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学习目标
1. 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为什么有的化石中的生物和现在的一些生物十分相似?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最直接证据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遗体化石
遗物化石
遗迹化石
思考1:最先形成的地层是哪一个?
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规律
1.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
2.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
简单
低等
复杂
高等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怎样?
原始生命
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始祖鸟化石
左图是始祖鸟化石,右图是根据始祖鸟化石复原出来的始祖鸟。仔细观察它。它长有鸟一样的翅膀,但它嘴里却还有牙齿。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鸟
爬行动物
始祖鸟
嘴里有牙齿、有爪
被覆羽毛
有翅膀、喙
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前寒武纪
时期
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前寒武纪时期生命类型
46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
35亿年前:细菌、蓝藻等无细胞核生物
20 - 19亿年前: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8.5 - 5.4亿年前:多细胞生物
——时期最长
1.高等藻类类群
2.无脊椎动物
3.三叶虫繁盛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古生代早期
裸蕨是最古老的陆生植物
生物由水中向陆地发展
古生代中期
被称为“鱼类的时代”
原始的两栖类鱼头螈
古生代后期
早古生代:无脊椎动物时代
中古生代:鱼类时代
后古生代:两栖类时代
古生代后期的植物是蕨类
石松
裸子植物是主要陆生植物,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后期出现被子植物。
中生代生命类型
爬行动物繁盛,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鸟类、哺乳类开始出现。
中生代(恐龙时代)
新生代
距今65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
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
古生代:
①早期:无脊椎动物、高等藻类类群
②中期:鱼类盛行,首次出现陆生的裸蕨植物
③后期:两栖类和蕨类盛行
中生代:裸子植物、爬行动物盛行
新生代:鸟类、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归纳总结
这些动物属于哪一个类群?
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
鸟
类
两
栖
类
鱼
类
爬
行
类
哺
乳
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植物的进化历程
这些植物属于哪一个类群?
它们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
观察2:
藻
类
植物的进化历程:
苔藓
蕨
类
裸子
被子
结构越简单、低等
越早形成的地层
生物种类越少
越晚形成的地层
结构越复杂、高等
生物种类越多
生物进化总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生物的进化
化石记录显示
地球上的生命史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新生代
【同步训练】
1. 化石与地层的年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 )
A. 植物化石越少,动物化石越多
B. 水生生物化石越多,陆生生物化石越少
C. 化石种类越丰富
D. 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B
2. 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沉积岩层的顺序如右图所示,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图示可能说明( )
A. 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B. 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 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D. 物种B一定生活在水中
B
3. 若△、□、☆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如下图所示是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未经变动的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A
4. 中生代始于2.45亿年前,这个时期地壳平静而气候温暖。下列有关中生代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裸子植物(尤其是苏铁)是主要的陆地植物
B.被子植物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
C.爬行动物盛行,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
D.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B
5. 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A. 两栖类、蕨类 B. 鱼类、藻类
C. 哺乳类、被子植物 D. 爬行类、裸子植物
D
6. 哺乳动物和鸟类成为占优势的陆地脊椎动物,被子植物成为占优势的陆地植物的地质年代是 (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D
7. 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如下图),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 (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C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第2课时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生物进化和生物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达尔文观察搜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大量材料,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形成生物进化概念。1859出版《物种起源》
太平洋
印度洋
亚洲
欧洲
非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州
大西洋
达尔文的“贝格尔号”考察路线
南美洲
共同祖先
鸟的喙形的进化
群岛上栖息着13种地雀,这些小鸟的共同祖先是从南美洲迁来的,但每一种地雀的喙形和它们当地所吃的食物相适应。
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何不同?
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
(肉用)
(卵用)
(观赏用)
(药用)
(卵、肉兼用)
人工选择
家养原鸡,产生不同变异
有些变异得到遗传积累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进行选育
逐代定向选择,培育出不同新品种
人工选择
岩鸽
归巢性强,飞翔持久
羽色悦目,体态新奇
营养丰富,繁殖力强
观赏鸽
肉食鸽
信鸽
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品种的鸽子
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品种的金鱼
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由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
例如,人们可以利用人工选择的原理使金鱼的品种多样化
什么是人工选择呢?
人工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从人工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中得到启发,达尔文深信,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形似的过程——自然选择。
通过人工选择可以使生物进化产生新品种。那么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又是怎样进化的呢?
绿叶上的蛙
枯叶上的蛙
是枯叶吗?
达尔文由人工选择的许多实例联想到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它们在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现象: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的工业迅速发展。此前工业地区周围的桦尺蛾种群主要是浅色蛾,偶尔出现突变的黑色桦尺蛾。短短几十年,桦尺蛾种群中的个体大多数变成了黑尺蛾。
自然选择的实例——英国桦[huà]尺蛾的事例
(2)分析:①工业迅速发展之前,工业区周围的树皮是浅灰色,浅色桦尺蛾和树干颜色相似,不易被天敌发现而存活下来。
(3)分析:由于黑烟的污染,工业区周围的浅灰色树皮变成了黑色。
黑色桦尺蛾停息在灰黑色的树干上,体色与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这样经过一代代选择,所以在工业污染区的深色桦尺蛾占多数。
启示: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的变化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为什么黑色桦尺蛾的数量能一代代增多
自然因素
煤烟污染、天敌
内在基础
遗传和变异
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不适应环境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 然 选 择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过度繁殖:绝大多数种族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生存斗争:由于过度繁殖致使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栖息环境等,因此就要竞争生存空间和有限的自然资源。
适者生存
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有的变异可以遗传,有的不可以遗传。
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中,有利的变异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不利变异的被淘汰死亡。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通过自然环境对一代代生物的选择作用,有利变异在生物体内积累,于是后代的性状就和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总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选择因素 选择结果 进化速度
人工 选择
自然 选择
人类
满足人类
自然条件
保留对生物有利的性状
较快
漫长
内因都是遗传变异
揭秘:长颈鹿的“长颈之谜”?
在很久以前还是短颈鹿,突然一天几只变异的鹿长了更长的脖子“长颈鹿”。
食物短缺时,短颈鹿为饥荒所困死掉,长颈鹿能够到更高处的枝叶而具有了更大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长颈鹿产生长脖子变异,在生存斗争中,长脖子不管是在食物获得还是对抗天敌中都有优势,因此长脖子的变异就能被保留下来,长颈鹿生存下来就是自然选择。并且遗传给后代,就是长脖子的基因频率的增加了,而短脖子的后代就逐渐被淘汰了。
例题1: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杀虫剂使用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
B.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
C.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
D.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自然选择
A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一直都有的!
例题2. 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抗倒伏小麦产生的外在原因是遗传与变异
B. 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
C. 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D
1.啄木鸟的喙长而尖,有利于啄食树洞里的虫子。啄木鸟有这样的喙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自己意愿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当堂检测】
2. 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存斗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C
3. 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的数量变化结果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
D
4.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环境变化造成生物出现定向的变异
C.生物为获取足够的食品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
5.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
A.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
B.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D.化石是生物的祖先留下来的
A
The End !
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