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光的折射
01 知识管理
1.光的折射
概念理解: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海市蜃楼、筷子在水中变“折”、雨后彩虹等.
2.光的折射规律
内 容: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随入射角的减小而 .
说 明:(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当光垂直入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时,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此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均等于零度.
02 基础题
1.(呼和浩特中考)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2.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A.α=30°,β<60°
B.α=60°,β>60°
C.α=30°,β>60°
D.α=60°,β<60°
3.(泰安中考)如图列出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4.(嘉兴中考)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则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路可逆
5.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
B.前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
C.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贵港中考)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光的反射线和光的大致折射方向.
7.(安徽中考)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
(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
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03 中档题
8.(厦门中考)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很难成功.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
9.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D.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10.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这样做是为了 .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3)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拓展题
11.(多选)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经过连续几天观察,晓霞同学发现: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池内水面升至a位置时,她在池旁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升至b位置时,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下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
C.Q点在S点的上方 D.Q点在S点的下方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知识管理
1.偏折 2.同一 法线 增大 减小
基础题
1.C 2.A 3.B 4.C 5.A 6. 7.(1) (2)C
中档题
8.B 9.C 10.(1)更好的显示光路 (2)①反射 折射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3)是 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拓展题
11.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