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3)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6 23:46:15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3)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龙华期末)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物体振动得越快,其发声的响度越大
D.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2.(2020八上·永吉期末)一位男歌手的“海豚音”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海豚音”是指他的声音(  )
A.响度大 B.振幅大 C.音调高 D.音色好
3.(2017八上·沭阳月考)不带花蜜的蜜蜂和带花蜜的蜜蜂,在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不同,则它们各自情况下飞行时发生的“嗡嗡”声音肯定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相同
4.(2018八上·深圳期中)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5.(2020八上·淮北期末)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经同一示波器所显示出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小
D.丁物体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
6.(2019八上·昭平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7.(2017八上·沭阳月考)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响度 B.频率 C.音色 D.音调
8.(2020八上·深圳期末)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
B. 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C. 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 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 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
9.(2021八上·顺平期中)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所发出的声音的区别是(  )
A.音调不同,丁瓶的音调最高 B.音调不同,丙瓶的音调最高
C.音调相同,丙瓶的响度最大 D.音调相同,丁瓶的响度最大
10.(2019八上·徐闻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二、填空题
11.(2019八上·昭平期末)男生说话较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   不同;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一听就能分辨出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12.(2020八上·颍州期末)小明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段视频,观看时很受感动,忍不住把音量调大了一些,这里的音量是指   ;当他不小心点了快放,结果声音变声了,使得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3.我们把   、响度、   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14.(2020八上·长春月考)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    ,②    ,③    .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8八上·清江浦期中)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敲击时,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则发出声音的   (选填乐音的三要素之一)将不同。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_(能/不能);理由:   。
(4)如果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0.5cm和2cm的金属管来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则需将这根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上面编号为   的金属管的频率比较。
四、综合题
16.(2017八上·莆田期中)下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介质”、“能量”或“信息”)
(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产生的声音   越高;
(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   越大;
(4)丁实验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
B、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频率太小,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故B错误;
C、物体振动得越快,即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错误;
D、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是音色;人耳的正常听觉范围20Hz---20000Hz;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答案】C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海豚音,顾名思义是海豚的一种相近的声音,它是一种频率很高的声音,几乎是人的声音的极限,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高,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品质,包含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音色描述声音的特色。
3.【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不带花蜜的蜜蜂和带花蜜的蜜蜂,在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不同,即它们各自情况下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不同,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的是音调。
故答案为:A。
【分析】A、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响度反映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组成声源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蜜蜂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振动频率为300Hz;不载花蜜时,翅膀平均振动频率为440Hz;两种情况下的振动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音调不同就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
故答案为:A。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5.【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和丙的振幅不同,所以甲和丙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相同,B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的振幅最小,所以甲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丁物体的振动属于无规则振动,所以丁物体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音调和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响度和振动幅度有关;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6.【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喇叭发声时,纸盘上的纸屑上下跳动,通过转换法,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符合题意;B.上课时,教室外的歌声对于教室内的学生们来说,是噪声,B不符合题意;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不符合题意;
D.调节音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乐音的三个特性,注意歌声不一定就是乐音,有时候歌声也会使人烦躁,是噪声。
7.【答案】A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当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音叉的振幅会不同,所以所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
故答案为:A。
【分析】A、响度反映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频率反映声源振动的快慢;C、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组成声源的材料和结构有关;D、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8.【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振动能量,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 内振动了600次,振动频率为300Hz,不是次声波,在人类可听的频率范围内,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两种波形图的振动幅度、频率都相同,即响度与音调相同,但波的形状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超声波传递能量,可以清洗眼镜;发声体在振动;根据物体振动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声音的音色不同,声波图像不同。
9.【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故音调由高到低依次为 丁﹣甲﹣乙﹣丙。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10.【答案】D
【知识点】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解:A、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声音的大小的,即调节的是声音的响度的,A不符合题意;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B不符合题意;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C不符合题意;
D、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音量指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11.【答案】音调;音色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粗犷”、“尖细”描述的是声音音调的高低。听声音能分辨是谁发出的,是通过对比声音的音色。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色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2.【答案】响度;音调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小明把音量调大了一些,指声音的大小发生了变化,音量是指响度。不小心点了快放,声音的频率变快,使得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分析】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品质,包含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音色描述声音的特色。
13.【答案】音调;音色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声音的三要素为:音调、响度、音色。分别由声源的振动频率、振幅、材料和振动方式决定。
故答案为: 音调、响度、音色。
【分析】要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要素。
14.【答案】 响度 ; 音调 ; 频率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解: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故①应该为响度;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故②为音调,③应为频率.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频率
【分析】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通常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同时我们 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成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同时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声源越 近,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
15.【答案】(1)振动;响度
(2)3
(3)不能;管子的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
(4)2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振动产生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用大力时振幅大,响度就大,因此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响度将不同。(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3)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接不同、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关系,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20.5 cm和 2 cm的金属管,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金属管的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故需将这根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上面编号为2的金属管的频率比较。
【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探究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用控制变量法.
(4)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直径相同,长度不同.
16.【答案】(1)介质
(2)音调
(3)响度
(4)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效果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产生的声音音调越高;(3)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4)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丁实验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1)介质(2)音调(3)响度(4)能量
【分析】本题的主要考点有,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声波能传递能量。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3)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龙华期末)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物体振动得越快,其发声的响度越大
D.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
B、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频率太小,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故B错误;
C、物体振动得越快,即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错误;
D、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是音色;人耳的正常听觉范围20Hz---20000Hz;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2020八上·永吉期末)一位男歌手的“海豚音”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海豚音”是指他的声音(  )
A.响度大 B.振幅大 C.音调高 D.音色好
【答案】C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海豚音,顾名思义是海豚的一种相近的声音,它是一种频率很高的声音,几乎是人的声音的极限,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高,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品质,包含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音色描述声音的特色。
3.(2017八上·沭阳月考)不带花蜜的蜜蜂和带花蜜的蜜蜂,在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不同,则它们各自情况下飞行时发生的“嗡嗡”声音肯定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相同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不带花蜜的蜜蜂和带花蜜的蜜蜂,在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不同,即它们各自情况下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不同,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的是音调。
故答案为:A。
【分析】A、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响度反映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组成声源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2018八上·深圳期中)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蜜蜂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振动频率为300Hz;不载花蜜时,翅膀平均振动频率为440Hz;两种情况下的振动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音调不同就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
故答案为:A。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5.(2020八上·淮北期末)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经同一示波器所显示出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小
D.丁物体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和丙的振幅不同,所以甲和丙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相同,B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的振幅最小,所以甲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丁物体的振动属于无规则振动,所以丁物体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音调和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响度和振动幅度有关;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6.(2019八上·昭平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喇叭发声时,纸盘上的纸屑上下跳动,通过转换法,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符合题意;B.上课时,教室外的歌声对于教室内的学生们来说,是噪声,B不符合题意;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不符合题意;
D.调节音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乐音的三个特性,注意歌声不一定就是乐音,有时候歌声也会使人烦躁,是噪声。
7.(2017八上·沭阳月考)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响度 B.频率 C.音色 D.音调
【答案】A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当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音叉的振幅会不同,所以所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
故答案为:A。
【分析】A、响度反映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频率反映声源振动的快慢;C、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组成声源的材料和结构有关;D、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8.(2020八上·深圳期末)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
B. 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C. 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 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 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振动能量,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 内振动了600次,振动频率为300Hz,不是次声波,在人类可听的频率范围内,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两种波形图的振动幅度、频率都相同,即响度与音调相同,但波的形状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超声波传递能量,可以清洗眼镜;发声体在振动;根据物体振动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声音的音色不同,声波图像不同。
9.(2021八上·顺平期中)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所发出的声音的区别是(  )
A.音调不同,丁瓶的音调最高 B.音调不同,丙瓶的音调最高
C.音调相同,丙瓶的响度最大 D.音调相同,丁瓶的响度最大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故音调由高到低依次为 丁﹣甲﹣乙﹣丙。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10.(2019八上·徐闻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D
【知识点】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解:A、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声音的大小的,即调节的是声音的响度的,A不符合题意;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B不符合题意;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C不符合题意;
D、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音量指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二、填空题
11.(2019八上·昭平期末)男生说话较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   不同;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一听就能分辨出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答案】音调;音色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粗犷”、“尖细”描述的是声音音调的高低。听声音能分辨是谁发出的,是通过对比声音的音色。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色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2.(2020八上·颍州期末)小明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段视频,观看时很受感动,忍不住把音量调大了一些,这里的音量是指   ;当他不小心点了快放,结果声音变声了,使得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响度;音调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小明把音量调大了一些,指声音的大小发生了变化,音量是指响度。不小心点了快放,声音的频率变快,使得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分析】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品质,包含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音色描述声音的特色。
13.我们把   、响度、   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答案】音调;音色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声音的三要素为:音调、响度、音色。分别由声源的振动频率、振幅、材料和振动方式决定。
故答案为: 音调、响度、音色。
【分析】要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要素。
14.(2020八上·长春月考)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    ,②    ,③    .
【答案】 响度 ; 音调 ; 频率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解: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故①应该为响度;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故②为音调,③应为频率.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频率
【分析】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通常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同时我们 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成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同时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声源越 近,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8八上·清江浦期中)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敲击时,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则发出声音的   (选填乐音的三要素之一)将不同。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_(能/不能);理由:   。
(4)如果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0.5cm和2cm的金属管来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则需将这根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上面编号为   的金属管的频率比较。
【答案】(1)振动;响度
(2)3
(3)不能;管子的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
(4)2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振动产生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用大力时振幅大,响度就大,因此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响度将不同。(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3)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接不同、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关系,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20.5 cm和 2 cm的金属管,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金属管的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故需将这根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上面编号为2的金属管的频率比较。
【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探究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用控制变量法.
(4)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直径相同,长度不同.
四、综合题
16.(2017八上·莆田期中)下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介质”、“能量”或“信息”)
(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产生的声音   越高;
(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   越大;
(4)丁实验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   .
【答案】(1)介质
(2)音调
(3)响度
(4)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效果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产生的声音音调越高;(3)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4)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丁实验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1)介质(2)音调(3)响度(4)能量
【分析】本题的主要考点有,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声波能传递能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