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范进中举
———品读文章,探究人物
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出自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其中的精彩篇章之一,被选入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通过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刻画了一个可怜可悲的读书人形象。范进是小说中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的典型,深入分析理解其形象就能让学生对《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小说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点,初步学会了对人物的分析和情节的梳理,但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还有一定的难度。本课的难点在于文章篇幅较长,文言味浓重,情节复杂,对学生的古典名著记忆也要求较高。老师要利用、利用学生已有的初步认识,进一步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的变化,体会人物性格特征,欣赏明清白话小说的语言特色。
设计思想: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小说,我们要掌握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形成的原因是本课难点。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阅读兴趣。因此这次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情境式任务设置方法,让学生模拟医生”望、闻、问、切“环节,采用品读法、对比法、合作探究法,在趣味盎然中学习,懂做人,养情趣,明事理,提素养。
资源与工具:触控一体机
方法与策略:品读法、分析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目标:
1、品味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和动作,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了解夸张、对比手法,体会讽刺小说的特点。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影响,进而把握作品主题。
教学重点:
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进而对人物性格定位。
教学难点:
分析“范进喜极而疯”这一闹剧的典型意义,以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将某本书、某部电影、某部电视剧的全名淡忘,但提及其中的主角或某个配角时,我们却仍记忆犹新。这是为什么呢?我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因为人物塑造的深入人心,那么在本文中,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深刻呢?
我发现好多同学选择的是范进。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范进在本文中的经历如下:考中秀才、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喜极而疯、清醒、欣然接受追捧。这样冰火两重天的生活好似坐过山车一般精彩,而且范进在中举前后性格迥异,判若两人,是不是他喜极而疯之后的后遗症呢?今天我们一同以一个医者的身份来为其进行诊断,好好瞧瞧,这蹊跷的病到底因何而起?
二、教学过程
(一)ICU重症患者:范进
病历卡
姓名 年龄 症状
第一步:望
请跳读全文中有关范进的内容,将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勾划出来,并在其旁做批注。
预设:
1、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2、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3、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
4、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
5、“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请刘家宇和梁嘉宇来读一下自己品析的句子。
预设: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细读感悟
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范进中举后的欣喜若狂,个“好”字,说明他深知功名一旦实现,富貴荣华滚滚而来。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
②【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细读感悟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用“爬将起来”“拍着手”“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和“大笑”这样的神态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而语言部分,用了重复的语言,强调了范进内心的狂喜,反映了他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从多种描写方法的角度,来赏析人物形象。
第二步闻
你从中嗅出了范进身上什么气息?
预设:
对强者的懦气、书生的迂腐气、对科举的痴迷气、如鱼得水的官气。
设计意图:对学生高度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三步问:
假如你是范进邻居,有幸能一睹举人老爷风采,你会问他些什么问题。
1、你为什么在科举之路上不停下脚步?
2、为什么两次考中,第一次你身体无恙,第二次却身体抱恙了呢?
3、我感觉你中举之后性格有很大变化,为什么,是的身体抱恙后遗症吗?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对文章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四步切
小组会诊,寻找原因(范进早已故去,他如何回答,我们无从得知,假如你是范进你如何回答?)
预设:
1、科举考试最强烈的诱惑力就是,“鲤鱼跃龙门”,一通过了科举考试,考中了秀才,考中了举人,改变了社会地位、改变了家庭境况,所以它值得读书人花费甚至一生的时光。长途的跋涉走科举考试的道路,非常艰难,但是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彻底改变读书人的生活地位。对我们来说,这在精神上是一种动力。
预设:
2、第一次考中没能彻底改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我一心想做个读书人。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里,读书是我惟一通达“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的独木桥。我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即使几十年屡试不第,我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我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光宗耀祖,茅棚生辉。只有中举才能改变我的命运。我三十多年忍受邻里的揶揄、老丈人的责骂,我心里的苦,谁知道?为了参加乡试,母亲妻儿饿了好几天,我心酸呀。如今我高中了,我怎么不欣喜?从此财源不断,从此不必挨饿受冻,从此不会被嬉笑,不会被责骂,满心的的欣悦铺天盖地而来。
预设:
3、“变?”(范进说到此处,笑了笑,摇摇头,不急不缓地走了-------
请大家来为他补充没说的话。)
预设:
我从没有变,我始终如一,只是你们没有发现而已。
专家会诊交流:
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圆滑世故、逢迎自如,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另外,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设计意图:感知范进艺术形象。
(二)轻症患者
1、万人众相猜猜猜
①说话粗俗、口不择言、典型的语言暴力者,浑身铜臭味、句句不离钱,有时高高在上、有时又胆小如鼠,惯会见风使舵。
预设:
胡屠夫的语言、胡屠夫的大腹便便、胡屠夫的手
动作、语言描写,写出其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的心理,暴露胡屠户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讽刺意味十足。
②同为乡领几十载,从未谋面不往来,一朝中举登门拜又送银子又送宅,虽无血亲,情胜亲。
预设:
张乡绅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道貌岸然,老奸巨猾。范进中举前他不闻不问,并没有交往;但是就在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既送钱又送房,还和范进称兄道弟。他构建了一张庞大的官僚网络,网罗着每一个靠近官位的人,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张乡绅的目的是为了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
③众乡邻的“迷之行为”
预设:
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他家断粮饿了两三天,没有一位相邻来过问;中举后对他热情祝贺,有的拿鸡蛋,也有拿酒、拿米的到他家来,也有捉两只鸡来的。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
预设:
反映了他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性格。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者巴结讨好、对贫穷落魄者冷漠无情的社会现状,从他们身上可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特色?
反常法塑造人物形象、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夸张的修辞手法、对比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对次要人物性格的把握,以及了解他们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2、症断结果: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思想的腐蚀,社会的丑恶的道德风尚,才使得这些好亲人、好兄弟、好乡邻如此冷漠、自私、势利。
三、健康小提示
作品以范进中举前后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把各种人物搬到生活的舞台上,调动讽刺艺术的各种手段,让一幕幕精采场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通过范进和胡屠户这两个典型形象的塑造,无情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对人们思想的腐蚀,谴责了追求功名富贵的思想和封建社会的丑恶的道德风尚。
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理性面对社会的功名富贵热。
四、学习收获
经典的人物形象,有代表性的人物群像,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能让小说更精彩。
作业布置:(三选一)
1、有人说范进是一个让人可悲可怜又可笑的人,他不会种田、不会做工、不会经商,只是个书呆子,百无一是;也有人说范进是一个执着的人、上进的人,你怎么看?
2、请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班级里的一位同学,然后让大家猜一猜,比比谁写的最像。
3、范进中举续写:话说范进中举当日,范进正站在门口,对张乡绅说:‘慢走,慢走。"还没说只听一阵马蹄声由远至近而来,马匹上坐着三个人,正是当初的报录之人,其中一个人下马问道:“哪个是范进 快出来!张乡绅大叱:“放肆!尔等何人 世先生的名字也是你们敢叫的 见了世先生还不下跪!"三人见张乡绅身着华丽,心知是贵人,不敢怠慢。说道:“老爷有所不知,此次中举的是是邻村中一个同名的人啊,可不是眼前的范进!接着又亮出官府文书……
学习评价: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满分 自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10分
积极 积极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10分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10分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20分
思维的条理性 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25分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25分
总计
努力方向
设计意图:及时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习热情。
板书设计:
ICU 普通病房
范进 众人
诊断结果:
健康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