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动物笑谈》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动物笑谈》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和鹦鹉等动物的行为时发生的搞笑故事,表现了作者观察动物行为的专业和投入,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B.文章开头的“逗笑”一词是全文的“文眼",全文在介绍动物时紧扣“逗笑"展开。
C.“动物笑谈”的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作者只是在搞恶作剧,追求喜剧效果,文章科学价值不高。
D.文章语言诙谐风趣,有时还带着调侃的意味。从幽默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哺乳(pú) 嗔怪(chēn) 煞白(shà) 匍匐(pú fú)
B.俯冲(fǔ) 孵卵(fū) 鹦鹉(yīng) 嘎嘎(gā)
C.麝香(shè) 屈膝(qī) 差事(chāi) 蹒跚(pán shān)
D.模样(mú) 虐待(niè) 障碍(ài) 禁锢(gù)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孵化 姿势 关键 恋恋不舍
B.例行 出壳 禁锢 迫不急待
C.屈膝 尊严 滑翔 奇行异相
D.翅膀 柔软 秃鹰 怪诞不经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是一场大型现代艺术作品展,该展览正在重庆礼嘉智慧公园A馆举行。
B.南岸有许多阅读的好地方:长江之滨的精典书店、龙脊山麓的南山书院和南山顶上的阅伴山书屋。
C.三峡博物馆收藏了四川汉画像砖、宋以来名家书画、历代名窑瓷器、明清紫砂、历代玉器……等珍品,令人大开眼界。
D.近来,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推介全国各地落实“双减”的做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
B.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制法规。
C.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
D.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对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二、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①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
②有一次,这只黄冠大鹦鹉(可可)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我的父亲那时已经上了年纪,他最喜欢在我们房子西南面的阳台上睡午觉。虽然我很不赞成他在强烈的阳光下晒着睡觉,他却不肯让任何人改变他的老习惯。一天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我忽然听见他在阳台上像个大兵似地大声咒骂起来。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③ “我的天啊,你是不是病了 ”
④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⑤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⑥这只鹦鹉还有一样好把戏,可以跟猴子和小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比美,也许是因为它对我母亲的热爱而触动了灵机吧。夏天里,我的母亲只要在院子里坐着,总是一刻不停地织着毛衣。可可似乎很清楚那一团团柔软的毛线是干什么用的,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它总是蹿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要是没人在那儿打断它的好把戏,它就把整棵树都缠上鲜艳的毛线,叫你怎样也没法子再解开来。我们家的客人常常会在这棵树前一站半天,想不出我们为什么把它打扮成这个模样,也不知道我们是用什么法子把毛线缠上去的。
(节选自《动物笑谈》,有删改)
7.对文段中心句的确定及层次的划分,都正确地一项是( )
A.【中心句】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层次划分】①②③④⑤/⑥
B.【中心句】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层次划分】①/②③④⑤⑥
C.【中心句】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层次划分】①/②③④⑤/⑥
D.【中心句】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层次划分】①②③④⑤/⑥
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与所有动物打交道时都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实验的方法又怪诞不经,被当地居民误认为是“疯子”。
B.第②段写因为我很不赞成父亲在强烈的阳光下睡觉,父亲于是像个大兵一样对我大声咒骂起来。
C.第⑤段写“这只黄冠大鹦鹉”不仅能把扣子“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还能将扣子分类排作三堆。
D.选文主要叙写了这只黄冠大鹦鹉把我的父亲裤子上的扣子咬下来,把“我”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9.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所写是可爱的动物有时则像捣乱的孩子一样搞恶作剧,让人“生气”之余也忍俊不禁。
B.选文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刻画了一只聪明、顽皮、淘气的鹦鹉形象。
C.第⑥段“也许”“似乎”等表示不确定的加点词语,体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
D.选文包含着对动物、对自然的爱,以及对那些外行人及当地居民的批判和嘲讽。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驼背李的春天
①只要远远看见他,刚才还在嬉笑玩闹的孩子们,总是吓得迅速逃窜开,呼啦啦作鸟兽散。
②说来,他的样子确实有些疹人。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只要戴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
③孩子们都怕他,村子里的大人们也不喜欢他,直呼他驼背李,谈论起他时,都流露出一副可怜和鄙夷的神情。谁家的孩子调皮或是半夜哭闹,只要说一声,驼背李来了啊,孩子便立马噤声,变得听话起来。
④驼背李一人独住在村子北角。家门口有棵歪脖子树,一年四季常青着。当村民们的口袋日渐饱满,一家赛一家地盖起窗明几净的小洋楼时,驼背李的家仍是七十年代低矮的红砖房。远远望去,就如歪脖子树下立着的一顶黑蘑菇。
⑤除了李奶奶,几乎没人去驼背李家。李奶奶是驼背李的姐姐,她常送去一些蔬菜瓜果。只要李奶奶去了,驼背李就一改往日的落寞寡言,姐姐长姐姐短地叫,满是皱褶的脸盛开如花。
⑥李奶奶和我家是邻居,一次她和母亲聊着天,说到驼背李,突然落下泪来。也是那时,十岁的我,听了驼背李的故事,才开始渐渐懂得人世的艰辛。
⑦驼背李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妻子贤惠,儿子乖巧,日子虽然贫穷却也温馨。而这幸福生活,在儿子两岁那年戛然而止。冬日里,一场极致的严寒,让儿子半夜感冒发起了高烧。两口子踏着没膝深的雪,赶到村子卫生部。赤脚医生忙中出乱,未做皮试就给孩子注射了青霉素……孩子去了,妻子如抽去主心骨般悲痛欲绝。一日,趁驼背李不备,她悬梁自尽,追随孩子而去。儿子的病逝,妻子的离去,接连的打击,让只有三十来岁的他迅速苍老下来。空荡荡的屋子里,常听到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什么。
⑧驼背李沉寂了很久,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发染白霜,背驼得更厉害了。有好心人介绍他去城里一家工地做保安。半年后,工地完工,他回到了村里。回来的他变得精神抖擞起来,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
⑨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雪,驼背李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去趟城里。去时满脸期待,回时,满目欢喜。于是,有好事者嘻笑着调侃,说驼背李去城里找相好的了。他听了,亦不恼,一人微笑着径直走回他的蘑菇房里去。
⑩当我高中毕业回到村子,偶遇到驼背李时,几乎没认出他来。他更消瘦了,发白如雪,面颊深陷下去。他让我想到了深冬里枯槁的树木,似乎在一寸寸地腐朽下去。不久,就听到了驼背李重病卧床的消息。
那一天,是寒冬里难得的一个大晴天。有个年轻男孩一路寻了来,挨家挨户地问,李二勇的家在哪?村民们呆愣半晌,一个满口无牙的大爷恍惚记了起来,说,他问的好像是驼背李吧,大家才醒过神来。
村民们跟着年轻人去了矮蘑菇下。进到黑暗的屋子里,见到病床上的驼背李,年轻人扑通跪下了:“爹,儿来看你了……”他的一声“爹”让大家惊呆了,也让昏迷中的驼背李醒了过来。他抬起迷蒙的眼,定定地看着年轻人,脸上有了明媚的笑容,竞奇迹般地精神焕发起来。
原来,那年驼背李去城里打工,无意中从电视上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捐款助学时,他默默地记下了校址,捐了身上所有的钱,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前些年,他每个月定时去县城,就是去邮局给孩子汇款。钱不够了,他便去公园和街头拾荒,所得的钱全都给孩子汇去,一直供到那孩子中专毕业。
他资助的孩子就是眼前的年轻人。如今,年轻人已事业有成,便一路寻来感恩。在场的村民得知事情的经过,一边唏嘘感叹着,一边落下泪来,看向驼背李的眼神多了赞许和敬佩。
自那天起,驼背李的头发被梳理得格外齐整,衣服也是分外的整洁。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然后坐在一旁和他聊天。画面温馨感人。村民们都羡慕地说,驼背李的春天来了。
10.请谈谈你对文章题目“驼背李的春天”的理解。
11.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直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2.请从词语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然后坐在一旁和他聊天。
(三)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问题制造者,到问题解决者
孙道荣
①儿子垂头丧气地打电话给他,钥匙包丢了。仅仅是钥匙丢了,倒也罢了,麻烦的是他的钥匙包里,还有学生证、身份证、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快餐店的储值卡。
②“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不保存好,弄丢了呢?”照他以往的脾气,儿子每次犯错,他都是先劈头盖脸一顿骂。但这一次,这些话,他强忍住没骂。他顿了顿,调匀自己的呼吸和心态,问儿子:“在哪儿弄丢的?”
③儿子嗫嚅地说:“刚才打的回家,估计是下车时忘在出租车上了。”
④他叹了口气,十三四岁的孩子了,还老是丢三落四,经常不是忘了这个,就是丢了那个,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麻烦,“你记得车牌号吗?”他问。
⑤儿子说:“没注意。”
⑥“那你有没有要发票?”如果有发票,也可以很快找到那辆出租车。
⑦“也没要。”儿子快要哭了,“爸,我钥匙包里,还有那么多重要的东西,如果找不到,可怎么办啊?”
⑧他想了想,告诉儿子:“钥匙包已经丢了,哭不是办法,要想办法解决。”
⑨儿子怯怯地问:“那我该怎么办呢?你赶紧帮帮我吧。”
⑩以前,儿子遇到问题和麻烦,都是向他求援,虽然免不了挨他一通骂,但骂完之后,他也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儿子摆平麻烦,解决问题。也许,这也正是儿子的问题和麻烦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吧。他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让他学会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他对儿子说:“你应该马上做两件事,一件是想办法找到那辆出租车,一件是将银行卡挂失。”
儿子带着哭腔说:“我上哪儿找那辆出租车啊?我也不知道怎么挂失银行卡。爸,还是帮帮我吧,求求你了。”
“不!”他斩钉截铁地对儿子说,“你必须自己去办,但我可以教你怎么去做。”
他告诉儿子,每辆出租车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你去出租车公司,告诉他们你的钥匙包丢在出租车上了,告诉他们你什么时间从哪儿上车,又什么时间到哪儿下车的,他们就可以通过GPS定位,帮你找到那辆出租车,如果司机发现了你丢下的钥匙包,或者后面的乘客捡到了并交给了司机,你就可以找回它了。当然,也有可能是被后面的乘客捡到了,又没有交给司机,所以,你接着还应该立即做第二件事,打电话给银行,先把银行卡挂失了。如果最终找不到钥匙包,你还要到派出所去补办身份证,向学校申请补办学生卡。
“这么麻烦啊!”儿子哭丧着脸说。
“是很麻烦,你每次桶了篓子,我帮你解决时,不都是这么繁琐、麻烦、累人吗?”他对儿子说,“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解决,更可怕的是,永远不是自己去解决,而是让别人来替你擦屁股、解决问题。”
他又详细地告诉儿子,怎么去出租车公司申请,怎么打电话给银行挂失银行卡。然后,又鼓励他,你一定能够办好的。
儿子答应,按照他教的办法去试试看。
放下电话,他喝了一大口水,长长地叹了口气。跟儿子讲了这么多,费了这么多时间,如果是他自己去办好,恐怕都已经办好了。但是,他想,这至少是一个开端,让儿子尝试着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他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不知道儿子又会遇到什么麻烦。
一个小时后,儿子又打来了电话,告诉他,他已经找到了出租车公司,说明了情况,公司的人已答应帮他通过GPS定位系统找那辆出租车。同时,儿子又告诉他,他已经给银行打过电话了,口头挂失了银行卡。
他表扬了儿子。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儿子再次打来电话,欣喜地告诉他,出租车公司已经找到了那辆出租车,并且已经联系上了司机,幸运的是,他的钥匙包完好无损,是后面的乘客捡到了他落在后排座位上的钥匙包,然后交给了司机的。儿子激动地说:“我已经和司机师傅约好了见面地点,我马上赶过去,很快就能拿到我的钥匙包了。”
“好样的!”他叮嘱儿子,“见到司机师傅,一定要记得感谢人家。”
儿子的钥匙包,失而复得了,他非常开心。更开心的是,这一次,儿子是在他的教导之下,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遭遇的问题。这比什么都重要。他觉得,儿子在慢慢地长大。这让他欣慰。他意识到,孩子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是不断地捅娄子、惹麻烦、制造问题,而让孩子学会自己去解决这些麻烦和问题,从问题的制造者,到问题的解决者。这,就是成长。
13.根据小说的情节,以“他”为陈述对象,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他”接到儿子遗失钥匙包后的求援电话。
发展 (1)
结局 (2)
14.第②段和第⑩段两次提到“以往”“以前”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5.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不!”他斩钉截铁地对儿子说,“你必须自己去办,但我可以教你怎么去做。”
(2)他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不知道儿子又会遇到什么麻烦。
16.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
17.阅读本文以后,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或启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项中“作者只是在搞恶作剧,追求戏剧效果,文章科学价值不高”的说法错误。
2.B
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和积累。A:哺乳: bǔ;C: 屈膝:xī;D:虐待: nüè
3.B
B.迫不急待——迫不及待。故选B。
4.B
A.“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是非特定作品的标题,应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
C.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可以删掉省略号或“等”;
D.“新华社”“人民网”与“人民日报”是并列关系短语,应该用顿号连接,应该把二者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
故选B。
5.C
A.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B.“无论”不能与“和”搭配使用,“无论……还是……”表示选择关系;而“和”表示的是并列关系;应把“和”改为“还是”;
D.介词误用,应将“对”改为“在”;
光线C。
6.(1)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2)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3)示例:童将军(童老),您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即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恭候您的光临!
7.B
8.C
9.D
10.一是写驼背李乐于助人,心地善良,表达了我对驼背李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二题目运用比喻修辞,指驼背李身体逐渐好转、精神焕发,开始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三题目意蕴深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12.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男孩对驼背李细心体贴的照顾,表现了男孩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
13.(1)“他”指导儿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2)“他”为儿子第一次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倍感欣慰。
14.写“以往”、“以前”是为了和当前作对比,在儿子遭遇到问题和麻烦时,他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取得了与以往不同的效果,从而有力地突出了“孩子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学着解决,才能慢慢长大”的主题。
15.(1)神态描写,写出了他拒绝儿子要求时的坚决神态,表现了他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和麻烦的决心。
(2)心理描写,写出了他在儿子第一次独立解决问题和麻烦时的忐忑与担忧,表现了“他”对儿子的关爱。
16.示例:①从指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善于帮助孩子加速成长,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教育智慧的父亲;②从坚持让儿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坚决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原则、有底线的父亲;③从“他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不知道儿子又会遇到什么麻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关爱孩子的父亲;④从“他叮嘱儿子,见到司机师傅,一定要记得感谢人家”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修养的父亲。
17.示例:作为孩子,不能过多地期望和依靠家长代替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亲自面对问题和麻烦,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