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欢迎大家进入历史课堂
历史
七上
姓名: XXX
爱好:音乐、阅读、补剧、吃货
微信:
名言:厚积薄发
历史老师的自我介绍
邮箱:
历史、旅游。。
1
2
更换自己照片
怎么学习历史?
欢迎进入历史课堂
历史
是什么?
为什么
学历史?
怎么
学历史?
第一章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厚重。
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好玩。
历史是一门需要不断思考的学科,
它具有实证性,不能异想天开。
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既是历史的参与者,
又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是什么?
说说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吧~
历史是什么?
过去的事实本身
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历史
嗨
故事
history=hi+story
第二章
为什么学历史?
一则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
历史课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一课,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师便课堂提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吓得睡意全无,惊慌答道:“不是我烧的!”
次日家访,老师说起此事:“我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这时,小明的妈妈急忙答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小明的爸爸是个本地著名的企业家,站了起来,满脸不高兴地说道:“烧就烧了,多少钱赔就是了。”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作为一个人,我们有必要了解自己从何而来,了解人类社会;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历史作为全人类的集体记忆,它承载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就像人的记忆和灵魂,我们绝对不能做一个失忆的、没有灵魂的人。
试想:如果我们从未记录过历史.......
为什么学历史?
1.学古知今,明白何为中国人
当触摸了过去的苦难,才能理解今日之辉煌!
国家的荣光值得我们骄傲分享,
但民族的苦难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铭记与担当!
为什么学历史?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读史使人明智
2.视通万里,启迪智慧,涤荡灵魂
3.做世界的中国青年
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鲁迅
为什么学历史?
为什么学历史?
4.中考的需要
沙南街一号的召唤……
作为一个人,我们有必要了解自己从何而来,了解人类社会;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个人的历史构成民族的历史,各个民族的历史又共同铸就了人类的历史。
历史作为全人类的集体记忆,它承载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就像人的记忆和灵魂,我们绝对不能做一个失忆的、没有灵魂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学习历史?
第三章
怎么学历史?
历史书籍
怎样学习历史?
考古资料
考古资料
参观博物馆
影视节目
课堂学习、他人口述历史、收藏文物……
1、通过哪些途径 了解历史:
课堂和课本、课外历史书籍、参观文物古迹和博物馆、观看历史专题片和严肃的影视作品、口述历史、收藏文物……
2:方法建议
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 死角
2)思:大胆质疑、小心实证
3)听:先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性地听
4)写:做好课堂笔记
5)讲:上课集中探讨,大胆发言
6)温:课后认真复习(提问)
何时(时间,when)
何地(空间,where)
何人(人物,who)
何事(事物,what)
何因(为何,why)
如何(怎么,how)
学习历史的“六何”法: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课第一部分试着划分一下
对于历史的态度:
了解、理解、换位思考
历史基础知识入门
历史纪年方法(常见的)简介
帝号纪年法:如周平王元年等;
年号纪年法:如天宝元年、顺治十年等;
干支纪年法:如甲午、辛丑、辛亥等;
民国纪年法:如民国元年等;
公元纪年法: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在这一年以前的叫公元前 年,在这一年以后的叫公元 年。(罗马最早使用)
历史基础知识入门
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国农历使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今年是戊戌年
历史基础知识入门
公元元年
公元前1年
公元 年
300
公元前 年
300
公元前 年
100
公元 年
100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世纪
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公元前92年
公元 年
192
公元纪年法
历史基础知识入门
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初中历史课学习内容
七上——中国古代史
七下——中国古代史
八上——中国近代史
八下——中国现代史
九上——世界史
九下——世界史
课后作业
寻找我身边的历史:
可以是一张照片、一个物件等等,试着去探究一下“它”的历史,并为“它”写一篇100-300字的介绍。
招聘信息
职位:历史科代表
职责:检查、收发历史作业
福利:尽情期待
同学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