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 综合同步练习——声的利用(3)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新会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物体振动得越快,则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C.空气中的某物体即使在振动,我们也未必能感受到它发出的声
D.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C
【知识点】声速;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就不能听到声音,A不符合题意;
B.声音传播的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则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人如果要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振动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具备一定的响度和可供声音传播的介质,因此如果空气中物体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或者响度太小我们也无法听到声音,C符合题意;
D.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速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和温度有关;人听到声音需要频率在人耳听声范围内,响度足够大,有介质传播等。
2.(2021八上·双辽期中)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答案】D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3.(2021八上·梁子湖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B. 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如图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声源处减弱
C. 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高
D. 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会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
【答案】A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A符合题意;
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道,相同时间内,上图物体振动的次数比下图物体振动的多,即上面的频率高于下面的频率,上面的音调比下面的音调高,C不符合题意;
D.自然灾害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因此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产生次声波,利用次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就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阻止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次声波可以预报灾害。
4.(2021八上·江州期中)以下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自然界大象的“声音”交流
B.原野上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去除结石
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
【答案】C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自然界大象的“声音”交流,接收信息,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原野上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去除结石,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5.(2021八上·新化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空可以传声
B.“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C.天坛的“回音壁”的回音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发生反射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及其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真空不能传声,A不符合题意;
B.“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不符合题意;
C.天坛的“回音壁”的回音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发生反射,C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故响度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2021八上·金牛期末)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超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改变了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响度太小,A不符合题意;
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心跳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振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振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BC不符合题意;
D.医生是根据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2021八上·成华期末)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错误的是( )
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不敢高声语”——此处的“高”指说话声音响度大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A
【知识点】回声及其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声无小而不闻”,意思是说声音不会因为小而不被听见,若声音太小,或声音的振动频率小于20Hz或大于20000Hz,不在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A错误,符合题意;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越用力敲鼓,振幅越大,则声音的响度越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敢高声语”,说明说话声音响度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可以形成回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二、填空题
8.(2021八上·玉林期末)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行船与悬崖间的距离,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答案】信息;能量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行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
【分析】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
9.(2021八上·江油期中)“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美妙的歌声是通过 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了改变;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答案】音调;空气;响度;能量;次;超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改变了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琴弦振动快慢改变,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在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声音会越来越小,即声音的响度发生了改变。
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是由于声波振动的缘故,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地震能产生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感觉不到,有些动物能感觉到。
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10.(2021八上·谢家集期中)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工作人员用高音喇叭播放疫情防护知识,这里的“高音”是指声音的 (填“音调高”或“响度大”)。当我们离喇叭太近时,会感到耳朵振动得很难受,这是因为声波具有 。
【答案】响度大;能量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高音喇叭播放疫情防护知识,“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
当我们离喇叭太近时,会感到耳朵振动得很难受,这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不同;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1.(2021八上·盱眙期中)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人们主要根据鼓和镯发出声音的 (填乐音三要素之一)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 (选填“信息”/“能量”)。
【答案】音色;信息
【知识点】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鼓和镯振动发声物体不同,音色不同;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根据鼓和镯发声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
12.(2021八上·荔湾期末)
(1)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 越高;(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 越大。(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
(2)课本小资料记录了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小资料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声速/() 介质 声速/()
空气() 331 海水() 1531
空气() 340 冰 3230
空气()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依据表格数据,你认为影响声速的因素有 ,理由是 ;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后收到回波(海水温度为),此处海底深度约 m。用超声波测距,是利用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以下如图情景中,同样利用声音上述功能的有哪些?
答: 。
A.用B超查看胎儿发育情况
B.蝙蝠发现昆虫
C.发声喇叭旁的烛焰在摇摆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答案】(1)介质;音调;响度
(2)介质的种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531;信息;A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1)如图甲,抽出空气后,听不到闹钟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图乙中,钢尺露出桌面的部分越短,用同样大的力拨动时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如图丙,用力敲击音叉时响度大,这时小球被弹的远,说明音叉振幅越大时响度越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由表格数据可知时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31m/s,由得,此处海水的深度约为
声音能够传播能量和信息,其中属于声音传播信息的有:超声波测距、用B超查看胎儿发育情况、蝙蝠发现昆虫等;属于声音传播能量的有:发声喇叭旁的烛焰在摇摆、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等。A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2)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声速不同;根据声速和回声的时间,可以计算路程;通过声音得知某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3.(2021八上·临清期中)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频率 ,发出声音的 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1)物体振动
(2)响度;不同;音调
(3)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拨动钢尺发出声音,钢尺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因为力度不同,物体的振幅不同,响度则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
(4)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使烛焰熄灭。
【分析】(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四、计算题
14.(2021八上·麦积期末)某次军演需要使用无人机对一辆长度为400m,运行速度为72km/h的军用列车进行侦察军演时,列车需要经过长度为1600m的隧道。为了安全,列车向前方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处峭壁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
(1)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3)列车穿行隧道所用的时间?
【答案】(1)解: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
答: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680m;
(2)解:列车2s行驶的路程为
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
答: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360m;
(3)解:列车穿行隧道所用的时间
答:列车穿行隧道所用的时间为100s。
【知识点】声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
(2)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 计算平均速度;
(3)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 计算时间。
五、科普阅读题
15.(2021八上·茂名期中)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变大/变小);
(3)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利用超声波 和 等特点;
(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为什么?
【答案】(1)10;20
(2)6000;变大
(3)方向性强;穿透能力强
(4)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1)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即20kHz)之间的声音,由题知声呐发射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即10kHz~30kHz之间);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为:10kHz~20kHz。
(2)①由 得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②由题可知,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变大。
(3)超声的特点是方向性强、穿透能力强等等。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分析】(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2)回声测距:s=。
(3)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4)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 综合同步练习——声的利用(3)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新会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物体振动得越快,则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C.空气中的某物体即使在振动,我们也未必能感受到它发出的声
D.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2.(2021八上·双辽期中)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3.(2021八上·梁子湖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B. 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如图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声源处减弱
C. 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高
D. 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会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
4.(2021八上·江州期中)以下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自然界大象的“声音”交流
B.原野上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去除结石
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
5.(2021八上·新化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空可以传声
B.“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C.天坛的“回音壁”的回音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发生反射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6.(2021八上·金牛期末)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超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改变了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7.(2021八上·成华期末)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错误的是( )
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不敢高声语”——此处的“高”指说话声音响度大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二、填空题
8.(2021八上·玉林期末)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行船与悬崖间的距离,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9.(2021八上·江油期中)“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美妙的歌声是通过 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了改变;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10.(2021八上·谢家集期中)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工作人员用高音喇叭播放疫情防护知识,这里的“高音”是指声音的 (填“音调高”或“响度大”)。当我们离喇叭太近时,会感到耳朵振动得很难受,这是因为声波具有 。
11.(2021八上·盱眙期中)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人们主要根据鼓和镯发出声音的 (填乐音三要素之一)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 (选填“信息”/“能量”)。
三、实验探究题
12.(2021八上·荔湾期末)
(1)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 越高;(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 越大。(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
(2)课本小资料记录了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小资料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声速/() 介质 声速/()
空气() 331 海水() 1531
空气() 340 冰 3230
空气()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依据表格数据,你认为影响声速的因素有 ,理由是 ;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后收到回波(海水温度为),此处海底深度约 m。用超声波测距,是利用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以下如图情景中,同样利用声音上述功能的有哪些?
答: 。
A.用B超查看胎儿发育情况
B.蝙蝠发现昆虫
C.发声喇叭旁的烛焰在摇摆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13.(2021八上·临清期中)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频率 ,发出声音的 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四、计算题
14.(2021八上·麦积期末)某次军演需要使用无人机对一辆长度为400m,运行速度为72km/h的军用列车进行侦察军演时,列车需要经过长度为1600m的隧道。为了安全,列车向前方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处峭壁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
(1)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3)列车穿行隧道所用的时间?
五、科普阅读题
15.(2021八上·茂名期中)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变大/变小);
(3)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利用超声波 和 等特点;
(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速;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就不能听到声音,A不符合题意;
B.声音传播的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则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人如果要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振动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具备一定的响度和可供声音传播的介质,因此如果空气中物体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或者响度太小我们也无法听到声音,C符合题意;
D.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速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和温度有关;人听到声音需要频率在人耳听声范围内,响度足够大,有介质传播等。
2.【答案】D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3.【答案】A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A符合题意;
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道,相同时间内,上图物体振动的次数比下图物体振动的多,即上面的频率高于下面的频率,上面的音调比下面的音调高,C不符合题意;
D.自然灾害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因此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产生次声波,利用次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就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阻止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次声波可以预报灾害。
4.【答案】C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自然界大象的“声音”交流,接收信息,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原野上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去除结石,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及其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真空不能传声,A不符合题意;
B.“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不符合题意;
C.天坛的“回音壁”的回音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发生反射,C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故响度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响度太小,A不符合题意;
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心跳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振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振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BC不符合题意;
D.医生是根据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答案】A
【知识点】回声及其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声无小而不闻”,意思是说声音不会因为小而不被听见,若声音太小,或声音的振动频率小于20Hz或大于20000Hz,不在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A错误,符合题意;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越用力敲鼓,振幅越大,则声音的响度越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敢高声语”,说明说话声音响度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可以形成回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8.【答案】信息;能量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行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
【分析】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
9.【答案】音调;空气;响度;能量;次;超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改变了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琴弦振动快慢改变,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在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声音会越来越小,即声音的响度发生了改变。
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是由于声波振动的缘故,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地震能产生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感觉不到,有些动物能感觉到。
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10.【答案】响度大;能量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高音喇叭播放疫情防护知识,“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
当我们离喇叭太近时,会感到耳朵振动得很难受,这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不同;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1.【答案】音色;信息
【知识点】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鼓和镯振动发声物体不同,音色不同;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根据鼓和镯发声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12.【答案】(1)介质;音调;响度
(2)介质的种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531;信息;A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1)如图甲,抽出空气后,听不到闹钟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图乙中,钢尺露出桌面的部分越短,用同样大的力拨动时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如图丙,用力敲击音叉时响度大,这时小球被弹的远,说明音叉振幅越大时响度越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由表格数据可知时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31m/s,由得,此处海水的深度约为
声音能够传播能量和信息,其中属于声音传播信息的有:超声波测距、用B超查看胎儿发育情况、蝙蝠发现昆虫等;属于声音传播能量的有:发声喇叭旁的烛焰在摇摆、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等。A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2)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声速不同;根据声速和回声的时间,可以计算路程;通过声音得知某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3.【答案】(1)物体振动
(2)响度;不同;音调
(3)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拨动钢尺发出声音,钢尺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因为力度不同,物体的振幅不同,响度则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
(4)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使烛焰熄灭。
【分析】(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4.【答案】(1)解: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
答: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680m;
(2)解:列车2s行驶的路程为
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
答: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360m;
(3)解:列车穿行隧道所用的时间
答:列车穿行隧道所用的时间为100s。
【知识点】声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
(2)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 计算平均速度;
(3)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 计算时间。
15.【答案】(1)10;20
(2)6000;变大
(3)方向性强;穿透能力强
(4)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1)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即20kHz)之间的声音,由题知声呐发射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即10kHz~30kHz之间);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为:10kHz~20kHz。
(2)①由 得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②由题可知,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变大。
(3)超声的特点是方向性强、穿透能力强等等。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分析】(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2)回声测距:s=。
(3)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4)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