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枫树上的喜鹊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9.枫树上的喜鹊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0 09:5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枫树上的喜鹊》,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 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想象丰富,课文图文结合, 富有童真和童趣,是一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展开想象,写句子的典型范本。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喜欢想象,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的两个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
二年级以来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已经岀现了两次,分别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读句子想象画面”,本文是第一次提出了“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是对学生提出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能力要求。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重难点,本篇课文教学,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创设情境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学生进行想象找到共鸣点和切入点。
2.阅读法,我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3.练习设计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充分说明了语文练习的重要性。练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 设计语言训练的练习,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学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讨等方式开展。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我重点说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融旧知
1.引导学生回顾1-4自然段内容
2.出示四个“我喜欢”的句子 相机板书:一棵枫树、喜鹊窝、喜鹊阿姨、 喜鹊弟弟。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集中识字读准字音后,知道文中反复说的“我喜欢”指的是什么后,结合本课的学习目标根据情境,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所以,我运用朗读教学法,一方面对第一课时进行复习,另一方面再次激发学生体会作者的喜欢之情。
(二)理解课文 融感受
新课标提出低段开始培养默读的能力,因此在这个环节之中,我引导学生逐步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在默读中思考“我看到了什么”,进而理解课文,感受“喜欢”之乐。
1.默读课文第5~13自然段,整体捕捉情景 学习提示:想一想,“我”看到了哪些情景?(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看日出)
2.学习5自然段,抓住省略号引发想象。
①想象补白:喜鹊阿姨仅仅是教了这三件事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省略号)
尝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②朗读指导: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看日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一方面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内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语文园地的字词句的运用作好铺垫。
(三)创设情境 融体验
这个环节我上要分两个关卡进行:
1. 创设情境“学拼音”。(学习6-8段,师生对话演读学拼音情景)
“我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你们也想试试吗?”师生合作演读,角色体验读等。
2. 合作表演“看日出”。(学习9-11段,小组合作演读,“看日出”情景)
一人读喜鹊阿姨,一人读喜鹊弟弟,一人读“我”,一人读旁白。
同时提示:注意标点符号,用恰当的语气进行朗读。
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学拼音”。本文中喜鹊的叫声是展开想象的切入点。首先,创设情境,“我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你们也想试试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通过师生合作朗读,角色体验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教师、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最后,从省略号中想象小喜鹊长一声短一声咿呀学语的情景。
2.合作表演“看日出”。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完成教学重难点写下想象之话,做了重要的铺垫。让学生做到了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四)展开想象 融绘写
教师出示图片,并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象,练写,同桌交流表演读对话
①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
②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 ”
同桌互相交流,并且表演读对话。
设计意图:在师生合作读文,意犹未尽之际,及时的岀示有关课后习题情景的两幅图片,并且描述图片,让学生借助提供的两个情景,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想到的内谷写下来。有了前面三个环节的层层铺垫,“把想象的内容写出来”,就变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激情引读 融情感
教师激情的引读:在枫树下,我望着喜鹊的腐,听着喜鹊一家的交流,真是无比的快乐。所以作者在结尾写到—我真高兴啊!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升华情感,读中悟情
(六)整合阅读 融拓展
1.把文章读正确。
2.在梦里,小鸟会对妞妞说些什么?先快和同桌说一说,再试着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运用学到的方法,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进行再巩固。
(七)板书设计(课件出示)
(七)板书设计(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板书围绕文中的“我,喜欢什么来设计,展现:我、枫树、窝、喜鹊、喜爱五个词,并用简笔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化抽象 为形象,使他们更好地把握重点。
202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