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化学《学案导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18份打包下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2014学年化学《学案导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18份打包下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7-31 11:36:54

文档简介

训练2 分散系及其分类
[基础过关]
一、分散系的分类与比较
1. 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种物质里分散着另一种物质的液体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
A.分散质的粒子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4.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
二、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5. 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6.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10-7 m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7.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A.无色透明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8.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 nm~36 nm 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红棕色的Fe2O3
D.向分散系中加入NaCl固体,无明显变化
三、胶体性质的应用
9. 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 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10.下列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将一束强光通过蛋白质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通过溶解、过滤,可以除去食盐中的少量泥沙
[能力提升]
11. 已知胶体遇到酸、碱、盐的溶液均可沉淀。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
A.2 mol·L-1 H2SO4溶液
B.2 mol·L-1 NaOH溶液
C.2 mol·L-1 MgSO4溶液
D.2 mol·L-1 NaCl溶液
12.“纳米材料”是指用特殊方法把固体加工到纳米级(10-9 m~10-7 m)的超细粉末粒,然后用其制得的各种材料。这种材料由于尺寸很小,因而具有许多与传统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质,且很多性能优于普通材料,如耐磨、耐高温、抗腐蚀等。据预测,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会引起生产和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革命性的变化,是21世纪新技术发展的前沿。请回答下列问题:
(1)1纳米(1 nm)是________。
A.1×10-7 m B.1×10-8 m
C.1×10-9 m D.1×10-10 m
(2)如果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A.不稳定,不透明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可能是胶体 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
13.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溶液呈黄色,FeCl3溶液的分散质是________,分散剂是__________。
(2)Fe(OH)3是难溶于水的固体,那么分离Fe(OH)3与水的悬浊液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Fe(OH)3胶体呈红褐色,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以饱和FeCl3溶液为原料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
(5)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除了可通过观察颜色以外,还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色,即可制得________。
(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2)中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在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用来区别____________。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看到混合液的红褐色逐渐变浅,最终又得到棕黄色的FeCl3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拓展探究]
15.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
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D 3.B 4.C 5.B 6.C 7.B 8.B 9.A 10.D 11.A
12.(1)C (2)BC
13.(1)FeCl3 水 (2)过滤
(3)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4)Fe(OH)3悬浊液 FeCl3溶液
(5)丁达尔效应
14.Fe2O3+6HCl===2FeCl3+3H2O
(1)FeCl3+3NaOH===Fe(OH)3↓+3NaCl 复分解
(2)红褐 氢氧化铁胶体
(3)乙 胶体和溶液
(4)Fe(OH)3+3HCl===FeCl3+3H2O 复分解
15.(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 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打开暖瓶(内装有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合理均可)
课件28张PPT。本课栏目开关⑨ ⑧ ①⑥ ③⑤ ⑩ ②④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 溶质 溶质 溶剂 稳定 均一 透明 本课栏目开关B A均一、稳定存在,B中有沉淀析出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 微小水滴(液) 空气(气) 碘(固) 酒精(液) 食盐(固) 水(液) 金属氧化物(固) 玻璃(固)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溶液 胶体 浊液 本课栏目开关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小于1 nm 大于100 nm 1 nm~100 nm 本课栏目开关①⑤ ② ③④ 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蒸馏水 沸腾 饱和 红褐 FeCl3+本课栏目开关 自来水中含有的离子会使氢氧化铁胶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而产生沉淀 加热过度会破坏胶体,生成沉淀 会使氢氧化铁胶体微粒相互碰撞形成大颗粒而沉淀 本课栏目开关悬浊液 滤纸上留有红褐色固体,液体由浑浊变澄清 无变化 胶体可通过滤纸,悬浊液不能通过滤纸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散射作用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变深 Fe(OH)3胶体粒子 本课栏目开关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当加入稀HCl时,Cl-中和正电荷,使Fe(OH)3胶体粒子聚集得到Fe(OH)3沉淀;当再滴入稀HCl时,发生Fe(OH)3+3HCl===FeCl3+3H2O反应,得到FeCl3溶液。 本课栏目开关丁达尔效应 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答案 D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D 本课栏目开关A 本课栏目开关B 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B 本课栏目开关 在水平方向上用激光笔照射两个试剂瓶,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NaCl溶液 分别取两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几滴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Cl溶液,余者为淀粉溶液(或分别取两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几滴碘水,变蓝色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NaCl溶液) 本课栏目开关训练6 氧化剂和还原剂
[基础过关]
一、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
1.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
B.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C.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D.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2. 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
A.Mg变成MgO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Mg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B.KMnO4受热分解时,Mn元素的化合价一方面升高,一方面降低,因此Mn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C.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在反应2H2O2H2↑+O2↑中,H2O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3. 下列反应中,CO2作氧化剂的是 (  )
A.Ca(OH)2+CO2===CaCO3↓+H2O
B.CO2+C2CO
C.2Fe2O3+3C4Fe+3CO2↑
D.CO+H2OH2+CO2
4. 下列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一组是 (  )
A.HNO3、Cl2、FeCl3、KMnO4
B.Al、CO、O2、H2
C.Zn、C、H2、CO
D.KClO3、MnO2、C、Fe
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综合应用
5.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转移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氧化剂
6. 在2FeBr2+3Cl2===2FeCl3+2Br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
A.Fe B.Br
C.Fe和Br D.Cl
7. 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  )
A.3∶1 B.1∶3
C.1∶2 D.2∶1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8. 根据反应式: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9.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反应③中被还原,在反应①中被氧化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
10.PbO2、KMnO4、Cl2、FeCl3、Cu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Cu+2Fe3+===Cu2++2Fe2+
B.10Cl-+2MnO+16H+===2Mn2++5Cl2↑+8H2O
C.2Fe2++Cl2===2Fe3++2Cl-
D.5Pb2++2MnO+2H2O===5PbO2+2Mn2++4H+
[能力提升]
11.在S+2KNO3+3CK2S+N2↑+3CO2↑的反应中,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元素被还原;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__有氧化性,________有还原性;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是还原产物。
12.从下列各组反应中,对比判断哪种粒子的氧化性最强,哪种粒子的还原性最强。
(1)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Cu、Fe、Ag中,________原子还原性最强;Cu2+、Fe2+、Ag+中,__________氧化性最强。
(2)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成棕黄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氯气分子、氯离子、氢离子中________具有氧化性,__________氧化性最强。
13.化学实验中,如使其步骤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骤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下图中:
(1)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________,需用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2)完成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a2Cr2O7+6KI+14HCl===2CrCl3+2NaCl+6KCl+3I2+________。
14.有反应①2H2O+Cl2+SO2===H2SO4+2HCl,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针对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两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中氯化氢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拓展探究]
15.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7种物质:O2、KMnO4、MnSO4、H2SO4、H2O、H2O2、K2SO4。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4)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B 4.C 5.D 6.C 7.C 8.B 9.D 10.D
11.碳 硫、氮 S、KNO3 C S、KNO3 C CO2 K2S、N2
12.(1)Fe Ag+ (2)H+、Cl2 Cl2
13.(1)① ④⑥
(2)Na2Cr2O7+6KI6e-+14HCl===2CrCl3+2NaCl+6KCl+3I2+7H2O
14.(1)KMnO4>Cl2 SO2>HCl (2)98∶73 (3)ab
15.(1)KMnO4 (2)KMnO4―→MnSO4 (3)5∶2 (4)3.36 L
课件27张PPT。本课栏目开关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 本课栏目开关①②④⑥ ④ ⑥ 氧化 反应 还原反应 Na H2O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 表示的是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结果 本课栏目开关表示的是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 本课栏目开关答案本课栏目开关HCl 因为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Al 因为铝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本课栏目开关得到 偏向 失去 偏离 升高 降低 得到 失去 被氧化 被还原 本课栏目开关得到 降低 还原 还原 失去 升高 氧化 氧化 本课栏目开关Cl2 Fe FeCl3 FeCl3 Fe Cl2 KMnO4 KMnO4 O2 K2MnO4、MnO2 KMnO4中的氧元素 KMnO4中的锰元素 本课栏目开关SO2 H2S S H2S S SO2中的硫元素 本课栏目开关还原 氧化 氧化性和还原 Fe+Cu2+===Fe2++Cu Fe Cu 还原 Fe>Cu Cu2+ Fe2+ 氧化 Cu2+>Fe2+ 本课栏目开关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高显氧化,低显还。
中间价态,靠两边。本课栏目开关还原 氧化 本课栏目开关A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答案 B 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D 本课栏目开关B 本课栏目开关A 本课栏目开关Mg2+、H+ I- Fe2+、S 本课栏目开关训练5 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过关]
一、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物质在变化中失去了电子,此物质中的某一元素化合价降低
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D.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 下图为反应Fe+CuSO4===Cu+FeSO4中电子转移的关系图,则图中的元素甲、乙分别表示 (  )
A.Fe、S B.Cu、S
C.Fe、O D.Fe、Cu
3. 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而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许多单质如金属铁、单质氯等。试想,如果把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 (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化合价降低为0
4. 下列变化中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  )
A.Fe3+―→Fe2+ B.Mn2+―→MnO
C.Cl-―→Cl2 D.N2O3―→HNO2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5.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铁质菜刀生锈
6.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H2+CuOCu+H2O
D.2H2O2H2↑+O2↑
7.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CaCO3+2H+===Ca2++CO2↑+H2O
B.2Fe2++Cl2===2Fe3++2Cl-
C.HCO+H+===CO2↑+H2O
D.Na2O+H2O===2Na++2OH-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8.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9. 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
10.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A.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能力提升]
11.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  )
A.2KClO32KCl+3O2↑
B.2P+5Cl22PCl5
C.MnO2+4HCl(浓)MnCl2+2H2O+Cl2↑
D.H2+Cl22HCl
12.磷单质在反应:4P+3KOH+3H2O===3KH2PO2+PH3中 (  )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13.商代炼铜时,所用的矿物原料主要是孔雀石,主要燃料是木炭,在温度1 000 ℃左右冶炼,可能涉及的反应有:
①Cu2(OH)2CO32CuO+CO2↑+H2O;②2CuO+C2Cu+CO2↑;③CuO+COCu+CO2;④CO2+C2CO。
(1)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看,①②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反应③中,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____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
14.有以下反应方程式:
A.CuO+H2Cu+H2O
B.2KClO32KCl+3O2↑
C.Cl2+2NaOH===NaCl+NaClO+H2O
D.2FeBr2+3Cl2===2FeCl3+2Br2
E.MnO2+4HCl(浓)MnCl2+Cl2↑+2H2O
F.2NaBr+Cl2===2NaCl+Br2
G.KClO3+6HCl(浓)===KCl+3H2O+3Cl2↑
H.HgS+O2===Hg+SO2
按要求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序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1)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一种物质中一种元素氧化另一种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生在不同物质间,只有部分元素被氧化或只有部分元素被还原的反应________;
(7)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拓展探究]
15.过氧化氢(H2O2)可作为采矿业的废液消毒剂,如消除采矿废液中有剧毒的氰化钾(KCN,其中N元素为-3价),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A+NH3↑(已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物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若是,请指出被还原的元素;若不是,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D 3.C 4.A 5.C 6.B 7.B 8.B 9.A 10.A 11.C 12.C
13.(1)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2)CO CuO
14.(1)A (2)F (3)B (4)C (5)G (6)EG (7)DH
15.(1)KHCO3
(2)是 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被还原
课件31张PPT。本课栏目开关正价 负价 正价 +1 -2 等于“0” (-2)+(+1)=-1 (+6)+(-2)×4=-2 本课栏目开关+2+4+3+1-1+7+6+4+20-1-1+5+1+4-2+4+6+6-3-3+1+2+4-3+5+2+1+2+2+2+3本课栏目开关化合 分解 置换 复分解 氧化 还原 本课栏目开关碳(得到氧生成了二氧化碳) 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0价升高到+4价 氧化铜(失去氧生成了铜) 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2价降低为0价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本课栏目开关A 本课栏目开关D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形成稳定结构 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B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Fe+Cu2+===Fe2++Cu 该反应中铁原子将电子转移给Cu2+,Fe发生了氧化反应,Cu2+发生了还原反应 本课栏目开关化合反应 有 是 化合反应 无 不是 分解反应 无 不是 本课栏目开关分解反应 有 是 置换反应 有 是 置换反应 有 是 复分解反应 无 不是 复分解反应 无 不是 本课栏目开关化合 分解 置换 复分解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答案 D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D 本课栏目开关D 本课栏目开关A 本课栏目开关B 本课栏目开关置换反应 降低 得到 Al Fe2O3 本课栏目开关训练4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基础过关]
一、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
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H++OH-===H2O的形式
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2. NaHCO3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
A.H+和CO B.HCO和HSO
C.Na+、HCO和H+ D.HCO和H+
3. 离子方程式CO+2H+===CO2↑+H2O表示 (  )
A.碳酸盐与盐酸之间的反应
B.一切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C.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
D.可溶性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4. 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A.HCl溶液+Na2CO3溶液 HCl溶液+NaHCO3溶液
B.NaOH溶液+HCl溶液 Ba(OH)2溶液+H2SO4溶液
C.BaCl2溶液+H2SO4溶液 Ba(OH)2溶液+Na2SO4溶液
D.CaCO3+HCl溶液 Na2CO3溶液+H2SO4溶液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OH-+H+===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6. 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
A.NaOH溶液和FeCl3溶液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和盐酸
7. 与铁、石灰水、石灰石都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
A.盐酸 B.CO2
C.O2 D.Na2CO3溶液
四、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8.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O、CO
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HCO、SO
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NO、SO、CO
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NO
9.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Ba2+、Cl-、SO
B.Ca2+、HCO、Cl-、K+
C.Mg2+、Ag+、NO、Cl-
D.H+、Cl-、Na+、CO
10.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  )
A.Na+、Ag+、CO、Cl-
B.K+、Ba2+、SO、Cl-
C.Na+、K+、CO、Cl-
D.Na+、K+、Cl-、SO
[能力提升]
11.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反应“BaCl2+Na2SO4===BaSO4↓+2NaCl”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而Cl-、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
请你分析:反应“K2CO3+2HCl===2KCl+CO2↑+H2O”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你的想象,在下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12.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盐酸(硫酸),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Na2CO3),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CuCl2),试剂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下列4种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盐酸、BaCl2溶液。
(1)能与Na2CO3溶液发生离子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填空:
(1)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面附有铁锈(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胃液中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或“胃舒平”给病人治疗。
①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15.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如下:
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 mL 1 mol·L-1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再一边不断地滴加1 mol·L-1的H2SO4溶液,并轻轻振荡。试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现象及分析:①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灯泡亮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1.B 2.D 3.C 4.C 5.D 6.C 7.A 8.D 9.B 10.C 11.H+和CO 
2H++CO===CO2↑+H2O
12.(1)适量BaCl2溶液 Ba2++SO===BaSO4↓
(2)适量澄清石灰水 CO+Ca2+===CaCO3↓
(3)适量NaOH溶液 Cu2++2OH-===Cu(OH)2↓
13.(1)盐酸、BaCl2溶液 (2)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3)有气体生成 有难溶物质生成
(4)CO+2H+===CO2↑+H2O、CO+Ba2+===BaCO3↓
14.(1)CaCO3+2H+===Ca2++CO2↑+H2O
Ca2++2OH-+CO2===CaCO3↓+H2O
(2)Fe2O3+6H+===2Fe3++3H2O
Fe+2H+===Fe2++H2↑
(3)①HCO+H+===CO2↑+H2O
②Al(OH)3+3H+===Al3++3H2O
15.(1)①由红色逐渐变为浅红色,最后颜色褪去
Ba(OH)2电离出的OH-与H2SO4电离出的H+中和生成H2O,使烧杯中的c(OH-)逐渐减小,红色逐渐褪去
②随着H2SO4溶液的不断加入,灯泡亮度由明到暗以至熄灭,再逐渐变亮 开始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变小,故灯泡变暗,当烧杯中的Ba(OH)2完全反应时灯泡熄灭,后再加H2SO4,离子浓度又变大,灯泡又变亮
③Ba2+与SO结合生成了BaSO4沉淀
(2)2H++SO+Ba2++2OH-===BaSO4↓+2H2O
课件25张PPT。本课栏目开关生成水,能反应 生成气体,能反应 生成沉淀,能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2HCl+Ba(OH)2
===BaCl2+2H2O 2HCl+Na2CO3===
2NaCl+CO2↑+H2O Ba(OH)2+Na2CO3
===BaCO3↓+
2NaOH 本课栏目开关盐酸、硫酸、硝酸 氢氧化 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钠盐、钾 盐、铵盐、硝酸盐、多数硫酸盐和氯化物 BaSO4、PbSO4、Ag2SO4、AgCl、CaCO3、BaCO3等 本课栏目开关无明显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BaCl2+Na2SO4===BaSO4↓+2NaCl 离子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HCl+NaOH===NaCl+H2O H++OH-===H2O H2SO4+2KOH===K2SO4+2H2O H++OH-===H2O 2HNO3+Ba(OH)2===Ba(NO3)2+2H2O H++OH-===H2O 酸电离出的H+与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水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 OH-与Cu2+结合生成了难溶性的Cu(OH)2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OH-可使酚酞变红色,OH-被H+中和后红色褪去 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气球变大 本课栏目开关Cu2++2OH-===Cu(OH)2↓ OH-+H+===H2O 本课栏目开关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 难溶的物质 气体 易挥发性物质 难电离 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Ba2+ Ag+ 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C 本课栏目开关Ba2+、Cl- BaSO4 没有 本课栏目开关H+、Cu2+、Mg2+ Cu2+ 本课栏目开关OH-+H+===H2O Cu(OH)2+2H+===Cu2++2H2O BaCO3+2H+===Ba2++CO2↑+H2O 本课栏目开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训练(教师备课资料)
一、物质的分类
1. 下列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名称(或俗名)、化学式、类别一致的是 (  )
A.胆矾 CuSO4·5H2O 混合物
B.氖气 Ne 单质
C.烧碱 NaOH 氧化物
D.纯碱 NaOH 碱
2.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NaF、MgO、CaCl2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作用形成,都是化合物
B.HCl、NaOH、SO3、KNO3溶于水后都能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
C.H2O、HCOOH、Cu(NH3)4SO4中均含有氧,都是氧化物
D.CO(NH2)2、(NH4)2SO4、HNO3中都含有氮元素,它们都是常用的氮肥
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石墨 B.干冰 C.盐酸 D.食盐水
二、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
4.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OH-+HCl===H2O+Cl-
B.Ca(OH)2+Cu2+===Ca2++Cu(OH)2
C.Fe+Cu2+===Cu+Fe2+
D.Fe+2H+===Fe3++H2↑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盐酸溶液加到氢氧化铁中:Fe(OH)3+3H+===Fe3++3H2O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Ba2++OH-===BaSO4↓+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2HCO+2OH-===CaCO3↓+CO+2H2O
D.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
三、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6. 实验室中检验CO所用的试剂是 (  )
①盐酸 ②NaOH溶液 ③澄清的石灰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 已知某溶液含有Na+、Ba2+、Fe2+三种阳离子,那么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  )
A.SO B.Cl- C.OH- D.CO
四、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规律的应用
8. 氢化钠(NaH)是一种生氢剂,可发生反应NaH+H2O===NaOH+H2↑,对这一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NaH是氧化剂
B.生成1 mol H2转移2 mol 电子
C.NaOH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1∶1
9. 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已知Na2S4O6是生成物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体系中Au2O是氧化剂
B.Na2S4O6是还原产物
C.该反应体系中起还原作用的元素是Au2O中+1价的Au
D.该反应体系中每转移2 mol电子则消耗1 mol H2O
10.在反应11P+15CuSO4+2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  )
A.mol B.mol C.mol D.mol
五、综合应用题
11.四只试剂瓶中分别装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各题。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 mL,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Ag+、Mg2+、Fe3+、Cu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用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取(2)的滤液加过量的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
A.Cl- B.NO C.CO D.OH-
13.根据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当有2 mol HNO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电子转移数目约为________个。
14.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____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当有1 mol 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___mol。
(3)标明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5.已知酒精(C2H5OH)能与K2Cr2O7和H2SO4的混合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K2Cr2O7+3C2H5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11H2O,且知Cr2O和Cr3+在溶液中分别显橙色和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离子反应。
(2)写出电离方程式:
Cr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Cr2O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能否用这一反应原理来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B 2.A 3.B 4.C 5.B 6.B 7.B 8.D 9.D 10.A
11.(1)稀HNO3 气泡(试管内有气体产生的) Na2CO3溶液 CO+2H+===H2O+CO2↑
(2)Ba(NO3)2溶液 白色沉淀 Na2SO4溶液 Ba2++SO===BaSO4↓
(3)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NaCl溶液 Ag++Cl-===AgCl↓ NaNO3溶液
12.(1)Fe3+、Cu2+
(2)Ag+ Ag++Cl-===AgCl↓
(3)Mg2+ Mg2++2OH-===Mg(OH)2↓ (4)B
13.(1)Cu(NO3)2 NO2 (2)2∶1
(3)32 6.02×1023
14.(1)+1 (2)CuI 0.5
(3)4CuI+Hg===Cu2H失2e-gI4+2C得2×e-u
15.(1)是 (2)Cr2(SO4)3===2Cr3++3SO K2Cr2O7===2K++Cr2O (3)是 铬元素在反应中从+6价变为+3价, 化合价降低了,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
(4)能;该反应前后有颜色变化,Cr2O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颜色由橙色变为绿色。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10-9 m~10-7 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2.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3.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方式。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
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4. 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
5.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A.CaCO3和HCl、Na2CO3和HCl
B.BaCl2和H2SO4、Ba(OH)2和H2SO4
C.HNO3和K2CO3、HCl和NaHCO3
D.KOH和H2SO4、Ba(OH)2和HNO3
6.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Mg2+、Na+、SO B.K+、H+、HCO
C.Cu2+、NO、SO D.Ba2+、NO、CO
7. 在含有NaCl、Na2CO3、NaOH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不变的是 (  )
A.Na+ B.CO C.OH- D.Cl-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
B.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可能呈现正价态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9. X原子转移2个电子给Y原子,形成化合物X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被氧化了
B.X是氧化剂
C.Y发生了氧化反应
D.Y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10.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C.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D.在反应中NH4Cl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1.高倩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她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把火扑灭,却被实验老师及时制止。原因是CO2可以支持镁燃烧发生以下反应:2Mg+CO22MgO+C,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Mg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所以MgO是还原产物
B.由此反应可以判断氧化性:CO2>MgO,还原性:Mg>C
C.CO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
D.Mg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氧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
12.已知:①N2+3H2??2NH3 ②3Cl2+8NH3===N2+6NH4Cl;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NH4Cl>NH3>H2
B.H2>NH3>NH4Cl
C.NH3>NH4Cl>H2
D.H2>NH4Cl>NH3
13.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r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SO2在反应中被还原
C.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D.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
14.在3Cl2+6KOHKClO3+5KCl+3H2O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B.KCl是还原产物,KClO3是氧化产物
C.反应中每消耗3 mol Cl2,转移电子数为5NA
D.被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的5倍
15.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
(  )
A.2∶1 B.1∶2 C.3∶1 D.1∶3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1分)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1)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Cu、Ag的还原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1分)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
淀分离。其流程如图,已知沉淀2为蓝色。
(1)填写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的图中某种物质M的溶液,继续加热至呈红褐色。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1分)已知:Fe2O3+3CO2Fe+3CO2。
(1)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
(3)在该反应中,若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
20.(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了解HCl、NaHSO4、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进行了下列实验:①分别测定了0.1 mol·L-1的HCl、NaHSO4、NaHCO3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HCl溶液中c(H+)=0.1 mol·L-1,NaHSO4溶液中c(H+)=0.1 mol·L-1,而NaHCO3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远远小于0.1 mol·L-1。
②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有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③取少量NaH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1)请根据该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分别写出HCl、NaHSO4、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稀盐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D 4.C 5.D 6.A 7.A 8.A 9.A 10.B 11.B 12.B 13.A 14.A 15.A
16.(1)Fe+Cu2+===Fe2++Cu
(2)红色铜丝上有白色金属Ag附着
Cu+2AgNO3===Cu(NO3)2+2Ag
(3)Fe>Cu>Ag
17.(1)AgCl BaSO4
(2)Ag++Cl-===AgCl↓
H++OH-===H2O,Cu2++2OH-===Cu(OH)2↓
18.(1)A C B D
(2)①FeCl3 ②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物质,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
19.(1) e2O3+3 O 2 得到2×3e-e+3 失去3×2e-O2
(2)Fe2O3 CO (3)22.4 L
20.(1)①HCl===H++Cl-
②NaHSO4===Na++H++SO
③NaHCO3===Na++HCO
(2)Ba2++SO===BaSO4↓
(3)HCO+H+===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