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二讲 地图
台湾岛地图
1.地图上的比例尺
定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 线段式
数字式 1:100 000或者1/100 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2.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通常是“ ”
指向标定向法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指向标判读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利用 确定方向
3. 图例
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经纬网
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地图
使用目的
2.根据查询地区范围大小选择地图
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小,应选择 比例尺地图,地理信息详细便于查询;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大,应选择 比例尺地图。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选择和使用地图。例如,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既可以打印在纸上,也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显示(如车载导航仪)。
目前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在交通、农业、救灾、天气预报等方面广泛运用。
大
小
1.高度的表示
地面高度的计算示意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的A)。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的B)。
海平面
另一个地点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与等深线。
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有海拔数值,单位是米。
②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①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②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距相同。
③在一般情况下,除陡崖外,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④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越大,地面坡度越缓;反之,地面坡度越陡。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判断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
②判断坡度陡缓: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等高线 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 的地方坡度缓;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③识别不同山体部位。
山峰(上图a):等高线从周围向中心面积逐渐缩小,且高度逐渐升高的地方为山峰。
鞍部(上图b):两山峰之间相对较低处为鞍部。
山谷(上图c):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凸出为山谷。
山脊(上图d):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凸出为山脊。
陡崖(上图e):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
密集
稀疏
高处
低处
3.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2)设色原则:如果按照一定的设色原则(一般地,
按地面由低到高,绿色——平原;黄色——高原、山地、丘陵;褐色——高山;白色——雪线以上部分;蓝色——海洋。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在不同的等高(深)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便形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3)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
地形类型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500米 >500米 <500米 不固定 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程度 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四周高,中间低 宽广平坦
五种陆地地形等高线的特点
(1)山地:等高线密集、数值大且由外向内越来越大。
(2)丘陵:与山地相似,但数值较小。
(3)高原:高原面上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数值大。
(4)平原: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
(5)盆地:等高线数值由内向外越来越大,内部等高线稀疏。
4.地形剖面图
(1)定义: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1. 比例尺的比较
比例尺大小 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
地图举例(图幅大小相等)
表示的范围 大 小
表示的内容 简略 详细
结论 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2. 山体部位的判读
部位示意图
等高 线图
表示 方法 等高线闭合,内高外低 数值高凸向数值低的部位 数值低凸向数值高的部位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比较低洼的部位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地形 特征 四周低,中间高 从山峰到山麓的凸起部分 从山峰到山麓的低凹部分 两山峰之间,呈马鞍形 近乎垂直的山坡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点” 修建水库 库址应选在有利于集水的“口袋形”峡谷或小盆地;坝址应选在工程量最小、坝长最短的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或盆地出口处
气象站 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点
自来水厂 要选址在河流上游
化工厂 一般建在河流下游,远离居民区
“线” 公路、铁路线建设 尽量选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的地方,多沿等高线或山谷修建,避开陡崖、陡坡,避免跨越太多的等高线,少建桥,通往山峰或高原顶部的公路需盘山而建
引水线 遵循水可自流的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水
输油管道 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长城 建在山脊上
“面” 居民区 尽量建在地形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利、远离污染、向阳的地方
工业区 适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区
梯田 沿同一条等高线修建,修梯田的地方地势起伏要和缓,坡度不能超过25°,以减少水土流失
其 他 农业生产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一般平原多发展种植业,高原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多发展林业
登山 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
漂流 河流孕育于山谷中,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漂流一般在等高线密集的山谷中进行
宿营 宿营一般选择坡度较小的缓坡,或者鞍部,比较安全;必须避开陡崖、陡坡、山顶、山谷、山脊等较为危险的地方
中考真题体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