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图案之美》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标准 评价任务
1.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说出图案的内容和分类,图案的文化内涵,学会运用图案的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形式美法则进行简单设计。 任务单
2.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设计创意图案。 学生能独立并高效应用形式美法则,加以独特的创意,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几何形的设计并展示在恰当的物品上。 任务单
教学重点 了解图案装饰的分类和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教学过程
精讲留白(15分钟) 一、导入 上课前进行猜字谜的游戏,同学们看黑板上老师画出的甲骨文,猜猜是哪一个字?教师给出答案。那么通过以上这个游戏,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人类的历史上,先有图案还是现有文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图案之美。 引出新课课题:第七课《图案之美》,并绘有图案的课题板书。 二、新授 简述本节课学习目标。 1.图案的概念 同学们图案指对某种器物、建筑等的造型设计、色彩设计和纹样设计。 特点: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 造型设计:物体的形态;色彩设计:色彩的精心搭配;纹样设计:各种图案的布局。 2.图案的分类。 a.植物:花瓣纹彩陶盆,原始社会。 动物、人物:人面鱼纹彩陶盆。 风景:江崖海水纹瓷器。 几何:彩陶。 b.除了按照内容分类之外,我们另一种分类方法,按照表现形式分别为传统、民间、现代图案。 中国传统图案指的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商周时期的青铜图案,瓦当、画像砖,织锦,唐三彩陶器,铜镜,青花瓷器,玉器等)、少数民族图案(蒙古族、藏族地毯图案,苗族银饰图案,瑶族、白族的刺绣)等。 民间图案主要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兴起的一种图案,具有象征吉祥的文化特色,如象征幸福、美满、健康、长寿、丰收等。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内容美的特征。 。有皮影、年画、剪纸、刺绣、扎染(结合报告厅画展)等形式。 现代图案是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潮流,比如手机壁纸,学生手账本,生活用品。 3.形式美分析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内容美还具有形式美特征,接下里我们一起探寻形式美。 (1)对称与平衡 看图分类,你认为哪几个图案的形式是相同的?展示八张打乱的图案图片,请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对比两组图案,总结出形式美法则的第一条:对称与平衡。 不管是对称的还是不对称的,都要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如果遇到不平衡的图片要怎么办呢?展示两幅图片,你觉得这两幅画舒服吗,画一画,使图案在视觉上达到平衡。 展示两张不平衡的图案,请学生上台绘画补充修改。 (2)对比 观察:看图案找特点。你能看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教师选取大小对比明显的图案请学生找出其典型特点。学生在发现“大小对比”特点后,教师展示其他图案作品,分析其运用的“颜色对比”、“形态对比”等其他对比手法,总结出对比的形式美法则。 (3)律动 a、听音乐,选择对应的图案。教师播放两端节奏不同的乐曲(《梦幻曲》和《非洲鼓》),请学生选择对应的图案。 b、对照图案画一画,想一想,节奏与韵律是如何在图案中体现出来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在图案上圈出关键要素柔和平静与激烈躁动。
独学内化 (15分钟) 三、设计应用 创设作业情境:为了让产品更加畅销,陶瓷厂特聘同学们为设计师,请同学们发挥你的创意,为馆子和盘子添上美丽的图案吧! 要求:1、可以单色表现,也可以添加色彩; 2、内容题材不限,要表达出自己的美好愿望; 3、运用形式美法则,图案设计要有美感。
小组讨论 (5分钟) 分组讨论 小组交流并思考: (1)与众不同的新意 (2)内容丰富的画面 (3)是否有效运用了形式法则 (4)平淡的画面,可以有哪些突破? 并选出一副代表性作品和全班分享展示。
师生对话 (5分钟) 五、展示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评。教师说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订正。 六、总结 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同学们也动手设计制作了装饰图案,现在明白图案不仅小到一个瓶盖,大到我们生活的空间,图案无处不在。人类通过装饰图案来美化生活,表达情感和寄托希望。因此,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提炼出素材,创作出更多美丽的图案,让图案之美装点我们的生活,使之丰富多彩起来!
作业布置 七、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设计作品,下节课分享展示。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堂反馈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