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0 09:2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
少年中国说
教材分析
《少年中国说》是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中年级也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能力,但是概括能力欠缺,不会删选要点。因此怎样结合资料,结合什么样的资料,怎么结合资料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的需要有目的地查找资料,有针对性地使用资料。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梳理文章大意,通过结合注释、等方法理解“矞矞皇皇”“地履其黄”等词义,读懂第二段。
2. 抓住关键字、想象画面、借助字源等方式,感受少年中国的生机勃勃。
3. 通过查找资料、交流讨论,了解今日之中国和当时的中国,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学习筛选概括资料,了解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了解现实背景
1. 联系生活,明确现实背景——中国梦
今年我们迎来了祖国的70华诞。习总书记说的近百年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梦就是强国梦。
早在120年前,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就是《少年中国说》。
(二)结合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目标3)
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读课题:少年中国让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1)“少年中国”就是像少年一样朝气蓬勃的中国。(2)“少年中国”是有希望的中国。
明确文体:出示“说”字在字典中的意思,请选一选。
“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可以用于记叙、说明、议论。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这样的文章。像《爱莲说》《师说》《马说》。
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说一说梁启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1)当时的社会背景:积贫积弱的中国。
(2)作者个人的生平:忧国忧民的情怀。
(3)作者写作的目的:唤醒激励广大青年。
总结搜集资料的方法:我们可以查找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的生平等方面来了解文章背景资料。
视频补充,感性感受
维新变法失败后,这张漫画显示出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如狼似虎地瓜分我们的土地,西欧人称我国为 “老大帝国”说起,日本人叫我们“东亚病夫”。中国人自己都说任何帝国三日便可亡国。
这就是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的中国,所以梁启超愤笔写下了——《少年中国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第二板块:读文识字,疏通文意(目标1)
一、读文识字
(一)请你打开书,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听清楚要求,谁能来大声地读一读你读得最好的一句话?
2, 开小火车读。
3. 读准字音。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助其芒。
师:非常准确。
师:一气呵成。
师:这句话中有个多音字,“爪”齐读。你敢于挑战,文章最难的地方。
师:全文最长的句子,要注意逗号的停顿。
刚才大家都读得很流利,刚才那位同学已经挑战过了,你们能不能挑战成功
四个人读。同桌互读。
二、整体感知
你发现老师找的这几句话都在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作者用了很多事物来比喻少年中国。快速浏览课文,前后讲了什么什么?
明确:
第一段:国之责任全在我中国少年。
第二段:少年中国的形象。
第三段:美哉和壮哉是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叹。
第三板块:抓住关键字理解少年中国的勃勃生机(目标2)
1. 第二段文章的确最难读也最难理解,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学习
看注释,查资料/查字典
2. 默读课文,看注释,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请你拿起笔来划一划。快的同学可以打开课堂作业本,完成第五大题第一小题。
3. 希沃助手。虎和乳虎你觉得哪个比较好?你觉得哪一种比较好?
生:乳虎更能代表少年中国。
抓住潜龙典型句学习。
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为什么写的是潜龙?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潜”的意思,在深渊中一飞冲天。这条沉睡的龙即将苏醒。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条龙?生:飞扬。(有力量的,威武的,生机勃勃的)你能把气势读出来吗?
在中国的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在梁启超的心目中,这就是我们少年中国的形象,我们一起来读。全班读。
总结:运用了这种方法,作者不仅用了龙这种形象,还有
我们抓住了关键字,通过想象画面,通过朗读,体会到少年中国的勃勃生机。(出板贴)
找关键字
方式一:这些东西都跟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呢?请你找出类似乳虎中的乳字一样类似的关键词,想象画面,想象少年中国的勃勃生机。
跟你的小组成员一起交流。看看哪一句你不明白。
提问人很多在;我仿佛看到了一台台超级计算机在思考。
提问人没有: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能提出问题证明你在思考,学会思考是语文学习很重要的能力。
全班交流
(1)直观感受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势不可挡
借助视频理解黄河的伏流是小溪流。
(2)想象画面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象征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象征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
哪一组还想来分享?读出你的气势,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总结:通过想象画面,我们感受到了少年中国的突然崛起和巨大声威。
这么的中国已经成熟了吗?你可以从哪些字感受到这是中国的少年?
抓住“潜”“乳”“试”说明中国正值少年,初露锋芒,就可以让百兽震惶。足以见得少年中国的威力。你能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吗?
(3)关键字理解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象征少年中国初试锋芒,奋发有为。
请你观察这两个字“胎”“硎”。胎字是月字旁,少年中国就像怀中的胎儿,初次绽放。“硎”字是石字旁,一把利剑刚刚磨好。干将,古代十大名剑之一,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
“硎”是什么意思?那“发”呢?还有与前面的“试”优异曲同工之妙。
这就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中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我们学过郑人买履。同一个字,有时候表示名词,这里表示动作。你一般头上戴着什么?他把什么戴在头上?这句话最适合男女对读。要把顶天立地的感觉放进去。
最后一句,我们五年级经常看一本书,上下五千年,上下称为纵。历史是那么悠久。祖国国土辽阔。
感受语言表达形式。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预设1:前面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了事物,后面是描绘事物的。
预设2:押韵。这个自然段以四言韵文的形式呈现,就是因为这样才朗朗上口,读起来有韵味,有气势。
我们合作来读一读。师生合作读。
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我们的少年吧!齐读,在读 课件: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第四板块:结合资料,感受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目标3)
你觉得梁启超的梦想实现了吗?我们国家不仅是进步了,强大了,还有很多走在世界的前端。拿出你搜集的材料,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对材料进行删选整理,选出你们觉得最能代表少年中国意气风发的核心技术,用一句话写在板贴上并贴在黑板上。
师巡视,交流。
生板贴。
师进行归类。看,从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2015年三月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畅想,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现在的中国——,在经济、科技、农业、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正如梁启超所期望的少年中国。
你明白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了吗?
是的,“故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
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啊!是当时多少热血志士仁人的企盼!梁启超言辞切切,写下这篇《少年中国说》希望唤起祖国未来的你们——少年的豪情壮志与努力拼搏!
“故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明日之责任,也在我少年!”
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绚丽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