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四川省岳池县伏龙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习题选有参考答案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
B.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会聚于一点
C.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能相交
D.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2、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
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透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时,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距离蜡烛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9cm<f<16cm;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18cm<f<32cm;凸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16cm<f<25cm; 能看见光屏上的像是有反射光进入人眼
D.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18cm<f<50cm;光通过凸透镜时遵守光的折射规律
6、当一双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 )
A.变厚 B.变薄 C.不变 D.无法判断
7、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
A.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 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8、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B. 通过透镜的每一条光路都是可逆的
C. 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强
D. 凸透镜的边缘一定比中央薄
9、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10、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11、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B.能在光屏上成像,一定是虚像
C.只将烛焰靠近凸透镜,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
D.只将烛焰和光屏交换位置,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
1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 幻灯机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二、填空题。
14、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在这些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15、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所示为人脸识别考勤机,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对光线产生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使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16、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__凸__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 __。.
17、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下图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_____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_____相当于凸透镜,_____相当于光屏
18、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 。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
*19、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了,此时来自远处房至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或“后”)方.当他伸直手臂时,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
20、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 时,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1、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______立、放大的实像。
三、作图题。
22、如图所示,图中已画出由烛焰上S点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其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折射光线,并标明发光点S的像点S的位置。(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cm。
(2)此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 实像。
(3)若将蜡烛由如图位置向右移动至15cm处,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为使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可进行的操作: 。
(4)小宇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发现始终无法在光屏上找到像,因为此时成的是 像。
五、计算题。
24、一凸透镜焦距20cm,在凸透镜前60cm处放置一线状物体AB高40cm,在凸透镜的另一侧20cm处,有一垂直透镜主轴的平面镜PQ,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倒立”)的,求出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2022秋四川省岳池县伏龙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习题选有参考答案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
B.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会聚于一点
C.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能相交
D.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答案】A。
2、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
【答案】A
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答案】A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透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时,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答案】D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距离蜡烛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9cm<f<16cm;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18cm<f<32cm;凸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16cm<f<25cm; 能看见光屏上的像是有反射光进入人眼
D.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18cm<f<50cm;光通过凸透镜时遵守光的折射规律
【答案】A
6、当一双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 )
A.变厚 B.变薄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B
7、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
A.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 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8、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B. 通过透镜的每一条光路都是可逆的
C. 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强
D. 凸透镜的边缘一定比中央薄
【答案】C
9、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答案】C。
10、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答案】C
11、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B.能在光屏上成像,一定是虚像
C.只将烛焰靠近凸透镜,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
D.只将烛焰和光屏交换位置,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
【答案】D
1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
1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 幻灯机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答案】C
二、填空题。
14、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在这些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答案】ABD;中间比边缘厚;会聚;CE;中间比边缘薄;发散
15、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所示为人脸识别考勤机,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对光线产生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使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答案】人脸 漫反射 缩小
16、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__凸__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 __。.
【答案】凸 _u>2f(或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
17、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下图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_____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_____相当于凸透镜,_____相当于光屏
【答案】树 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 视网膜
18、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 。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实 f<u<2f 虚
*19、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了,此时来自远处房至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或“后”)方.当他伸直手臂时,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
【答案】前 实 右
20、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 时,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答案】最短 10.0cm
21、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______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凸透镜 倒
三、作图题。
22、如图所示,图中已画出由烛焰上S点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其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折射光线,并标明发光点S的像点S的位置。(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cm。
(2)此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 实像。
(3)若将蜡烛由如图位置向右移动至15cm处,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为使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可进行的操作: 。
(4)小宇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发现始终无法在光屏上找到像,因为此时成的是 像。
【答案】(1)15.0; (2)缩小; (3)向左移动凸透镜; (4)虚。
【解析】(1)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5.0cm﹣50.0cm=15.0cm。
(2)由图可知物距u=50.0cm﹣10.0cm=40.0cm>2f=2×10cm=20cm,
所以,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3)若将蜡烛由如图位置向右移动至15cm处,则物距减小,此时像距应变大;由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可以向左移动凸透镜。
(4)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虚像,所以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无法在光屏上找到像。
五、计算题。
24、一凸透镜焦距20cm,在凸透镜前60cm处放置一线状物体AB高40cm,在凸透镜的另一侧20cm处,有一垂直透镜主轴的平面镜PQ,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倒立”)的,求出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答案】倒立;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在距凸透镜10cm处,大小20cm。
【解析】由题知,f=20cm,AB=40cm,BO=60cm,
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画出物体AB经凸透镜所成像A″B″,而平面镜放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即右侧焦点处,A点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再经平面镜反射后交于A',由此可得到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A′B′是倒立的,如下图所示: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A′B′与A″B″关于平面镜对称,
由凸透镜成像公式=+有:=+
即:=+,
解得:B″O=30cm,
所以:B′F=B″F=B″O﹣OF=30cm﹣20cm=10cm,
所以:OB′=OF﹣B′F=20cm﹣10cm=10cm,
即: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在距凸透镜10cm处;
因为Rt△COF∽Rt△A″B″F,且B″F=OF,
所以:A′B′=A″B″=CO=AB=×40cm=20cm,
即:物体依次经过凸透镜、平面镜后所成的像大小为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