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地球习题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地球习题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0 13:10:21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图K1-1-1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   )
夯实基础
C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2. 首次完成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是 (   )
A. 哥伦布的船队 B. 马可波罗的船队
C. 郑和的船队 D. 麦哲伦的船队
3. 现在人们确证地球形状最直接的方法是 (   )
A. 观看远处驶来的轮船
B. 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
C. 环球航行
D. 观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
D
4. 用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 (   )
A. 高处视野好 B. 地球是个球体
C. 要看的风景在上层楼 D. 站得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
B
5. 下列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   )
A. 海水潮涨潮落
B. 太阳的东升西落
C. 从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D. 人类登上月球
C
6. 读图K1-1-2,地球想做一身合适的衣服,请你帮它选择
(   )
①一条长约4万千米的腰带 ②一件约5.1亿平方千米布做成的大衣 ③一条约6 400千米长的裤子
④一件约700平方千米布制成的上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A
7. 读图K1-1-3,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同一水平视线上,图中在木板上移动的铅笔从C点到D点,铅笔的长度看上去变化______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从A点到B点,其长度看上去变化______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
不明显
明显
(2)上述实验和现象可以用来证实什么?
地球是个球体。
月食是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超级月亮”(月亮位于近地点时刚好出现满月)是近些年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天文现象。2021年“超级月亮”一共出现两次,分别发生在4月27日和5月26日。据此,完成8~9题。
能力提升
8. 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人们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 (   )
C
9. 满月天象可以证明 (   )
A. 地球的形状 B. 月球的形状
C. 地球的大小 D. 地球的表面积
10. 我国的“蓝鲸2号”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它可在水深超过3 000米的海域作业,其最大钻井深度也达15 250米。“蓝鲸2号”最大钻井深度约相当于地球平均半径的 (   )
A. 1/5 B. 1/3 810 C. 1/417 D. 1/2 625
A
C
11.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经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面我们一起回顾这个过程,思考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下列对图K1-1-4所示古人的评价,你最认同的是哪一个?请在后面的方框中画“√”。

(2)今天,能准确观测地球是个球体的工具是 ( )
B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逐渐准确。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一个正球体。不过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材料二 地球大小示意图(图K1-1-5)。
(1)一架时速1 000千米的飞机,绕赤道飞行一周,需要______小时。
(2)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______千米,所以准确来说,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形状特征)的不规则球体。
40
21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3)请列举一个能说明地球形状的例子。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或登高望远。人们在海边遥望远方驶来的航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言之有理即可)(共16张PPT)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据此读图K1-3-1,完成1~2题。
夯实基础
1. 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地球的公转方向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D
2. 图中四城市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
A. 北京 B. 悉尼
C. 雅加达 D. 东京
B
北京(116°E,40°N)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示意图。据此读图K1-3-2,完成3~5题。
3. 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下列与事实相符的是 (   )
A. 树影先变长后变短
B. 正午时刻树影在正南
C. 按时间先后对树影排序是abc
D. 按时间先后对太阳排序是①②③
D
4. 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 (   )
A. 地球的自转有关 B. 地球的公转有关
C.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D. 四季更替有关
A
5. 同学们发现,某时段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短,此时段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
A. 甲—乙—丙之间
B. 乙—丙—丁之间
C. 丙—丁—甲之间
D. 丁—甲—乙之间
D
6. 读伦敦(51°N)和开普敦(34°S)二分二至日昼夜时长比较表(表K1-3-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表K1-3-1
D
日期 春分、秋分日 甲日 乙日
城市 伦敦 开普敦 伦敦 开普敦 伦敦 开普敦
昼长 12小时 12小时 16小时 10小时 8小时 14小时
夜长 12小时 12小时 8小时 14小时 16小时 10小时
A. 甲日,伦敦与开普敦昼长时间相同
B. 甲是冬至日,乙是夏至日
C. 春分日,伦敦建筑物的影子一年中最短
D. 秋分日,开普敦6:00日出,18:00日落
7. 读图K1-3-3,完成下列问题。
(1)甲、丁两点中,正值白天的是________,正值黑夜的是_______,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____________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时间的差异,图中同纬度的甲、丙、丁三点,甲点正值正午,丁点正值午夜,那么丙应该是正值______________(填“日落”或“日出”)。丙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需要经过________小时。


昼夜更替
自西向东
日出
24
(3)“北京市某校学生冬至日观测正午太阳高度”图片中物体的影子朝向_______方。当天山东省威海市某校的学生也同时进行了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请判断:同样的一个物体,威海市某学校(122°E,37°N)学生观察到的正午影子长度比北京市某学校(116°E, 40°N)观测到的影子长度__________(填“长”或“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北京市相比,威海市的纬度较低,正午太阳
高度较大,物体的影子较短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读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图K1-3-4),完成8~11题。
能力提升
8.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有一定的地理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地球的公转运动有关
B. 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C. 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与冬至日为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位置的日期
D.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
D
9. 春分日,太阳直射在 (   )
A. 南回归线 B. 北回归线
C. 赤道 D. 南极圈
10. 冬至是指“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的日子,这意味着冬至日后的半年,北半球 (   )
A. 黑夜渐长 B. 白昼渐长
C. 出现极夜 D. 出现极昼
C
B
11. 屋顶太阳能就是在住宅、学校等设施的屋顶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图K1-3-5为天津市某学校的屋顶太阳能装置。若只考虑太阳高度,下列节气中,该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一样的是 (   )
A. 惊蛰与清明 B. 芒种与小暑
C. 白露与寒露 D. 小雪与小寒
B(共17张PPT)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二节 地球仪
第1课时
1. 下列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   )
夯实基础
A
2. 中国地球仪的制作始于元代,明、清两代制造的地球仪现仅存3件,其中2件存于故宫博物院,1件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下列情况不能从地球仪上获知的是 ( )
A. 地球的形状 B. 中国的位置
C. 太平洋的位置 D. 北京某天的天气情况
D
3. 下列关于图K1-2-1中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4. 0°纬线和0°经线相比 (   )
A. 0°纬线稍长
B. 0°经线稍长
C. 正好相等
D. 0°纬线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
D
5. 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由大到小再变大 D. 由小变大再变小
6. 小明在地图上读出上海市大致位于31°N ,上海位于
(   )
A. 中纬度地区 B. 低纬度地区
C. 高纬度地区 D. 无法确定
C
A
7. 与东经120°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外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
A. 60°E B. 60°W
C. 120°E D. 0°
B
读经纬网图(图K1-2-2),完成8~9题。
8. 甲点位于 (   )
A. 南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D. 北半球、东半球
9. 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 (   )
A. ①>② B. ②>①
C. ①=② D. 不确定
A
B
10. 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理论上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
A. 北极上
B. 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D. 南极上
D
11. 完成表K1-2-1。
表K1-2-1
比较项 经线 纬线
0°线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长度是否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指示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半球划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本初子午线
赤道
半圆
圆(除极点外)
相等
不相等
南北
东西
20°W和160°E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0°纬线划分南、北半球
12.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K1-2-3,同学们借助不同的地球仪学习时 (   )
能力提升
A
A. 在“普通地球仪”上可以观察到海陆分布状况
B. 利用“经纬网格地球仪”可以找到各国的位置
C. 在“磁悬浮地球仪”上可以找到地轴
D. 三个地球仪都能准确地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读图K1-2-4,完成13~14题。
13. 下列关于图中四点所在的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丙所在经线长于乙、丁所在经线
B. 甲、丁所在纬线短于乙、丙所在纬线
C. 甲、乙、丙、丁所在经纬线长度均相等
D. 甲、乙所在纬线距离与丙、丁所在纬线距离相等
D
14. 下列关于图中四点所在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位于西半球
B. 乙地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
C. 丙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D. 丁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C
15. 若图K1-2-5为西半球,则甲点的经度是(   )
A. 90°W
B. 110°W
C. 30°W
D. 70°E
B(共10张PPT)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1. 南、北回归线是 (   )
A. 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B. 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C.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 D. 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
2. 广州(23°N)位于 (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中纬度
夯实基础
B
A
3. 地球上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 (   )
A. 极圈以内地区
B. 南极附近
C.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C
4. 读图K1-3-6,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   )
A. 甲位于丙的西南方
B. 丙和丁都位于东半球
C. 甲和乙同处于热带
D. 甲和丁都处于低纬度
C
5. 阳光能垂直照射的地方有 (   )
①赤道 ②北回归线 ③南回归线 ④北极圈
⑤南极圈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A
6. 芒果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因其果肉细腻,风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热带果王”的美称。从全球范围来看,“热带果王”的产地大致位于 (   )
A. 23.5°N~66.5°N之间的区域
B. 23.5°S以南的区域
C. 0°~66.5°S之间的区域
D. 23.5°N~23.5°S之间的区域
D
7. 下列关于五带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热带获得太阳光热量最多,终年炎热
B. 寒带获得太阳光热量最少,终年寒冷
C. 温带获得太阳光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明显
D. 南温带是地球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
D
8. 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指的是 (   )
A. 热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B. 寒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C. 温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D. 五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9. 下列有极昼现象的温度带是 (   )
A. 北寒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热带
C
A
10. 读图K1-3-7,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位于的五带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
(2)①②③所处的温度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________,有极昼、极夜的是_______。
(3)图中所示当日太阳直射_________,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图中________(填序号)所代表的温度带。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赤道
③(共19张PPT)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二节 地球仪
第2课时
1. 某同学把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110.7°E ,19.6°N)的经纬度写成了(110.7°,19.6°),地球仪上与该同学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几处?
(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夯实基础
D
2. 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的是 (   )
C
读图K1-2-6,完成3~4题。
3. 图中①区域位于 (   )
A. 高纬度 B. 南半球
C. 西经度 D. 西半球
D
4. 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
A. 120°W,40°N B. 120°E,40°N
C. 120°W,40°S D. 120°E,40°S
B
读图K1-2-7,完成5~6题。
5. 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
A. 170°E,70°N B. 170°W,70°N
C. 170°E,70°S D. 170°W,70°S
6. 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
B. 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
C. ③地位于南半球
D. ④地位于西半球
C
D
7. 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K1-2-8中的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B
8. 读图K1-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丙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长
B. 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
C. 乙点东部是东半球,西部是西半球
D. 甲点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
D
9. 下列关于图K1-2-10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甲地位于南半球
B. 乙地位于西半球
C. 丙地的经度是135°W
D. 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D
10. 一艘货轮在图K1-2-11所示海域翻沉,正在附近航行的A、B两艘轮船立即前往营救。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货轮失事地点的地理坐标是(60°W,20°N),该地点位于_______半球和_______半球。请在图中用“▲”把货轮失事地点标出来。
(2)图中④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只可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________(填字母)。

西
20°W,66.5°N
A
(4)①②③④四个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___点。



11. 联合国徽章(图K1-2-12)的设计是一张以北极为中心世界地图。若经线P为0°经线,经线Q的经度为 (   )
A. 135°E
B. 135°W
C. 45°E
D. 45°W
能力提升
A
12. 读图K1-2-13,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乙位于东半球,丙位于西半球
B. 甲、乙位于北半球,丙位于南半球
C. 甲位于高纬度,乙、丙位于低纬度
D. 甲、乙、丙实地面积大小关系为
乙>丙>甲
D
13. 广州地处东经113°,北纬23°,通过地心(球心)与之相对的地点是 (   )
A. 113°W,23°N
B. 23°W,23°N
C. 67°W,23°S
D. 170°E,23°S
C
1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2017年7月中国和俄罗斯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读图K1-2-14,甲地的经纬度是( )
A. 15°E,23.5°N
B. 45°W,23.5°S
C. 15°E,23.5°S
D. 45°W,23.5°N
A
15. 读图K1-2-15,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乙图中①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区域是由甲图中阴影区域______(填“a”“b”“c”或“d”)的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
(3)a、b、c、d四块阴影区域,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的是_______。b、c两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b区______(填“>”“=”或“<”)c区。
30°E,30°S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