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过关测试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过关测试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9 23:3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过关测试卷 含答案解析及作文指导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考试内容:16—18课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抖擞 蓑笠 卖弄 宛转 发髻 迫不急待
B.高邈 吝啬 菜畦 绝别 静谧 截然不同
C.菡萏 徘徊 荫蔽 姊妹 莲蓬 高枕而卧
D.渊博 倘若 淋漓 企盼 感概 不求甚解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
①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州的沙乡农场对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行了长期而细致的 。
②“不待千年成琥珀,直疑六月冻琼浆。”将一颗冰糖放入温水中,看它缓缓 ,
忍不住想要感谢它的发明—遂宁人邹和尚穿越千年为我们带来的丝丝甘甜。
③临仙阁在涪江边上,听春鸟啾啾,唤莲香阵阵,看秋叶簌簌,感冬阳暖暖……
④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公民 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观察 熔化 树立 权力 B.观测 溶化 矗立 权力
C.观察 溶化 矗立 权利 D.观测 熔化 树立 权利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完成了第三季的首轮播放,其时尚化的宣推方式,成为活化传统文化的成功范本。
B.各地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瞄准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成效显著。
C.我国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简称“海斗一号”),近日成功完成万米海试任务,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D.“‘广交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象征,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广东省人大代表动情地说。
4.在学校组织的“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主题活动中,子哲同学写了一段读书心得,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文。(4分)
①这学期我读了不少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动物笑谈》让我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狼》让我明白了善于斗争才能胜利,《猫》让我理解了关注弱小的意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会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 ②为了避免以后自己不懈怠,我已制订好新的读书计划。
修改①:
修改②: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⑤记录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安身之处。
А.②⑤③①④ B.②④①⑤③
C. 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⑤②③
6. 2021年是辛丑牛年,为此班级拟开展“牛年说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1) 敏敏的邻居刘叔叔今年喜添“二宝”,他将孩子起名为“刘犇”,请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他的用意是什么。(2分)
犇(读音bēn),康熙字典释其本义为“牛惊”,后有了引申义:①急走;跑。②急着去做某事)。③形容强大。(百度百科释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欢欢同学喜欢集邮,她兴冲冲地将今年的牛年生肖邮票向同学们展示,说两枚邮票分别表现出深厚的“家”“国”理念。请你分别描述两枚邮票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航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下联对出上联。(需含有“牛”字)(2分)
上联:
下联:鹊闹红梅万朵红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2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顾野有麦场( )
(2)狼不敢前( )
(3)一狼洞其中( )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屠户先“投以骨”,后“复投之”,可以推测屠户是将骨头一根一根地投出去,目的是引起两狼的争斗,自己好趁机脱身。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出了两狼狡诈贪婪的本性,不能理解为它们配合默契、团结一致。
C.最后一段中的“矣”“哉“耳”等语气词,既写出了对狼狡黠本性的嘲笑,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回味无穷。
D.阅读描述人与动物争斗的作品,要注意文章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本文的落脚点在于通过人与动物的对比,揭示复杂人性。
鸿
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选释雌。 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兽何知,而钟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 ①弋人:射猎的人。②鸿:大雁。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抵暮始去/意与日去
B.弋人将并捉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得二两六钱强/少年强则国强
D.物亦然耶/公欣然曰
11.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戈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
12. 《狼》和《鸿》中都提到了“禽兽”一词,试分析作者对两种“禽兽”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4分)
答: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20分)
都市精灵
舒乙
①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一个古树参天的大院子,幽雅得很。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鸟儿飞来栖息,最多的是喜鹊和灰喜鹊,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鹤则成帮成伙,一来就是一大群,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为这座学府式的大庭院带来了一派生机和欢快。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②碰巧了,还能看见一只小松鼠。在北京,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它是打哪儿来的呢?太奇怪了。我常常感叹生物界生命力之顽强,于是我又常常说:“现代文学馆还有一宝,一只小松鼠。”听者无不惊讶,点头称赞,都觉得小松鼠长在北京城里真不容易。
③其实,仔细观察,能发现,一年四季,有许多品种的鸟会轮流光顾我们这个大院子,不过多半只是一只或一双;它们中有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鹏,还有一种体型特别小巧的鸟,只及小麻雀的一半大,歌可是唱得很好听。—听见它歌唱,我会立刻扔下笔,跑到院中去看它,听它那动人的鸣叫,以为是难逢的幸事。
④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它们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
⑤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有几百上千只,叫着闹着,给清冷的天际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它们很准时,人们按着它们飞出飞进的钟点劳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⑥其实,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⑦以鸟来说,麻雀、老鸪、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多少年来,它们都陪伴着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至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⑧我很羡慕春城昆明,近年来那里每年春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来过冬,成了昆明人的一大骄傲,年年都有电视报道。
⑨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
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现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或者野鸭子王国,或者鹿的王国。旧金山是最有代表性的,简直是个海兽海鸟城。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教游人驻足观赏。海滨饭馆都把临海的座位当成一等雅座来招待顾客,甚至搭起高高的木板大看台,可以登高检阅。靠近会门大桥则有一处观海鸟的胜地,太平洋海湾中有三个小岩石孤岛,栖息着上万只大嘴鹈鹕、鱼鹰、海鸥。只要鱼群一到,这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腾空,作低空滑翔,然后,一抿翅膀,像炸弹一样,射入水中,百发百中,钻出水面时,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这个地方每逢节假日,能引来成千上万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他们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看海兽,看海鸟,便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位置排得很靠前,和上博物馆有着差不多同等的崇高地位。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这么看来,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13. (★★☆)对于北京城的小动物,请将作者对它们的情感补充完整。(4分)
14.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所蕴含的情感。(4分)
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答:
15.文章第⑧—⑩段提到了其他城市的鸟儿等动物,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
16. 请说说本文的标题有哪些含义。(6分)
答:
三、写作
作文。
请以“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解析及作文指导
C A.迫不急待→迫不及待。B.绝别→诀别。D.感概→感慨。
2.C,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①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C象)。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观察并测度(情况)。此处对象是“生活习性”,,应选“观察”。②溶化:(固体)溶解。熔化: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此处结合“将一颗冰糖放入温水中”可知,应选“溶化”。③矗立:高耸地立着。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此处对象是“临仙阁”,应选“矗立”。④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此处指公民拥有的权力和利益,应选“权利”。故选C。
3.C A.“如果国宝会说话”是央视纪录片名,应改成“《如果国宝会说话》”。CB.“....等”中....·”与“等”不能同时连用,任删其一即可。D.“·广交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象征,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这句话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是全部引用,所以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后引号里边。
4.答案:①把“和文学作品”删去(或将“和”改为“等”)。②把“避免”或者“不”删去。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①分类不当(包含与被包含),句中的“小说、散文”是小类,“文学作品”是大类,前者被包含在后者中。要么删去“和文学作品”,要么将“和”改为“等”。画线句②否定不当,根据句意,要么是“不懈怠”,要么是“避免懈怠”,同时运用“避免”和否定词“不”使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5..C 本语段是说明性文字,由④①中的“我们认为”“我们知道”可知,先指明一直以来的看法,然后指出当时的情形并不是如此,判断④①为前两句,排除A、B。②句用例子说明①句,⑤句说明②句,③句紧承⑤句补充说明,故排序为:④①②⑤③。故选C。
6.答案:(1)(示例)希望他的孩子茁壮成长,长大超强过人。
(2)(甲)通过大牛与小牛舐犊情深的温馨画面,传递出家庭兴旺和谐、团圆美满的美好祝愿。(乙)描绘了雄壮有力、一往无前的奔牛形象。公牛四蹄扬起,昂首向前,目光炯炯,表现出不畏艰险、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示例)牛耕绿野千畦绿
解析:(1)答题时,根据资料中所给出的几种释义,结合语境(孩子的名字),可选择义项③;在此基础上,用恰当的表述作答即可。
(2)答题时,可以先描绘画面中的内容,再根据题干的提示-“两枚邮票分别表现出深厚的'家”“国'理念”,揭示其寓意。
(3)答题时,可以根据对联的“一一相对”的特点,按照题干要求,上联第一个词应为名词“牛”,第二个词为动词,如“耕”,据此依次分析作答即可。
7.答案:(1)看,视(2)前进(3)挖洞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平时应加强对重点词语的积累,注意“洞”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用,“挖洞”之意。
8.答案:(1)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将重点词语落实到位,如“径”“犬”“乃”“寐”等。
9.D 本文的落脚点不在于揭示复杂人性,而在于突出人的力量。
10.B A.离开/丧失。B.一起。C.多/强盛。D.这样/······的样子。
11.答案: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该句的意思:打鸟的人才恍然明白它的用意,于是说:“你要用金子来赎你的妻子啊?”于是就放了那只雌雁。在此基础上,抓住动词“悟”“曰”“赎”“释”(这暗含着几层意思),结合“乃”的标志性作答即可。
12.答案:作者对像狼这样的禽兽,情感态度是批判、讥讽其贪婪狡黠;对于二鸿,则是赞美其生死相依的钟情品质,这不仅是人具有的品质,动物也有视别离如生死的灵性。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答题时,要在通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别抓住两文点明主旨的句子,如“狼亦黠矣”“禽兽何知,而钟情若此”,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鸿
天津有个专门打鸟的人,一次打到一只大雁,那只雄雁也跟着飞到他家,围绕着他家房子飞来飞去,悲哀地鸣叫,直到天黑下来时,它才飞去。第二天,打鸟的人很旱就出去,见到那只雄雁早已飞来,边飞边叫着跟在他后边;接着就飞落在他的脚下。打鸟的人准备把雄雁一块提住,只见它伸长脖子前俯后仰,吐出半锭黄金。打鸟的人才恍然明白它的用意,于是说:“你要用金子来赎你的妻子啊?”于是就放了那只雌雁。两只大雁在地上走来走去,好像是悲喜交集,接着就结伴飞走了。打鸟人称称金子,有二两六钱多点。啊!禽鸟有什么智慧,竟能这样钟情呢!再也没有比生死离别更让人悲伤的了,对于动物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13.答案:(1)感叹、惊讶、称赞(2)难过、悲伤、惋惜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关键在于定位和筛选。小松鼠出现在文章第②段,本段着重表现的是松鼠的生命力之顽强,抓住原文关键词“简直是奇迹”“感叹”作答。乌鸦、两只大呆鸟出现在第④⑤两段,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由“孤独而寂寞”“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怪可怜的”可以得出作者的情感是难过、悲伤、惋惜等。
14.答案:“肆无忌惮”的本义:非常放肆,没有一点顾忌和害怕。在文中贬词褒用,指鸟儿可以没有顾忌、没有约束地自在鸣叫。“怪可怜的”指鸟儿值得怜爱,体现了作者对老鸹不能随意鸣叫的怜悯之情。这个句子流露出作者对现代都市鸟儿越来越少、鸟鸣越来越少的伤感与不满。
解析:本题考查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答题重点在于解释字词的语境义和中心义。语境义结合两只大呆鸟现在的生活状态,围绕“无所事事”“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进行阐述。中心义抓住关键词“感到难过”“怪可怜的”体会作者的情感,即对现代都市鸟儿越来越少、鸟鸣越来越少的伤感与不满。
15.答案:第⑧-⑩段描绘国内外其他都市的动物,抒写人们对这些都市生灵的喜爱之情,与发现北京失去了自己钟爱的动物而难过、惋惜的心情形成对比,在对其他城市拥有自己的动物而羡慕、佩服的同时,作者也期待北京还能再次拥有这些都市精灵。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答题时,可以先概括这几段的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可知,这里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再结合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方法归纳] 分析段落作用
如有写作手法,先点出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内容上:内容概括+对象特征+主旨情感。结构上:从句段位置判断,开头、中间、结尾作用不同,如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旨、前后照应、和题目相照应。
16.答案:“精灵”指生活在城市中的“鸟、鱼、兽”这些可爱的动物;他们陪伴着城市人生活,是市民不可缺少的伙伴;“精灵”一词蕴含着作者对这些动物的喜爱、赞美之情;但是现在这些动物与所在城市的人的关系和过去相比有所变化,作者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难见的现实状况,表达了他对现代城市环境恶化的遗憾、担忧之情,他呼吁人和动物平等相处,营造和谐美好的地球家园。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结合全文,思考标题在文章中的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主旨。前者需要分析题目有何内容,点明了什么信息,可从结构、修辞手法、人物等角度分析;后者从文章中心人手来思考。这里需要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分析,如“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等。
17.[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关键词语是“光”“照亮”。这个题目适合写成一篇记叙文,要突出表现的人物是“你”。那么在这里“你的光”,应该取“光”的比喻意义,如人物的精神品质、人物的善举。“照亮了我的世界”,也就是某一个重要的人,帮助了“我”,让“我”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从逆境中奋起,等等。
可以着眼于“你”,选择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精神力量的重要人物来写。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现出自己在“你”的引领之下,内心世界充满阳光,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也可以以“光”为线索,选取人物的几个片段,连缀成篇,颂扬“你”的精神品质。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主题,对人物的刻画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可以运用象征的手法,赋予事物更多的文化内涵,含蓄地表达主题。
[例文]
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经过几天的乌云密布、阴雨连绵,天空终于放睛了。我百先聊赖地将头探出窗外,出神地凝望着秋日天空被水洗过一般的蓝,任由一束東阳光暖暖地洒在我的脸上。
我扭头关上窗,走进阴冷的房间。阳光灿烂,但它照不进我心底。
这几天来,每天晚上和妈妈的争吵让我厌烦透了。好不容易放了假,这又开始了冷战,家里的氛围实在让人心寒。于是我整天躲在狭小的书房里,任晦暗阴冷侵袭我的心房。
妈妈这会儿在干什么呢?她大概又在楼顶捣鼓她那些花花草草吧。过了中秋时节,家里已只剩玫瑰在开,而且绝没有盛夏时那般硕大、美艳。但是妈妈依然欢欢喜喜,整天围着那几朵“秋日玫瑰”忙活。
“女儿!”
咦,这是妈妈在叫我吗?我们不是在冷战吗?难道她准备打破僵局,先投降了?我摆出一副高冷的姿态,生硬地应道:“怎么?”
门外妈妈的声音再次响起:“我的手被刺扎了,你来帮我挑出来吧。”
“你自己不会吗?”我皱了皱眉。
妈妈的声音小了许多:“我的眼睛,看不仔细·.....”
我继续埋头看书。但不知怎么的,一种负罪感令我如坐针毡,在坚持了仿佛有半个世纪以后,我终于推门走出去-“刺扎哪儿了?我看看。”妈妈伸出已经微微发紫的指尖,脸上却溢满了惊喜。她高兴地指点我针线盒放在哪儿,应该怎样把刺顺着纹理挑出来·.....
我仔细观察妈妈的手指,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刺?扎得这么深!”她应着:“哦,是楼上的玫瑰。我看着它们开得实在好看,就去剪一剪枝,你可不知道,这真是个技术活··...·”妈妈絮絮地说开了,我却没再听下去-
是玫瑰,秋日玫瑰!它们被我的母亲精心爱护着,如今扎伤了母亲的手,却给了我一个跪在她膝前为她挑出刺的机会。我恍然领悟-
“妈,我错了。”
“你啊·....·”妈妈只是笑着,笑着。
我终于有兴致去楼顶看一看妈妈栽种的花了。果然,在一片深深浅浅的绿中,只有玫瑰开着。我总会首先注意到它那锋利、狰狞的刺,但是再往上看,却是娇美的花啊!妈妈对找,大概也像对这玫瑰一般吧,总想来爱护我,为我剪枝,弄疼了我,也扎伤了自己;但她的爱却是这秋日的阳光,徐徐地照向我,一直照到我的心底,照亮了我的世界。
窗外,又是一片明媚的秋日光景。
[点评]本文从“我”和妈妈的“冷战”起笔,进而借助生活小事阐明道理,体现了母亲对“我”所倾注的浓浓的母爱。文章写得含蓄典雅,描写细腻,巧妙地运用环境描写米烘托气氛与人物情绪,使文章主旨鲜明,感人至深。小作者先以环境描写引入,然后精心叙述故事,最后以环境描写收束全文,文章结构非常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