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可能性摸球游戏教案
目标 1.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学会根据摸球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球的多少,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重点 能正确判断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重点 突破 通过实际操作,根据摸出球的情况,判断摸出球的可能性大小。
难点 能根据摸球游戏中某种球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来推测这种球的多少。
难点 突破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摸球、猜测、交流等活动,根据摸球结果,推测出球的多少。
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在游戏中发现摸到球的次数与该种球数量的多与少的关系。
学法 主要通过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来掌握摸球游戏的规律。
课前 准备 教师 课件、记录表、盒子、小球若干。
学生 记录表。
过程 引入 1.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 (1)故事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课件播放“守株待兔” 的故事。 (2)故事放一半时,停住,提问:这个故事同学们听过吗?听过的请举手,说一说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3)学生回答后,再提问:你们觉得那个人还能等到兔子吗?先讨论后发言。 当学生回答不能时,再追问:为什么不能等到兔子? 引导学生说出兔子撞死的可能性太小了。 继续放完故事,师小结:正如同学们猜测的一样,那个人没有再等到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因为兔子撞死的可能性太小了。 2.揭题:今天,我们用摸球的游戏来探究可能性的大小。 (出示课题:摸球游戏)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推测,形成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探新 (一)探究了解盒子里球多少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主题图。 1.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汇报数学信息:淘气、笑笑、奇思、妙想想知道盒子里是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2.提问:如果不打开盒子看,如何知道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学生小组交流,探究了解哪种球多的方法。 学生举手发言:可以通过摸球来确定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3.引导:用摸球的方法很好,那么需要摸多少次才能判断出盒子里哪种球多?摸5次可以吗? 学生思考摸球次数的多少,教师适当引导。 学生反馈汇报。 释疑:当摸的次数少时,因为摸球有随机性,可能会出现数量少的那种球,被摸出的次数反而多的情况,所以摸球时,应该多摸几次,最好摸几十次。 4.提问:摸出的球应该怎样处理呢? 学生根据经验可知,摸出的球后记下颜色,要再放回盒子里,还要再摇一摇,这样才能使盒子里球保持不变,每次摸时,盒子里的球都是同样的。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探究可知,通过摸球的方法,可以了解盒子里哪种球多,哪种球少。同学们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还要做好记录,每次摸出的是哪种颜色的球,要在表中记录下来,以便于我们统计摸出每种 球的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探究“不打开盒子,了解盒子里哪种球多”的方法,为摸球游戏做好准备,让学生根据客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反推客观事件发生的情况。 (二)进行摸球活动。 1.提出要求:(1)分小组进行摸球活动,小组内分好工。(2)每小组摸球20次。(3)在教材中的表格中记录好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 2.学生分小组进行摸球活动,教师巡视,走到部分小组中,察看学生的活动情况,对不正确的摸球方法给予纠正。 3.分小组展示摸球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摸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1.统计数据,各小组说一说摸出的哪种球多?学生统计数据后反馈汇报。 2.根据分析各小组记录的结果,猜一猜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多?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少? (1)学生按小组分析记录的数据,交流看法,统一意见。 (2)各小组选派代表反馈本小组意见: 生1:我们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多,所以我猜盒子里红球可能多。 生2:我们小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和别的小组不一样,我们觉得是黄球多。 3.整理数据:下面我们统计一下,哪几个小组觉得是红球多,哪几个小组觉得是黄球多? 师生共同统计猜测两种结果的小组数。 4.质疑:虽然我们用摸球的方法得出了结果,可是小组间得出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办法。 指名汇报。 生1:因为我们小组间摸球的结果不同,所以还是不能判断出盒子里哪种球多,哪种球少,我觉得只有打开盒子看一看,才能确定两种球的多少。 生2:我觉得可以把每个小组摸球的记录结果汇总后,来判断到底哪种球多,哪种球少。 5.汇总数据,分析结果。 每小组汇报记录的数据,教师汇总数据。 师生共同分析数据,判断盒子里哪种球多,哪种球少。 6.教师小结: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再根据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反推原来事件发生的情况。当分组试验出现两种结果时,我们可以把数据汇总,用总的数据分析事情发生的情况,推出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分析推理的过程,根据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原来事件发生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巩固 1.完成教材第105页“练一练”第1题。教师出示活动要求。同桌一起做游戏,教师巡视。汇报游戏结果。 2.完成教材第105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本节课学生是在学生掌握了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新课导入中,让学生听“守株待兔”的故事,让学生感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激发学生参与新知探究的意识。在教学摸球游戏时,先提出“不打开盒子,如何知道盒子里哪种球多,哪种球少”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猜测,探究解决办法;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试验,得出摸球的数据;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判断。这样,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一验证-判断”的实践过程,从感性上认识到摸出某种球的多少与盒子里该种球的多少有关,某种颜色的球越多,摸出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摸出某种颜色的球越多,盒子里该种颜色的球亦越多。整节课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事件关系的探索过程,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 摸球游戏 摸出红球的次数多(少),摸出黄球的次数少(多)。 盒子里红球多(少),黄球球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