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
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章第2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前面第一章学习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学生对各种动物的行为也有所认识,但是,具体怎么区分动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更没有深刻体会学习行为的意义。本课时的重点是对这两种行为的区分,初步认识动物行为的意义,为下一课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意识的情感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学生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下一节课的教学及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地位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阐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的组织实施。
教学准备
动物行为的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师】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动物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例子?
这些运动方式对动物本身有什么意义
【学生】鸭子取食、人吃饭等。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正确。请示着给动物行为下个定义。
【学生】试着表达。
【教师】课件给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若你是科学家,如何将多样的动物行为进行分类呢?
【学生】试着表达。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教师】评价并修正。如果我们按照功能分:取食行为、育雏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和繁殖行为等;若按照行为获得的途径划分:可以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哪两种?
【学生】讨论不难答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师】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P47,思考乌鸦可能用什么方法来吃核桃?在没有核桃夹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地把核桃夹碎?乌鸦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若不是,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讨论但难以准确作答。
【教师】如何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目标。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的内容,带着待解决的问题进入探究学习之中。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7最后一段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描述,告诉我,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
【学生】动物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只受动物遗传因素影响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指的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设计意图】阅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下定义能力的培养。
【教师】先天性行为真的生来就有的吗?只受动物遗传因素影响吗?这些行为是好还是不好呢?学习行为真的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吗?这些行为是好还是不好呢?若同学们怀疑教材上的结论呢?怎么办?
【学生】应不难想到:观察或实验找证据。
【设计意图】激发深度学习的热情,培养置疑精神和探究思想。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找证据,解决你们的置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48页的资料分析。
问题1:下面哪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学生】回头分析作答。
【教师】你们是如何区分的?组织学生完成课件上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比较表填写。
比较内容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动物生物就有的 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决定因素 受遗传因素决定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意 义 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 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设计意图】 (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
的基础
)及时反馈知识。
【教师】继续组织思考:
问题2:资料一和资料二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问题3:对比资料三和资料四,说说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问题4:对比资料一和资料六,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学生】依据提示进行思考,将回答记录在本子上。最后每小组反馈一个最佳答案。
【教师】评价并讲述修正,问题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问题3: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研究发现,就连动物界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能力的。
问题4:有差别。动物越高等,神经系统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的种类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多成年动物都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综合。
(针对每个问题补充学生的不足,若学生回答正确则不再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合作学习及思考表达能力。
【教师】我们开始讨论的乌鸦的学习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呢?同学们明白了吗?关于教材上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行为的描述同学们还置疑吗?
【学生】完成反思、表达。
【设计意图】回应开始并结束本节课,让学生反思,建立科学的观点如何建立。
【教师】现在我们小结一下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和学生一起给出概念图。
【学生】参与概念图的构建和表述。
【教师】简单练习应用:判断下列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1.婴儿嘴唇碰到母亲乳头,开始吮吸。
2.小狗做算术。
3.燕雀替杜鹃孵卵,并哺育小杜鹃。
4.手碰到热壶,立即缩回。
5.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小鸡奔过来等待食物。
【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教材的资料发现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请同学们在今天课后完成一个探究一种动物的行为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困难讲出来老师帮你?
【学生】表达完成任务的困惑。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完成探究的环节: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制订检验假设的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
【巩固练习】完成教材52页的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上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并对教材现成的结论假定出了怀疑,然后引导他们为解决问题和找证据而学习,学习过程是体验式的探究过程,教师在课前应准备好一定量的资料,教学主要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从观察探究的技能本身来说难度都不会太大,但要设计好观察探究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流程做好正确引导,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引导。让学学体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获得知识,并培养提高表达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