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狼》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其一犬坐于前 D.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缀行(zhuì) 大窘(jiǒng) 奔倚(qí) 目似瞑(míng)
B.苫蔽(shàn) 少时(shào) 诱敌(yòu) 意暇甚(xiá)
C.并驱(qū) 弛担(chí) 尻尾(kāo) 狡黠(xiá)
D.眈眈(dān) 积薪(xīn) 假寐(mèi) 顷刻(qīng)
3.下列对《狼》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尚未彻底认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余地的情况下做出了与狼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那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4.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当天,位于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内,“楚国八百年”展厅正展示着楚国的历史和文化。
B.今年,在女足亚洲杯决赛赛场上,中国女足击败韩国女足,时隔十六年再捧亚洲杯冠军。
C.对广大高中生来说,参加高考不只是一场考试,它是一场特殊成人礼,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D.制造业与互联网、物联网融合,进行信息沟通与互动,需要解决“异构集成”的技术瓶颈。
6.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常言道:____________。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______________。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蕴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_____________。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
①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②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③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二、综合性学习
7.在活动中,小桃同学制作了一份手抄报,请你在横线上完成手抄报余下的部分。
标题:“孝”字内涵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 老部》)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上半部分是甲骨文“老”的省略,意思是长发长者。子,后代。老人在上,小子在下,可见“孝”的内涵是①_________。
标题:②______________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鲁迅
标题:“孝”道故事 故事一:董永卖身葬父 故事二:汉文帝亲尝汤药 故事三:③__________ (限古代经典故事)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狼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世称___________。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投以骨:
(2)一狼径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1.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两句是对屠户杀死两狼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屠户的勇敢。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句点明“一狼径去”的真正目的,写出狼的凶残狡诈。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揭示了“一狼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的真正意图,充分表现了狼的贪得无厌。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表达了对狼的讽刺,同时赞美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其一犬坐于前( )
③与家犬杂畜( ) ④再就枕将寐(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14.【甲】【乙】两文都刻画了狼怎样的共同特点(要求写出一个)?并请结合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分析。
15.【乙】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③,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④!然野心不过遁逸⑤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释】①畜: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等待。④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安啊。⑤遁逸:逃跑。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目似瞑,意暇甚( )
(2)一狼洞其中( )
(3)闻群犬鸣鸣作怒声( )
(4)将啮其喉( )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静以修身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宋之丁氏
C.而顷刻两毙/博学而笃志
D.乃杀而取其革/去后乃至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9.甲、乙两文段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用作状语;
C.名词用作状语;
D.无活用。
故选D。
2.C
A.“倚”应读“yǐ”;
B.“少”应读“shǎo”;
D.“顷”应读“qǐng”。
故选C。
3.C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能力。“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的意思是“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这里的“暴”是突然的意思,突出屠夫动作的迅速,所以C中“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错。
4.A
B.大意: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故停顿是: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大意: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故停顿是: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大意: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故停顿是: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选A。
5.C
C.搭配不当,应删掉“参加”;
故选C。
6.C
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解决方法:①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根据“常言道”可知,后文应是俗语或谚语等人们常说的话语;“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应是对横线内容的理解,强调做事莫急,应该有“慢”的态度,与③句“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语境相符,故第一空填③;
“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蕴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列举了各类手工艺品,强调它们是匠人精心制作的;与①句中“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匠心独运”相照应,故第二空填①;
后文“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强调匠人们潜心(一心一意)制作器具,与②句中的“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相照应,故第三空填②;
故选C。
7. 表示儿孙搀扶老人,晚辈赡养老人,子孙扶助老人等,言之成理即可。 “孝”的名言(或“孝”道名言) 王祥卧冰求鲤、陆绩怀橘、黄香扇枕、杨香扼虎救父、仲由百里负米等。
8. 蒲松龄 聊斋先生
9.(1)把;(2)离开
10.骨头已经扔完了,然而两只狼仍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他。
11.C
12. 攻击 像狗一样 养 睡觉
13.①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②那两只狼想等他睡着没醒的时候,去咬他喉咙,狗阻止狼,不让它们靠近主人。
14.示例一:共同特点是阴险狡诈。【甲】文中两狼配合,一只狼在屠夫前面假装睡觉,另外一只狼试图从背后攻击屠夫。【乙】中狼和家犬表面上亲昵,实际上“阴怀不测”,迷惑主人。
示例二:共同特点是贪婪凶残。【甲】文中的狼得寸进尺,对屠夫穷追不舍,想置屠夫于死地。【乙】文中狼多次想咬死主人,被家犬阻止也不停止。
15.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16. 这里指神情、态度。 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听,听到。 咬。
17.B
18.(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19.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