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9 17:53:11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同步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练习)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 zhú jiàn dùn shí lǒnɡ zhào
               
yī jù kuān kuò cháo shuǐ ɡǔn dònɡ
               
【答案】潮头;逐渐;顿时;笼罩;依据;宽阔;潮水;滚动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潮、渐、顿、笼、据、阔、潮、滚”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潮头、逐渐、顿时、笼罩、依据、宽阔、潮水、滚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屹立   (yì qì) 闷雷   (mēn mèn) 风号浪吼   (háo hào)
薄雾   (báo bó) 颤动   (zhàn chàn) 人声鼎沸   (dǐng jǐng)
【答案】yì;mèn;háo;bó;chàn;dǐng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yì、mèn、háo、bó、chàn、dǐng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1《观潮》第一课时 练习)比一比,组词语。
潮    堤    渐    犹    震   
嘲    提    惭    优    振   
【答案】潮水;大堤;逐渐;犹如;地震;嘲笑;提出;惭愧;优秀;振动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潮水、大堤、逐渐、犹如、地震、嘲笑、提出、惭愧、优秀、振动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观潮》人教版部编)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   鼎沸 ②风平   
③浩浩   ④水天   
⑤   浪吼 ⑥   地裂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时,江面上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   ,根本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答案】人声;浪静;荡荡;相接;风号;山崩;②;⑤;⑥;①;④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故答案为:人声、浪静、荡荡、相接、风号、山崩、②、⑤、⑥、①、④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5.(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答案】(1)拟人
(2)夸张
(3)比喻
(4)比喻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钱塘江”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2)“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这是夸张。(3)把“浪潮隆隆的响声”比作“闷雷滚动”,是比喻。(4)把“浪潮隆隆的响声”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是比喻。
故答案为:(1)拟人(2)夸张(3)比喻(4)比喻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答案】4;2;1;5;3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按“潮来——出现一条白线——白线很快向前移动——白线更近了——浪潮越来越近——潮头奔腾西去”的顺序写的。
故答案为:4、2、1、5、3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7.(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观潮》人教版部编)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课文按   、   、   的顺序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   、   。
【答案】天下奇观;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大潮离去);汹涌澎湃;气势磅礴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天下奇观、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大潮离去)、汹涌澎湃、气势磅礴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按要求写句子。
(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照样子,写句子)
(2)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
(3)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答案】(1)学校还没有放学,校门口接孩子的人群早已人山人海。
(2)江面上笼置着薄雾。
(3)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夸张(“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这是夸张的说法。)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1)学校还没有放学,校门口接孩子的人群早已人山人海。 (2)江面上笼置着薄雾。 (3)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点评】(1)考查学生对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3)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与理解
9.(1观潮)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领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交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文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作者按照(  )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
A.由近到远 B.由远到近 C.从上到下 D.从下到上
(2)选文读起来很有画面感,我能从   和   两个角度来想象潮来时的画面。
①我能通过“水墙”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   。
②我能通过“白色战马”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   。
③我能通过“   ”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   。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心情   。由“人声鼎沸”“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   ,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4)画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分句将“浪潮”比作"   ”,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第二个分句运用了奇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   的特点。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   、   。
(5)下列诗句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1)B
(2)样子;声音;非常高,而且很整齐;是白色的,水势很急;山崩地裂;声音巨大
(3)急切;人们的激动和惊喜
(4)千万匹白色战马;声势浩大;汹涌澎湃;气势磅礴
(5)A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从远处传来、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可知,作者是按由远到近写黄山日出的。(2)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之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心服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4)第一个分句考查比喻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将“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第二个分句运用了奇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的特点。形容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的词语有很多,写出两个即可。(5)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故答案为:(1)B(2)1、样子 2、声音 3、非常高,而且很整齐 4、是白色的,水势很急 5、山崩地裂 6、声音巨大(3)急切、人们的激动和惊喜(4)千万匹白色战马、声势浩大、汹涌澎湃、气势磅礴(5) A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2)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4)考查学生对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及分类词语的能力。(5)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
10.(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1《观潮》第一课时 练习)课外阅读。
钱塘江秋潮
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
江边,几座山峰突起。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
开始,远处的江面___________。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___________,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___________,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1)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2)画横线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是:   
(3)下面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潮水的,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波涛起伏 水平如镜 汹涌澎湃
(4)《观潮》一文以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   、   、   。结尾与《观潮》的开头有着异曲同工之感,都赞美了钱塘江大潮是   。
【答案】(1)突然;一瞬间;转眼间
(2)人山人海
(3)水平如镜|波涛起伏|汹涌澎湃
(4)时间;地点;人物;天下奇观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寻找文中的表示时间短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3)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突然、一瞬间、转眼间
(2)人山人海
(3)水平如镜、波涛起伏、汹涌澎湃
(4)时间、地点、人物、天下奇观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三、语言表达
1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学习了《观潮》这一课,请你先在脑海中想象钱塘江大潮的画面,再想一想,有哪些诗句也描述了这样汹涌澎湃的场景,选择一两句写一写。
【答案】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或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或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2.(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仔细品味课文《观潮》说说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答案】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观潮
【解析】【分析】“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同步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练习)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 zhú jiàn dùn shí lǒnɡ zhào
               
yī jù kuān kuò cháo shuǐ ɡǔn dònɡ
               
2.(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屹立   (yì qì) 闷雷   (mēn mèn) 风号浪吼   (háo hào)
薄雾   (báo bó) 颤动   (zhàn chàn) 人声鼎沸   (dǐng jǐng)
3.(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1《观潮》第一课时 练习)比一比,组词语。
潮    堤    渐    犹    震   
嘲    提    惭    优    振   
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观潮》人教版部编)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   鼎沸 ②风平   
③浩浩   ④水天   
⑤   浪吼 ⑥   地裂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时,江面上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   ,根本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5.(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6.(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7.(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观潮》人教版部编)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课文按   、   、   的顺序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   、   。
8.(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按要求写句子。
(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照样子,写句子)
(2)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
(3)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二、阅读与理解
9.(1观潮)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领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交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文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作者按照(  )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
A.由近到远 B.由远到近 C.从上到下 D.从下到上
(2)选文读起来很有画面感,我能从   和   两个角度来想象潮来时的画面。
①我能通过“水墙”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   。
②我能通过“白色战马”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   。
③我能通过“   ”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   。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心情   。由“人声鼎沸”“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   ,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4)画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分句将“浪潮”比作"   ”,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第二个分句运用了奇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   的特点。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   、   。
(5)下列诗句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0.(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1《观潮》第一课时 练习)课外阅读。
钱塘江秋潮
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
江边,几座山峰突起。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
开始,远处的江面___________。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___________,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___________,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1)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2)画横线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是:   
(3)下面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潮水的,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波涛起伏 水平如镜 汹涌澎湃
(4)《观潮》一文以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   、   、   。结尾与《观潮》的开头有着异曲同工之感,都赞美了钱塘江大潮是   。
三、语言表达
1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学习了《观潮》这一课,请你先在脑海中想象钱塘江大潮的画面,再想一想,有哪些诗句也描述了这样汹涌澎湃的场景,选择一两句写一写。
12.(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仔细品味课文《观潮》说说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潮头;逐渐;顿时;笼罩;依据;宽阔;潮水;滚动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潮、渐、顿、笼、据、阔、潮、滚”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潮头、逐渐、顿时、笼罩、依据、宽阔、潮水、滚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yì;mèn;háo;bó;chàn;dǐng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yì、mèn、háo、bó、chàn、dǐng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潮水;大堤;逐渐;犹如;地震;嘲笑;提出;惭愧;优秀;振动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潮水、大堤、逐渐、犹如、地震、嘲笑、提出、惭愧、优秀、振动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4.【答案】人声;浪静;荡荡;相接;风号;山崩;②;⑤;⑥;①;④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故答案为:人声、浪静、荡荡、相接、风号、山崩、②、⑤、⑥、①、④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5.【答案】(1)拟人
(2)夸张
(3)比喻
(4)比喻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钱塘江”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2)“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这是夸张。(3)把“浪潮隆隆的响声”比作“闷雷滚动”,是比喻。(4)把“浪潮隆隆的响声”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是比喻。
故答案为:(1)拟人(2)夸张(3)比喻(4)比喻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答案】4;2;1;5;3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按“潮来——出现一条白线——白线很快向前移动——白线更近了——浪潮越来越近——潮头奔腾西去”的顺序写的。
故答案为:4、2、1、5、3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7.【答案】天下奇观;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大潮离去);汹涌澎湃;气势磅礴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天下奇观、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大潮离去)、汹涌澎湃、气势磅礴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答案】(1)学校还没有放学,校门口接孩子的人群早已人山人海。
(2)江面上笼置着薄雾。
(3)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夸张(“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这是夸张的说法。)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1)学校还没有放学,校门口接孩子的人群早已人山人海。 (2)江面上笼置着薄雾。 (3)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点评】(1)考查学生对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3)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9.【答案】(1)B
(2)样子;声音;非常高,而且很整齐;是白色的,水势很急;山崩地裂;声音巨大
(3)急切;人们的激动和惊喜
(4)千万匹白色战马;声势浩大;汹涌澎湃;气势磅礴
(5)A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从远处传来、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可知,作者是按由远到近写黄山日出的。(2)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之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心服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4)第一个分句考查比喻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将“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第二个分句运用了奇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的特点。形容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的词语有很多,写出两个即可。(5)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故答案为:(1)B(2)1、样子 2、声音 3、非常高,而且很整齐 4、是白色的,水势很急 5、山崩地裂 6、声音巨大(3)急切、人们的激动和惊喜(4)千万匹白色战马、声势浩大、汹涌澎湃、气势磅礴(5) A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2)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4)考查学生对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及分类词语的能力。(5)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
10.【答案】(1)突然;一瞬间;转眼间
(2)人山人海
(3)水平如镜|波涛起伏|汹涌澎湃
(4)时间;地点;人物;天下奇观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寻找文中的表示时间短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3)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突然、一瞬间、转眼间
(2)人山人海
(3)水平如镜、波涛起伏、汹涌澎湃
(4)时间、地点、人物、天下奇观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11.【答案】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或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或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2.【答案】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观潮
【解析】【分析】“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