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饼教案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的意义;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
重点 突破 利用具体的“分饼”情境让学生感受真分数、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和实际意义,化抽象为具体。
难点 理解分饼的方法及观察发现分数的特点,认识并理解带分数,会读、写带分数。
难点 突破 让学生在分饼活动中由具体的分数抽象到这些分数的产生与意义,从内容本身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法 教师利用故事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分一分饼,引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并认识这些概念。
学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分一分、合作交流等方法,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5张圆纸片、剪刀。
过程 引入 导人故事:在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八戒化斋饭时得到了5张饼,他边走边想:5张饼要分给4个人,平均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这可难住了猪八戒。同学们,我们快来帮帮八戒解决问题吧! (板书课题:分饼)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导入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
探新 活动一:分饼。 提问:5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张饼?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1.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进行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学生上台演示分饼的过程。 第一种分法:先分4张饼,每人分得1张;再分剩下的1张,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张。这样两次合起来就是每人分得1张还有张。 第二种分法:把5张饼一张一张分,第一张每人分得张;第二张每人分得张 ,这样接着分下去,每人共分得5个张,就是张。 第三种分法:把5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5张饼的,也是张饼。 【设计意图】让学生实际动手分一分、说一说,在活动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同时,让不同的学生展示各自的分法,认识分数的产生过程,也为下一个活动获得迁移的作用。 3.观察:刚才得出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以往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并小组内说一说。 4.学生汇报,师生齐探究。 第一种分法中每人分得1张还有张,我们可以写作1。像这样一个整数带着一个分数的数,叫带分数,读作:一又四分之一。(板书) 后两种分法中每人分得张饼,像这样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1等于(板书) 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板书) 5.概括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进行概念。让学生自主对真、假分数进行区别,总结各有什么特点。 师归纳概念及特点:像,,……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小。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 点: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 6.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真分数、假分数或带分数? 学生举例说一说。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说一说,把知识进一步巩固。 (二)活动操作二:辨一辨淘气分得对吗? 出示教材例题:想一想淘气分得对吗?淘气一张一张分,5张饼共分成20份,每人分得 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并汇报。 (5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至少分得1张多,淘气认为每人分得 张,不足1张,所以是不正确的。淘气在这里把单位“1”弄错了,他把5张饼合在一起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0份,每人分得5份就是 。这里应该是把每张饼看作单位“1”,每人每张饼分得 张,5张就是张 。)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错误题型,让学生自己辩一辩、说一说,进一步认识整体“1”,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活动操作三:填一填,再认识真分数、假分数。 学生完成教材第67页下面的填空,并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是真分数,,,是假分数。 发现:真分数都填在1的左边,也就是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填在1的上面或右边,也就是说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 【设计意图】通过将不同的分数在数轴上标出来,再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带分数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它们的意义。
巩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画一画。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说明画的过程。 (3)用分数表示每只小狗分到的香肠数,并和同伴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4)反馈汇报:每只小狗分到根香肠。 2.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2题。 (1)先想一想,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 (2)当分母是7时,真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假分数的分子应该可以是哪些数? 提示:真分数的分子必须是小于7的数,假分数的分子必须是大于或等于7的数。 (3)学生独立写一写。 (4)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圆纸片代替饼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在活动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从而让学生寻找到不同分饼的方法:“一张一张地分”“重叠在一起分”等,让学生明白分数的产生过程,从而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带分数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和方法。学生对知识进行小结,达到梳理、内化、反思、巩固的作用。通过层次性的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不同分饼的方法,可以将知识点深化,倡导多种分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思维。
板书 分饼 像,,……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