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0 07:4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包头市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向着火星进发,如图所示。约6个半月后其减速被火星捕获,后环绕火星飞行2-3个月。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前后都是天体
B.“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前后均不是天体
C.“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时与火星构成天体系统
D.“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时与火星不构成天体系统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原因是( )
A.火星运行轨道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外侧 B.火星的大气密度比地球的大气密度小
C.火星的位置比地球更加远离小行星带 D.火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的质量体积小
东京(36°N,140°E)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00开幕,2021年8月8日闭幕。由于担心酷暑天气对运动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国际奥组委决定将田径和竞走项目比赛转移至北海道札幌市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7月23日11:00 B.7月23日10:00 C.7月24日4:00 D.7月24日3:00
4.东京奥运会举办期间( )
A.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B.北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
5.与东京相比,札幌更适宜举办田径和竞走项目比赛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环境优美 C.场馆多 D.气候适宜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图乙),完成下列两小题。
6.下列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纬度有关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图甲中M点的纬度、图乙中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7月 B.60°、7月 C.60°、1月 D.30°、1月
江苏省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但利用城市建筑物发展光伏电产业的潜力较大。江苏省作为国内光伏产业的龙头老大,占据国内光伏产业的半壁江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读图(单位:兆焦耳/平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整体呈现“北丰南贫”的原因是与南部相比,北部( )
A.海拔更高 B.距离海洋更近 C.日照时数更长 D.太阳高度角更大
9.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比,江苏省发展光伏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A.靠近消费市场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资源丰富
下图为太阳圈层结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太阳大气层,字母表示不同的太阳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分别表示太阳黑子和耀斑的是( )
A.M、N B.Q、M C.Q、N D.Q、P
11.太阳活动极大值年份与极小值年份大约相距( )
A.6年 B.11年 C.17年 D.22年
12.P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产生( )
A.太阳风 B.极光现象 C.“磁暴”现象 D.极昼现象
内蒙古包头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北菜南薯”战略。固阳县是主要种植区,通过高垄侧播技术,固阳县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2000多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 )
A.更加有利于植株热量的吸收 B.使得根系不发达的马铃薯吸水性能减弱
C.劳动生产效率提高 D.降低马铃薯的种植密度
14.增产更要增效,固阳县在高垄侧播的基础上,通过选用黑白膜,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关于黑白膜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垄顶覆盖黑膜,削弱太阳辐射,降低地温,促进作物生长
B.垄侧覆盖白膜,保墒保水,促进作物生长
C.垄顶覆盖黑膜,吸收光热,提高地温
D.垄顶覆盖黑膜,抑制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
下图为从山东青岛到西藏拉萨的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对比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甲曲线表示( )
A.地球表面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
16.下列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洋地壳在各处厚度一致 B.地壳是地球软流层以上的固体外壳
C.地壳的厚度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 D.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
下图为“地球部分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图中D圈层(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是有机圈层 ②是厚度最小的圈层 ③是质量最大的圈层
④是由生物组成的圈层 ⑤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A.①⑤ B.③④ C.④⑤ D.①②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密切相关
②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能
③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④各圈层之间存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广场中心(约38oN,77oW),高约169米,周边平坦开阔。据此完成问题。
19.一年中每天纪念碑顶端影子移动的范围介于图中曲线a-d之间,其中代表夏至日日影变化的曲线是( )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20.冬至日正午时纪念碑影长约为( )
A.170米 B.250米 C.300米 D.350米
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汤加附近洋面新岛的成因可能是( )
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海底火山喷发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海底火山喷发
C.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海底火山喷发
D.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海底火山喷发
22.紧邻汤加东侧的海底地形名称为( )
A.大陆架 B.海沟 C.洋盆 D.海岭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图中( )
A.甲处的岩层多气孔构造 B.图示区域发生了三次褶皱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24.下列地质作用由早到晚依次发生的是( )
A.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侵蚀 B.断层、褶皱、侵蚀、沉积、岩浆侵入
C.褶皱、断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 D.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侵蚀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下图是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的( )
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
26.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是( )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东南再往正东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①河西侧地表均为同一沉积岩层P,①河和②河之间的地表均为同一沉积岩层Q,②河东侧地表均为同一沉积岩层S,P、Q、S岩层形成的年代连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符合图示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若该地的岩层年龄为P>Q>S,则该地可能( )
A.地表Q区域为地垒 B.处于背斜顶部位置
C.干流处于向斜槽部 D.处于向斜左翼位置
苏拉威西海是一片古老海洋盆地,早在4200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但那时它离任何一块大陆都非常远。其海岸多为悬崖峭壁,海底深而平坦,大部分深2000米以上,最深6220米。苏拉威西海位于著名的“珊瑚角”中心,是科学界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密集区,科学家称,苏拉威西海可能是周边海域生物的进化源头,可能还藏着成群的未知生物。下图示意苏拉威西海轮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苏拉威西海的海岸多为悬崖峭壁,其成因可能是( )
A.板块挤压俯冲 B.海盆断层陷落 C.火山地震造成 D.陆地径流冲刷
30.科学家称,苏拉威西海可能是周边海域生物的进化源头。其依据最可能是( )
A.位于“珊瑚角"中心,自然环境优美 B.生物多样性密集区,会进化出新物种
C.海盆古老封闭,保留有大量原始物种 D.四周岛屿众多,海洋生物的饵料丰富
二、综合题(40 分)
31.下列图甲中阴影表示黑夜,此时伦敦区时为10 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根据材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时。(4分)
(2)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伦敦日出方向是______。
(4分)
(3)此时全球属于新日期的范围是______,赤道上属于东半球、昼半球的范围是______。(4分)
(4)请用斜线表示黑夜范围,把图甲的昼夜分布状况转绘到图乙中。(2分)
32.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岩石类型的名称:甲、乙两类岩石同属于____;丙类岩石是____;丁类岩石是____。(6分)
(2)乙类岩石经____作用转化为丙类岩石;甲类代表性岩石是____(任填一种即可);乙类代表性岩石是____;各类岩石都可以通过____作用形成新的岩浆。(8分)
(3)说明丙类岩石转化成为丁类岩石所经历的地质过程。(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一切顺利的话,“天问一号”将在太空中飞行大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材料二 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
材料三 我国四大航天基地示意图、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图中①地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①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4分)
包头市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B D A B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A C D A C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C C D B B D B C
二、综合题(40 分)31.
(1)(30°E,23°26'S) 18 4分
(2)自23°26'S(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东南 4分
(3)自150°W向东至180° 20°W向东至120°E 4分
(4) 2分
32.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6分
(2)变质作用 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 花岗岩 重熔再生 8分
(3)丙类岩石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裸露地表,经(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然后经埋藏和固结成岩作用,最后形成丁类岩石 4分
33.
(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4分
(2)①从纬度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可增加有效荷载;②从交通条件看,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③从安全性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