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世说新语 咏 雪》
学 科 语 文 年 级 初一年级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 材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关于阅读教学提出的建议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关于古诗文的阅读评价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教学背景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古文大意是一项教学重点。初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收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是一项教学难点。《世说新语》是经典作品,如何引导孩子们领略经典的味道,更是一大挑战。
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咏雪》就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塑造了鲜明的聪慧才女谢道韫的形象,作者着意刻画的魏晋新女性的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2. 感受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培养高尚文雅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 2.能力目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培养高尚文雅的生活情趣,注重生活中的点滴积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读: 读准字音 二读: 读准停顿 三读: 读出内容 四读: 读出语气 五读: 读出精要 六读: 尝试诵读 1.《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反映了魏晋时期名仕的生活和思想,被鲁迅称为“一本名仕的教科书”。《咏雪》一文就出自其中的“言语门”。 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指名朗读,纠正停顿 集体朗读 思考: 1.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简明扼要) 2.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谢太傅(公)、兄子胡儿、兄女、无奕、左将军王凝之 3.你从“________”读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轻松、融洽、欢乐、高雅的家庭生活、郁的文化氛围 有人这样评价《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请你合理想象,推测说话人的语气、神态、 动作或心理,有感情地朗读。 问1:小组讨论你觉得哪个比喻用得更好?回顾比喻的定义和组成部分。找出本体喻体 本体:白雪纷纷 喻体: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赏析比喻: 找出本体、喻体 形似:写出特点(相似点) 神似:传达意境(情感) 问2:编者是如何评论的?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暗示、简洁有力 微写作:你还能写出一两句写雪的比喻句吗?(根据课堂情况可调整) 引导学生诵读 自由发言 学生朗读 学生朗读 带着思考朗读 思考发言 思考发言 有感情地朗读 小组讨论 思考发言,探究赏析比喻的方法 思考发言 尝试诵读文章 了解《世说新语》,为学习《咏雪》点明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熟悉课文内容 熟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人物 引导学生感受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培养高尚文雅的生活情趣,注重生活中的点滴积累 先疏通句意,再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感受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融入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读悟相生。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柳絮”一句的内涵和妙处; 学会赏析比喻的优劣,分析表达效果。 尝试写作练习,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咏 雪 赏析比喻:找出本体、喻体 形:抓住特点 神:传达意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