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第02期)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考点48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
1.(2022年江苏南通)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2.(2022年山东临沂)清帝退位诏书,起草人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正式灭亡。该退位诏书颁布的首要原因是
A.武昌起义及各省的响应 B.各地纷纷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C.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3.(2022年四川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
A.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B.宣传维新思想,号召变法图强
C.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4.(2022年辽宁盘锦)“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是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使中国实现独立自主
5.(2022年辽宁营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A.结束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B.根除了国民的封建思想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6.(2022年广西百色)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它”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2022年内蒙古包头)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这表明,辛亥革命
A.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B.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探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8.(2022年重庆A卷)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同独立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
9.(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0.(2022年黑龙江绥化)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他评价的是
A.洪秀全 B.孙中山 C.叶挺 D.聂耳
12.(2022年甘肃白银)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写道“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人一般摇摇欲坠。“材料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3.(2022年广东)有学者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桩扣人心弦的事件。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苏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该学者重点强调
A.欧亚大陆的联系 B.封建帝制的危害
C.法国大革命影响 D.辛亥革命的意义
14.(2022年江苏连云港) 蔡元培在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该挽联描写的是
A. 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气概 B. 梁启超变法图强的济世情怀
C. 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D. 李大钊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
15.(2022年吉林节选)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革命纲领——
(2)体现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法律文件——
16.(2022年山东东营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的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被打垮……
材料二 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帝国”“注定最后……被打垮”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农民战争”“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它们最终未能成功的共同原因。
17.(2022年河南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保护人民财产等;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社会生活方面,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等;教有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1912一1920年,中国新建万元以上工矿企业1048家,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新的增长;1913一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从约50万增加到260多万。…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发展,代表着新的政治力量的增长,为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材料一中的改革措施与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主要体现了哪个阶级的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18.(2022年湖北荆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孙中山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1900年,孙中山又领导发动了惠州起义,两次起义均遭到失败。孙中山后来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子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但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如天渊。”
材料二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许多报纸以监督政府为己任,议论时政得失,如《民国新闻》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各种政党、社团纷纷成立,1912年10月,仅在民政部登记的团体就有85个,包括政治团体22个。由于“社会对政治兴味非常亢进”,政法学校和大学法科学生猛增,“一时法政学校遍于全国”。
——均摘编自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从广州起义到惠州起义,中国民众对孙中山领导发动武装起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对政治持什么态度?这一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答2点)
19.(2022年湖北恩施节选)综合分析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各个阶层为此不懈探索,努力寻找一条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改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三:
历史事件 对应结果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创中国革命道路
全民族抗战 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一例。你怎样看待李鸿章“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说法?
(2)材料二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考点49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2022年江苏盐城)下图是1918 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2.(2022年山东东营)“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第02期)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考点48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
1.(2022年江苏南通)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意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意图建立共和制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主张是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C项正确;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排除A项;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年山东临沂)清帝退位诏书,起草人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正式灭亡。该退位诏书颁布的首要原因是
A.武昌起义及各省的响应 B.各地纷纷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C.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A
【解析】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这是清帝退位诏书颁布的首要原因,A项正确;各地纷纷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与清帝退位诏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是清帝退位诏书颁布的原因,但不是首要原因,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在清帝退位诏书颁布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2年四川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
A.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B.宣传维新思想,号召变法图强
C.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答案】C
【解析】《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项正确;A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B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排除;D项是新文化运动内容,排除。故选C项。
4.(2022年辽宁盘锦)“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是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使中国实现独立自主
【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终结。C项正确;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收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长征胜利的意义,排除B项;使中国实现独立自主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年辽宁营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A.结束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B.根除了国民的封建思想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从思想上根除国民的封建思想,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2年广西百色)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它”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辛亥革命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C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的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2年内蒙古包头)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这表明,辛亥革命
A.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B.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探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材料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说明辛亥革命探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D项正确;北伐是1926年,排除A项;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排除B项;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2年重庆A卷)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同独立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清帝退位诏书”表明封建君主专制被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表明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即材料体现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C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出统一、独立和开放,排除ABD项。故选C项。
9.(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通过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政府统治,排除A项;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没有推翻封建帝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2年黑龙江绥化)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C项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自强求富的运动,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没有推翻清王朝,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他评价的是
A.洪秀全 B.孙中山 C.叶挺 D.聂耳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结合所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B项正确;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宣言鬼神思想,排除A项;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此时已经没有君主专制了,排除C项;聂耳是作曲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2年甘肃白银)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写道“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人一般摇摇欲坠。“材料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群起相应,清政府受到沉重打击,很快土崩瓦解,史称“辛亥革命”,D项正确;1851年,广西的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排除A项;1898年,清政府主持戊戌变法,排除B项;19世纪末,中国北方爆发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2年广东)有学者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桩扣人心弦的事件。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苏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该学者重点强调
A.欧亚大陆的联系 B.封建帝制的危害
C.法国大革命影响 D.辛亥革命的意义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说明中国的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国,世界影响较大。显然材料中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D项正确;材料不是分析欧亚大陆的联系和封建帝制的危害,排除A和B项;材料分析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不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2年江苏连云港) 蔡元培在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该挽联描写的是
A. 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气概 B. 梁启超变法图强的济世情怀
C. 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D. 李大钊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
【答案】C
【解析】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因此,材料中描写的是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C项正确;谭嗣同和梁启超都是维新变法时期人物,排除A和B项;李大钊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5.(2022年吉林节选)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革命纲领——
(2)体现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法律文件——
【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
(1)《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故填:《天朝田亩制度》。
(2) 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于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此后,宋教仁起草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故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2022年山东东营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的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被打垮……
材料二 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帝国”“注定最后……被打垮”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农民战争”“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它们最终未能成功的共同原因。
【答案】(1)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等。
(2)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的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被打垮”可知,这是因为,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等。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 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可知,这些斗争依次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只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17.(2022年河南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保护人民财产等;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社会生活方面,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等;教有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1912一1920年,中国新建万元以上工矿企业1048家,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新的增长;1913一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从约50万增加到260多万。…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发展,代表着新的政治力量的增长,为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材料一中的改革措施与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主要体现了哪个阶级的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答案】(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
(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工业的法令,鼓励兴办实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新的增长。
【解析】
(1)根据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保护人民财产等;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社会生活方面,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等;教有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可以看出,材料一中改革措施与辛亥革命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所以说主要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
(2)结合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了奖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根据材料二中“1912一1920年,中国新建万元以上工矿企业1048家,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新的增长;1913一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从约50万增加到260多万”这一信息可以知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新的增长。
18.(2022年湖北荆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孙中山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1900年,孙中山又领导发动了惠州起义,两次起义均遭到失败。孙中山后来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子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但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如天渊。”
材料二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许多报纸以监督政府为己任,议论时政得失,如《民国新闻》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各种政党、社团纷纷成立,1912年10月,仅在民政部登记的团体就有85个,包括政治团体22个。由于“社会对政治兴味非常亢进”,政法学校和大学法科学生猛增,“一时法政学校遍于全国”。
——均摘编自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从广州起义到惠州起义,中国民众对孙中山领导发动武装起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对政治持什么态度?这一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答2点)
【答案】(1)由恐惧到支持,由反对到接受;人民对清政府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民族意识的觉醒。
(2)持赞赏、支持的态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等。
【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一“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子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但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如天渊”可得出变化是由恐惧到支持,由反对到接受。说明:根据题干中的两个时间点“1895”(广州起义失败后)和“1900”,前者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当时维新变法(1898年)思潮居于主流,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后者则是在义和团运动(1899年)失败后,当时清政府勾结列强绞杀了义和团运动,已经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民众已经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民族意识的觉醒。
(2)态度:根据材料二“由于“社会对政治兴味非常亢进”,政法学校和大学法科学生猛增”可得出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对政治持赞赏、支持的态度。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清末,各国侵华战争爆发,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等,促使民族意识觉醒。
19.(2022年湖北恩施节选)综合分析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各个阶层为此不懈探索,努力寻找一条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改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三:
历史事件 对应结果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创中国革命道路
全民族抗战 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一例。你怎样看待李鸿章“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说法?
(2)材料二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1)轮船招商局(或开平煤矿);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的腐朽,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是不能使中国富强。
(2)戊戍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根据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可知,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的腐朽,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是不能使中国富强。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考点49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2022年江苏盐城)下图是1918 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答案】C
【解析】依据漫画可知反映了这一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再者,从时间上来看1918 年也符合北洋军阀割据, C 项正确;1918年已经不存在清政府,排除A项;二次革命是在1913年,排除B项;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年山东东营)“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答案】C
【解析】依据“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中华民国五年为1916年,可知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护国战争,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称帝,举国哗然,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最终在绝望中死去,C项正确;1913年孙中山等人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但是迅速归于失败,排除A项;1917年,孙中山等人又发动了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的护法运动,排除B项;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