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 燕歌行并序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2·北京海淀·高三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塞
隋·薛道衡
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征兵。
少昊①腾金气,文昌动将星。
长驱鞮汗北,直指夫人城。
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
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
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
妖云坠虏阵,晕月绕胡营。
左贤皆顿颡②,单于已系缨。
绁马③登玄阙,钩鲲临北溟。
当知霍骠骑④,高第起西京⑤。
【注】①少昊:上古帝王名,主兵戈事。②顿颡:叩头。③绁马:拴马。④霍骠骑: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天子让人为他修建宅院,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⑤西京:指长安。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筛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下列对《出塞》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烽火陡燃、夜间征兵起笔,突出军情紧迫,继写将士出征,长驱敌境。
B.“绝漠”四句写暮秋大漠寒夜笳声、孤雁哀鸣,烘托出战士悲凉的思乡之情。
C.“连旗”四句展现双方交战的情形,出塞将士所向披靡,敌军已现溃败迹象。
D.“左贤”六句写隋军将士势不可挡,大破敌军,擒获敌首,立下了赫赫战功。
2.这两首边塞诗结尾处都运用了典故。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其所用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
3.薛道衡的边塞诗雄壮刚健,请结合《出塞》诗中的相关意象赏析这一风格。
【答案】1.B
2.薛诗结尾处用骠骑将军霍去病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并受到嘉奖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出征大军歼灭敌人、取得卓著战功的赞颂之情。高诗结尾处用痛击匈奴、有勇有谋、爱兵如子 的李将军,比讽刺了那些骄傲轻敌、只顾寻欢作乐、不顾士卒生死的将领,也表达了诗人对 饱受征战之苦的士卒们的同情。
3.诗歌通过描写指挥出塞大军直取敌营的如云战旗,直捣龙庭的叠起的声声进攻的战鼓,衬托 出隋军将士英勇作战,大军所向披靡的雄壮、刚健气势;还通过写左贤王顿颡、单于系缨,反映出敌军叩首臣服、束手就擒的惨败之象,反衬出隋军的英勇强大、战果辉煌。诗人借助 以上意象,表现了出征大军威武、雄壮的特点及将士们的英勇、豪迈之情,从而体现了诗歌 雄壮刚健的风格。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烘托出战士悲凉的思乡之情”错误。这四句是写北国荒寒凄凉之状,使全篇在雄健壮阔之中透出悲凉,没有体现思乡之情。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出塞》的尾句“当知霍骠骑,高第起西京”,此处反用典故。霍骠骑:西汉名将霍去病讨匈奴有功,封骠骑将军。汉武帝要为他修建第宅,他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薛道衡此处反其意而用之,意为匈奴已灭。表达将士们历尽艰辛,战争得以胜利之后,将士遨游、主帅受赏,喜悦与豪迈的情感。是全诗一个豪放的尾声。
燕歌行的尾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用了飞将军李广威吓匈奴的典故,唐将形成对比。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从而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这是对他们的批判与讽刺。
3.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风格的能力。
“边庭”“插羽”插羽:古以羽毛插于檄书上以示紧急,此处言征兵文书急如星火。这两句是说,军情紧迫,征兵之举乃是连日连夜的进行。“金气”“将星”,当此肃杀之秋日,兵气大起。将星摇动,是命将出师之象。“鞮汗”,高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夫人城:指范夫人城,也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西汉大将李广利曾率军至其处。综合写大军浩浩荡荡,开出塞外,直驱敌境。开头六句写军情紧迫,命将出征,传达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和凌厉刚健的气势。
“绝漠”、“穷阴”,平沙万里,都笼罩在一派沉重浓郁的阴气之中。“鹿塞”:即鸡鹿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东汉大将窦宪击匈奴时曾经由该地。“龙庭”:匈奴祭先祖、天地处名龙城,“龙庭”一语即由龙城而来。这些意象渲染边塞风貌,意境雄浑。
“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这两句是说长驱直入。叠鼓:击鼓。“妖云坠虏阵,晕月绕胡营。”妖云:不祥的云气。月晕:包围困守之象。这两句是说敌军的失败。“絏马登玄阙,钩鲲临北溟。”絏马:系马。玄阙:极北处的高山。鲲:大鱼,北溟:北海。这两句以夸张手法表现海外清晏,将士逍遥之状。综合显示战争胜利,将士们刚健的气势。
(2022·全国·高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并序)(节选)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搬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指陈时事,有感而发。在写法上,与《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有相似之处。
B.诗歌三、四句貌似赞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之意。“横行”一词有恃勇轻敌之意,“颜色”此处指天子的恩遇。
C.第五句写我军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
D.这是一首古体诗。这八句诗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势畅达,笔力矫健。
5.诗歌的七、八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中精妙之处。
【答案】4.C
5.①炼字精准,生动传神。“飞”写出军情紧急 “照”写出残贼威势之大。②两句上句写我军,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下句写敌军,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两相对照,渲染了紧张的氛围。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错误,第五、六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可以揣测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
故选C。
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意思是,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上句写我军军情紧急,“飞”是动词,“飞羽传书”,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生动形象;
下句写敌军威势,“照”是动词,“猎火照夜”,“照”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敌阵森严、来势汹汹。
上下两句结构对称,一我一敌,形成对比,渲染了站前紧张的氛围。
(2022·全国·高二)阅读唐代高适的《燕歌行》,完成各题。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6.下列对全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残贼”意为残留的贼兵,既表达了对敌军的愤恨之情,也表明出征之前对敌军的轻视,为后面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B.“羽书”即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上鸟羽以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瀚海”指当时靠近我国东北沿海一带的地区。
C.“塞草”“落日”等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又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被围兵败的原因。
D.本诗题材、体裁为作者首创,全诗叙写边关战事,格调雄健激越,慷慨悲壮,节奏起伏跌宕,张弛有度,堪称边塞诗代表作。
7.请简要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
【答案】6.C
7.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沉厚深切的感情。战士们在拼命作战、流血牺牲,而将军却纵情声色,欣赏美人歌舞,揭露了军队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批判了将军的失职),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残贼’意为残留的贼兵”是错误的。“残贼”意为残忍暴虐的敌寇。
B.“‘瀚海’指当时靠近我国东北沿海一带的地区”是错误的。“瀚海”是唐代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现在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
D.“本诗……体裁为作者首创”是错误的。这是乐府旧题,本诗为高适按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所作的诗歌。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写到战士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拼死作战,流血牺牲,将士们却在大帐之下歌舞升平,纵情享乐,本句诗将战士们和将领们的行为进行对比。战士们满怀豪情,敌寇残暴,作战环境非常的艰辛,从而写出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但是将士们却仍然歌舞升平,从而暗示出后文“力尽关山未解围”,战争以失败结局,说明了战争的失败是因为将领们纵情声色,无心战事,揭露了军队中将领和战士之间的矛盾,对将领们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 燕歌行并序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2·北京海淀·高三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塞
隋·薛道衡
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征兵。
少昊①腾金气,文昌动将星。
长驱鞮汗北,直指夫人城。
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
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
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
妖云坠虏阵,晕月绕胡营。
左贤皆顿颡②,单于已系缨。
绁马③登玄阙,钩鲲临北溟。
当知霍骠骑④,高第起西京⑤。
【注】①少昊:上古帝王名,主兵戈事。②顿颡:叩头。③绁马:拴马。④霍骠骑: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天子让人为他修建宅院,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⑤西京:指长安。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筛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下列对《出塞》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烽火陡燃、夜间征兵起笔,突出军情紧迫,继写将士出征,长驱敌境。
B.“绝漠”四句写暮秋大漠寒夜笳声、孤雁哀鸣,烘托出战士悲凉的思乡之情。
C.“连旗”四句展现双方交战的情形,出塞将士所向披靡,敌军已现溃败迹象。
D.“左贤”六句写隋军将士势不可挡,大破敌军,擒获敌首,立下了赫赫战功。
2.这两首边塞诗结尾处都运用了典故。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其所用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
3.薛道衡的边塞诗雄壮刚健,请结合《出塞》诗中的相关意象赏析这一风格。
(2022·全国·高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并序)(节选)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搬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指陈时事,有感而发。在写法上,与《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有相似之处。
B.诗歌三、四句貌似赞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之意。“横行”一词有恃勇轻敌之意,“颜色”此处指天子的恩遇。
C.第五句写我军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
D.这是一首古体诗。这八句诗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势畅达,笔力矫健。
5.诗歌的七、八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中精妙之处。
(2022·全国·高二)阅读唐代高适的《燕歌行》,完成各题。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6.下列对全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残贼”意为残留的贼兵,既表达了对敌军的愤恨之情,也表明出征之前对敌军的轻视,为后面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B.“羽书”即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上鸟羽以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瀚海”指当时靠近我国东北沿海一带的地区。
C.“塞草”“落日”等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又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被围兵败的原因。
D.本诗题材、体裁为作者首创,全诗叙写边关战事,格调雄健激越,慷慨悲壮,节奏起伏跌宕,张弛有度,堪称边塞诗代表作。
7.请简要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