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群诗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群诗教学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0 13:26:1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群诗教学实录
一、新课导入
师:梦回唐朝,国富民安。时至安史之乱,烽烟炮火如飓风骤雨般重重地击碎了盛世华章。一位位现实主义诗人拿起手中的如椽巨笔,记载了那一段段“妇啼一何苦!”“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苦难历史,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触摸那一段尘封的岁月。
二、整体感知,思考问题
师:为什么这三首诗编者会把它们放在同一篇课文里呢?
生:都是唐诗。
生:都写于安史之乱。
生:都反映了民生疾苦。
生:都是叙事诗。
师:非常好,大家都说得没错,除了同学们上面说的这些,那这三首诗放在一起还有什么原因,还有哪些不同,我们一起进一步去探索。
三、以点带面,聚焦其一
(教学环节:声情并茂,朗读诗歌——思考问题,再读诗歌——知人论世,品读诗歌)
师: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第一首诗《石壕吏》,配乐齐读。
师:如果请你用诗中的一个字表达你最深刻的感受,你会选哪个字?
生:我想用“苦”字来概括
(师板书“苦”)
师:“苦”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师:你来解释一下。
生:老妇人有三个儿子,都奔赴沙场,二儿子已经战亡,活着的也只是暂且偷生。
师:我们把这种生命状态概括成“丧子之苦”。诗中还有体现“苦”的吗?
生:“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写出了老妪一家生活极其艰难困苦。
师:说得好,我们概括为“生活之苦”。还有吗?
生:“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即便是年老的妇人,也要在天明随军应征入伍,非常凄惨可怜。
师:这体现了“安史之乱”背景下“应征之苦”。
师:这首诗仅仅只是为了表达老妪一家人生活困苦吗?
(播放“安史之乱”微课视频)
生:作者杜甫借描述老妪一家生活的艰苦,去反映在“安史之乱”时代背景下普遍劳动人民的生活窘境,表达了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思。
四、群诗并读,举一反三
师: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概括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深刻的感受,你会选哪个字?
生:我想用“冷”字来概括。
(师板书“冷”)
师:从文中哪些诗句看出来呢?
生:由“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冷”可以组什么词呢?
生:“寒冷”“冷若冰霜”“阴冷”“湿冷”“孤冷”“冷涩”“天寒水冷”“冷清清”……
师:安史之乱未休,百姓生活困苦,杜甫生活在这“寒冷”的世道,看着盛世转“冷”,单薄孱弱的身影是显得那样“孤冷”,秋风秋雨天寒水冷,面对黑暗阴冷的生活,杜甫内心是怎样想的呢?
生:他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多病缠身的杜甫,在面对凄冷的世道,面对苦冷的生活环境,他却想的是——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
师:可谓是,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生活在泥沼之中,可还在忧心百姓苍生。这就是“诗圣”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师:我们再看《卖炭翁》,如果再用一个词概括对最深刻的感受,你会选哪个字?
生:我想用“惨”字来概括。
师板书“惨”
师:请说一说具体理由。
生:本来到了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还要在终南山辛苦烧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师:这是烧炭“惨”状。
生:为了把炭卖出好价钱,顾不了身上单薄的衣服,哪怕自己受冻,仍旧希望天气再冷一些。“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师:对,多么矛盾的心理啊。
生:雪路难走,破晓出发,牛困人饥、歇脚泥中都体现出老翁的生活艰辛。
师:这是运炭“惨”态。
生:老翁辛辛苦苦烧炭、运炭,只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可到了集市里却遇到了“黄衣使者白衫儿”,炭就被抢走了,“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之前辛辛苦苦付出的所有转瞬就没了。
师:这是被夺炭“惨”境。
师:白居易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卖炭翁的“惨”,作者的文学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体现了忧国忧民之思。
师:战乱之下人民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堪——“苦”“冷”“惨”,但透过文字都透露出作者同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感情,我们需要细品其中细微的区别。
生小组合作讨论
生:《石壕吏》中有对人民的赞扬、同情又有对战争的控诉,表现思想上的矛盾;
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侧重于表达自己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
生:《卖炭翁》更多的是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完成对比表格
篇目 诗歌内容 诗歌情感
《石壕吏》 妇人一家的“苦” 对人民的赞扬、同情又有对战争的控诉,表现思想上的矛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冷” 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
《卖炭翁》 卖炭翁的“惨” 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五、深化理解,分享成果
师:上周已经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请任选其中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仔细研读,再自由组合小组,挑选适合自己的方式展示这首诗。这节课我们又仔细剖析了这些诗篇,请同学们上台展示一下学习成果吧。
师:我们先请研读《石壕吏》这一首诗的同学们上台吧!
小组1:上讲台表演《石壕吏》课本剧。
(生鼓掌)
师:我们能从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中,感受到石壕吏的残暴和老妪一家的苦楚,也能体会杜甫为民生担忧内心沉重的悲痛。
师:我们再请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同学们上台。
小组2:展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配乐朗诵。
(生鼓掌)
师:我们通过听同学的朗诵,感受到了瘦弱的杜甫晚年生活的窘迫,更能体会“诗圣”兼济天下的胸怀。
小组3:展示《卖炭翁》绘画。
(生鼓掌)
师:我们通过欣赏同学的画作,感受卖炭翁生活的辛酸、悲惨,更能体会白乐天对当时世道严厉的鞭挞。
六、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师:岁月悠悠,千载已过,回望中,我们的心中升起几多悲凉,几多痛惜。我们从诗歌中见证了那段岁月的艰辛,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了解到了“苦”“冷”“惨”的生活状态,更体会到了诗人们心中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这就是“诗圣”、“诗魔”风范,让我们齐声背诵这三首诗吧!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