到了( )。作者根据每种花的开放时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描写,语言很生动。再读课文,找找关键语句。概括关键语句。板块三:借助插图,记忆第一自然段1、 观察课文插图,你有什么发现?花的种类按顺时针依次开放,与课文内容中的顺序是一样的。2、 借助图片,背诵第一自然段板块四:模仿表达出示牡丹花、向日葵、蝴蝶花的图片。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的语句,写一写。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第二自然段,借助关键语句概括大意板块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出示词语:睡莲 万寿菊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艳丽欣然 苏醒 含笑展示 修建 组成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板块二:探究原因,得出结论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研究研究。探究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秘密目的发现结果2、出示关键语句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他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时间相吻合。试着借助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板块三:回顾第三自然段,完成填空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 )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 )得( )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1、修建是本课要写的生字,观察字的结构,说说要注意的地方。2、关注依次、大致,理解意思。体会大致这个词语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严谨。板块四:设计花钟出示收集的花的图片,介绍开花的时间。模仿第一自然段,介绍自己设计的花钟。板书: 花钟 开放原因 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活动时间 左右 大致 用词准确严谨
精备课教学设计(二稿)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读“芬、芳”等10个字,会写“修、建、芬、芳”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知花钟。3.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背诵第一自然段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进行仿写。教学过程【板块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单元导语页导入让我们跟着本单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吧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观察花,学生齐读课题【板块二】整体感知,理解课题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什么是花钟?2.检查预习判断选择(1)以下哪个注音是错误的?干燥zao组zu成一天之内lei吻wen合()(2)判断以下内容是否正确①万寿菊下午五点开花,紫茉莉三点开花()②昙花的花瓣娇嫩,只适宜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3.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是花钟吗?从课文的哪部分知道?完成作业本p41T4交流4.品词“大致”“依次开放”这些词你认为哪一个可以去掉?(如“大致”即大概的意思,模糊的语言却很准确)4.指导书写“修建”修:“亻”撇短竖长;中间短竖不宜长;右上折文要写得舒展,下面3撇宜挺,走向一致,且依次渐长,间距均匀,纵向对齐。建:先内后外,多横等距,最后一笔撇舒展【板块三】学习第一段识花名学表达1.花钟就是花的时钟,看看什么花刚开放,就知道大致几点钟,真是有意思。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个花钟上都有哪些花,又分别什么时候开放?完成表格1时间花名五点左右睡莲……汇报(1)读一读时间词,你发现了什么?(时间顺序写)(2)比较表达句1: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句2:五点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用不确定的词语,表明作者观察的很仔细,用词很准确)(3)借助表格复述,你发现和书上的介绍有什么不同?(按照表格介绍都是先时间再说花儿开放)(4)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交流两组的不同之处,再读一读体会作者语言的多样。预设:第一组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名字,最后写花开放;第二组先写花名,再写花开的时间,最后写花开放的状态2.同样是写花开,作者分别是怎么形容的?完成表2时间花名开放姿态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五点左右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醒来……(1)交流表格(2)理解“欣然怒放”。出示万寿菊图片,做一做“怒放”的动作(3)合作朗读体会表达男生读“花名+开了”,女生读“花名+开放姿态”男:牵牛花,开了。女: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对比交流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4)你能模仿这些句子,写一写你喜欢的花吗?(出示课后第二题图片加上时间)3.复习回忆找关键句(1)三年级上册我们第六单元我们学习了围绕一句话把意思写清楚,回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几段,它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这句话就叫?(关键句)(2)迁移运用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本段主要意思,找一找没有哪一句话能帮助你(3)这句话不够简洁,怎么办?(删除联系不紧密的语言)概括段意: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4)小结: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我们可以借助关键句来概括,而关键句的位置可能在开头/结尾,也可能在第二句;如果关键句不能直接用,试着删一删让它更简洁。【板块四】合作朗读尝试背诵1.师生合作第一自然段。2.指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一、二句话。(2)引导学生结合表格,读一读,背一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借助关键语句,并整合信息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大意。2.试着运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1.复习字词①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紫茉莉月光花夜来香昙花②绽开醒来苏醒舒展关系干燥灼伤修建③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欣然怒放含笑一现2.出示课文第二段1-2句,让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板块二】实验探究花开时间1.为什么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呢,作者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第二段就是作者所有的实验资料,你能我们能不能帮他整理出一份实验表格出示表3研究的问题观察对象1昙花观察发现2观察结论2.交流表格(1)昙花的观察发现是?(2)为什么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开放?相机教学词语·“干燥、灼烧”:出示图片简单说说词意,指导发现燥、灼均为形声字·淡雅:出示两幅牡丹和昙花图片,说说淡雅(3)其他花开放时间的发现?3实验的结论就是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回顾上一节课概括段意的方法(有时借助关键句概括,但句子不完整时,还要学会合起来)【板块三】迁移运用整合段意1.阅读《植物的睡眠》,要求默读文章,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植物的睡眠》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成,白天舒展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无数的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触过的含羞草叶子。娇柔艳丽的花朵也需要睡眠。夕阳西下时,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闭拢花瓣,进入睡眠状态。蒲公英的花瓣向上竖起来,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精备课教学设计(三稿)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运用归类、分辨的方法,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学写“醒、寿”等6个生字。2.通过朗读、对比,领悟文本语言的多样性、有序性,积累语言,并仿写运用。(重难点)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板块一 :“钟”字入手,揭示课题 揭题多媒体出示钟面,播放“滴答滴答”的钟声,板书“钟”。今天我们要见识一面与众不同的钟,没有时针,没有分针,却能让我们知道大致的时间,它就是——花钟。(出示花钟图片,补充课题)2.质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花钟是什么样子的?花钟里有什么花?花钟为什么能报时?板块二:初读课文,认识“花钟”学习活动一:让我们带着疑问,翻开书本,自由读课文,读通文章,找一找什么是“花钟”?选择和判断①选出加点字读音有错的选项 第一组:①芬(fēn)芳(fāng) ②内(nèi)容 ③关系(jì)第二组:①干燥(zào) ②组(zhǔ)成 ③适(shì)宜 第三组:①吻(w ng)合 ②淡雅(yǎ) ③ 灼(zhuó)伤②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欣然怒放,这些词语都是描写鲜花的。( )③花钟里种满了不同种类的鲜花,这些鲜花是同一时间开放的。( )在课文中找出什么是“花钟”?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①写一写“修建”,提示书写要点。②填一填,说一说板块三:细读“花钟” 品悟语言1.寻花名 找花时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对照课文插图,圈画花名和开放的时间。(板贴板书)谈发现:时间的位置不同,“左右”体现用词的准确性......2.赏花开 品语言学习活动二: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花开的?①交流:你觉得哪种花的开放很有趣?学生随机交流。小结:在作者笔下,这些花儿就像人一样,会吹喇叭,会绽开笑脸,会睡觉,会舒展筋骨......多么生动有趣呀!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板书:当做人来写)②比较:和课文相比,你喜欢哪段文字?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下午五点,紫茉莉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小结: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写花开了,生动又充满情趣,师生合作朗读。(板书:不同的表达)③辨别:有个马虎大王,背诵课文时记不清了,这样描写鲜花行吗?说说理由 凌晨四点,牵牛花绽开了笑脸;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七点,睡莲欣然怒放; 下午三点,万寿菊从梦中醒来...... 紫色的小喇叭写出了牵牛花的颜色和样子。睡莲的名字对应“从梦中醒来”更合适。万寿菊花朵开得很大很热闹。理解“欣然怒放”是怎样地开放?“怒”,选择字典义项理解,(怒:a.生气,愤怒;b.盛大) 小结:写花的开放,要抓住花的颜色、样子、动态来描写。(板书:颜色、样子、动态)④填一填,尝试背诵。3.学方法 来仿写学习活动四:仿照课文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①归纳写法:当做人来写 不同的表达方法(颜色、样子、动态)②展示点评,根据“写法要求”来评价。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观察表格,联系生活学习第二自然段,培养观察兴趣。(重点)2.借助关键语句的提示,运用“删减选用”和“组合修改”的方法,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提高学生辨析能力。(难点)3.通过1+X联读,拓展延伸,巩固借关键语句概括大意的方法。【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花的词语我来读鲜花朵朵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舒展花瓣 含笑一现 依次开放2.花的秘密我知道对照第一课时的板书背诵第一自然段3.为什么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花钟”的秘密。板块二:借助“观察” 探究内容小组合作 填写表格为了研究“植物开花时间为什么不同”,科学家们进行了反复观察。出示学习活动一:小组合作,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整理观察表格。 2.学生汇报 推进学习在交流中联系生活理解“干燥”和“灼伤”的意思。“还有的花”是哪些花?阅读链接: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播花粉的花,称“虫媒花”。蜜蜂的活动时间从春季到秋末。一天中采蜜最旺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上午9-11时。牡丹一年只开一次花,一般在四到五月份开花。早上八点,牡丹花还是闭合的,十点开始慢慢张开花瓣,中午11点左右,完全张开可以看见花蕊。夕阳西下,花瓣慢慢闭合。换词理解“吻合”的意思。 板块三:找关键句 训练概括1.出示交流平台,引出关键语句。学习活动二:对照板书和观察表格,思考第一、二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些关键语句写的?说说理由。2.直接选用 稍作删减(第一自然段)①说一说:学生会找第一句或第二句。②辨一辨: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花,所以第一句不合适。第二句删减后更简洁: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③小结:有时关键语句能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可直接选用如果它不够简洁,我们可以通过删减。3.根据提示 修改组合(第二自然段)①说一说:学生会找第一句或第二句来概括。②辨一辨:你认为可以直接选用第一句或第二句来概括吗?③想一想:根据第一句的提示,去寻找答案,将“观察发现”进行组合修改。 4.“交流平台” 小结方法有时,我们可以直接选用关键语句,或进行适当删减,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而有时我们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对内容进行组合修改,才能完整概括段意。板块四:课外迁移 拓展延伸学习活动三:阅读《植物的睡眠》,完成相关内容。 植物的睡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成,白天舒展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无数的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触过的含羞草叶子。红三叶草到了傍晚。叶柄上的三片小叶就闭合起来,垂下头来准备睡觉。娇柔艳丽的花朵也需要睡眠。夕阳西下时,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闭拢花瓣,进入睡眠状态。蒲公英的花瓣向上竖起来,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植物睡眠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也是一个科学之谜呢!1.读第二自然段,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植物需要睡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植物怎样睡眠2.你能根据关键语句来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大意吗?运用组合修改的方法:植物叶子和花朵都需要睡眠。3.回归单元导语页,总结课堂。 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植物学家能根据植物开花的特点,修建出这么美丽奇妙的花钟,是他们研究自然、留心生活的结果。我们也要用美好的心灵去留心观察,拥抱生活。【板书设计】 九点左右 昙花 写法: 晚上八点 夜来香 当作人来写 凌晨四点 牵牛花七点 月光花 不同的表达 (颜色、样子、动态) 下午五点 紫茉莉 五点左右 蔷薇 关键句: 下午三点 万寿菊 七点 睡莲 删减选用 中午十二点 午时花 组合修改
第一次试教研讨记录 要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兴趣和文本特点,把“品味和发展语言”作为课堂重点,第一自然段可设计如下环节:一、自读圈点,初步感悟,二、比较句子,品味语言,三、自读自悟,积累语言,四、仿写延伸,积累语言。这样的环节设计,既有前后关联,又有层次递进,层层内化地将学生引领进入“花钟”的奇妙世界之中。
第二次试教研讨记录 本课的难点是“找关键句训练概括”板块。由交流平台中,学生熟悉的三上《富饶的西沙群岛》引出关键语句。出示学习任务:对照板书和观察表格,思考第一、二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些关键语句写的?第1自然段学生的分歧会在第1句和第2句。到底哪一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呢?针对孩子们提出的不同意见,老师并不是硬性地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展开思辨,不同观点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再次走进文本梳理,很容易发现这一自然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依次介绍了9种花开放的时间及开放时的姿态。此时,对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句为本段的关键句,其中的原因学生已经豁然开朗了。随即引导,有时关键语句能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果它不够简洁,我们可以通过删减,让它变得更简洁。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很多孩子一下子就找到了第一句话,这句话到底能不能概括大意呢?之前的观察列表又派上了用场。根据第一句的提示,影响花开时间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一下子就知道了,要将观察发现所得进行组合修改才能得出结论,而这个结论就能完整地概括大意了。
备课反思
一是关注语言积累,重视表达运用。本课语言生动形象,在第一自然段中写花的开放,语言表达形式极其丰富。同样写花开,所用的表达方法不同,用吹起紫色的小喇叭,舒展开自己的花瓣,从梦中醒来,欣然怒放等把花开写得生动、有情趣。在朗读、比较中体会不同表达的好处,并仿照课文表达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二是指向方法习得,梯度有效训练。本册第三单元沿用三年级上册典型段落编排的方式,着力在“一段话意思的理解”上下功夫,而第四单元语文关键能力的形成则由“理解”向“概括”提升。让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本单元的重点目标与中心任务。本课是达成单元目标的第一篇课文,重在方法的发现和习得。教师在本课教学中,结合“交流平台”,设计梯度,逐步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并学习通过删减、组合修改等方法来概括段意。
问题: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观察对象1:__________
观察对象2:___________
观察发现2: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发现1: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观察发现2:还有的花,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观察发现1: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观察结论:植物开花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花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