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材料的详略安排》 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材料的详略安排》 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0 13:3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作文:《记叙文材料的详略安排》 课堂实录
师:前一阵子,我读了大家的考试作文“我渴望 ”。其中,在一篇名为《我渴望得到认可》的作文中,我读到了一个相对有意思的题材,但遗憾的是与许多同学一样,先不说他的开头是套话空话要换掉,就说他在材料的选用和安排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他写的是怎样的事情。下面请同学简要地概述一下整件事情的始末。
生:“我”因为成绩不好却能当班长而不被同学认可。
师:请稍微说得详细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生:老师因为“我”管理能力强让“我”当班长,“我”因为管理班级太严所以许多同学讨厌“我”。
师:“我”是怎么知道的?
生:美术课上老师让同桌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但“我”同桌不愿与“我”一起完成。
师:接下来是什么?
生:课后好友告诉“我”原因:因为“我”管得太严了。
师:接下去呢?
生:因为“我”成绩不好,所以同学们不认可“我”。
师:在这之前写了什么?
生:“我”开始改变。
师:最终结果呢?
生:“我”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可。
师:大家看,围绕着这个题目,作者选用了这些材料。接下来,我们先来做个加法。大家看看,有什么内容是文章所缺失,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呢?
生1:“我”知道同学讨厌“我”时的心理描写。
师:什么心理?
生1:非常的不开心和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
师:确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渴望得到认可”,但“叙述过程”中,渴望始终没有出现,这是不应该的。所以要在好友告知我原因后补写“我”的心理。那么这个心理除了“我”不开心和“渴望的的认可”外还有什么?
生2:反思:反思同学为什么讨厌“我”,“我”该怎么改变?
生3:在“我”开始改变的那儿加入写“我”怎么改变的。
……
师:那么构成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几个材料中,有没有什么材料应当删去,为什么?
生1:一同学不服“我”管理说“我”成绩差的那个要删去。因为前面已经说了“我”改变了,写了这个与前面矛盾,不能衔接。
生2:我觉得“我”改变的只是我的管理方式,与写“我”成绩差不矛盾。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意见。请大家思考材料选用的依据是什么?
生1:题目
生2:还有中心
师:你觉得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生3:就是“我”渴望得到认可。
师:是的。这个题目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之前“我”不被认可,原因就是“我”管理班级太严了,并没有跟成绩扯上关系,所以“我”成绩差同学不服“我”管理这个材料放在文章中似乎就不大妥当,有点节外生枝了(虽然平时班长一般都要成绩好一点的人当的)。
师:剩下的这些可用的材料该怎样安排详略?
生1:“老师让我当班长”略写,“美术课上同桌拒绝合作”详写,“课后好友告知我原因”略写,“我开始改变”详写,“我希望得到认可”详写。
生2:我认为“课后好友告知我原因”应该详写。因为与后面的内容有因果关系,促成了“我”的反思。
师:同学们意见有分歧,我们先不评价对错。我们知道写一件事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平时,老师强调过什么内容要详写,什么要内容要略写?
生3:事情的经过要详写,起因与结果要略写。
师:那么,我们来找找看这篇文章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生4:起因是“老师让我当班长,因为我管得太严同学大多不认可我”。经过是“好友告诉我原因”。结果是“我渴望得到认可”。
生5:材料“老师让我当班长,因为我管得太严同学大多不认可我,好友告诉我原因”这些材料都应略写,因为它是起因。“听了好友话后的心理活动以及我的改变”应当详写,因为这是事情的经过。最后的“我渴望得到认可”应该略写,因为这是结果。
师:这位同学说得不错。接下来,请大家看原文。原文二到九段都是起因,写得很详,不简略,请大家做个减法,删去不必要的内容。
学生思考,删划。
师:谁来说一下哪些地方要保留,哪些地方要删去?
生1:我认为要删去第二、三、五段,保留第四以及六至九段。
生2:我保留的是第三段、第四段的第一第二句和第六段的第二句以及第七第八段。其余删去。
师:还可以简洁点,其实只要保留两句话就可以了。是哪两句呢?
生3:第四段的第一句。
师:这是陈述课上发生的事情,也是同学不认可我的表现,是要保留。还有哪一句一定要保留?
生4:第八段的课后好友告诉“我”原因的内容。
师:是的,这个内容也要保留,因为这是“我”加以改变,希望得到认可的原因。第二到九段的其他内容都可以删去。
师:起因部分我们处理好了,接下来再看经过部分。刚才有位同学说了要补写“我”不开心和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除了这两种心理,还有什么心理?
生1:愤怒、委屈、难过。
师:愤怒、委屈、难过之后“我”会怎样?
生1:会反思。
师:反思什么?
生1:反思同学们为什么不喜欢“我”, “我”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师:也就是反思“我”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之后才是“我”内心的不甘与渴望,“我”不甘以这样的形象定格在同学们心目中,“我”渴望得到他们的认可。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写一写“我”的这些心理,就接在好友告诉“我”原因之后。
学生写作。
师:下面请同学交流展示。
生1:我内心非常委屈,大家为什么讨厌我,我已经履行了班长的职务,班级就是要管得严才能管得好啊。之后我自己深刻地反省了,不是同学们的问题,而是我确实太严厉了,如果他们不吵闹,我也不用这么严厉的,我可以作出一些改变。
师: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呢?
生2:我觉得他的反思写得啰嗦了点,而且主要还是在抱怨,在表示委屈。
师:是的,而且渴望也没有写出来。再请一位同学读读自己写的。
生3:我进入了深思:看来我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去管理同学们,同学对我的意见越来越多,我必须改变,要心平气和地跟每位同学交谈及理智地管理。
师:他写的是什么?
生4:写的是反思。
师:这位男生是冷静型的,没有委屈、难过,渴望也没有提到。还有谁来展示一下?
生5:我怔住了,陷入了沉思,我处处履行班长的职责,这还不是为了同学们好吗?不严厉的话,同学们又怎么按规范去做?如果可以,我也希望不那么盛气凌人,与你们一起有说有笑啊,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我的苦衷呢?哎,也许是我真的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吧,但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改变,以更完美的姿态获得你们的认可。
师:他写得怎么样?
生6:我觉得他的反思写得很具体,先从别人再到自己,转得很巧妙。不足是他后面的转变写得太直接了。
生7:他一开始的抱怨写得好,反思有一点,转变只是提了一下。
师:的确这样。我们班同学也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修改,我请一位同学把她修改的内容读一下。
生8:一时间,愤怒、委屈如潮水一般涌现,争抢着要将我淹没。既而苦涩失落四处弥漫,我迷迷惘惘似走失的孩子,仓惶无措。“你……太凶了,他们都不太喜欢你!”在耳边一遍遍回响,心也随之一点点沉入谷底……猛然发现,当了这么久的班长,却从未想过同学对我的看法,往昔的一幕幕浮现:管理时的简单霸道,发号施令时的理所应当,方式方法在不经意间偏离了轨道……错了,也许我真的错了。心思百转千回,了悟间,丝丝不甘又袭上了心头:就这样了吗?就这样要以这般不堪的形象定格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吗?那一刻,我竟那么渴望得到同学对我能力的认可。那渴望似爆炸后的蘑菇云,顷刻间膨胀,壮大,我清楚地听到有个声音在呐喊:“我要得到认可,得到承认!”
师:请同学课后把自己写的再修改一下,把委屈、难过、反思、渴望的心理都展现出来。至于后面“我”改变的言行可以对照着反思来写,大家课后也可以去写一写。
师:行文至此,“我”得到同学们认可和没有得到同学们认可哪一种结果更合理呢?
生1:应当是得到大家认可好,因为“我”已经反思了,努力了,也改变了许多。
师:如果安排这样的结果,那么我想可以提升这样的立意:做事做到位了,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那么,可不可以设置我没有得到认可的立意呢?
生2:可以,这样更紧扣题目,更突出自己的情感。
师:那这样的结尾可以设置怎样的立意?
生3:还要继续努力,以得到大家认可。
师:嗯,与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个意思。这样比原结尾要好。
师:这节课,我们以习作《我渴望得到认可》为例,就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谈了材料的选用与详略的安排,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写作有所启发。写作时想到一个好素材不容易,想到了就要用好它。课后,请同学们就材料的选用和详略安排来审视和修改自己的文章。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