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集合的概念——【帮课堂】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同步检测卷(新人教2019版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1.1集合的概念——【帮课堂】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同步检测卷(新人教2019版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9 21:30:0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1.1集合的概念——【帮课堂】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同步检测卷(新人教2019版必修一)
一、单选题
1.(2022·滨海模拟)定义,若,,则A-B=(  )
A.{9} B.{0,3,7}
C.{1,5} D.{0,1,3,5,7}
【答案】B
【知识点】集合的含义
【解析】【解答】因为,且,,
所以A-B={0,3,7}。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定义,再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得出集合A-B。
2.(2022·济南二模)已知集合 , , ,则C中元素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集合的表示法
【解析】【解答】由题意,当 时, ,当 , 时, ,
当 , 时, ,
即C中有三个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逐个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3.(2022·黄浦模拟)若集合,其中和是不同的数字,则A中所有元素的和为(  ).
A.44 B.110 C.132 D.143
【答案】D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所以,
所以可以为1,3,9,11,33,99,
所以可以为
因为和是不同的数字,所以可以为,
此时,所以A中所有元素的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集合元素的性质,对n赋值即可得出集合中的元素,结合已知条件计算出结果即可。
4.(2022·聊城二模)已知集合,,则集合中元素个数为(  )
A.2 B.3 C.4 D.5
【答案】C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或或或,
故,即集合中含有4个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得出集合B,再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得出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
5.(2022·重庆模拟)已知集合,,则集合B中元素个数为(  )
A.5 B.6 C.8 D.9
【答案】A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集合,,
则当时,有,当时,或,当时,或,所以,集合B有中5个元素。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从而求出集合B,进而得出集合B的元素个数。
6.(2021高一上·福清期中)若,则a的值为(  )
A.-1或1或2 B.-1或1 C.-1或2 D.2
【答案】D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或3或,
当时,即,此时集合中元素为1,3,1,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当时,即,此时集合中元素为1,3,1,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当时,解得或(舍去),此时集合中元素为1,3,4,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解,结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检验,即可得出答案。
7.(2021高二上·湖南月考)集合 ,则集合A的元素有(  )个.
A.4 B.5 C.6 D.7
【答案】C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
为12的正约数,故
,故集合A的元素有6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由集合元素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计算出结果即可。
8.(2022·河南二模)已知:,,记,则(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或,,故.
故答案为:A.
【分析】由的定义即可求解。
二、多选题
9.(2021高一上·淮安期中)已知集合,则的值可能为(  )
A.0 B.- C.1 D.2
【答案】A,B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当时,,故
当时,由题意可知,方程只有一个根,即,
此时方程的根为,故
故答案为:AB
【分析】根据题意由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结合二次方程的性质,把数值代入计算出m与n的取值,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10.(2020高一上·金华期末)若集合 ,则(  )
A. B. C. D.
【答案】A,B,D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对于A: ,存在 或 使得其成立,A符合题意;
对于B: ,存在 ,使得其成立,B符合题意;
对于C:由 ,可得 , ,
若 则 可得 , ,不成立;
若 则 可得 , ,不成立;
若 ,可得 ,此时 , ,不成立;
同理交换 与 ,也不成立,所以不存在 为整数使得 成立,C不正确;
对于D: ,此时存在 或 使得其成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集合A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找出正确的选项。
11.(2020高一上·南通月考)已知集合 ,且 ,则实数 的可能值为(  )
A.0 B.-1 C.1 D.-2
【答案】A,B,D
【知识点】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解析】【解答】已知集合 且 ,则 或 ,
解得 或 或 .
若 ,则 ,合乎题意;
若 ,则 ,合乎题意;
若 ,则 ,合乎题意.
综上所述, 或 或 .
故答案为:ABD.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出关于实数a的等式,结合集合中的元素满足互异性可得出实数a的值。
12.(2021高一上·武汉期中)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D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 是整数集,故 ,所以A符合题意;
因为 是实数集,故 ,所以B不符合题意;
因为 是有理数集,故 ,所以C不符合题意;
因为 是自然数集,故 ,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区分出各数集所对应的字母,再根据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三、填空题
13.(2021高一上·信阳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   .
【答案】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由题意,集合,且,
若时,可得,此时,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若时,解得或,
当时,可得集合,符合题意;
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可得:。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再结合元素的互异性,从而求出实数m的值。
14.(2021高一上·河北期中)集合 用列举法表示是   .
【答案】
【知识点】集合的表示法
【解析】【解答】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再结合列举法表示出集合。
15.(2021高一上·张家口期中)若集合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 的取值集合为   .
【答案】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当 时,则有 ,合乎题意;
当 时,由题意可得 ,解得 .
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集合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由已知条件结合题意对a分情况讨论:当 时以及当 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计算出a的取值即可。
16.(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已知A,B是两个集合,定义 ,若 , ,则    .
【答案】{x|-1<x≤2}
【知识点】集合的含义
【解析】【解答】解:由题设 ,又 , ,
则A-B={x|-1故答案为:{x|-1【分析】根据集合的新定义,结合集合A、B求解即可.
四、解答题
17.(2019高一上·兴仁月考)把集合 用列举法表示.
【答案】解:由题意得: , ,

, , ,
当 时, , ;
当 时, , ; , ;
当 时, , ; , ; , .
.
【知识点】集合的表示法
【解析】【分析】由已知得出 ,直接利用列举法写出结果即可.
18.(2020高一上·阜新月考)若 ,求a的值
【答案】若 ,则 ,经检验此时满足题意;
若 ,则 , ,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舍去;
若 ,则 , ,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舍去.
综上所述,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解析】【分析】由集合相等的定义即可求出a的值,再由元素的互异性即可得出a的值。
19.已知集合 , 7, , ,且 ,求集合B.
【答案】解: 集合 ,
7, , ,且 ,
或 舍 ,
解得 ,
当 时, 5, ,不成立;
当 时, 5, , 7,1, ,成立.
集合 1,4,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分析】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把5代入到集合A、B中,求出a的值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得出满足题意的a的数值。
20.已知集合 ,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取值范围.
【答案】当 时, ,符合题意;
当 时,若集合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
则方程 无实数根或有两个相等实根,所以 即 ;
所以a取值范围为 或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集的方法,再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由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 从而结合判别式法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
21.(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已知集合 .
(1)若 是空集,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 的值.
【答案】(1)解:∵ 是空集,∴ ,即 ,∴实数 的取值范围 .
(2)解:∵ 中只有一个元素,∴ 或 即: 或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由此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解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
(2)由集合里元素的个数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
22.(2020高一上·台州期末)设数集 由实数构成,且满足:若 ( 且 ),则 .
(1)若 ,则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
(2)集合 是否为双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
(3)若 中元素个数不超过 ,所有元素的和为 ,且 中有一个元素的平方等于所有元素的积,求集合 .
【答案】(1)解: , .
, .
, .
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为-1, ;
(2)解:不是双元素集合.理由如下:
, , ,
由于 且 , ,则 ,
则 ,可得 ,由 ,即 ,可得 ,
故集合 中至少有3个元素,所以,集合 不是双元素集合.
(3)解:由(2)知 中有三个元素为 、 、 ( 且 ),
且 ,
设 中有一个元素为 ,则 , ,且 ,
所以, ,且集合 中所有元素之积为 .
由于 中有一个元素的平方等于所有元素的积,
设 或 ,解得 (舍去)或 或 .
此时, , , ,
由题意得 ,整理得 ,
即 ,解得 或 或 ,
所以,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分析】(1)利用设数集 由实数构成,且满足:若 ( 且 ),则 ,结合已知条件 , 再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从而求出集合A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
(2)利用设数集 由实数构成,且满足:若 ( 且 ),则 ,结合双元素集合的定义,从而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推出集合 中至少有3个元素,所以,集合 不是双元素集合。
(3) 由(2)知 中有三个元素为 、 、 ( 且 ),且 , 设 中有一个元素为 , 再利用若 ( 且 ),则 ,所以 ,且集合 中所有元素之积为 ,由于 中有一个元素的平方等于所有元素的积,设 或 ,解得 (舍去)或 或 ,此时, , , ,由题意得 ,从而求出m的值,进而求出集合A。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1.1集合的概念——【帮课堂】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同步检测卷(新人教2019版必修一)
一、单选题
1.(2022·滨海模拟)定义,若,,则A-B=(  )
A.{9} B.{0,3,7}
C.{1,5} D.{0,1,3,5,7}
2.(2022·济南二模)已知集合 , , ,则C中元素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3.(2022·黄浦模拟)若集合,其中和是不同的数字,则A中所有元素的和为(  ).
A.44 B.110 C.132 D.143
4.(2022·聊城二模)已知集合,,则集合中元素个数为(  )
A.2 B.3 C.4 D.5
5.(2022·重庆模拟)已知集合,,则集合B中元素个数为(  )
A.5 B.6 C.8 D.9
6.(2021高一上·福清期中)若,则a的值为(  )
A.-1或1或2 B.-1或1 C.-1或2 D.2
7.(2021高二上·湖南月考)集合 ,则集合A的元素有(  )个.
A.4 B.5 C.6 D.7
8.(2022·河南二模)已知:,,记,则(  )
A. B.
C. D.
二、多选题
9.(2021高一上·淮安期中)已知集合,则的值可能为(  )
A.0 B.- C.1 D.2
10.(2020高一上·金华期末)若集合 ,则(  )
A. B. C. D.
11.(2020高一上·南通月考)已知集合 ,且 ,则实数 的可能值为(  )
A.0 B.-1 C.1 D.-2
12.(2021高一上·武汉期中)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13.(2021高一上·信阳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   .
14.(2021高一上·河北期中)集合 用列举法表示是   .
15.(2021高一上·张家口期中)若集合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 的取值集合为   .
16.(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已知A,B是两个集合,定义 ,若 , ,则    .
四、解答题
17.(2019高一上·兴仁月考)把集合 用列举法表示.
18.(2020高一上·阜新月考)若 ,求a的值
19.已知集合 , 7, , ,且 ,求集合B.
20.已知集合 ,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取值范围.
21.(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已知集合 .
(1)若 是空集,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 的值.
22.(2020高一上·台州期末)设数集 由实数构成,且满足:若 ( 且 ),则 .
(1)若 ,则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
(2)集合 是否为双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
(3)若 中元素个数不超过 ,所有元素的和为 ,且 中有一个元素的平方等于所有元素的积,求集合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集合的含义
【解析】【解答】因为,且,,
所以A-B={0,3,7}。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定义,再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得出集合A-B。
2.【答案】C
【知识点】集合的表示法
【解析】【解答】由题意,当 时, ,当 , 时, ,
当 , 时, ,
即C中有三个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逐个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3.【答案】D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所以,
所以可以为1,3,9,11,33,99,
所以可以为
因为和是不同的数字,所以可以为,
此时,所以A中所有元素的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集合元素的性质,对n赋值即可得出集合中的元素,结合已知条件计算出结果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或或或,
故,即集合中含有4个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得出集合B,再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得出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
5.【答案】A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集合,,
则当时,有,当时,或,当时,或,所以,集合B有中5个元素。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从而求出集合B,进而得出集合B的元素个数。
6.【答案】D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或3或,
当时,即,此时集合中元素为1,3,1,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当时,即,此时集合中元素为1,3,1,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当时,解得或(舍去),此时集合中元素为1,3,4,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解,结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检验,即可得出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
为12的正约数,故
,故集合A的元素有6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由集合元素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计算出结果即可。
8.【答案】A
【知识点】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或,,故.
故答案为:A.
【分析】由的定义即可求解。
9.【答案】A,B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当时,,故
当时,由题意可知,方程只有一个根,即,
此时方程的根为,故
故答案为:AB
【分析】根据题意由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结合二次方程的性质,把数值代入计算出m与n的取值,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A,B,D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对于A: ,存在 或 使得其成立,A符合题意;
对于B: ,存在 ,使得其成立,B符合题意;
对于C:由 ,可得 , ,
若 则 可得 , ,不成立;
若 则 可得 , ,不成立;
若 ,可得 ,此时 , ,不成立;
同理交换 与 ,也不成立,所以不存在 为整数使得 成立,C不正确;
对于D: ,此时存在 或 使得其成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集合A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找出正确的选项。
11.【答案】A,B,D
【知识点】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解析】【解答】已知集合 且 ,则 或 ,
解得 或 或 .
若 ,则 ,合乎题意;
若 ,则 ,合乎题意;
若 ,则 ,合乎题意.
综上所述, 或 或 .
故答案为:ABD.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出关于实数a的等式,结合集合中的元素满足互异性可得出实数a的值。
12.【答案】A,D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 是整数集,故 ,所以A符合题意;
因为 是实数集,故 ,所以B不符合题意;
因为 是有理数集,故 ,所以C不符合题意;
因为 是自然数集,故 ,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区分出各数集所对应的字母,再根据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13.【答案】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由题意,集合,且,
若时,可得,此时,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若时,解得或,
当时,可得集合,符合题意;
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可得:。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再结合元素的互异性,从而求出实数m的值。
14.【答案】
【知识点】集合的表示法
【解析】【解答】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再结合列举法表示出集合。
15.【答案】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解答】当 时,则有 ,合乎题意;
当 时,由题意可得 ,解得 .
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集合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由已知条件结合题意对a分情况讨论:当 时以及当 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计算出a的取值即可。
16.【答案】{x|-1<x≤2}
【知识点】集合的含义
【解析】【解答】解:由题设 ,又 , ,
则A-B={x|-1故答案为:{x|-1【分析】根据集合的新定义,结合集合A、B求解即可.
17.【答案】解:由题意得: , ,

, , ,
当 时, , ;
当 时, , ; , ;
当 时, , ; , ; , .
.
【知识点】集合的表示法
【解析】【分析】由已知得出 ,直接利用列举法写出结果即可.
18.【答案】若 ,则 ,经检验此时满足题意;
若 ,则 , ,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舍去;
若 ,则 , ,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舍去.
综上所述,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解析】【分析】由集合相等的定义即可求出a的值,再由元素的互异性即可得出a的值。
19.【答案】解: 集合 ,
7, , ,且 ,
或 舍 ,
解得 ,
当 时, 5, ,不成立;
当 时, 5, , 7,1, ,成立.
集合 1,4,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分析】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把5代入到集合A、B中,求出a的值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得出满足题意的a的数值。
20.【答案】当 时, ,符合题意;
当 时,若集合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
则方程 无实数根或有两个相等实根,所以 即 ;
所以a取值范围为 或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集的方法,再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由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 从而结合判别式法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
21.【答案】(1)解:∵ 是空集,∴ ,即 ,∴实数 的取值范围 .
(2)解:∵ 中只有一个元素,∴ 或 即: 或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由此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解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
(2)由集合里元素的个数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
22.【答案】(1)解: , .
, .
, .
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为-1, ;
(2)解:不是双元素集合.理由如下:
, , ,
由于 且 , ,则 ,
则 ,可得 ,由 ,即 ,可得 ,
故集合 中至少有3个元素,所以,集合 不是双元素集合.
(3)解:由(2)知 中有三个元素为 、 、 ( 且 ),
且 ,
设 中有一个元素为 ,则 , ,且 ,
所以, ,且集合 中所有元素之积为 .
由于 中有一个元素的平方等于所有元素的积,
设 或 ,解得 (舍去)或 或 .
此时, , , ,
由题意得 ,整理得 ,
即 ,解得 或 或 ,
所以, .
【知识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解析】【分析】(1)利用设数集 由实数构成,且满足:若 ( 且 ),则 ,结合已知条件 , 再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从而求出集合A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
(2)利用设数集 由实数构成,且满足:若 ( 且 ),则 ,结合双元素集合的定义,从而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推出集合 中至少有3个元素,所以,集合 不是双元素集合。
(3) 由(2)知 中有三个元素为 、 、 ( 且 ),且 , 设 中有一个元素为 , 再利用若 ( 且 ),则 ,所以 ,且集合 中所有元素之积为 ,由于 中有一个元素的平方等于所有元素的积,设 或 ,解得 (舍去)或 或 ,此时, , , ,由题意得 ,从而求出m的值,进而求出集合A。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