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0 13:0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事件典型的特点。
2.品味质朴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品味质朴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从质朴无华的语言中读出朱德对母亲独特的深情。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朱德及其母亲。读两个挽联:“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从挽联中可以看出朱德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介绍朱德。
预设: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个一生勤劳的人,是具有贤良美德的劳动阶级妇女。朱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位居十大元帅之首。
(说明:学生对朱德并不是很了解,需要搜集资料,对其生平事迹有一定了解,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二 、理解朱德眼中的母亲形象,感受回忆性散文特点。
(一)自学:默读课文,用一些词语概括朱德眼中的母亲形象。预设:勤劳、贫苦、老实、劳碌、聪明能干、任劳任怨、和蔼、节俭、宽厚、仁慈、同情农民、支持儿子、支持革命……交流阅读方法:怎样概括出的?预设:(1)从原文中勾画出重点语句。(2)根据典型事例概括。
(二)朱德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他眼中母亲的形象?
1.教师示例:课文: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分析:以母亲整日劳碌这一典型事例表现母亲的勤劳。“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表现这样的劳碌是每天都如此,时间长,“种田,种菜……”等罗列母亲所干的活,可见干的活多。
2.学生仿照在书中勾画标注进行自学。
预设:课文: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出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分析:以母亲想办法把饭做好吃、亲手纺线的事从安排家人衣食两方面表现母亲的聪明能干。“富人家看也不看”和“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形成对比,突出母亲的聪明能干。……
3.用表格进行总结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小时候(记忆时起)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 勤劳简朴,宽厚仁慈
1895-1900年前后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 识大体、明事理
1908、1909年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勤劳朴实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
抗战以后 知道党的困难,依然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理解、支持革命
1944年 年老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热爱劳动
(三)理解母亲对朱德的影响
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预设:
(1)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2)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
(3)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4)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说明:先通过阅读理解朱德眼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再回到文字中去发现表现人物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自然地了解了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事例典型的特点。)
三、理解朱德对母亲的独特情感,品味朴实却饱含真情的语言。
(一)思考:
朱德对其母亲怀着怎样的情感?试着从字里行间去发现、去品味。
示例: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儿子揣度母亲被迫溺死孩子的心情,饱含着对现实生活的辛酸无奈以及对母亲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预设: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可以想见在母亲身边目睹母亲整日劳碌着的小小的“我”,他对母亲,敬重又心疼。
(2)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3)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一别二十多年,母亲“甚望”见儿子一面,这希望特别简单又特别强烈,但是儿子没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未能在床前尽孝,“竟”流露出深深的遗憾、愧疚。
(4)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悲痛”的意思是悲伤、哀痛。“痛”字,写出悲伤程度之深,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深厚。开头用朴实的词句抒发真挚的情感,奠定全文感情的基调。语言朴实,但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二)细读第16自然段,探讨:朱德用什么方式报答母亲?为什么他会这样想?
预设: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因为在朱德心中,母亲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因此,报答母亲就要尽忠于民族和人民,这已经超越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情感,由对母亲去世的哀痛上升为对民族、人民尽忠的情感,做到了这一点,母亲即可安息。
(说明:散文表达的情感是个性化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普遍情感。但是,朱德母亲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他启示和激励,朱德要用尽忠于民族、人民的方式来报答母亲,这些是独特的。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朴实的语言中感受朱德那种独特的深沉厚重的情感。)
四、归纳总结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回忆性散文 ,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在阅读这类文章时我们要关注哪些方面?
预设:
特点:内容真实、事件典型等
要关注文中如何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关注人物独特的情感。
五、作业:积累拓展第五题
(说明:学生已学完两篇回忆性散文,可通过横向比较来归纳此类文体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由这两篇的阅读推及“这一类”的阅读,掌握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影响
母亲 朱德
感激、怀念、愧疚、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