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领先:九上科学分节精编检测第1章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时时领先:九上科学分节精编检测第1章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8-01 10:51:15

文档简介

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C
B
D
D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D
B
C
C
C
B
B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1分)
21、碱性 蓝色 变浑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1)③④ (2)⑤ (3)①④
23、(1)取土壤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用玻璃棒沾取上层清液到PH试纸上,对比比色卡
(2) 不适合,因为甜菜是一种适合于在偏碱性土壤里生长的植物,而这里的土壤pH=5,显酸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②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7、(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压强减小 二氧化碳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压强也会变小
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观察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2)根据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的信息,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这种碱可能是氢氧化镁.放置在空气中冷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根据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性质,或者我们很容易会想到是否是碱性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其他的盐;根据氢氧化镁微溶于水的性质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我们可以猜测温度降低,Mg(OH)2溶解度变小了;
(3)根据氢氧化镁微溶于水的性质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我们可以猜测温度降低,Mg(OH)2溶解度变小了,从而设计加热褪色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的实验。
四、分析计算题(9分)
30、(1)碱 酸 (2)红色刚好褪去
(3)解:设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 ?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 ? 80??? ?98
25mL×1.0g/mL×x??24.5mL×1.0g/mL×4.5%
80/98=25mL×1.0g/mL×x/24.5mL×1.0g/mL×4.5%
解得:x=3.6%
答: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
温馨提示:凡是在21世纪教育网购买的本编写组的正版资料,如有疑难问题,均可QQ(1617369420)咨询。
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下列四种物质中酸碱性与众不同的是( )
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玉米粥
2、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锌与稀盐酸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3、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物质恰好反应后,其 溶液仍是红色的是(  )
A.HCl B.HNO3 C.H2SO4 D.K2CO3
4、某化工厂以石灰石、纯碱和水为主要原料制取烧碱.在制取过程中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上述变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A.SO2 B.H2 C.NH3 D.CO2
6、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不能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氯化钠
8、家庭可用石灰水保存鲜蛋,这是一种化学保鲜法,下列对石灰水能保存 鲜蛋叙述正确是( )
A、石灰水具有碱性,杀菌能力较强
B、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Ca(OH)2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CaCO3薄膜
D、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使鸡蛋味道更鲜美
9、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O2+H2O = H2CO3 B.Na2CO3+2HCl = 2NaCl+H2O+CO2↑
C.2NaOH+H2S = Na2S+2H2O D.CO2+2NaOH = Na2CO3+H2O
10、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11、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12、下列物质加入到无色酚酞试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
A.CaO B.MgO   C.Cu(OH)2 D.NaCl
13、对化学概念的正确理解非常重要,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反映碱的共性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2NaOH +CO2 = Na2CO3+H2O B. 2NaOH +CuSO4=Na2SO4+ Cu(OH)2↓
C.Mg(OH)2+H2SO4=MgSO4+2H2O D. Na2O+ H2O =2NaOH
15、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16、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x
y
A
NaOH溶液
稀HCl(过量)
B
稀H2SO4
BaCl2溶液(少量)
C
Ca(OH)2
CO2(适量)
D
Ca(OH)2
Na2CO3
17、m克a%的烧碱溶液与n克a%的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液仍为紫色,则m和n的数值关系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m=n B.m>n C.m18、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9、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2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20、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B C D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1分)
21、将酚酞试液滴入肥皂水中会变为红色,这说明肥皂水呈 性;若将石蕊试液滴入肥皂水中将会变为 色。已知硬水就是含Ca2+和Mg2+较多的水,若在硬水中加入适量澄清肥皂水,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以下五种物质:
①熟石灰 ②稀盐酸 ③浓硫酸 ④氢氧化钠 ⑤氢氧化铝
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可用来干燥气体的是 ;
(2)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_;
(3)在实验室里其水溶液盛装的瓶子不用玻璃塞的是 。
23、某农民欲在一块土地上种植甜菜,他查阅资料得知甜菜是一种适合于在偏碱性土壤里生长的植物。
(1)请你设计实验帮助该农民测定其土壤的酸碱度(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2)若测得该土壤的pH约为5,你认为这块土地是否适合种植甜菜?为什么?

若你认为适合,应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哪种物质对这块土地进行改良?
供选物质:①酸性肥料 ?②熟石灰? ③氢氧化钠
24、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来源:学§科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 __。
(2)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2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l)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 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 。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Na2CO3 B.HCl C.CuSO4 D.NaCl
26、法制周报报道:近日有游客发现,开凿于713年的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脸上出现了黑色条纹,鼻子已经变黑,胸部和腿部也出现好几块大“伤疤”。实际上,这是酸雨与风化给大佛造成的伤害。记者调查发现,所在的岷江上游有造纸和制药企业排放废气、废水,乐山市西北沿成昆铁路正在新建一条工业带,大佛的水渗透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乐山大佛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1)酸雨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它主要是由SO2等酸性气体引起的。试写出该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了探究二氧化硫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小宁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 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由此得到结论: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你认为小宁同学的结论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你认为该如何检验呢? 。
(3)你觉得该如何保护好“乐山大佛”?请提2-3点保护的建议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7、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 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2)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28、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溶液的碱性
(2)据你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是
(3)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推测,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及结论.


29、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 。(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 。
④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 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分析计算题(9分)
30、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如,在一定量的待测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质量分数的碱(或酸)溶液,直到酸、碱正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标准碱(或酸)溶液的多少即可求算出待测酸(或碱)溶液的质量分数。
右图为某次测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所滴加的某标准溶液体积的变化而 变化的关系图。
⑴根据右图曲线可以判断实验中是向_______(填“酸”或“碱”,下同) 溶液(待测液)中滴加__________溶液(标准液)。
⑵在这次测定中,为了指示中和反应刚好完全,用酚酞作指示剂,即在待测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中和反应正好完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⑶如果实验中使用的酸是硫酸,碱是氢氧化钠,且待测液和标准液的密度均以1.0g/mL计。若测定中取用待测液25mL,标准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