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晨曦 :
瞥见 :
箱箧 :
缀满 :
xī
阳光
piē
看一眼
qiè
小箱子
zhuì
悬挂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喜欢收藏古董。你看,这么多的古董简直可以举办一个富丽堂皇的展览会了。
B.老师经常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教育我们在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C.这个商店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吸引了很多顾客。
D.某市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在当地称霸一方,影响恶劣,所犯罪行真是不可名状。
B
3.下面语段画线的三个句子中两句有语病,请修改。
①法国作家雨果曾撰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并火烧圆明园,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在英国发表声明斥责日本的侵华行为。②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赢得了我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文学上、物理学上,更在人格精神上。君子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就是雨果这样,就是爱因斯坦这样,③不仅仅对自己的专业有判断力,更有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却能公开地站在正义一边,用自己的力量,增加正义的胜算。
(1)
(2)
①句中成分残缺,在“圆明园”后加“的罪恶行径”或“的罪恶”或“的暴行”。
③句中关联词语误用,“却”改为“并且”或者“而且”。
4.班级开展以“圆明园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为以下新闻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据圆明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公众考古的发展,也为了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圆明园的遗址考古和保护工作,今天,圆明园首次尝试在新媒体上直播远瀛观遗址考古现场,并通过实时互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发现和考古知识,进一步传播历史文化,让公众走进文化遗产,也让文化遗产融入大众的生活。
示例:圆明园遗址考古首次进行网络直播
(2)“中国政府拟斥资4.6亿元重修圆明园”这一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围绕“圆明园是否该重建”这一话题,九年级(2)班的同学们纷纷发表了意见。请你围绕该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圆明园应该重建,这样可以让国人一睹昔日圆明园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
乙: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要让后人牢记这段沉痛的历史,以史为鉴,催人奋进!
示例一:圆明园应该重建。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我们中国不能没有圆明园!
示例二: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时刻警示国人不要忘记那一段沉痛的历史。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慢下来”首先要有耐心。
②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③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没有耐心,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专注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有无耐心。
④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⑤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⑥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5.下面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耐心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修养。
B.第③段中两次写到“在相当意义上说”,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C.第④⑤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思路也相同。
D.最后一段给出了修炼耐心的方法,是对前面论述的进一步深化。
C
6.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2分)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7.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首先列举生活现象引出论题“耐心”;接着阐释“耐心”的内涵和影响,然后从耐心成就成功之美、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指出修炼耐心的方法,点明中心论点。
8.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6分)
材料一:胜利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像山间小径一样,这条路有时先折回来,然后伸向前去;像山间小径一样,走这条路的人需要耐心和毅力。
——尼克松
材料二:人的全部本领不过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巴尔扎克
材料一可用作第⑤段的论据。这则材料说明胜利的道路曲折,需要耐心和毅力,突出了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可放在“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这一分论点后,顺承引出“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的论述。
材料二可用作第③段的论据。这则材料说明人的本领需要耐心和时间,与第③段中雕塑大师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专注做事这一事实相一致,是对“耐心成就成功之美”的阐释。
风流子[五代]孙光宪
茅舍槿篱①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②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注释】①槿(jǐn)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②水葓(hóng):即荭草,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茎中空,亦称空心菜。
(二)古诗词曲阅读(5分)
9.“门外春波涨绿”中“涨”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分)
“涨”字主要指水涨起来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池塘水满的情景。
10.诗歌写作中离不开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请以这首词为例试作分析。(3分)
词中既有菰叶、水葓等静态景物,也有屋外的鸡犬之声、屋内的纺车声响等动态之物,整个画面既恬静清新,又不失生机勃勃,可谓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晏子朝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lù)车:大车。多指君王乘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
(2)臣得暖衣饱食
(3)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
(4)公不说,趣召晏子
(上朝)
(赠送)
(吃)
(同“悦”,高兴)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1分)
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夫子之禄寡耶 何陋之有
B.弊车驽马以奉其身 卷石底以出
C.于臣足矣 舜发于畎亩之中
D.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 人不知而不愠
D
【解析】A.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C.对于/从;D.表转折,却。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
(2)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倚仗国君的恩赐,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衣食,甚至国内的游士,都得以生存。
15.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从“乘弊车,驾驽马”“臣得暖衣……足矣”可以看出晏子是个节俭的人;从“臣节其衣服……无以禁之”可以看出晏子以身作则或能做表率。
我节制自己吃饭穿衣(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
【译文】晏子去上朝,坐着一辆破车,驾着一匹劣马。齐景公见了他说:“呀!先生的俸禄太少了吗?为什么乘坐这么不好(的车子)呢?”晏子回答说:“倚仗国君的恩赐,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衣食,甚至国内的游士,都得以生存。我能够穿暖吃饱,还有破车劣马供奉自身,这对于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晏子出宫后,齐景公派(大夫)梁丘据给晏子送去四匹马拉的大车,结果来回送了好多次,晏子都不肯接受。齐景公不高兴,赶快召见晏子。晏子到后,齐景公说:“先生不接受我(的馈赠),那我也不乘(车了)。”晏子回答说:“国君派我管理百官,我节制自己吃饭穿衣(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我努力地廉洁节俭,)但仍然怕他们奢侈浪费而不顾自己的品行。现在,国君在上乘四匹马拉的大车,我在下也乘四匹马拉的大车。(这样,)我就没有理由去禁止百姓不讲礼义、追求奢华铺张浪费而不顾品行的行为了。”最后,(晏子还是)辞谢了齐景公的好意,没有接受豪华的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