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若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就会停止
B.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向心力突然消失则物体会静止
C.正在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若合力突然消失,物体有可能静止
D.正在做简谐运动的物体,若回复力突然消失,物体不可能静止
2.下列关于匀变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B.质点的运动轨迹可能是曲线
C.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1:3:5:7:9…
D.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需时间一定是越来越少
3.下列关于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受到的回复力就是合力
B.质点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有关
C.质点动能最大时,势能最小
D.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与质点质量有关
4.一个礼花弹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刚好炸裂成三块碎片,如果这三块的质量和动量大小均相等,则在礼花弹炸裂后的瞬间这三块碎片的运动的方向可能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顶端D点固定一定滑轮(大小忽略),圆环两侧套着质量分别为、的两小球,两小球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连线过圆心O点,且与右侧绳的夹角为。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1
6.将地球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为1.5小时,则在地球赤道与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B. C. D.
7.发光弹弓弹射飞箭是傍晚在广场常见的儿童玩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弹弓将发光飞箭弹出后在空中飞行。若小朋友以大小为E的初动能将飞箭从地面竖直向上弹出,飞箭落回地面时动能大小为,设飞箭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箭下降阶段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B.飞箭上升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C.飞箭在最高点具有的机械能为
D.飞箭所受空气阻力与重力大小之比为1:15
8.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2s时的波形如图(a)所示,x=4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则波速可能是( )
A. B. C. D.
9.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球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沿地球的南北极打一个内壁光滑的洞,在洞口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的直径略小于洞的直径),在小球向下端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洞内做简谐运动
B.小球在地心处动能最小
C.小球可以穿出小洞
D.若小球释放的位置再向下移动一点,则小球振动周期不变
10.冰滑梯是东北地区体验冰雪运动乐趣的设施之一,某冰滑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螺旋滑道的摩擦可忽略;倾斜滑道和水平滑道与同一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因滑板不同满足。在设计滑梯时,要确保所有游客在倾斜滑道上均减速下滑,且滑行结束时停在水平滑道上,则、的设计需满足(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定律。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着物块A,另一端穿过中心带有小孔的金属圆片C与物块B相连,A和B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m。铁架台上固定一圆环,圆环处在B的正下方。开始时,C与圆环间的高度为h,A、B、C由静止开始运动,当B穿过圆环时,C被搁置在圆环上。在铁架台、处分别固定两个光电门,物块B从运动到所用的时间为t,圆环距的高度为,之间的高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1)B穿过圆环后可以视为做______直线运动;
(2)为了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该系统应选择______(选填“A和B”或“A、B和C”),则只需等式______成立,即可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用题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实际做实验时会发现重力势能减少量与系统动能增加量有差别,原因可能是(不考虑测量误差)______。
12.(9分)某物理小组利用频闪照片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已知A、B两滑块的质量分别是、,A滑块向右运动,与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B滑块碰撞(碰撞时间可忽略不计);碰撞前后共进行了四次拍摄,第一次是在两滑块相撞之前,以后的三次是在碰撞之后,并且A、B滑块在拍摄频闪照片的这段时间内是在20cm至115cm这段范围内运动(以滑块上的箭头位置为准),忽略各种阻力影响。试根据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0.5s)回答问题。
(1)根据频闪照片分析可知碰撞发生位置在______cm刻度处;
(2)设向右为正方向,由上图数据可计算得:A滑块碰撞前的速度为______m/s,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p=______kg·m/s,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______kg·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8分)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0.2kg的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直杆上,小球的直径略大于杆的直径,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对小球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F,使其以的加速度开始沿杆向上运动,拉力F与杆的夹角为,已知sin53°=0.8,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求F的大小。
14.(13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左端接有两段光滑直轨道,AB与圆管外壁相切,BC与AB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平滑相连且BC倾角为。一个直径略小于半圆管内径、质量为m的小球,从BC上某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经圆管最高点D后恰好落回到与圆管圆心O等高的P点,小球经过D点时与圆管间的压力大小为mg,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水平轨道AB的长度;
(2)若小球释放的高度与D点等高,求小球与圆管弹力为零时,小球到圆心的高度。
15.(18分)如图所示,木箱的质量为M=5kg,长度为L=1m,其右侧与墙壁的距离为d=2m,木箱底部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可看作质点),小物块与木箱左壁间有一很小缝隙。t=0时刻,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下,木箱从静止开始运动瞬间小物块与木箱达到相对静止状态,小物块与木箱底部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不计,木箱与墙壁碰撞后停止运动并被锁定,同时撤去外力F,小物块与木箱发生的每次碰撞都是时间极短的弹性碰撞,当小物块与木箱右壁碰撞后迅速解除对木箱的锁定,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1)当F=9N时,求木箱到达墙壁之前与物块间的弹力和摩擦力大小;
(2)当F=54N时,
i.求小物块离开木箱左壁后,小物块与木箱碰撞的次数和最终静止在木箱中的位置;
ii.若小物块与木箱底部的摩擦也不计,求小物块与木箱发生n(n≥1)次碰撞后,两者的速度大小。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向心力突然消失,则物体会沿切线方向飞出去,故B错;正在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比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在速度为零时合力突然消失,则物体会静止,故C正确;正在做简谐运动的物体,若在最大位移处时回复力消失,物体静止,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匀变速运动可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错B正确;只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故C错;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不一定越来越少,比如竖直上抛运动,故D错。
3.【答案】C
【解析】简谐运动中回复力不一定是合力,比如单摆运动,故A错;简谐运动周期与振幅无关,故B错;简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动能最大时,势能最小,故C正确;简谐运动周期不一定与质点质量有关,比如单摆,故D错误。
4.【答案】C
【解析】若是ABD中情境,则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故ABD错;若是C中的情境,则系统动量守恒,分离后的动量矢量合为零,故C正确。
5.【答案】B
【解析】设和所在部分的绳长分别为和,绳子拉力为F,则根据三力平衡知识和相似性得:,,联立可求得,故B正确。
6.【答案】C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近地卫星周期为,同步卫星周期为,则赤道的物体受力,在两极物体受力,近地卫星受力,又因为,联立以上三式求得,故C正确。
7.【答案】D
【解析】飞箭从地面竖直向上弹出到飞箭落回地面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则飞箭上升阶段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故A错误;
设飞箭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由动能定理得:,则飞箭下降过程重力做功为,故B错误;
设飞箭在最高点具有的机械能为,飞箭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
解得:,故C错误;
设飞箭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为f,飞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飞箭下降阶段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飞箭在下降阶段重力做的功为,可得飞箭所受空气阻力与重力大小之比为,故D正确。
8.【答案】BC
【解析】根据图b可知t=2s时x=4m处的质点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该波向负方向传播,结合图a,利用“上下坡”法可知x=4m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即有(n=1,2,3…),而由图b可知该波的周期为T=4s;所以该波的波速为(n=1,2,3…),当n=3时可得波的速率为,当n=4时可得波的速率为,故选BC。
下面是更换后的第8题的答案和解析(原第8题超出命题范围)
8.【答案】AD
【解析】若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但速度可正可负,A正确;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B错误;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相同,速度方向可能不同,C错误;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都为零,D正确。
9.【答案】AD
【解析】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小球质量为m,小球偏离地心的位移为x,根据题意,可求出小球受到万有引力的合力为,所以小球做简谐运动,简谐运动周期与振幅无关,故AD正确;小球不能穿出小洞,小球在地心处动能最大,故BC错误。
10.【答案】CD
【解析】设游客在水平滑道滑行距离为x,游客从滑梯滑下,根据动能定理有:,其中,解得① ②
游客在倾斜滑道上均减速下滑,则要求,又,则③,由题意可知,当时,①②③式恒成立,于是,,故正确选项为CD。
11.(6分)
(1)匀速((1分) (2)A、B和C(1分) (2分)
(3)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系统做负功(2分)
【解析】由题意可知,AB继续向下运动过程中应该是匀速直线运动;要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则研究对象应该是ABC,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为;若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增加量,则可能是转轴的摩擦力或空气阻力对系统做功引起的。
12.(9分)
(1)40(2分) (2)0.80(3分) 0.48(2分) 0.48(2分)
【解析】由图可知AB碰撞位置在40cm处,第一次与第二次拍照之间A向右运动了30cm,其中前20cm用了0.25s,所以碰撞前A的速度为,碰撞后A的速度为,B的速度为,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为,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为。
13.(8分)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①(2分)
水平方向平衡:②(2分) ③(2分)
代入数据解得:F=12N((2分分)
14.(13分)
【解析】设小球经过圆管D点的速度为,小球经过D点时与圆管间的压力大小为mg,因为小球在D点有速度,所以圆管对小球的压力竖直向下,有:①(2分)
小球从D飞出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②(2分)
水平方向:③(2分)
联立①②③并代入数据解得:AB=R(1分)
(2)设小球与圆管之间弹力为零时速度为v,小球与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由动能定理得:④(2分)
小球此时圆周运动向心力为⑤(2分)
联立④⑤式解得:(1分)
此时小球到圆心高度为(1分)
15.(18分)
【解析】(1)设想将木箱左壁去掉,当F=9N时,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小物块与木箱左壁之间无弹力。(1分分)
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①(1分)
对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②(1分)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数据解得:(1分)
(2)ⅰ.设木箱到达墙壁的速度大小为,根据动能定理:③((1分)
木箱与墙壁碰撞后,物块在木箱内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到达木箱右壁的速度大小为,
由运动学规律得:④(1分)
物块与木箱右壁碰后以原速率反弹,此后的运动物块与木箱系统动量守恒,设系统最终速度为v,物体相对滑动的路程为s,取向左为正方向则有:⑤(1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⑥(2分)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代入数据解得:(2分)
所以物块与木箱碰撞次数为7次,相对静止时物块距木箱右壁的距离为。(1分)
(ⅱ)木箱与墙壁碰撞后,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箱右壁碰撞后匀速运动至木箱左壁与之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⑦(1分)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⑧(1分)
代入数据解得:,
或者,(2分)
于是,当碰撞次数n为奇数时,碰后物块速度大小为6m/s,木箱速度为0;(1分)
当碰撞次数n为偶数时,碰后物块速度大小为4m/s,木箱速度大小为2m/s。(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