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9 21:1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课件
杞人忧天
1.理解课文,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句式。(重点)
2.理解寓意,从故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难点)
学习目标
3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它是道家典籍之一,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其中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列子,名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作品简介
学习生字
舍 然
shì
杞 人忧天

理解词语
通假字:其人舍然大喜
(“舍”,同“释”,解除、消除)
奈何忧崩坠乎
古义:为何,为什么;今义:怎么办。
有所中伤
古义:伤害,受伤;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因往晓之
古义:开导;今义:知道。
积块耳
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杞人忧天:
废寝忘食:
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古今异义:
成语积累: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并自己尝试理解课文的意思。
课文理解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译文: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崩塌,坠落。
没有地方存身。亡,无,没有。寄,存放。
课文理解
杞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译文: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之,的。忧,忧愁、担心。
告知,开导。
没有一处没有气。
身体四肢的活动。
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课文理解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译文:那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果然,果真。
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吗?星宿,泛指星辰。
课文理解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纵使,即使。
伤害,受伤。
课文理解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译文: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聚积的土块。
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四方。
课文理解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释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然:……的样子。
核心问题
“亦不能有所中伤”的解释?有什么作用?
他的解释是不科学的,但这代表了当时人们认识事物的水平。同时,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忧”是毫无根据的瞎担心。
延伸问题
如何看待开导者“日月星宿,亦有所中伤”的解释?有什么作用?
他的解释是不科学的,但这代表了当时人们认识事物的水平。同时,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忧”是毫无根据的瞎担心。
杞人反复提出问题,说明了什么?
杞人反复提出问题,实则反映他内心的重重忧虑,照应了前文废寝忘食。
延伸问题
两个“喜”分别有什么作用?
前一个“喜”表现了杞人内心的担心解除后的放心、喜悦心情;后一个“喜”则表现了开导者的热心与善良的品质,他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课文结构
晓——(忧彼之所忧者)
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舍然大喜(废寝食)
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天,积气——奈何忧崩坠乎?
日月……光耀者—— 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地,积块——奈何忧其坏?
课文主旨
《杞人忧天》通过写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是不必要的。
推荐阅读
杯弓蛇影
晋朝人乐广曾经请朋友到家里喝酒。当那个朋友喝了一口酒,正准备把杯子放到桌上的时候,突然看见杯子里漂着一条小蛇,心里就有点不安,不过还是勉强喝了那杯酒。
回家之后,那个朋友就生了病。乐广派人去问候他,才知道原因是他怀疑杯子里有小蛇。所以,乐广很仔细地观察他家一遍,追究事情的缘由。
推荐阅读
后来,他发现墙上挂了一把弓,弓的影子倒映在酒杯里看起来很像一条小蛇。后来,他再把朋友请到家里,让他朋友看清楚墙上的弓,再请他看看杯子里的东西。最后,他朋友终于明白杯子里并没有小蛇的时候,病立刻就好了。
国学诵读
1.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译文】自满会引来损失,虚心能获得好处,这是自然的规律。
2.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 坊记》
【译文】君子尊重别人而把自己看得很轻,(凡事)先考虑别人,最后考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