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
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关于生物的分类,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具体内容标准定为“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意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而不是对生物进行属或种水平上的鉴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尝试对常见植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中,对植物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本节的内容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一个动态认识过程和严谨的思维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口,把知识的传授优化成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3.概述植物的主要特征(如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4.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并初步体验生物分类在科学探究和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等素材。
教学过程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去超市买一瓶酱油的例子切入,让同学思考来到超市用什么方法可最快找到想买的东西?以及超市将商品分类的目的,体会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什么样的分类活动?
【学生】体验分类方便我们在多种多样的信息中更容易地找到我们所要的信息。
【教师】分类的前提必需是需要分类的物品种类繁多,例如,自然界中的植物约有50万种,动物约有150万种,微生物有10多万种。生物约有210多万种。如此多的生物我们很有必要将它们进行分类,那么,生物是怎样被分门别类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设计意图】由日常体验导入,引出要学习的目标,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教师】如果想要了解菜粉蝶的生长发育和行为,你将从下列几本书中选择哪一种?能说一说理由吗?
【学生】思考回答。(看着图片,一般都能答对)
【教师】我们尝试通过分类逐级缩小范围,引导学生对六种植物进行缩小范围分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教师】用课件引导探究,引导流程:观察这六种植物,这些植物都有种子吗?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评价并修正,引导学生将六种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类。
【学生】观察作答。
【教师】评价并修正,引导学生将六种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类。所有孢子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吗?
【学生】观察作答。
【教师】评价并修正,引导学生将六种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类。所有孢子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吗?
【学生】观察作答。
【教师】评价并修正,讲解说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根是假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引导学生将三种孢子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种子里面的子叶片数一样吗?
【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而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
【教师】评价并修正,引导学生将两种种子植物现分类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植物的叶脉都是一样的吗?展示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寻找叶片上的奥秘,通过观察叶片上的脉络。
【教师】讲解给出网状脉和平行脉的概念。我们成功的完成了对肾蕨、葫芦藓、油松、玉米、向日葵、水绵的分类。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了整个分类的过程,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分类的体验。
【教师】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会给出几种答案:按生活环境;按对人类的用途;按有无种子等。
【教师】由于分类的依据中包括人为确定的依据,所以学生的答案应该都是正确的。不过人们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生物,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所以分类必须体现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因此植物学家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同学们可不可以将我们刚才的分类过程和方法用合式的形式写出来?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分类的模型。
【教师】走动给学生以指导。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表达,提高能力。
【教师】学生们都不容易写合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学生们都动手试着表达了,教师要给学生给以鼓励和认可。课件展示合理的检索图。
【学生】体会合理表达的重要性,自省自己表达能力的不足。
【设计意图】学习的同时自省自己表达能力的不足,提醒学习的自觉意识。
【教师】上述各类植物都属于同一分类等级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修正给出:不属于。你能否把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一定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排列?
【学生】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这样排的理由?
【学生】思考表达。
【教师】修正并评价,让学生明白:种子比孢子生命力强,寿命长;在孢子植物中,植物由无根、茎、叶的分化进化到有根、茎、叶的分化;在种子植物中,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对其起了保护作用,因此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增强了,所以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低等。
【教师】动物如何分类呢?用课件讲解动物分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及分类的依据。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知识。本节课同学们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忆表达。
【设计意图】养成学习过程中小结整理的习惯,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习题巩固】完成教材100页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对分类进行尝试,侧重于分类技能的掌握,就知识而言可以说这节课既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总结,也是本章后面知识的基础。我注意到在教参建议里,本节课设计应是2课时,利用的是“生物分类”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分类的技能,而“生物分类”目的是“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所以,尽管生物教学均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但必须压减本课时为1课时。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仍大胆的将植物、动物的进化规律作为贯穿课堂的第一主线。我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也引起了听课老师们一些褒贬不一的争议,但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兴趣盎然的投入课堂的讨论学习中,才能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的乐趣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