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C
C
D
D
D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D
B
B
B
A
C
B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2分)
21、(1)稀硫酸 (2)浓硫酸 脱水性
22、(1)食醋 (2)大于 (3)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1)Fe和H2SO4 MnO2和H2O2 (2)Fe+H2SO4=FeSO4+H2↑ 2H2O2===2H2O+O2↑
24、(1)不能 (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使Ca(OH)2析出
(3)会 (4)A=C>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5、H2 随着水的生成,硫酸浓度降低,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生成物可能改变原有反应物的性质或状态 SO2+H2O=H2SO3 B、C
26、红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实验探究题(27、28题每空2分,29题每空1分,共32分)
27、(1)分液漏斗 (2)酸液飞溅水滴在浓硫酸中 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
(3)A (4)搅拌 平衡锥形瓶内的压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过量而呈酸性,故用pH试纸来确认。稀硫酸(或酸);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溶液时消耗了少量酸;
【交流与反思】甲同学消耗了5克水,溶液还剩50克,而溶质没有变还是55×2%=1.1g.所以电解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g/50g×100%=2.2%;
为提高水的导电性,加入酸时,由于溶液中减少的是水,即酸的浓度在增大,所以酸性在增强,pH值在减小.而加入的是碱时,由于也是水在减少,即碱的浓度在增大,所以碱性增强,pH在增大。
四、分析计算题(6分)
温馨提示:凡是在21世纪教育网购买的本编写组的正版资料,如有疑难问题,均可QQ(1617369420)咨询。
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由酸的概念可知,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H2S B.H2O C.CH4 D.NaHSO4
2、在苹果汁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
A.苹果汁一定呈酸性 B.苹果汁的PH一定等于7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苹果汁一定不会呈碱性 D.在苹果汁中滴入石蕊试液可能呈蓝色
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7.2~8.0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使用上述食物中的( )
A.苹果 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
4、如图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曲线图是( )
A B C D
5、下列物质中,可以确定某种物质是酸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D.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6、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 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7、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
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
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8、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溶液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
A、红→蓝→紫 B、紫→蓝→红 C、蓝→紫→红 D、红→紫→蓝
9、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氧化物中,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H2O B、NaOH C、CO2 D、MgO
11、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A.FeCl3 B.MgCl2 C.Al2(SO4)3 D.ZnSO4
12、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O2的溶解度曲线
C.浓盐酸露置空气中 D.等质量的Mg和Fe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13、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人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
14、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 (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15、在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是( )
A.Zn B.BaCl2 C.CaCO3 D.NaOH
16、人的汗液里含有氯化钠,手摸过物体后,指纹线上的汗液就留在了物体上。因此,法医做指纹鉴定时,可选用的试剂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酸碱指示剂 B.AgNO3 C.碘酒 D.酒精
17、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人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H2SO3 == 3S↓ + 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18、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颜色
红
橙
绿
蓝
紫
pH 范围
1~3
4~5
6~7
8~10
11~14
向滴有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
A.由红到蓝 B.由绿到橙 C.由蓝到绿 D.由紫到红
19、如右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
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
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20、初三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非常善于学习,他们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其中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则该溶液肯定不呈碱性
B.将少量稀盐酸滴在某固体上产生了气泡,则该固体肯定是金属
C.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这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在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这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2分)
21、科学晚会上小豆把一张白纸的正反两面向大家展示清楚,然后把白纸用电吹风的热风吹片刻,不一会,白纸上出现了一只小黑猫,大家惊奇不
已。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小豆事先用 画了一只猫;
(2)使白纸出现黑猫的物质是 ;表现该物质具有 性。
22、“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小勇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中,喇叭花很快变成了蓝色;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小勇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 ;
(2)肥皂水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用喇叭花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填序号)。
A.HCl、NaOH B.HCl、NaCl C.NaOH、NaCl D.H2O、NaCl
23、小佳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木炭粉、二氧化锰或铁粉)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她取少量黑色粉末与溶液混合,发现立即产生了大量无色的气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对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她进行了大胆猜想。小佳的猜想可能是:
组合① ;组合② 。
(2)请帮她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A中的试管 (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2)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3)把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Mg和稀盐酸, (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4)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25、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 ,其理由是 。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你的观点是 。SO2是一种有毒气体,容易造成空气污染,与雨水结合会形成酸雨,写出S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下列建筑材料容易被酸雨腐蚀的是(填字母) 。
A.铜栏杆 B.铝合金 C.大理石 D.玻璃
26、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石蕊试液;在烧杯中B中装入10mL浓盐酸,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液体变成 色.由该实验可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1) ;
(2) 。
三、实验探究题(27、28题每空2分,29题每空1分,共32分)
27、如图所示,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加水仪器的名称是
(2)B图锥形瓶内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上述两幅图中,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B图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
28、铜丝表面上常有一层氧化铜,某同学于是把该铜丝放到稀硫酸中浸泡一会,很快铜表面的黑 色氧化铜就没有,该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图中在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另取纯的氧化铜粉末做实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3)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 进行实验II和III,在III中应加入
(4)探究的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II和III所用的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另一种常见物质是
29、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 (选填“酸”、“碱”或“中”)性.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消失。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下同)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
四、分析计算题(6分)
30、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g石灰石样品,把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20g
第二次加入20g
第三次加入20g
第四次加入20g
第五次加入2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15g
10g
5g
4g
m
(1)其中m的值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