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第5章《病毒》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第5章《病毒》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0 10:2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病毒》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
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认同病毒可以被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病毒的结构繁殖。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等素材。
教学过程
【教师】阅读课本89页“想一想,议一议”,回答问题:病毒与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忆前三节所学,回答除病毒外,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教师】使学生认识到病毒与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设计意图】通过回答问题,回顾以前的知识,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PPT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
1、知道病毒的发现过程
2、说出病毒的种类
3、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4、知道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设计意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P89,思考:
1、是谁发现了病毒?
2、尝试叙述病毒的发现过程。
【学生】阅读学习,逐一思考表述。
【教师】评价修正学生的回答,讲述: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将细菌滤出,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了“滤过性病毒”。后来,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口蹄疫也是“滤过性病毒” 引起的。
随着科学的进步,在20世纪初 ,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并板书病毒的发现。
【设计意图】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0,思考:1、病毒的形态、大小如何?2、病毒怎样生活?3、病毒根据它们寄主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三类?4、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5、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学生】阅读学习,逐一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并形成统一意见。
【教师】针对每个问题找不同小组代表回答,请别的小组修正补充。
【学生】参与知识的得出过程。
【教师】课件展示:病毒的形态、病毒的大小、病毒的生活方式、病毒的分类、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繁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讨论,体验合作学习,提高归纳表达能力。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P91-92相关内容,思考:病毒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学习,思考。
【教师】展示SARS的流行图片及SARS病毒 、艾滋病的图片及病毒,植物病毒病让学生归纳说明了什么?
(
SARS
病毒
)
【教师】请一位学生回答。
另一学生评价修正,最后教师总结。
【学生】参与知识的得出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由于绿脓杆菌对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感染不容易控制,患者常常继发败血病。用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绿脓杆菌属于哪一类生物(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霉菌
(2)学习本节后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控制绿脓杆菌?为什么?
【学生】参与分析过程。
【教师】讲解: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效果好。因为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消灭绿脓杆菌,并且对人体没有危害。这个例子能说明病毒的什么用途?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看待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危害,在人类不断认知的过程中也可为人类所用。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忆、整理作答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评价并修正。板书或课件给出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养成学习过程中小结整理的习惯,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习题巩固】完成教材92页练习题。
教学反思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媒体等渠道已经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作用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教学过程中过程自主学习、观察图片,听讲进行学习,体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并培养提高表达能力,最后的小结和练习是加强了对本节知识的整理和记忆,并形成正确学习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